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0250发布日期:2019-06-22 02:0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肉鸭养殖业中,往往需要对出笼的肉鸭进行称量和计数,一方面为了统计出笼的肉鸭数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掌握笼养肉鸭的生长发育情况,但是由于笼养肉鸭的数量很多,直接进行称重和计数并不是很方便,并且笼养肉鸭鸭笼较高,上层笼具可达2.5m,肉鸭出栏时高度太高,工人直接从笼顶将鸭子扔下,造成鸭子残次率升高,利润降低,养殖效益下降,最后,肉鸭装篮后工人将篮子推运出栋舍,耗时耗力,称量鸭子通常是装完车后去皮称量,称量过程容易还出现误差;

目前,电子秤的称重过程如下:开机置零;把取好的样品放置在秤盘上面,然后手动输入样品数量,按下“个数设定”键,“数量设定”或“取样”键;称算出单重后,把剩下的产品全部放置上去,“总数”显示屏就会显示出有多少数量。因此,现有的电子秤,往往针对重量均一的物品,可以大批量的进行称量,但是鸭只的体重并不一定相同,再采用上述方式,肉鸭的称重和计数数据便是错误的,得到的数据没有参考价值。因此,如何实现肉鸭称重和计数的精确化,并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称重计数系统,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解决了肉鸭称重和技术不精确的技术问题,将称重过程和计数过程分开,并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方便了肉鸭的称重计数,方便了工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包括称重装置、设置在所述称重装置一侧的计数装置、用于将肉鸭输送到所述称重装置上的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称重后的肉鸭输送到计数装置上的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称重后的肉鸭输送到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的转移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称重装置的另一侧,所述计数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所述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之间;

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电子秤和用于将肉鸭运送到所述电子秤上端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与用于驱动所述转运机构工作的触发组件连接,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计数装置的底部。

肉鸭出笼后,通过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到转运装置上,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进入到电子秤上,电子秤上可以设置有大型屏幕,以便于观察,一段时间后,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脱离电子秤,并靠近转移机构,在转移机构的作用下,将肉鸭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上,第二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也具有多种,本发明采用客流量计数器,不仅能够将肉鸭的数量计算出来,而且还能将具体的时间记录下来,由于本发明专利中的肉鸭称重属于批次称重,因此每一批的称重和计数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便可以算出每一批肉鸭的总重和平均重量,由于肉鸭的数量很大,所以可以根据每一批的平均重量估算所有肉鸭的平均重量;

设置有触发组件,实际是将转运装置的动力机构和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通过触发电路连接起来,具体的,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设置有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延时1秒左右即可,目的是当转运装置暂时完全静止后,转移机构再开始工作,避免两者的运动相互干涉,1秒后,转移机构开始工作,在肉鸭的盛放装置恢复到原位置之前,要保证转运装置不能运动,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肉鸭的转移,因此,转运装置间隙运动的间歇时间要长于转移机构的运动周期,因此,还需要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来限制转移机构的停止工作时间,当转移机构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暂时停止后,转移机构的一个运动周期刚刚结束,同时转运装置的下一个工作周期还没有开始,当转运装置再次工作时,重复以上的过程;

触发组件实质包括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在内的连接电路;

目前电子秤为现有技术且具有多种,本发明中使用的电子秤为工业电子秤或者大型件的机械电子称重器,为了方便观察和后续的记录,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与称重显示控制器的一体化。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称重装置另一侧的第一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的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半部底面的托板、与所述托板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挡板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的缓冲板;

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称重装置设置。

通过倾斜设置的缓冲板,使得肉鸭能够滑落在转运装置上,缓冲板的高度不应该过大,在满足肉鸭不受伤的前提下设置即可。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用于承放肉鸭的承接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承接组件的支撑板组件、用于所述承接组件旋转的间歇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板组件设置在中间板上端面,所述中间板通过支撑柱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间歇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承接组件连接的转动架以及驱动所述转动架旋转运动的槽轮机构;

所述触发组件与所述槽轮机构连接,所述触发组件和所述槽轮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电子秤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上端面。

当肉鸭从第一传送机构离开后,便会进入承接组件中,并且支撑板组件支撑着承接组件,间歇旋转机构的作用是,使得承接组件间歇旋转,即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定的角度,间歇旋转机构的主体是槽轮机构;

承接组件在支撑板组件上做旋转运动,承接组件随即进入电子秤上,在电子秤上称量之后,在转动架的作用下,再次离开电子秤。

所述转动架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柱以及圆形阵列设置在所述驱动柱顶部的若干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水平设置在所述驱动柱的顶端,相邻的两个驱动杆之间设置有所述承接组件;

