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坠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5896发布日期:2019-05-07 19:2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坠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坠电梯。



背景技术:

曳引电梯作为常见的垂直升降工具,普遍使用在大型商厦或办公楼等区域,具有传输高度高、加速度大、升降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领域,如大型商场、教学楼、医院等建筑物、矿井、山脉等中。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也对曳引电梯的各项安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电气安全装置失灵、曳引力不足、限速器失灵等问题,坠梯事故频发,因此需要一种安全防坠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梯运行速度过快的安全防坠电梯。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防坠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设置于电梯井道的导轨以及曳引机、通过曳引绳与曳引机连接的轿厢,所述轿厢两侧缘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还包括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包括电机和设置于电机输出轴、且平行于所述导轨方向的螺杆,所述轿厢包括承载腔和分别设置于承载腔靠近导轨两端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设有可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电梯井道底部连接的第一缓冲块。

优选地,还包括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电梯井道底部连接的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远离所述电梯井道底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块侧面设有可供所述第一缓冲块侧缘插入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设有铁片层,所述电梯井道底部设有可吸附所述铁片层的电磁铁结构。

优选地,所述螺杆设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第一伞状齿轮啮合有第二伞状齿轮,所述第二伞状齿轮套设于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有磁铁,且所述磁铁位于一线圈柱内;所述电磁铁结构包括铁芯和缠绕于铁芯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圈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外底部设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有控制区,所述曳引机和电机均设置于所述控制区内;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底部。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设有超速感应装置,所述超速感应装置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以使得曳引机超速时超速感应装置切断电机工作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曳引机正常运行时,曳引绳带动轿厢上行或下移的速度等于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而使得轿厢上行或下移的速度;当曳引机转速过快、电机正常时,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轿厢上行或下移的速度不变,螺纹限定的作用阻止了曳引绳带动轿厢过快运动,从而达到安全防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安全防坠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梯井道10,导轨11,铁芯12,线圈13,曳引机20,曳引绳21,轿厢30,承载腔31,实体部32,缓冲垫33,电机41,螺杆42,第一弹性件51,第一缓冲块52,第二弹性件53,第二缓冲块54,连接块55,第三弹性件56,第一伞状齿轮61,第二伞状齿轮62,连接轴63,磁铁64,线圈柱6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安全防坠电梯,如图1所示,包括电梯井道10、设置于电梯井道10的导轨11以及曳引机20、通过曳引绳21与曳引机20连接的轿厢30,轿厢30两侧缘滑动设置于导轨11,传统电梯结构中,在曳引机20的曳引作用和导轨30的导向维稳作用下,曳引绳21带动轿厢30上行或下移。本发明中,还包括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括电机41和设置于电机41输出轴、且平行于导轨11方向的螺杆42,轿厢30包括承载腔31和分别设置于承载腔31靠近导轨11两端的实体部32,实体部32设有可与螺杆42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此外,可以如图1中,在电梯井道10顶部设置控制区,曳引机20和电机41均设置于控制区内;而螺杆42的一端与电机4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设置于电梯井道10底部。

防坠装置本身也是一种曳引装置,由于螺杆42转动而其本身不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在导轨11的限制作用下,轿厢30不能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当电梯正常运作时,电机41带动螺杆42转动而使得轿厢30上行或下移的速度等于曳引绳21带动轿厢30上行或下移的速度,从而以电机41和曳引机20两套装置实现对轿厢30的曳引,那么当其中一个发生问题时,另一套装置能够依旧保持其运作的稳定性。比如当曳引机20速度过快时,曳引绳21会使得轿厢30快速移动,但是由于电机41正常运作,螺纹限定使得轿厢30只能移动正常距离,那么曳引绳21的快速驱动作用就失效了,从而到达安全防坠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其安全性,可以在曳引机20设置超速感应装置,超速感应装置与电机41电连接,以使得曳引机20超速时通过超速感应装置的作用切断电机41工作电路,切断电路后,电机41不再带动螺杆42转动致使轿厢30上行或下移,通过螺纹限定作用将轿厢30维持在原地。其中超速感应装置可以是现有的任一种速度传感器,当速度传感器感应到的速度达到预设值时,通过速度判定回路发出断电信号即可。或者在轿厢30的承载腔31内设置与电机41和曳引机20电连接的紧急制动按钮,在电机41和曳引机20工作速度不同步时,轿厢30会感受到震动,此时乘客可以通过紧急制动按钮关闭电机41和曳引机20的运作。

同时,还可以在电梯井道10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通过该缓冲装置,一方面在超速感应装置发出断电信号后控制轿厢30维持在原地时,提供缓冲支撑效果,另一方在轿厢30下移至电梯井道10底部时,提供触底缓冲效果。

这种缓冲装置包括通过第一弹性件51与电梯井道10底部连接的第一缓冲块52。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第二弹性件53与电梯井道10底部连接的第二缓冲块54,第一缓冲块52远离电梯井道10底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块55,第二缓冲块54与连接块55通过第三弹性件56连接,第二缓冲块54侧面设有可供第一缓冲块52侧缘插入的通槽。此外,连接块55设有铁片层,电梯井道10底部设有可吸附铁片层的电磁铁结构。螺杆42设有第一伞状齿轮61,第一伞状齿轮61啮合有第二伞状齿轮62,第二伞状齿轮62套设于连接轴63;连接轴63设有磁铁64,且磁铁64位于一线圈柱65内;电磁铁结构包括铁芯12和缠绕于铁芯12的线圈13,线圈13与线圈柱65连接。

当电梯正常运作时,电机41带动螺杆42旋转,螺杆42带动第一伞状齿轮61绕竖直轴转动,使得第二伞状齿轮62以及连接轴63绕水平轴转动。连接轴63上的磁铁64在线圈柱65内旋转,使得围成线圈柱65的电线能够切割磁铁64的磁感应线,从而使得线圈柱65的电线内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线圈13后使得铁芯12产生磁性从而对铁片层进行吸附,进而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3以及第三弹性件56收缩一定程度以进行储力。此时,在连接块55上不受力时,各个弹性件对其向上的总力和电磁铁结构对其向下的吸附力达到平衡,因此各个弹性件并不是收缩完全的,其还具有一定的收缩空间。那么当电梯正常下移至电梯井道10底部时,轿厢30对连接块55的平衡结构产生向下的外力,将各个弹性件进一步压缩,弹性件对其向上的力增大,能够达到触底缓冲效果。此外,这种触底缓冲效果是多段式的,当轿厢30触及到缓冲装置时,首先接触到连接块55,第三弹性件56受压收缩并在连接块55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缓冲块52下压,此时第一弹性件51也收缩下压,以第一弹性件51和第二弹性件56达到第一次缓冲效果;第一缓冲块52下压时其侧缘会插入第二缓冲块54的通槽,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作用,第二缓冲块54会对第一缓冲块52产生向上的摩擦力,减缓第一缓冲块52的下移速度,达到第二次缓冲效果;第一缓冲块52下移至与第二缓冲块54平行后,连接块55致使第二弹性件53收缩下压,达到第三次缓冲效果。

当曳引机20超速时,电机41停止运作后,螺杆42也就不能够带动第一伞状齿轮61以及后续第二伞状齿轮62、连接轴63的转动,围成线圈柱65的电线停止切割磁铁64的磁感应线,电线13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铁结构断电以解除对连接块55的吸附,在各个弹性件的作用下,连接块55弹至轿厢30底部对轿厢30进行缓冲支撑。因此轿厢30外底部可以设置缓冲垫3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