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9590发布日期:2019-09-17 22:4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盖板开启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发展,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近年来宜昌城市不断发展,宜昌市已升级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gdp增长居全省第一。城市建设发展架空线路逐年减少,10kv以上电缆线路供电是未来大趋势,电缆线路管沟、环网柜、箱变,运行维护加大。在巡视、新线路施工、验收等运维管理工作中,电力电缆管沟盖板、新装各类箱体安装、电缆线移动,劳动强度大,为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开发研制多功能移动式电缆头井盖开启、安装车,解决了夜间作业技术上难题,保证作业安全,高效完成电缆运检任务。此项在电力系统还没有先例,尚存知识空白,它能够广泛运用到电力系统架空及电缆线路、城市管沟新装、检修中,具有安全可靠高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该车具有电缆沟盖板开启时间少,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第一钢丝绳升降装置、第二钢丝绳升降装置、第一手动绞磨、第一手动绞磨;移动车内为空腔,移动车的下端为开口端,移动车下端的开口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第一钢丝绳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4、第一液压缸座9、第一液压缸11、第一斜支撑杆12、第一导向支撑杆13、第一拉臂15、第一导向轮16、第一导向管17;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下端部固定在第一液压缸座9上,第一液压缸座9固定安装在移动车的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的左部;第一液压缸11的第一活塞杆14的上端与第一拉臂15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4的上端部与第一拉臂15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4的下端部绕过第一导向轮16后穿过第一导向管,再穿入移动车内的空腔,然后第一钢丝绳4的下端部与第一挂钩固定连接;第一斜支撑杆12的上端与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斜支撑杆12的下端与移动车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16安装在第一导向支撑杆13的上端部,第一导向支撑杆13的下端与第一液压缸座9固定连接;第一导向管17固定连接在移动车上,第一导向管17的上端位于移动车外,第一导向管17的下端位于移动车的空腔内;

第二钢丝绳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钢丝绳5、第二斜支撑杆20、第二液压缸21、第二拉臂22、第二导向轮27、第二导向支撑杆28、第二液压缸座29、第二导向管30;第二液压缸21的缸体下端部固定在第二液压缸座29上,第二液压缸座29固定安装在移动车的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的右部;第二液压缸21的第二活塞杆26的上端与第二拉臂2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5的上端部与第二拉臂22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5的下端部绕过第二导向轮27后穿过第二导向管30,再穿入移动车内的空腔,然后第二钢丝绳5的下端部与第二挂钩固定连接;第二斜支撑杆20的上端与第二液压缸21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二斜支撑杆20的下端与移动车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轮27安装在第二导向支撑杆28的上端部,第二导向支撑杆28的下端与第二液压缸座29固定连接;第二导向管30固定连接在移动车上,第二导向管30的上端位于移动车外,第二导向管30的下端位于移动车的空腔内;

第一手动绞磨包括第一手摇动把手6、第一手摇转筒7、第三钢丝绳25、第三挂钩;第一手摇转筒7固定在第一手摇转轴35上,第一手摇转轴35的前端部、后端部均设有轴承,轴承由轴承座与移动车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手摇转轴35的后端与第一手摇动把手6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绳25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一手摇转筒7上,第三钢丝绳25的下端部绕过第一手摇转筒后穿入在移动车的空腔内,第三钢丝绳25的下端部与第三挂钩固定连接;

第二手动绞磨包括第二手摇动把手18、第二手摇转筒19、第四钢丝绳31、第二手摇转轴36、第四挂钩;第二手摇转筒19固定在第二手摇转轴36上,第二手摇转轴36的前端部、后端部均设有轴承,轴承由轴承座与移动车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手摇转轴36的后端与第二手摇动把手18固定连接;第四钢丝绳31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二手摇转筒19上,第四钢丝绳31的下端部绕过第二手摇转筒19后穿入在移动车的空腔内,第四钢丝绳31的下端部与第四挂钩固定连接。