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驱动杆底部的扇形板、设置在所述扇形板上且用于承接肉鸭的容器罩,所述扇形板包括弧形面、与所述弧形面两端连接且相互垂直的平直面,所述弧形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架的转动中心,所述平直面上设置有嵌入条,所述嵌入条竖直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侧面开设的开口槽内,所述扇形板底面与所述支撑板组件接触,所述容器罩包括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所述第一弧形罩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弧形罩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罩设置在所述扇形板的弧形面上端部,所述第二弧形罩设置在所述扇形板内,所述第一弧形罩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架的转动中心,所述第二弧形罩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弧形罩的竖直中心截面上,所述第二弧形罩所在的完整圆与两个相邻驱动杆内侧面相切;

所述扇形板弧形侧中间设置有轴孔,竖直穿过所述轴孔的固定轴与所述第一弧形罩的竖直截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伸出所述第一弧形罩的上端面并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转移机构活动接触。

更优地,驱动杆只有四个,即相互之间的夹角为90°,基于此,转动架每旋转90°,便会间歇停止一段时间,扇形板通过嵌入条限位在驱动杆上,这样扇形板在旋转过程中,不会由于离心力偏离驱动杆;

固定轴与容器罩固定连接,固定轴底部与扇形板铰接连接,固定轴带动容器罩旋转运动;

容器罩包括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即容器罩的上下端面开口,肉鸭设置在容器罩内,当容器罩绕固定轴旋转时,容器罩需要旋转180°,当容器罩与扇形板脱离时,肉鸭便会从容器罩的底部漏出来,进入第二传送机构中;

扇形板设置有轴孔,目的是将容器罩与扇形板铰接连接,使得容器罩在不脱离扇形板的前提下,旋转运动;

设置有嵌入条,扇形板便可以在驱动杆上下进行调整运动,这样就使得鸭重完全落在电子秤上。

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弧形状的外支撑板、弧形状的内支撑板、水平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上端面上的圆柱,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的弧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架的转动中心,若干所述扇形板底面与所述圆柱上端部接触;

所述电子秤两侧设置有所述外支撑板,用于承接所述电子秤上扇形板的外支撑板其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电子秤略向下倾斜,所述倾斜面的低端和所述驱动杆的外端部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弧形板的托起组件。

设置有内外支撑板,实质是为了对扇形板的内外侧均能够进行支撑;

电子秤两侧均设置有外支撑板,主要是为了便于扇形板顺利进入电子秤上端以及离开电子秤上端,当扇形板与电子秤接触后,由于肉鸭、扇形板和容器罩的重力作用,使得电子秤的托盘会略微下降,这样为了使得离开电子秤的扇形板能够顺利进入下一个外支撑板上,用于承接所述电子秤上扇形板的外支撑板其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电子秤略向下倾斜,并且设置有托起组件,使得扇形板的一侧能够略微抬高;

此外,内外支撑板上设置有圆柱,目的是减少扇形板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所述托起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驱动杆外端部底面的连接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底端的第一楔形块、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板侧面的滑槽块、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块内的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靠近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楔形块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活动接触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均朝向所述转动架旋转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结合部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滑槽块之间。

当驱动杆携带连接杆和第一楔形块运动到第二楔形块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接触,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第一斜面向前运动,将第二斜面托起,即将第二楔形块托起,第二楔形块向上运动,第二楔形块的顶面与扇形板的底面接触,并将扇形板向上托起,使得扇形板一侧能够顺利进入外支撑板上。

所述槽轮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驱动柱底部的下部槽轮、用于拨动所述下部槽轮旋转的下部转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部转杆做旋转运动的第三电机,所述下部转杆一端设置在所述下部槽轮开设的长条开口槽内,所述下部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槽轮底面和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所述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槽轮底面的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活动块底面的通电楔形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内的电接点,所述活动块底面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通电楔形块顶面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顶面连接,所述固定块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电接点,所述通电楔形块的底部相对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斜面并呈倒“八”字型,所述通电楔形块底面与所述电接点活动接触,所述电接点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转移机构连接。

槽轮机构为常见现有技术,下部槽轮在下部转杆的作用下运动,本发明中,下部槽轮上端面设置有四个开口槽,相邻开口槽的夹角为90°;

