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847发布日期:2019-10-19 03:3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坯热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炼钢厂一般将管坯堆垛或入保温坑存放,再由车辆将管坯输送到加热炉,而管坯热输送系统用于将管坯在高温状态下直接输送到加热炉,可显著提高加热炉的加热质量和产量,降低燃料消耗,减少管坯烧损,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成材率。扇形回转装置是管坯热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改变单支或成组管坯的输送方向,从而满足工艺要求,实现管坯热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包括辊道横梁装配、主动车轮、固定挡板、安全挡板、被动车轮、回转台、回转底座、回转支承、导轨装配、终端挡板和编码器,所述辊道横梁装配两端和中部分别通过螺栓与主动车轮、回转台和被动车轮联接;所述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在导轨装配上往复回转;所述固定挡板、回转底座、导轨装配和终端挡板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安全挡板通过螺栓与辊道横梁装配联接;所述回转支承通过螺栓与回转台和回转底座联接;所述编码器安装在主动车轮端。

所述辊道横梁装配包括辊子装配和电动机,排列装配在横梁上构成运输平台;所述主动车轮通过电机驱动横梁沿扇形辊道滚动旋转;所述固定挡板设有缓冲器,用以缓冲横梁旋转的惯性以及限制辊道横梁装配的旋转范围;所述安全挡板用以防止管坯因惯性脱落出辊道;所述被动车轮与主动车轮配合支撑横梁并做扇形转动;所述回转台、回转底座和回转支承共同组成回转支点,用以辊道横梁装配平台带动管坯进行角度回转;所述导轨装配用来导引主动车轮及被动车轮移动,使辊道横梁装配在其上进行回转运动;所述终端挡板上设有缓冲器,用以限制管坯运行行程,对管坯具有缓冲作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主动车轮端,将角位移或者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用以控制横梁折返转动时间段,对工序进行自动化控制。

所述主动车轮采用的电动机为输出轴不一的两种减速电机,单程运输时只有一个主动车轮工作,实现辊道横梁装配回转往复行进。

所述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采用双排主动车轮及被动车轮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可改变单支或成组管坯的输送方向,满足管坯热输送工艺要求,从而降低管坯输送时间和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达到输送管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坯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回到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中:1辊道横梁装配、2主动车轮、3固定挡板、4安全挡板、5被动车轮、6回转台、7回转底座、8回转支承、9导轨装配、10终端挡板、11管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属于角度改变输送装置,管坯热输送中从管坯生产车间输送至加热炉时,利用本实用新型对管坯进行角度调整后,再进行输送,整体设备构造如图1所示。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包括辊道横梁装配1、主动车轮2、固定挡板3、安全挡板4、被动车轮5、回转台6、回转底座7、回转支承8、导轨装配9、终端挡板10和编码器。

所述辊道横梁装配1两端和中部分别通过螺栓与主动车轮2、回转台6和被动车轮5联接;所述主动车轮2和被动车轮5在导轨装配9上往复回转;所述固定挡板3、回转底座7、导轨装配9和终端挡板10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安全挡板4通过螺栓与辊道横梁装配1联接;所述回转支承8通过螺栓与回转台6和回转底座7联接;所述编码器安装在主动车轮端。

所述辊道横梁装配1包括辊子装配和电动机,排列装配在横梁上构成运输平台;

所述主动车轮2通过电机驱动横梁沿扇形辊道滚动旋转;

所述固定挡板3设有缓冲器,用以缓冲横梁旋转的惯性以及限制辊道横梁装配的旋转范围;

所述安全挡板4用以防止管坯因惯性脱落出辊道;

所述被动车轮5与主动车轮2配合支撑横梁并做扇形转动;

所述回转台6、回转底座7和回转支承8共同组成回转支点,用以辊道横梁装配平台带动管坯进行角度回转;

所述导轨装配9用来导引主动车轮2及被动车轮5移动,使辊道横梁装配1在其上进行回转运动;

所述终端挡板10上设有缓冲器,用以限制管坯运行行程,对管坯具有缓冲作用;

所述编码器设置在主动车轮端,将角位移或者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用以控制横梁折返转动时间段,对工序进行编码控制。

所述主动车轮采用的电动机为输出轴不一的两种减速电机,单程运输时只有一个主动车轮工作,实现辊道横梁装配回转往复行进。

所述主动车轮2和被动车轮5采用双排主动车轮及被动车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过程:初始运输状态-旋转运输状态-达到输送管坯状态-输送管坯状态-回转至初始运输位置状态。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初始运输状态:管坯11从进口进入时,编码器控制辊道横梁装配1中电动机转动,从而带动管坯11行进,至终端挡板10处,电动机停止运行,管坯11在终端挡板10的缓冲作用下停止(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运输状态示意图);

2)旋转运输状态:管坯11停止行进后,编码器控制主动车轮2中的电动机运行,主动车轮2及被动车轮5开始工作,使辊道横梁装配1在回转装置及主动车轮2及被动车轮5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转动(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运输状态示意图);

3)达到输送管坯状态:在主动车轮2的工作下,辊道横梁装配1旋转至所需工作位置,主动车轮2电动机停止,在安全挡板4及固定挡板3的作用下辊道横梁装配1静止,稳定管坯1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达到输送管坯状态示意图);

4)输送管坯状态:编码器再次控制辊道横梁装配1中的电动机,将管坯11运离辊道后,电动机停止工作(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坯状态示意图);

5)回转至初始运输位置状态:输送管坯11结束后,为进行下一步工序,主动车轮1装置电动机进行工作,使辊道横梁装配1运行至初始状态,在固定挡板3的作用下停止,主动车轮2电动机停止工作(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回到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但对装置的材料强度要求并不,提高管坯的保护性能以及稳定性,为管坯运输提供便利,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节点,从而更好的为管坯热输送系统的其他主要部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