第一手摇转筒、第二手摇转筒均采用空心弧形轮。

所述移动车的上端固定有灯架24,灯架24的上端部安装有灯23,灯23由导线与电池相连,导线上设有开关,电池安装在移动车上。

所述的移动车包括支撑框架3、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行走轮32、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支撑框架3内为空腔,支撑框架3的上端、下端均为开口端,开口端与空腔相连通;支撑框架3的上端中部间隔固定有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支撑框架3的下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行走轮32,支撑框架3的下端右侧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行走轮32,支撑框架3的下端前侧左右位置分别安装有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支撑框架3的下端后侧左右位置分别安装有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

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包括钢管、螺杆,钢管的上端与支撑框架3固定连接,钢管内设有内螺纹,螺杆的上部与钢管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经过全面对象分析,城市电缆管沟结构、电力系统架空及电缆线路汇集在地基稳定人行道路上,路面能承受600kg压力。道路敷设的电缆井盖(即:电缆沟盖板)在25m左右一个,平均一条道路上有50-60个检查井。本发明的电缆沟盖板开启车(移动作业车)开启时间1分钟完成,人工重量在600kg两人无法整体开启,利用本发明的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可达到安全高效。目前电缆井盖施工完成后参之不齐,重量不等。人工开启是繁重体力,大范围检查工作人员少无法完成。本发明是研究大范围电缆井盖开启、移动工作,在施工与抢修中一方面可节约时间(电缆沟盖板开启时间少),另一方面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电缆沟盖板开启车的多功能性能,电缆线发生故障检修中,①电缆线重接时移动电缆线,电缆沟盖板开启车(移动作业车)加力后电缆线可控移动数米,完成电缆中间接头。②电缆线直径大时从沟内到环网柜安装过程中,箱内面积小,人工提升电缆难度大,利用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可轻松提起。③电缆线安装在电力杆上,电缆沟盖板开启车通过提升钢丝绳受力的转向,将电缆线提升到需要的高度;电缆线撤除时电缆沟盖板开启车通过提升钢丝绳受力,将电缆线安全放到地面上。④开关安装在电杆上时同样使用电缆沟盖板开启车通过提升钢丝绳受力拉起到所需安装位置。⑤箱变、环网柜遇到外力时需调整、移位,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安装附件完成。⑥施工人员杆上安装架空线路材料金具,可用工具篮提升到操作人员手中。在电力野外作业基本能完成以上工作,电力生产力相应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高度可调支撑装置,2-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一拉手,3-支撑框架,4-第一钢丝绳,5-第二钢丝绳,6-第一手摇动把手,7-第一手摇转筒,8-第一中间支撑板,9-第一液压缸座,10-第二中间支撑板,11-第一液压缸,12-第一斜支撑杆,13-第一导向支撑杆,14-第一活塞杆,15-第一拉臂,16-第一导向轮,17-第一导向管,18-第二手摇动把手,19-第二手摇转筒,20-第二斜支撑杆,21-第二液压缸,22-第二拉臂,23-灯,24-灯架,25-第三钢丝绳,26-第二活塞杆,27-第二导向轮,28-第二导向支撑杆,29-第二液压缸座,30-第二导向管,31-第四钢丝绳,32-行走轮,33-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二拉手,34-电缆沟盖板,35-第一手摇转轴,36-第二手摇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多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包括移动车、第一钢丝绳升降装置、第二钢丝绳升降装置、第一手动绞磨、第一手动绞磨;移动车内为空腔,移动车的下端为开口端,移动车下端的开口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第一钢丝绳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4、第一液压缸座9、第一液压缸11、第一斜支撑杆12、第一导向支撑杆13、第一拉臂15、第一导向轮(或导向环)16、第一导向管(导向槽)17;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下端部固定(如焊接或螺杆连接)在第一液压缸座9上,第一液压缸座9固定安装在移动车的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的左部(图1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第一液压缸11的第一活塞杆14的上端与第一拉臂15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4的上端部与第一拉臂15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4的下端部绕过第一导向轮(或导向环)16后穿过第一导向管(导向槽)17(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内可设滚珠,钢丝绳移动阻力小),再穿入移动车内的空腔,然后第一钢丝绳4的下端部与第一挂钩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一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一拉手2上,第一活塞杆14升起将电缆沟盖板提升);第一斜支撑杆12的上端与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斜支撑杆12、第二斜支撑杆倾斜布置),第一斜支撑杆12的下端与移动车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或导向环)16安装在第一导向支撑杆13的上端部,第一导向支撑杆13的下端与第一液压缸座9固定连接;第一导向管(导向槽)17固定连接在移动车上,第一导向管(导向槽)17的上端位于移动车外,第一导向管(导向槽)17的下端位于移动车的空腔内;

