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383发布日期:2019-08-21 00:2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铝合金型材应用愈加广泛,其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故对铝型材挤压后部配套设备的功能、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传统的成品铝型材下料主要是依靠人工吊装及搬运等方式将铝型材吊运至检测平台上,并且需要在运料铝梁与检测平台之间留有人工操作的空间,此方式既加大了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厂房空间的消耗,也影响了产品整体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以省去人工吊装及搬运环节,达到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空间消耗且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成品率及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升降钢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设置在升降钢架机构上的运料铝梁、驱动传动机构的动力电机以及与运料铝梁相配合的承接平台;其中升降钢架机构主要由下架、中架以及上架组成,中架位于下架上方并通过水平油缸铰接在下架上,上架位于中架上方并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在下架上,中架上设有滚轮,上架上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斜铁,斜铁置于滚轮上且与滚轮间可产生相对滑动;运料铝梁主要由铝梁本体、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组成,铝梁本体通过支架固设在上架上,同步带轮设置在铝梁本体端头处,同步带套在同步带轮上并由同步带轮带动前进;传动机构包括主链轮、以及通过链条与主链轮相配合的从链轮,其中主链轮与动力电机相连,从链轮与同步带轮相连;承接平台的上平面高度位于同步带输送平面的高位与低位之间。

进一步,多个承接平台分段间隔设置在运料铝梁的侧面。

进一步,承接平台旁侧设有护板。

进一步,护板设置在升降立柱上。

进一步,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固设在下架上的轨道以及位于轨道内并可沿轨道上下行走的辊轮,辊轮通过支座固设在上架上。

进一步,同步带表面设有毛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设备可自动完成铝型材的在线下料,解决了以往生产时需大量消耗人力、物力等资源问题,同时也节省了设备在布置上所浪费的空间,不仅提高了铝型材的表面质量及成品率,也有效的提高了整体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成品铝型材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升降钢架机构1、通过传动机构2设置在升降钢架机构1上的运料铝梁3、驱动传动机构2的动力电机4以及与运料铝梁3相配合的承接平台5;其中升降钢架机构1主要由下架101、中架102以及上架103组成,中架102位于下架101上方并通过水平油缸6铰接在下架上,上架103位于中架102上方并通过升降机构104设置在下架101上,中架102上设有滚轮105,上架103上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斜铁106,斜铁106置于滚轮105上且与滚轮间可产生相对滑动;运料铝梁3主要由铝梁本体301、同步带轮302以及同步带303组成,铝梁本体301通过支架固设在上架103上,同步带轮302设置在铝梁本体301端头处,同步带303套在同步带轮302上并由同步带轮302带动前进;传动机构2包括主链轮201、以及通过链条202与主链轮201相配合的从链轮203,其中主链轮201与动力电机4相连,从链轮203与同步带轮302相连;承接平台5的上平面高度位于同步带303输送平面的高位与低位之间。

具体的,动力电机4驱动主链轮201,主链轮201带动从链轮203,从链轮203带动同步带轮302,同步带轮302带动同步带303,运动的同步带303将置于其上的铝型材向前运输至承接平台5上方处。上架上设有斜铁106,中架上设有滚轮105,水平油缸6可以驱动中架水平(左右向)移动,进而滚轮可以沿着斜铁的斜面做相对滑动,由于斜铁的斜面高度不一致,即可通过滚轮滑动实现上架高低向的调节,而铝梁本体301设置在上架103上,进而实现了铝梁本体高低的调节。将铝梁本体调节至低位时,承接平台5的上平面高度高于同步带303输送平面高度,此时同步带303上物料转置于承接平台5上,即实现了下料过程。

为节省占地,使承接平台5与运料铝梁3相配合实现铝型材的下料动作,需将承接平台5设计为分段形式,即多个承接平台分段间隔设置在运料铝梁的侧面,使承接平台避开运料铝梁3;或是直接在承接平台5上留有让位运料铝梁3的槽口,消除配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涉问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承接平台5旁侧设有护板7。护板可以设置在升降立柱8上,即通过升降立柱8实现护板7高低的调节。此处的升降立柱通过小气缸(图中未示出)提供驱动力,可消除铝型材运出设备范围而带来的全隐患,如型材运输过程中因型材产生相对滑动而造成工伤。当需要人工将铝型材吊离承接平台5时升降立柱可先下降至低位,方便工人吊装搬运等,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104包括竖直固设在下架101上的轨道1041以及位于轨道1041内并可沿轨道上下行走的辊轮,辊轮通过支座1042固设在上架103上。在斜铁与滚轮的作用下,辊轮沿轨道1041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同步带303表面设有毛毡,铝型材直接与同步带表面的毛毡接触,这样可有效保证铝型材表面质量,提高型材成品率。

具体工作流程为:

首先将型材放在运料铝梁上,此时运料铝梁的高度高于承接平台的高度,开启动力电机,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带动铝型材向前方滑动,当滑到承接平台边缘时,动力电机停止传送,此时水平油缸工作,水平油缸驱动中架向右滑动,中架上设有滚轮,滚轮在下架上和上架上的斜铁之间滑动,由于斜铁的斜面高度不一致,滚轮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上架的高度逐渐降低,进而运料铝梁的高度逐渐降低,当高度低于承接平台高度时,型材自动落到承接平台上。为了防止型材滑动,在承接平台的边缘设有升降立柱以控制护板高低,有需要的时候,立柱上升抬升护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