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及防倾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9574发布日期:2019-09-17 22:40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及防倾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物料搬运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及防倾斜方法。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

叉车在对大型重物进行使用时,存在因为叉车的悬臂梁受力过大,而导致叉车的后轮翘起,导致叉车整体发生倾斜,使货物发生倾倒,发生意外造成发生人员和经济损失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叉车的四周延伸支撑轴对叉车进行固定,来克服货物重量过大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存在叉车无法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及防倾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包括:叉车的两个悬臂梁,

安装在每个悬臂梁下方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叉车内的顺序控制回路,与悬臂梁远离叉车的一端铰接的第一液压缸,以及与悬臂梁靠近叉车的一端铰接的第二液压缸,其中,第二液压缸的第二伸缩杆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缸体铰接,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都与顺序控制回路相通;

与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的转轮组件,所述转轮组件包括: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伸缩杆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两侧的两个硫化轮,其中,硫化轮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以及安装在叉车操作室内的主控电脑,其中,所述主控电脑与顺序控制回路电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梁的底部开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收容有支撑装置和转轮组件,将支撑装置和转轮组件收容在悬臂梁的收容腔内,能够降低悬臂梁的初始高度,保证悬臂梁伸入到货物的下方进行货物的搬运工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的铰接处的两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靠近叉车一端的第一限位块的侧边与悬臂梁的角度为5°,另一端的第二限位块的侧边与悬臂梁的角度为90°;

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的铰接处的夹角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的侧边与悬臂梁的角度为5°。能够保证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之间的夹角角度在5°至90°之间,以及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0°,由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悬臂梁平行时处于死点位置,此时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伸出无法推动第一液压缸转动,所以避免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悬臂梁平行,能够保证支撑装置的正常工作,而将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之间的夹角角度控制在90°以内能够避免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的角度过大,能够避免第二液压缸的无效输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硫化轮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缸体的直径,能够使硫化轮收容于悬臂梁内时将第二缸体收容在硫化轮之间,最大化的利用悬臂梁收容腔内的空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顺序控制回路包括:安装在叉车内的密封的副油箱,与副油箱连接的第一液压泵,与第一液压泵的输出端连接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连接的第二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溢流阀的输出端和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的第一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以及与第一溢流阀的输出端和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顺序控制回路能够在第二液压缸的第二伸缩杆完全伸出后,转轮组件仍不与底面抵接时再将第一液压缸的第一伸缩杆伸出,并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实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收回,能够避免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同时工作造成工作状态混乱,影响使用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叉车本身具有密封的主油箱,所述顺序控制回路的副油箱安装于靠近悬臂梁一端的位置,在主油箱的上方还安装有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进油端与副油箱相通,出油端与主油箱相通,所述主油箱和副油箱都与第一液压泵的进油端相通,众所周知叉车的主油箱安装在叉车的后端,而叉车的后端内部空间拥挤,所以将副油箱安装在靠近悬臂梁一端的位置然后将副油箱内的油输入到主油箱内以调整叉车的重心。

所述主油箱内还设有液位表,所述液位表与主控电脑电连接。通过从副油箱内向主油箱内输油,保证主油箱内的液位恒定,能够保证叉车后轮的重量不变,使叉车的中心靠近后轮位置,能够进一步的避免叉车的后轮翘起的情况的发生。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脑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主控电脑内存储有计算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以及每套顺序控制回路的使用状态,以及计算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与悬臂梁之间角度的程序;并通过显示屏将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以及每套顺序控制回路的使用状态,以及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与悬臂梁之间角度图形显示出来;

所述主控电脑内还存储有液位表的预定状态和使用状态,能够使司机直观的看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以及每套顺序控制回路的使用状态,以及通过主控电脑进行控制,能够帮助司机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人员与经济的损失。

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的防倾斜方法包括:使用叉车的悬臂梁将货物抬起,此时通过主控电脑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y1得电,在悬臂梁升起的同时转轮组件离开底面,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内压力降低,由于顺序控制回路内的压力恒定,所以顺序控制回路的第一液压泵从副油箱内向第二液压缸内输送液压油,使第二伸缩杆伸出使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的角度增加,直至转轮组件再次与地面抵接为悬臂梁提供支撑力。