当下部槽轮带动活动块靠近固定块时,活动块底面的通电楔形块进入第二盲孔内,并与第二盲孔内的电接点接触,将电路接通,此时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接通电路。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上部槽轮、用于拨动所述上部槽轮旋转的上部转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部转杆做旋转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上部转杆一端设置在所述上部槽轮开设的长条开口槽内,所述上部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横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横板两端竖直设置有支板;

所述上部槽轮的轮轴穿过所述横板底面并固定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与上端面开设弧形槽的弧形槽板活动接触,所述弧形槽板底面与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板的弧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架的旋转中心;

所述横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容器罩内肉鸭的挡罩,所述挡罩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机构。

转移机构实质也包括上部槽轮、上部转杆在内的槽轮机构,该部分槽轮机构的结构与上述槽轮机构的结构实质相同,当电接点接通电源后,第二电机接通电路,在延时开启继电器的作用下,延时1秒作用,待转运装置稳定后,弧形块进入弧形槽板内,此时弧形块在转移机构的作用下旋转,并同时带动弧形槽板旋转,弧形槽板通过固定轴带动容器罩旋转,容器罩将肉鸭摆动出来,实现了肉鸭的转移,由于弧形块旋转360°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设置有延时关闭继电器,当弧形块刚好旋转360°后,即将第二电机的电路关闭;

由于肉鸭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为了保证肉鸭的安全,容器罩的旋转速度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形进行设定。

所述挡罩包括倾斜部和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两侧的挡板部,两个所述挡板部的间距略大于所述第二弧形罩的旋转直径,所述倾斜部的顶端靠近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外端面设置。

挡罩通过挡板部与支板连接。

本发明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设置有称重装置和计数装置,使得称重和计数过程分开,设置转运装置和转移机构,使得称重和计数的过程连续化和完整化,保证了称重和计数的精确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设置有两个槽轮机构,并通过触发组件,使得转运装置的运动和转移机构的运动联系起来,保证了称量过程和转移过程的连续化;

(3)设置有扇形板和容器罩,扇形板具有若干且圆形阵列分布,本发明设置有四个扇形板,巧妙的将肉鸭的输送、称量、转移过程连接起来,使得该过程一体化,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4)整个称量过程中,并未给鸭只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有助于保护鸭只,减少残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槽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托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传送带;2、第一电机;3、第一挡板;4、缓冲板;5、转动架;5-1、驱动柱;5-2、驱动杆;6、容器罩;7、弧形槽板;8、上部槽轮;8-1、弧形块;9、上部转杆;9-1、第二电机;10、横板;11、挡罩;12、第二挡板;13、u型板;14、客流量计数器;15、第二传送带;16、托起组件;16-1、连接杆;16-2、第一楔形块;16-3、第二楔形块;16-4、滑槽块;17、扇形板;17-1、填充板;17-2、第三楔形块;18、电子秤;18-1、弧形托板;19、下部槽轮;19-1、固定块;19-2、活动块19-2;19-3、第三电机;19-4、下部转杆;20、外支撑板;20-1、圆柱;20-2、内支撑板;20-3、中间板;20-4、支撑柱;20-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用于肉鸭称重和计数的传送装置,包括称重装置、设置在称重装置一侧的计数装置、用于将肉鸭输送到称重装置上的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称重后的肉鸭输送到计数装置上的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称重后的肉鸭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上的转移机构,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称重装置的另一侧,计数装置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上,转运机构设置在称重装置和第二传送机构之间;

称重装置包括电子秤18和用于将肉鸭运送到电子秤18上端的转运装置,转运装置与用于驱动转运机构工作的触发组件连接,触发组件设置在计数装置的底部。

肉鸭出笼后,通过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到转运装置上,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进入到电子秤18上,电子秤18上可以设置有大型屏幕,以便于观察,一段时间后,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脱离电子秤18,并靠近转移机构,在转移机构的作用下,将肉鸭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上,第二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也具有多种,本发明采用客流量计数器14,不仅能够将肉鸭的数量计算出来,而且还能将具体的时间记录下来,由于本发明专利中的肉鸭称重属于批次称重,因此每一批的称重和计数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便可以算出每一批肉鸭的总重和平均重量,由于肉鸭的数量很大,所以可以根据每一批的平均重量估算所有肉鸭的平均重量;

