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门组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5219发布日期:2019-09-24 22:0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旋转门组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门组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大宗散粒货物如铁矿石、煤炭等运输一般采用铁路敞车或开顶集装箱专列运输,从散货码头直接运输至钢厂或冶炼中心。既有的散粒货物运输方式,包括铁路敞车运输和专用集装箱运输两大方式。铁路敞车是目前主要的矿石等散粒货物运输方式,运量巨大。专用集装箱运输是铁路敞车之外的运输方式,能够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之间切换,适用于需要快速更换运输方式的情况。无论铁路敞车或专用集装箱,仅运载矿石等干散粒状货物,不能运输卷钢,回程空置;而且集装箱的方式利用率低,物流成本高。

而作为铁矿石的加工成品—钢卷,其运输是由钢厂发运至码头等各个物流中心,之后再分别运抵至各需求目的地。既有的卷钢运输方式,大致分为散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两种。散装运输是利用草垫或木方,将卷钢直接固定在公路平板车或铁路平车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又分为普通集装箱运输和专用集装箱运输两种。

普通集装箱载入卷钢后,同样利用草垫、木方等固定载入的卷钢;专用集装箱则利用自身的专属结构,直接载入卷钢。集装箱运输的方式可在公路、铁路和海路等方面切换,进行多式联运。现有集装运输的方式相对散装运输的方式,提高了安全防护与运输模式切换的要求,但是不能运载散粒货物,回程利用率低。

综上所述,无论是散货运输还是卷钢运输,都存在运输返程时空载的问题,集装箱利用率较低,提高了物流周转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门组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的利用率低、物流周转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门组件,设置在具有开口的集装箱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旋转门组件包括:门板本体,门板本体可转动地设置,门板本体具有打开开口的避让位置和关闭开口的止挡位置;其中,当集装箱内装运卷材型物料时,门板本体位于避让位置,以使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由开口伸入,装卸位于集装箱内的物料;当集装箱装运颗粒型物料时,门板本体位于止挡位置,以使集装箱装运颗粒型物料。

进一步地,旋转门组件还包括动力部,与门板本体连接,以驱动门板本体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或者,通过动力部使门板本体保持在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门板本体上的支撑杆,当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时,卷材型物料挤压支撑杆,以使支撑杆带动门板本体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以使卷材型物料装入或吊出。

进一步地,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转轴,门板本体绕转轴转动,动力部为弹性件,弹性件与转轴连接,门板本体位于止挡位置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门板本体保持在止挡位置,或者,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驱动门板本体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转轴,门板本体绕转轴转动,动力部为配重件,配重件与门板本体设置在转轴的两侧,以在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使门板本体保持在止挡位置,或者,在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驱动门板本体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旋转门组件,旋转门组件为上述的旋转门组件。

进一步地,集装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连接;底壁;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端壁、第二端壁以及底壁围成集装箱的箱体,旋转门组件设置在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设有开口,以使吊装或叉运设备由开口伸入箱体内以装卸卷材型物料,旋转门组件与开口对应设置,以使旋转门组件打开或关闭开口。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上设有两个旋转门组件,当集装箱内装载卷材型物料时,两个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均位于避让位置,以打开开口;当集装箱内装载颗粒型物料时,两个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均位于止挡位置,以关闭开口。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鞍座,鞍座设置在底壁上,以在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时,对卷材型物料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集装箱包括两个鞍座,两个鞍座之间具有间隔,两个鞍座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使间隔适应卷材型物料的尺寸。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门板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从而使集装箱的开口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集装箱可以根据需要装载不同的货物,当开口打开时,装运卷材型物料,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当开口关闭时,装运颗粒型物料,以保证物料不会泄露。因此,通过门板本体的旋转切换,使集装箱可以在往返运输中装运不同形状的物料,解决了集装箱运输中的空载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的旋转门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集装箱的旋转门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处于止挡位置);

图4示出了图3的集装箱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第二侧壁);

图5示出了图3的集装箱装载颗粒型物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3的集装箱装载卷材型物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处于避让位置)。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第一端壁;4、第二端壁;5、底壁;6、鞍座;11、门板本体;12、动力部;13、支撑杆;14、转轴;20、卷材型物料;30、颗粒型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旋转门组件,设置在具有开口的集装箱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该实施例的旋转门组件包括门板本体11。门板本体11可转动地设置,门板本体11具有打开开口的避让位置和关闭开口的止挡位置;其中,当集装箱内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门板本体11位于避让位置,以使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由开口伸入,装卸位于集装箱内的物料;当集装箱装运颗粒型物料30时,门板本体11位于止挡位置,以使集装箱装运颗粒型物料3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门板本体11可转动地设置,从而使集装箱的开口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集装箱可以根据需要装载不同的货物,当开口打开时,装运卷材型物料,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当开口关闭时,装运颗粒型物料,以保证物料不会泄露。因此,通过门板本体11的旋转切换,使集装箱可以在往返运输中装运不同形状的物料,解决了集装箱运输中的空载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具体地,物料的形状不同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物料本身的包装方式或者物料本身的形状差异较大的物料,如钢板类的物料通常成卷运输,煤炭类物料直接颗粒状运输。现有技术中,由于颗粒型物料如煤炭等通常是由码头或车站运往钢厂或冶炼中心,而卷材型物料如钢板等通常是由钢厂发运至码头或各物流中心,上述两种物料由于其本身形状差异较大,在运输过程中都存在返程时空载的问题。本申请中的集装箱可以装运至少两种不同形状的物料,如颗粒型物料和卷材型物料,以提高集装箱在物流运输中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运输成本。