第二钢丝绳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钢丝绳5、第二斜支撑杆20、第二液压缸21、第二拉臂22、第二导向轮(或导向环)27、第二导向支撑杆28、第二液压缸座29、第二导向管(导向槽)30;第二液压缸21的缸体下端部固定(如焊接或螺杆连接)在第二液压缸座29上,第二液压缸座29固定安装在移动车的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的右部;第二液压缸21的第二活塞杆26的上端与第二拉臂2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5的上端部与第二拉臂22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5的下端部绕过第二导向轮(或导向环)27后穿过第二导向管(导向槽)30,再穿入移动车内的空腔,然后第二钢丝绳5的下端部与第二挂钩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二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二拉手33上,第二活塞杆升起将电缆沟盖板提升);第二斜支撑杆20的上端与第二液压缸21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二斜支撑杆20的下端与移动车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轮(或导向环)27安装在第二导向支撑杆28的上端部,第二导向支撑杆28的下端与第二液压缸座29固定连接;第二导向管(导向槽)30固定连接在移动车上,第二导向管(导向槽)30的上端位于移动车外,第二导向管(导向槽)30的下端位于移动车的空腔内;

第一手动绞磨包括第一手摇动把手6、第一手摇转筒7、第三钢丝绳25、第三挂钩;第一手摇转筒7固定在第一手摇转轴35上,第一手摇转轴35的前端部、后端部均设有轴承,轴承由轴承座与移动车的上端固定连接(前端部的轴承座与第一中间支撑板固定连接,后端部的轴承座与支撑框架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第一手摇转轴35的后端与第一手摇动把手6固定连接(人手摇动第一手摇动把手6,第一手摇转筒7旋转,实现第三钢丝绳25的收与放);第三钢丝绳25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一手摇转筒7上,第三钢丝绳25的下端部绕过(可绕1-100圈)第一手摇转筒后穿入在移动车的空腔内,第三钢丝绳25的下端部与第三挂钩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三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一拉手2上;第一液压缸座9的拉力不够时,采用第三钢丝绳25增加拉力);

第二手动绞磨包括第二手摇动把手18、第二手摇转筒19、第四钢丝绳31、第二手摇转轴36、第四挂钩;第二手摇转筒19固定在第二手摇转轴36上,第二手摇转轴36的前端部、后端部均设有轴承,轴承由轴承座与移动车的上端固定连接(前端部的轴承座与第一中间支撑板固定连接,后端部的轴承座与支撑框架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第二手摇转轴36的后端与第二手摇动把手18固定连接(人手摇动第二手摇动把手18,第二手摇转筒19旋转,实现第四钢丝绳31的收与放);第四钢丝绳31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二手摇转筒19上,第四钢丝绳31的下端部绕过(可绕1-100圈)第二手摇转筒19后穿入在移动车的空腔内,第四钢丝绳31的下端部与第四挂钩固定连接(使用时,第四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二拉手33上;第二液压缸21的拉力不够时,采用第四钢丝绳31增加拉力)。