设置有触发组件,实际是将转运装置的动力机构和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通过触发电路连接起来,具体的,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设置有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延时1秒左右即可,目的是当转运装置暂时完全静止后,转移机构再开始工作,避免两者的运动相互干涉,1秒后,转移机构开始工作,在肉鸭的盛放装置恢复到原位置之前,要保证转运装置不能运动,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肉鸭的转移,因此,转运装置间隙运动的间歇时间要长于转移机构的运动周期,因此,还需要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来限制转移机构的停止工作时间,当转移机构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暂时停止后,转移机构的一个运动周期刚刚结束,同时转运装置的下一个工作周期还没有开始,当转运装置再次工作时,重复以上的过程;

触发组件实质包括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在内的连接电路;

目前电子秤18为现有技术且具有多种,本发明中使用的电子秤18为工业电子秤18或者大型件的机械电子称重器,为了方便观察和后续的记录,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与称重显示控制器的一体化;

更优地,电子秤上端的弧形托板18-1设置成扇形状,便于对扇形板更好的支撑。

参见图2,第一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称重装置另一侧的第一传送带1、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1运动的第一电机2、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半部底面的托板、与托板连接且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两侧的第一挡板3以及倾斜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一端的缓冲板4;

第一传送带1设置在支撑座上,缓冲板4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缓冲板4的另一端靠近称重装置设置。

通过倾斜设置的缓冲板4,使得肉鸭能够滑落在转运装置上,缓冲板4的高度不应该过大,在满足肉鸭不受伤的前提下设置即可。

参见图3,转运装置包括用于承放肉鸭的承接组件、用于支撑承接组件的支撑板组件、用于承接组件旋转的间歇旋转机构,支撑板组件设置在中间板20-3上端面,中间板20-3通过支撑柱20-4设置在底板20-5上,间歇旋转机构包括与承接组件连接的转动架5以及驱动转动架5旋转运动的槽轮机构;

触发组件与槽轮机构连接,触发组件和槽轮机构均设置在中间板20-3和底板20-5之间,电子秤18设置在中间板20-3上端面。

当肉鸭从第一传送机构离开后,便会进入承接组件中,并且支撑板组件支撑着承接组件,间歇旋转机构的作用是,使得承接组件间歇旋转,即隔一段时间旋转一定的角度,间歇旋转机构的主体是槽轮机构;

承接组件在支撑板组件上做旋转运动,承接组件随即进入电子秤18上,在电子秤18上称量之后,在转动架5的作用下,再次离开电子秤18。

参见图5,转动架5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柱5-1以及圆形阵列设置在驱动柱5-1顶部的若干驱动杆5-2,驱动杆5-2水平设置在驱动柱5-1的顶端,相邻的两个驱动杆5-2之间设置有承接组件;

承接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两个驱动杆5-2底部的扇形板17、设置在扇形板17上且用于承接肉鸭的容器罩6,扇形板17包括弧形面、与弧形面两端连接且相互垂直的平直面,弧形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转动架5的转动中心,平直面上设置有嵌入条,嵌入条竖直设置在驱动杆5-2侧面开设的开口槽内,扇形板17底面与支撑板组件接触,容器罩6包括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第一弧形罩的两端和第二弧形罩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弧形罩设置在扇形板17的弧形面上端部,第二弧形罩设置在扇形板17内,第一弧形罩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转动架5的转动中心,第二弧形罩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第一弧形罩的竖直中心截面上,第二弧形罩所在的完整圆与两个相邻驱动杆5-2内侧面相切;

扇形板17弧形侧中间设置有轴孔,竖直穿过轴孔的固定轴与第一弧形罩的竖直截面中心固定连接,固定轴伸出第一弧形罩的上端面并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转移机构活动接触。

更优地,驱动杆5-2只有四个,即相互之间的夹角为90°,基于此,转动架5每旋转90°,便会间歇停止一段时间,扇形板17通过嵌入条限位在驱动杆5-2上,这样扇形板17在旋转过程中,不会由于离心力偏离驱动杆5-2;

容器罩6包括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即容器罩6的上下端面开口,肉鸭设置在容器罩6内,当容器罩6绕固定轴旋转时,容器罩6需要旋转180°,当容器罩6与扇形板17脱离时,肉鸭便会从容器罩6的底部漏出来,进入第二传送机构中;

扇形板17设置有轴孔,目的是将容器罩6与扇形板17铰接连接,使得容器罩6在不脱离扇形板17的前提下,旋转运动。

更优地,容器罩与驱动杆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填充板17-1,容器罩的第二弧形罩外表面与填充板17-1接触,避免鸭只落在容器罩的外侧,此外,填充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楔形块17-2,第三楔形块17-2通过弹簧设置在填充板外表面开设的盲孔内,容第二弧形罩的外侧设置有嵌入孔,第三楔形块活动设置在嵌入孔内,有助于对容器罩进行限位。填充板底面与扇形板上端面固定连接,为了扇形板整体上升或下降的平衡,在填充板与驱动柱顶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嵌入条,与填充板连接的嵌入条竖直设置在所述驱动柱顶部设置在开口槽内。

