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6558发布日期:2019-04-29 15:4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伺服绕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天线座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走线可分为三种结构形式;1.基于汇流环/滑环的360°连续转动走线结构形式;2.基于甩线的小角度转动走线结构形式;3.基于螺旋弹簧的大角度转动走线结构形式;基于汇流环/滑环的360°连续转动走线结构形式不适用与多信道多频段的射频信号走线;基于甩线的小角度转动走线结构形式或基于螺旋弹簧的大角度转动走线结构形式都需要一个甩线高度空间或弹簧高度空间,同时增加电缆长度,不适用于大尺寸的车载设备。一种占用高度空间小的走线结构形式,可以降低行车的高度尺寸。从而增加车辆的通过性能和行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高度空间小、增加车辆通过性能和安全性能的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和罩体,所述底板上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呈圆柱状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的上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盲孔;所述罩体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罩体罩住所述绕线柱;所述罩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罩体可绕所述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所述罩体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电缆出线口;

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行星轮系,所述绕线柱的下部固定套装有齿圈,所述行星轮系的下部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系处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向下伸入所述行星轮系内,所述行星轮系可绕所述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底板呈圆形,所述罩体边缘的侧壁呈环状结构,所述侧壁的下端部靠近所述底板。

进一步,所述行星轮系的边缘与所述罩体边缘的侧壁保持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行星轮系转动过程中,能消除行星轮电路卷绕面与罩体的减速差值,从而实现电缆卷绕;可将原卷绕高度空间降低至200mm内,有效降低设备整体高度,增加了车载设备安全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罩体,2.1、侧壁;

3、绕线柱,4、第一转动轴,5、行星轮系,6、齿圈,7、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和罩体2,所述底板1上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呈圆柱状的绕线柱3,所述绕线柱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3的上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盲孔;所述罩体2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罩体2罩住所述绕线柱3;所述罩体2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与所述罩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向下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罩体2可绕所述第一转动轴4进行转动;所述罩体2边缘的侧壁2.1上设置有电缆出线口;

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行星轮系5,所述绕线柱3的下部固定套装有齿圈6,所述行星轮系5的下部与所述齿圈6啮合;所述行星轮系5处于所述罩体2内;所述罩体2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二转动轴7与所述罩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7向下伸入所述行星轮系5内,所述行星轮系5可绕所述第二转动轴7进行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呈圆形,所述罩体2边缘的侧壁2.1呈环状结构,所述侧壁2.1的下端部靠近所述底板1。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系5的边缘与所述罩体2边缘的侧壁2.1保持间距。

运行原理:罩体2绕第一转动轴4进行转动,罩体2通过第二转动轴7带动行星轮系5进行转动,通过行星轮系5环绕绕线柱3进行转动;

绕线柱3的环形侧壁为固定电缆卷绕面,行星轮系5的环形侧壁为行星轮电缆卷绕面,绕线柱3的环形侧壁与行星轮系5的环形侧壁的直径相等,保证行星轮系5转动过程中收放电缆长度一致;根据罩体2的直径、行星轮系5的行星轮电缆卷绕面轴线及电缆出线口的距离计算行星轮系5减速比。

被卷绕电缆以s形安装在绕线柱3的限位电缆卷绕面与行星轮系5的行星轮电缆卷绕面之间,并电缆的两端分别限位在绕线柱3的固定电缆卷绕面与电缆出线口处;也就是被卷绕电缆经行星轮电路卷绕面的半边端面与绕线柱3的限位电缆卷绕面连接;行星轮系5转动过程中,行星轮系5带动被卷绕电缆绕卷在绕线柱3上,能消除行星轮电路卷绕面与罩体2的减速差值,从而实现电缆卷绕;可将原卷绕高度空间降低至200mm内,有效降低设备整体高度,增加了车载设备安全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和罩体,底板上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呈圆柱状的绕线柱,绕线柱与底板固定连接;绕线柱的上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盲孔;罩体置于底板的上方,罩体罩住绕线柱;罩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向下伸入盲孔内;罩体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电缆出线口;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行星轮系,绕线柱的下部固定套装有齿圈,行星轮系的下部与齿圈啮合;行星轮系处于罩体内;罩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向下伸入行星轮系内,行星轮系可绕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设备整体高度,增加了车载设备安全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黄以明;谢雨松;曾建华;陈计军;刘振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7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