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5889发布日期:2019-05-07 19:2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

技术背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被困人员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然而现有的电梯有很多的缺陷例如:1、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若是在电梯工作在楼房内出现火灾,使得救援很是麻烦,而在火灾现场电梯内温度很高在电梯哦呢被困人员,可能会造成致命危险,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2、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若是电梯出现故障,很可能造成被困人员没有及时营救或者维修造成被困者死亡的事情常有发生,而且现在的电梯有的卡住了无法及时打开在内部的被困者,也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设有洒水喷头、升降梯以及逃生舱等,能给电梯降温、排水,在电梯出故障时还可通过升降梯移动至逃生舱,爬出电梯完成自救。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包括桥厢本体、设于桥厢本体一侧的条形导轨、设于所述桥厢本体内壁并与桥厢本体底座连通的导向槽以及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包括一具有固定板的用以站立的升降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壁上用以止挡所述升降梯下降的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以及用以驱动所述升降梯升降的齿轮;所述升降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桥厢本体底座上还设有用以容置所述升降梯固定板的容纳腔;所述条形导轨上设有多个逃生舱以及攀爬梯;还包括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用以搭载于所述逃生舱上的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折叠板以及用以支承固定所述折叠板的支架,所述折叠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梯上还设有置物槽以及可翻转地设于所述置物槽内用以攀爬或支承的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还设有波浪状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置物槽内壁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架的卡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弹性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上还设有用以手持驱动所述升降梯升降的摇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用以抵接所述第二止挡件止挡所述升降梯下降的挡板、抵接于所述挡板与导向槽内壁之间的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桥厢本体上用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盖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桥厢本体顶部的洒水喷头、设于所述桥厢本体底座上具有多个透气孔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桥厢本体底座连通的排水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能有效的在火灾发生时对电梯进行降温,保障电梯内被困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梯内还设置有逃生装置,便于被困人员实施自救;本发明的逃生装置能够实现被困人员的快速逃生,迅速远离存在安全风险的轿厢,使被困人员能够得到人身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升降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洒水喷头的结构图。

图中:

1-桥厢本体、2-条形导轨、3-导向槽、4-逃生装置、41-升降梯、411-卡槽、412-置物槽、413-固定架、414-手持部、42-固定板、43-折叠板、431-支架、44-连接板、5-容纳腔、51-盖板、61-第一止挡件、62-第二止挡件、71-挡板、72-缓冲弹簧、8-齿条、9-齿轮、10-洒水喷头、11-支撑板、12-排水通道、13-攀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制于该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急逃生消防电梯,包括桥厢本体1、设于桥厢本体1一侧的条形导轨2、设于所述桥厢本体1内壁并与桥厢本体1底座连通的导向槽3以及设于所述导向槽3内的逃生装置4,所述逃生装置4包括一具有固定板42的用以站立的升降梯41、设于所述导向槽3内壁上用以止挡所述升降梯41下降的第一止挡件61、第二止挡件62以及用以驱动所述升降梯41升降的齿轮9;所述升降梯4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9相啮合的齿条8;所述桥厢本体1底座上还设有用以容置所述升降梯41固定板42的容纳腔5;所述条形导轨2上设有多个逃生舱21以及攀爬梯13;还包括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固定板42上用以搭载于所述逃生舱2上的连接板44。

补充说明,上述升降梯41可以为带有固定板42的上半部为“t”字形的升降梯,这样便于第二止挡件62在升降梯41下降至最大位移量时对其进行止挡使其无法再下降,第一止挡件61可以在未使用升降梯41时对升降梯41的上半部分进行止挡和限位,使其被固定无法下降;逃生舱21可设置于条形导轨2一侧,便于被困人员从固定板42上通过连接板44攀爬或滑至逃生舱2内,再从攀爬梯13上爬出至安全区域,完成自救。

请再次参阅图3。本例中,所述固定板42上还可以设有折叠板43以及用以支承固定所述折叠板43的支架431,所述折叠板43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42上,这样做目的是,折叠板43在未被使用到时可铺陈在固定板42上,不占额外空间,当电梯故障时,人站立或蹲在升降梯41的固定板42上,将折叠板43通过支架431将其支承、固定,再通过扶持折叠板43来稳定人体重心,增强人内心安全感,利于自救措施的实施。

请再次参阅图3。本例中,所述升降梯41上还可以设有置物槽412以及可翻转地设于所述置物槽412内用以攀爬或支承的固定架413;所述固定架413上还可以设有手持部414,所述手持部414上还可以设有波浪状防滑凸起,这样做目的是,在电梯故障时,设置的固定架413便于人们利用升降梯41攀爬至固定板42上,然后转移至逃生腔2内,完成自救。

补充说明,上述可翻转地设于置物槽412内的固定架413,在使用时,只需将固定架413翻转到与固定板42大体平行即可,便于承载人体重量以及沿升降梯41上下攀爬。

请再次参阅图3。本例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置物槽412内壁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架413的卡槽411,所述固定架413上设有与所述卡槽411相配合的弹性卡扣(图中未示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电梯正常使用时对固定架413的管理和固定,使其不占额外空间,同时,使用时将其从卡槽411拔出即可,方便、快捷。

请再次参阅图2。本例中,所述齿轮9上还可以设有用以手持驱动所述升降梯41升降的摇杆91,摇杆91既可以用以手持控制升降梯41下降速度,亦可以在电梯等危险解决后,完成升降梯41的复位,方便下次使用。

请再次参阅图2。本例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槽3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可以包括用以抵接所述第二止挡件62止挡所述升降梯41下降的挡板71、抵接于所述挡板71与导向槽41内壁之间的缓冲弹簧72,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电梯发生意外事故等,电梯内被困人员无法及时得到救援,需要进行自救,而电梯内人数较多,这样在通过升降梯41下降至固定板42时候,升降梯41可能会下降速度过快,在与第二止挡件62抵接时,对升降梯41的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或破坏,安装缓冲弹簧72以及挡板71后,在缓冲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升降梯41首先会与挡板71相抵接,对升降梯41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再通过挡板71抵接第二止挡件62,进一步限定、止挡升降梯41下降,有利于升降梯41的反复使用,增强其牢固性以及稳定性。

请再次参阅图1。本例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桥厢本体1上用以封闭所述容纳腔5的盖板51,这样做的目的是,无需使用到升降梯41时,盖板51同样可以起到支承人体重量的作用,还可以封闭容纳腔5,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以及被困人员的安全。

请再次参阅图4。本例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桥厢本体1顶部的洒水喷头10、设于所述桥厢本体1底座上具有多个透气孔的支撑板11以及与所述桥厢本体1底座连通的排水通道12,这样做的好处是,设置的洒水喷头10、支撑板11以及排水通道12在楼层发生火灾使电梯故障时,对电梯进行降温处理,为保证电梯内被困人员的安全以及实施自救的安全进行提供一种保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已本发明构思在现有技术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