参见图4,支撑板组件包括弧形状的外支撑板20、弧形状的内支撑板20-2、水平环形阵列设置在外支撑板20和内支撑板20-2上端面上的圆柱20-1,外支撑板20和内支撑板20-2的弧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转动架5的转动中心,若干扇形板17底面与圆柱20-1上端部接触;

电子秤18两侧设置有外支撑板20,用于承接电子秤18上扇形板17的外支撑板20其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朝向电子秤18略向下倾斜,倾斜面的低端和驱动杆5-2的外端部设置有用于抬升弧形板的托起组件16。

设置有内外支撑板20,实质是为了对扇形板17的内外侧均能够进行支撑;

电子秤18两侧均设置有外支撑板20,主要是为了便于扇形板17顺利进入电子秤18上端以及离开电子秤18上端,当扇形板17与电子秤18接触后,由于肉鸭、扇形板17和容器罩6的重力作用,使得电子秤18的托盘会略微下降,这样为了使得离开电子秤18的扇形板17能够顺利进入下一个外支撑板20上,用于承接电子秤18上扇形板17的外支撑板20其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朝向电子秤18略向下倾斜,并且设置有托起组件16,使得扇形板17的一侧能够略微抬高。

参见图7,托起组件16包括竖直设置在驱动杆5-2外端部底面的连接杆16-1、水平设置在连接杆16-1底端的第一楔形块16-2、竖直设置在外支撑板20侧面的滑槽块16-4、竖直滑动设置在滑槽块16-4内的第二楔形块16-3,第一楔形块16-2靠近第二楔形块16-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楔形块16-3底面设置有与第一斜面活动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朝向转动架5旋转方向斜向下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结合部位于连接杆16-1和滑槽块16-4之间。

当驱动杆5-2携带连接杆16-1和第一楔形块16-2运动到第二楔形块16-3时,第一楔形块16-2和第二楔形块16-3接触,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第一斜面向前运动,将第二斜面托起,即将第二楔形块16-3托起,第二楔形块16-3向上运动,第二楔形块16-3的顶面与扇形板17的底面接触,并将扇形板17向上托起,使得扇形板17一侧能够顺利进入外支撑板20上。

参见图6,槽轮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驱动柱5-1底部的下部槽轮19、用于拨动下部槽轮19旋转的下部转杆19-4以及用于驱动下部转杆19-4做旋转运动的第三电机19-3,下部转杆19-4一端设置在下部槽轮19开设的长条开口槽内,下部转杆19-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底板20-5上,第三电机19-3设置在底板20-5上;

槽轮底面和底板20-5上端面设置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槽轮底面的活动块19-2、设置在底板20-5上端面的固定块19-1、设置在活动块19-2底面的通电楔形块以及设置在固定块19-1内的电接点,活动块19-2底面设置有第一盲孔,通电楔形块顶面通过弹簧与第一盲孔的内顶面连接,固定块19-1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电接点,通电楔形块的底部相对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斜面并呈倒“八”字型,通电楔形块底面与电接点活动接触,电接点通过控制电路与转移机构连接。

槽轮机构为常见现有技术,下部槽轮19在下部转杆19-4的作用下运动,本发明中,下部槽轮19上端面设置有四个开口槽,相邻开口槽的夹角为90°;

当下部槽轮19带动活动块19-2靠近固定块19-1时,活动块19-2底面的通电楔形块进入第二盲孔内,并与第二盲孔内的电接点接触,将电路接通,此时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接通电路。

参见图8,转移机构包括上部槽轮8、用于拨动上部槽轮8旋转的上部转杆9以及用于驱动下部转杆19-4做旋转运动的第二电机9-1,上部转杆9一端设置在上部槽轮8开设的长条开口槽内,上部转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横板10上,第二电机9-1设置在横板10上,横板10两端竖直设置有支板;

上部槽轮8的轮轴穿过横板10底面并固定设置有弧形块8-1,弧形块8-1与上端面开设弧形槽的弧形槽板7活动接触,弧形槽板7底面与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弧形槽板7的弧面所在完整圆的圆心位于转动架5的旋转中心;

横板10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接容器罩6内肉鸭的挡罩11,挡罩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

