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空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2823发布日期:2019-10-09 01:0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空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气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空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商的高速发展,传统填充物例如泡沫等,不仅造价贵而且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缓冲气膜主要向气柱等气膜内等充入空气,从而有效替代传统的泡沫填充物,优点明显,诸如轻便、造价低廉、节省空间,所以缓冲气膜在市场上作为填充物的占比不断扩大,对于手机、相机等消费型电子商品,或者是音乐光盘。黑胶唱片等,即使采用缓冲气膜,仍然可能因为配送时倒置、倾斜或碰撞,而导致物件受到损坏,因此如何能够增大缓冲,保护物件不损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大缓冲的悬空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悬空缓冲装置,包括内气柱垫片以及与内气柱垫片两端固定连接的外气柱垫片,内气柱垫片位于外气柱垫片中部,内气柱垫片包括上缓冲部以及与上缓冲部两端相连接的下缓冲部,上缓冲部以及下缓冲部之间用于放置对象,外气柱垫片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缓冲壁、第二缓冲壁、第三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第一缓冲壁以及第三缓冲壁的中部与内气柱垫片相连接,第二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均与内气柱垫片存在距离。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内气柱垫片包括第一气道以及多个与第一气道相连接的第一气柱单元,第一气柱单元通过热封对折形成上缓冲部以及下缓冲部,第一气柱单元的两端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第一气柱单元端口通过单向逆止阀与第一气道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外气柱垫片包括第二气道以及多个与第二气道相连接的第二气柱单元,第二气柱单元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气柱单元通过多个折线分为第一缓冲壁、第二缓冲壁、第三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第一缓冲壁与第三缓冲壁的长度相同,第二缓冲壁与第四缓冲壁的长度相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第二气柱单元端口通过单向逆止阀与第二气道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内气柱垫片通过热封或粘贴与外气柱垫片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对象放置在内气柱垫片之间,对内气柱垫片进行充气,使得上缓冲部以及下缓冲部包裹夹紧对象;对外气柱垫片充气,由于内气柱垫片两端与第一缓冲壁以及第三缓冲壁的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二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均与内气柱垫片存在距离,所以使得内气柱垫片带动对象悬空在外气柱垫片内,实现了有效的增大缓冲效果,保护对象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缓冲部,2.下缓冲部,3.对象,4.第一缓冲壁,5.第二缓冲壁,6.第三缓冲壁,7.第四缓冲壁,8.第一气道,9.第一气柱单元,10.单向逆止阀,11.第二气道,12.第二气柱单元,13.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空缓冲装置,包括内气柱垫片以及与内气柱垫片两端固定连接的外气柱垫片,内气柱垫片位于外气柱垫片中部,内气柱垫片包括上缓冲部1以及与上缓冲部1两端相连接的下缓冲部2,上缓冲部1以及下缓冲部2之间用于放置对象3,外气柱垫片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缓冲壁4、第二缓冲壁5、第三缓冲壁6以及第四缓冲壁7,第一缓冲壁4以及第三缓冲壁6的中部与内气柱垫片相连接,第二缓冲壁5以及第四缓冲壁7均与内气柱垫片存在距离,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对象3放置在内气柱垫片之间,对内气柱垫片进行充气,使得上缓冲部1以及下缓冲部2包裹夹紧对象3;对外气柱垫片充气,由于内气柱垫片两端与第一缓冲壁4以及第三缓冲壁6的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二缓冲壁5以及第四缓冲壁7均与内气柱垫片存在距离,所以使得内气柱垫片锁定对象3悬空在外气柱垫片内,实现了有效的增大缓冲效果,保护对象3不受损坏。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内气柱垫片包括第一气道8以及多个与第一气道8相连接的第一气柱单元9,第一气柱单元9通过热封对折形成上缓冲部1以及下缓冲部2,第一气柱单元9的两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上缓冲部1与下缓冲部2对对象的压力相同,能够更加稳固的夹紧对象3。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一气柱单元9端口通过单向逆止阀10与第一气道8相连接,由于单向逆止阀10仅允许空气进入,不许排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气柱单元9的密封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外气柱垫片包括第二气道11以及多个与第二气道11相连接的第二气柱单元12,第二气柱单元12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气柱单元12通过多个折线13分为第一缓冲壁4、第二缓冲壁5、第三缓冲壁6以及第四缓冲壁7,第一缓冲壁4与第三缓冲壁6的长度相同,第二缓冲壁5与第四缓冲壁7的长度相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充气,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二气柱单元12端口通过单向逆止阀10与第二气道11相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第二气柱单元12的密封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内气柱垫片通过热封或粘贴与外气柱垫片内壁固定连接,保证对象稳定的悬空状态,增强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对象放置在内气柱垫片之间,对内气柱垫片进行充气,使得上缓冲部以及下缓冲部包裹夹紧对象;对外气柱垫片充气,由于内气柱垫片两端与第一缓冲壁以及第三缓冲壁的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二缓冲壁以及第四缓冲壁均与内气柱垫片存在距离,所以使得内气柱垫片带动对象悬空在外气柱垫片内,实现了有效的增大缓冲效果,保护对象不受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