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594发布日期:2019-08-21 00:3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超速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曳引轮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制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曳引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轿厢上行超速,甚至冲顶,因此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现有的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梯一般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来检测电梯轿厢是否超速,当电梯超速时,直接控制安全钳进行制动或者采用夹绳器对钢丝绳直接制动,使得轿厢强行停止,由于夹绳器的动作时瞬时内完成的,非常粗暴,冲击较为强烈,尤其是动作时对重常产生非常严重的跳动,动作后对曳引轮、钢丝绳以及夹绳器损伤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其优点是能够在电梯上行超速过程中,先行对对重进行下落缓冲,避免夹绳器直接动作造成轿厢的粗暴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包括钢丝绳和对重以及设置于机房内的曳引机、曳引轮、导向轮,钢丝绳分别绕过曳引轮以及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吊装轿厢,钢丝绳的另一端吊装对重,位于导向轮的下方设置有缓冲轮,所述井道的侧壁上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缓冲轮,所述钢丝绳位于所述缓冲轮与井道的侧壁之间,当所述轿厢超速时,所述电动推杆动作驱动所述缓冲轮沿水平方向向井道的侧壁移动,以使得所述缓冲轮与所述钢丝绳形成摩擦以缓冲所述对重的下降速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缓冲轮能够当轿厢出现上行超速时,对对重进行缓冲,通过电动推杆动作使得缓冲轮能够与钢丝绳产生摩擦,从而缓冲对重的下降速度,相比于直接让夹绳器强制制动,增加缓冲能够避免强制制动带来的轿厢跳动,减轻对钢丝绳和夹绳器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道的深度为所述钢丝绳的直径的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个,两个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缓冲轮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行超速,对重下降速度较快,设置两个电动推杆能够稳定地拉动缓冲轮,避免缓冲轮在与钢丝绳产生摩擦式的跳动,使得缓冲轮能够稳定地与钢丝绳接触、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道的侧壁上设置有摩擦板,所述电动推杆拉动所述缓冲轮向所述井道的侧壁水平移动时,所述缓冲轮上的钢丝绳与所述摩擦板抵触形成摩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摩擦板,可以使得缓冲轮将钢丝绳抵紧在摩擦板上,进一步地对钢丝绳进行缓冲制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摩擦槽,所述摩擦槽与所述缓冲轮上的槽道一一对应,所述摩擦槽的深度为所述钢丝绳的直径的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板上开设1/3的摩擦槽,当缓冲轮将钢丝绳抵紧在摩擦板上时,钢丝绳能够进入到摩擦槽中,摩擦板与槽道一一对应,且二者的1/3深度能够保证钢丝绳可以稳定地与缓冲轮和摩擦板进行摩擦,提高对对重的缓冲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轮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轮,所述钢丝绳处于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支撑轮之间,当所述缓冲轮动作时,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支撑轮抵触摩擦并使得钢丝绳带动对重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缓冲轮将钢丝绳强行带向一侧,这样对重会偏离原有轴线,通过在缓冲轮下方设置的支撑轮能够保证钢丝绳不会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还包括速度传感器和电梯控制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超速时,所述电梯控制器接收所述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缓冲轮与所述钢丝绳发生抵触摩擦;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速度正常时,所述电梯控制器接收所述速度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缓冲轮恢复至原始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速度传感器能够对轿厢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且通过电梯控制器可以对电动推杆进行有效的控制,当轿厢恢复正常行驶速度时,能够控制电动推杆恢复缓冲轮的位置,避免对电梯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缓冲轮能够当轿厢上行超速时,对钢丝绳进行摩擦制动,缓冲对重的下落速度,避免夹绳器的直接制动造成的轿厢跳动,同时降低了对夹绳器以及钢丝绳的损伤;