第一手摇转筒、第二手摇转筒均采用空心弧形轮。

所述移动车的上端固定有灯架24(灯架为升降式灯架),灯架24的上端部安装有灯23,灯23由导线与电池相连,导线上设有开关,电池安装在移动车上。

所述的移动车包括支撑框架3、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行走轮32、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支撑框架3内为空腔,支撑框架3的上端、下端均为开口端,开口端与空腔相连通(下端开口、空腔用于电缆沟盖板提升的空间);支撑框架3的上端中部间隔固定(如焊接)有第一中间支撑板8和第二中间支撑板10,支撑框架3的下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行走轮32(图1中左边为左,右边为右;纸里为前,面向观者为后),支撑框架3的下端右侧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行走轮32(即支撑框架3能推动行走;行走轮为现有技术),支撑框架3的下端前侧左右位置分别安装有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支撑框架3的下端后侧左右位置分别安装有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

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缩回时,4个行走轮32落地,可推动支撑框架3移动地方{如:电缆沟盖板(电缆井盖)已吊起时,支撑框架3移动地方,即电缆沟盖板移开原地,露出“沟口”或“井口”,进行施工;施工完后,再移回原地,放下电缆沟盖板(电缆井盖)盖上“沟口”或“井口”};当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伸出时,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与地面接触,4行走轮32离开地面,此时完成将电缆沟盖板(电缆井盖)吊起或者放回动作。

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包括钢管、螺杆,钢管的上端与支撑框架3固定(如焊接)连接,钢管内设有内螺纹,螺杆的上部与钢管螺纹连接(旋转螺杆,螺杆的上部可旋入钢管中,也可旋出部分;即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的高度可调)。高度可调支撑装置1还可采用其它现有的结构形式。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平衡移动稳脚)1保证多功能移动式电缆沟盖板开启车安全平稳。

在电缆沟盖(电缆井盖)提升后,利用第一手动绞磨、第一手动绞磨(人工绞磨),推动水平滑槽移动到不妨碍检修的位置。人工绞磨启动对象时,在移动作业车安装了钢丝转向滑轮来改变受力方向,来完成作业任务。

控制电源采用交流与直流供电,使用电压12v直流供电可夜间抢修照明。配备小型发电机发电车作为移动作业车的动力。

支撑框架(金属框架)3,外观设计美观大方;行走轮承受压力300kg,移动作业时快速。照明灯,要求在照度20lx。

制作手动绞磨,绞磨设计有不可逆行销子,来控制方向。钢丝绳,受力在2吨以上,安全系数200%。

使用,1、电缆沟盖板带离原地:第一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一拉手2上,第一活塞杆14升起将电缆沟盖板提升,第二挂钩挂在电缆沟盖板上的第二拉手33上,第二活塞杆升起将电缆沟盖板提升离开原地;移动车移动,将电缆沟盖板带离原地。盖上电缆沟盖板的操作:移动车移动,将电缆沟盖板带到井口(或电缆沟口)处,第一活塞杆14、第二活塞杆下降,电缆沟盖板落到井口(或电缆沟口)处,取下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设第一手动绞磨、第一手动绞磨,是增加提升力。

本发明运用液压传动与手工绞磨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架空、电缆线路上完成各种形式的电缆管沟盖板开启、各种型号电缆头柜内安装、柱上开关安装工作、环网柜、箱变调整(垂直与水平)、电缆移动电缆中间对接移动作业等。安装了照明灯可以夜间抢修作业。此项工作目的是解决了电力系统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它的基本做法将液压传动与手工绞磨安装在制作一个移动车上,通过力学原理,启动电缆管沟盖板,给液压装置加装工具附件可以吊装环网柜、箱变、电缆上杆安装、撤除杆上电缆工作等。此项工作是减轻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可以运用在电力系统、城市管沟抢修,施工。它的投资前景好,市场空间大,课题投放市场效果预估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