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门板本体11的形状可根据集装箱的开口形状设置,如梯形、三角形、矩形等,确保门板本体11在避让位置打开开口,在止挡位置关闭开口即可。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旋转门组件还包括动力部12,与门板本体11连接,以驱动门板本体11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或者,通过动力部12使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动力部12的作用下,门板本体11具有保持在止挡位置的状态,从而使集装箱的开口在集装箱空载时处于关闭状态。当集装箱内装载卷材型物料20时,门板本体11在外力的作用下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以使开口打开,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当集装箱内的卷材型物料20被卸出时,外力作用消失,门板本体11在动力部12的作用下,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以关闭集装箱开口。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门板本体11上的支撑杆13,当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卷材型物料20挤压支撑杆13,以使支撑杆13带动门板本体11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以使卷材型物料20装入或吊出。

具体地,当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卷材型物料20挤压支撑杆13,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支撑杆13带动门板本体11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以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将卷材型物料20装入或者卸出。通过上述设置,卷材型物料20挤压支撑杆13的作用力形成使门板本体11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的外力作用,无需额外设置驱动装置,使整个旋转门组件结构紧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转轴14,门板本体11绕转轴14转动,动力部12为弹性件,弹性件与转轴14连接,门板本体11位于止挡位置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或者,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驱动门板本体11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与转轴14连接,当门板本体11位于止挡位置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当集装箱内装载卷材型物料时,门板本体11在外力的作用下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弹性件被拉伸,当外力作用消失时,门板本体1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止挡位置,并在门板本体11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使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旋转门组件,旋转门组件为上述的旋转门组件。

在本实施例一中,由于门板本体11可转动地设置,从而使集装箱的开口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集装箱可以根据需要装载不同的货物,当开口打开时,装运卷材型物料,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当开口关闭时,装运颗粒型物料,以保证物料不会泄露。因此,通过门板本体11的旋转切换,使集装箱可以在往返运输中装运不同形状的物料,解决了集装箱运输中的空载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因此,具有上述旋转门组件的集装箱也具有上述优点。

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集装箱的开口形状不局限于矩形,可以为梯形、三角形等,只要开口的形状能够满足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即可。

如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集装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3和第二端壁4以及底壁5。第一端壁3和第二端壁4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均连接;其中,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一端壁3、第二端壁4以及底壁5围成集装箱的箱体,旋转门组件设置在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

在本实施例一中,旋转门组件设置在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优选地,旋转门组件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交接连接,以使门板本体11相对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均可转动地设置。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将旋转门组件仅设置在第一侧壁1或者仅设置在第二侧壁2上。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设有开口,以使吊装或叉运设备由开口伸入箱体内以装卸卷材型物料20,旋转门组件与开口对应设置,以使旋转门组件打开或关闭开口。

具体地,旋转门组件设置在开口处,以在门板本体11旋转时,打开或关闭开口,满足物料运输的要求。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侧壁1上设有两个旋转门组件,当集装箱内装载卷材型物料20时,两个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11均位于避让位置,以打开开口;当集装箱内装载颗粒型物料时,两个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11均位于止挡位置,以关闭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设置在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上,且沿集装箱的长度延伸方向,开口位于集装箱的中部,从而便于卷材型物料20的装卸。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1上设有两个旋转门组件,当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两个旋转门组件的门板本体11受到外力同时转动,使两个门板本体11均处于避让位置,以打开开口;外力作用消失后,两个门板本体11在各自的动力部12作用下,恢复至止挡位置,以关闭开口,便于集装箱装运颗粒型物料30。

同样的,第二侧壁2上也设有两个旋转门组件,第二侧壁2上的两个旋转门组件与第一侧壁1上的两个旋转门组件同步运动,以将集装箱的两个开口同时打开,方便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由卷材型物料20的两端伸入作业,便于装卸。

当然了,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当集装箱仅在第一侧壁1或者第二侧壁2上设有开口时,可仅在设有开口的侧壁上设置旋转门组件,只要保证旋转门组件能够正常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集装箱还包括鞍座6,鞍座6设置在底壁5上,以在集装箱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对卷材型物料20进行限位。

具体地,由于在底壁5上设置了鞍座6,从而在装运卷材型物料20时,鞍座6可以对卷材型物料20在集装箱内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卷材型物料20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杜绝了安全隐患。

优选地,如图4所示,集装箱包括两个鞍座6,两个鞍座6之间具有间隔,两个鞍座6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使间隔适应卷材型物料20的尺寸。

由于两个鞍座6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从而使两个鞍座6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卷材型物料20的外径进行设置,以使卷材型物料20的装载高度满足集装箱的尺寸范围。

优选地,可在鞍座6和底壁5之间设置滑轨,以便于调整两个鞍座6之间的间隔。

当然,也可将鞍座6直接固定在底壁5上,在安装鞍座6时,将两个鞍座6之间的间隔设置为适合常用卷材型物料20的尺寸大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二中,旋转门组件还包括转轴14,门板本体11绕转轴14转动,动力部12为配重件,配重件与门板本体11设置在转轴14的两侧,以在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使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或者,在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驱动门板本体11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止挡位置。

具体地,配重件与转轴14连接,当门板本体11位于止挡位置时,在配重件的自身重力作用下,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当集装箱内装载卷材型物料时,门板本体11在外力的作用下由止挡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当外力作用消失时,门板本体11在配重件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恢复至止挡位置,并在门板本体11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使门板本体11保持在止挡位置。

本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门板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从而使集装箱的开口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集装箱可以根据需要装载不同的货物,当开口打开时,装运卷材型物料,便于吊装设备或叉运设备作业;当开口关闭时,装运颗粒型物料,以保证物料不会泄露。因此,通过门板本体的旋转切换,使集装箱可以在往返运输中装运不同形状的物料,解决了集装箱运输中的空载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