2、通过设置表面开设有1/3摩擦槽的摩擦板以及表面开设1/3的槽道的缓冲轮,能够使得缓冲轮带动钢丝绳与摩擦板形成有效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轮与摩擦板夹紧钢丝绳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表现轿厢正常运行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表现轿厢上行超速运行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器、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动推杆的控制示意图。

图中,1、曳引机;11、曳引轮;12、导向轮;2、井道;3、钢丝绳;4、对重;41、轿厢;5、缓冲轮;51、轮轴;6、支撑轮;7、电动推杆;8、摩擦板;81、摩擦槽;9、速度传感器;10、电梯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系统,包括带有曳引轮11的曳引机1、导向轮12、对重4以及钢丝绳3,其中曳引机1、曳引轮11以及导向轮12设置于机房中,钢丝绳3的一端吊装轿厢41,钢丝绳3的另一端吊装对重4。在导向轮12的下方设置缓冲轮5以及电动推杆7,当轿厢41上行超速时,电动推杆7能够驱动缓冲轮5与钢丝绳3形成摩擦,从而缓冲对重4的下降速度,最终降低轿厢41的上行速度。

更具体地,缓冲轮5设置于机房内,且位于导向轮12的正下方,电动推杆7设置有两个,两个电动推杆7相互平行且水平固定连接在井道2的侧壁上。电动推杆7与导向轮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连接在缓冲轮5的轮轴51上,需要说明的是,缓冲轮5能够自由转动,当轿厢41上行超速时,缓冲轮5动作使得钢丝绳3能够绕在缓冲轮5表面形成的轮圈式的槽道中,从而形成对钢丝绳3的摩擦缓冲。

参考图2和图3,参考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减缓钢丝绳3的下降速度,在井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块与缓冲轮5同等高度的摩擦板8,摩擦板8上开设有与钢丝绳3同等数量的摩擦槽81,其中摩擦槽81的深度为钢丝绳3直径的1/3;同样的,缓冲轮5表面的槽道深度为钢丝绳3直径的1/3,电动推杆7拉动缓冲轮5向摩擦板8水平运动,最终将绕在缓冲轮5上的钢丝绳3抵紧在摩擦板8上形成的摩擦槽81内,此时,钢丝绳3的外露的截面长度为钢丝绳3直径的1/3,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钢丝绳3被缓冲轮5以及摩擦板8充分夹紧摩擦。

参考图1、图4和图5,由于缓冲轮5的水平运动造成吊装对重4的钢丝绳3偏移原来的轴线,影响对重4运行,因此,在机房的地面上支撑有一个支撑轮6,吊装对重4一侧的钢丝绳3位于导向轮12与支撑轮6之间,当缓冲轮5水平运动带动钢丝绳3向摩擦板8运动时,钢丝绳3被绕在支撑轮6上,从而使得位于支撑轮6下方的钢丝绳3始终保持统一轴线。

参考图4、图5和图6为了能够保证轿厢41稳定地运行,该保护系统还包括速度传感器9和电梯控制器10,速度传感器9能够实时地检测轿厢41的运行速度,当轿厢41上行超速时,速度传感器9会发出一个电信号,电梯控制器10接收该电信号,并控制电懂推杆水平向摩擦板8一侧拉动缓冲轮5,最终缓冲轮5和摩擦板8夹紧钢丝绳3对钢丝绳3进行摩擦,从而减缓对重4的下将速度;当轿厢41恢复正常运行速度时,速度传感器9发出电信号,电梯控制器10接收该电信号,并控制电动推杆7将缓冲轮5推动至原始位置,使得钢丝绳3与摩擦板8和缓冲轮5相脱离,保证轿厢41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对重4一侧的钢丝绳3进行摩擦缓冲的方式,控制对重4的下降速度,从而能够降低轿厢41的上行速度,相比于直接让夹绳器对上行超序的轿厢41进行强制制动,能够降低轿厢41由于强制制动造成的跳动,减轻了曳引轮11以及钢丝绳3的磨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