转移机构实质也包括上部槽轮8、上部转杆9在内的槽轮机构,该部分槽轮机构的结构与上述槽轮机构的结构实质相同,当电接点接通电源后,第二电机9-1接通电路,在延时开启继电器的作用下,延时1秒作用,待转运装置稳定后,弧形块8-1进入弧形槽板7内,此时弧形块8-1在转移机构的作用下旋转,并同时带动弧形槽板7旋转,弧形槽板7通过固定轴带动容器罩6旋转,容器罩6将肉鸭摆动出来,实现了肉鸭的转移,由于弧形块8-1旋转360°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设置有延时关闭继电器,当弧形块8-1刚好旋转360°后,即将第二电机9-1的电路关闭;

由于肉鸭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为了保证肉鸭的安全,容器罩6的旋转速度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形进行设定。

参见图9,挡罩11包括倾斜部和设置在倾斜部两侧的挡板部,两个挡板部的间距略大于第二弧形罩的旋转直径,倾斜部的顶端靠近弧形板的弧形外端面设置。

容器罩内的肉鸭被转移机构转移到挡罩内,通过倾斜部滑落,进入第二传送机构中。

本发明中第二传送机构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详述,包括第二传送带15、第二挡板12,不同的是,在第二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u型板13,u型板13上设置有客流量计数器14,设置有u型板13,主要是为了使得单只的鸭只通过u型板13之间的区域,便于统计鸭只数量。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

肉鸭出笼后,通过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到转运装置上,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进入到电子秤18上,电子秤18上可以设置有大型屏幕,以便于观察,一段时间后,在转运装置的作用下,肉鸭脱离电子秤18,并靠近转移机构,在转移机构的作用下,将肉鸭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上,第二传送机构上设置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也具有多种,本发明采用客流量计数器14,不仅能够将肉鸭的数量计算出来,而且还能将具体的时间记录下来,由于本发明专利中的肉鸭称重属于批次称重,因此每一批的称重和计数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便可以算出每一批肉鸭的总重和平均重量,由于肉鸭的数量很大,所以可以根据每一批的平均重量估算所有肉鸭的平均重量;

设置有触发组件,实际是将转运装置的动力机构和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通过触发电路连接起来,具体的,转移机构中的动力机构设置有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延时1秒左右即可,目的是当转运装置暂时完全静止后,转移机构再开始工作,避免两者的运动相互干涉,1秒后,转移机构开始工作,在肉鸭的盛放装置恢复到原位置之前,要保证转运装置不能运动,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肉鸭的转移,因此,转运装置间隙运动的间歇时间要长于转移机构的运动周期,因此,还需要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来限制转移机构的停止工作时间,当转移机构通过延时关闭继电器暂时停止后,转移机构的一个运动周期刚刚结束,同时转运装置的下一个工作周期还没有开始,当转运装置再次工作时,重复以上的过程;

由于电子秤称量的是扇形板、填充板、嵌入条、容器罩、固定轴、弧形槽板和肉鸭的总重a,因此,电子秤上显示的读数并不是肉鸭总重,需要预先测量扇形板、填充板、嵌入条、容器罩、固定轴、弧形槽板的重量b,才可以得到肉鸭的重量a-b;

本发明中,槽轮机构和转移机构中的槽轮每一次旋转,都是旋转90°,槽轮机构中,每旋转一次,槽轮机构停止时,电接点便会接通;

触发组件实质包括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在内的连接电路;

目前电子秤18为现有技术且具有多种,本发明中使用的电子秤18为工业电子秤18或者大型件的机械电子称重器,为了方便观察和后续的记录,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与称重显示控制器的一体化;此外,如果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可以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记录每次的称重数值,结合客流量计数器,可以得到每一次称重对应的计数,最终可以计算出每一次称重鸭只的平均重量;

客流量计数器,主要用来统计客流量的机器和设备,一般安装在通道的两侧,比如商场、超市、连锁店门口,专门用来统计通过某个通道的人数,此时本专利转用到计算鸭只数量,产生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中,再通过安装在电脑中的软件做分析,得出各个时间段内的鸭只数量,由于鸭只是间歇称重,因此,每一次称重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便可以将每一次的称重和每一次的计数对应起来,最终得出每一次的鸭只平均重量;

除此之外,也可以以采用其他种类的计数器,如红外计数器,选用计数器一般的原则是,称重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内的计数记录保存下来;

在本专利中,设置有延时开启继电器和延时关闭继电器,也可以设置有延时开关电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上述两种电路均为现有技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均能够实现,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