若第一液压缸与悬臂梁的角度达到90°后悬臂梁仍在上升,此时转轮组件离开底面而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完全伸出,此时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内的压力过大,液压油从第二单向阀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流向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内,使第一液压缸的第一伸缩杆伸出直至转轮组件与地面抵接为悬臂梁提供支撑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货物移动至卸货区域后,通过主控电脑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y2得电,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换向,向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内输送液压油,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泄油,将第一液压缸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液压缸的第二伸缩杆收回,然后使叉车继续前进将货物放在卸货区域内,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收起是为了防止叉车将货物移动到的卸货区域为较高的平台,此时若不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收起则无法将货物放在卸货区域,所以在叉车卸货前使叉车的悬臂梁和货物的底面与卸货区域抵接,以防止货物和叉车倾斜,然后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收起,然后叉车继续向前将货物放在卸货区域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叉车工作的过程中第二液压泵始终从副油箱向主油箱内抽油,使主油箱内的液位恒定,当液位达到液位表的预定状态时,液位表的将液位反馈给主控电脑,主控电脑控制第二液压泵停止工作,直至主油箱内的液位达不到液位表的预定状态,主控电脑再次启动第二液压泵使主油箱内的液位恒定,通过主控电脑和第二液压泵保证主油箱内的液位恒定,从而保证叉车的重心靠后。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及防倾斜方法,通过在叉车的悬臂梁的下方安装支撑装置,能够避免货物和叉车向前倾斜,造成货物倾倒发生事故,通过主控电脑的显示屏直观的展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顺序控制回路的使用状态,能够避免司机的误操作,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发生的几率,而且通过转轮组件使支撑装置在对悬臂梁进行支撑的同时使叉车仍然能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顺序控制回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转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主油箱和副油箱的位置示意图。

图1至图6所示附图标记为:悬臂梁1、支撑装置2、转轮组件3、主控电脑4、顺序控制回路5、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第三限位块8、第一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2、副油箱51、第一液压泵5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第二溢流阀54、第二单向阀55、第一溢流阀56、第一单向阀57、主油箱11、第二液压泵1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主油箱11和副油箱51由q235碳素钢钢板焊接而成,在焊接完成后要注油检测是否密封,检测密封后要进行表面喷漆处理,防止副油箱51表面氧化,氧化杂质污染液压油,其中,主油箱11的容积大于副油箱51的容积。

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型号为缸体和伸缩杆的端部设有铰接部的hsgk型液压缸,并且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缸体靠近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还焊接有与第二液压缸22的第二伸缩杆端部的铰接部相配合的铰接部。

第一液压泵52和第二液压泵12的型号为cb-b125。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为m型换向阀,顺序控制回路5在保压状态时能够使从第一液压泵52内出来的油回到副油箱51内,不必停机,避免了第一液压泵52重启需要时间,启动的初期液压不稳定等问题。

第一溢流阀56和第二溢流阀54的型号为dbe30。

第一单向阀57和第二单向阀55的型号为ay-f10d-a(b)。

主控电脑4的型号为tq12-51ac,主控电脑4安装在叉车的操作室内,并且主控电脑4内存储有对第一液压泵5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第一溢流阀56和第二溢流阀54进行控制调节的程序,并能够通过显示屏进行控制,以及对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位置进行计算并显示图形的程序。

硫化轮的中间位置开有阶梯孔并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

连接轴:连接轴为台阶轴,连接轴的中间轴能够穿过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伸缩杆端部的铰接部,并与铰接部相配合,并在中间轴开有卡簧槽,将连接轴穿过伸缩杆端部的铰接部后通过卡簧和卡簧槽的卡接将连接轴安装在铰接部上,连接轴的两端小于铰接部,连接轴的两端还开有卡簧槽,将硫化轮安装在连接轴的两端之后,通过卡簧和卡簧槽的卡接将硫化轮安装在连接轴上,其中,连接轴的中间轴的长度大于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缸体直径。

悬臂梁1的形状为l形,侧面安装在叉车上,底端开有凹槽,并在凹槽的两侧开有对应的通孔,绕轴心的圆周开有螺纹孔。

铰接轴为台阶轴,铰接轴的一端能够悬臂梁1的通孔、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缸体的铰接部,并与通孔和铰接部相配合,且顶端还开有卡簧槽,另一端大于悬臂梁1的通孔并绕轴线的圆周开有沉头孔。

装配过程:首先将副油箱51将安装在叉车内,然后将第二液压缸12安装在主油箱11的上方,并将第二液压缸12、主油箱11和副油箱51连通,然后将第一液压泵52的输入端与副油箱51的底端连通,然后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泵52的输出端和副油箱51的顶端连通,然后将第二溢流阀54、第二单向阀55和第一液压缸21的无杆腔同时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的出油口连通,然后将第二液压缸22的无杆腔同时与第二溢流阀54的输出端和第二单向阀55的输入端连通,然后将第二液压缸22的有杆腔同时与第一溢流阀56、第一单向阀57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连通,然后将第一液压缸21的有杆腔同时与第一溢流阀56的输出端和第一单向阀57的输入端连通,然后将主控电脑4安装在叉车的操作室内,然后将第一液压泵5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第一溢流阀56和第二溢流阀54电连接,至此完成顺序控制回路5的装配过程,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台叉车有两套顺序控制回路5,且以上连通均是通过液压软管进行连通,方便装配和使用。

将顺序控制回路5装好之后,先通过卡簧将连接轴装配在第一液压缸21的伸缩杆的端部,然后通过卡簧将硫化轮安装在连接轴的两端,至此完成转轮组件3的装配,然后通过铰接轴将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缸体安装在悬臂梁1的凹槽内,并通过螺钉和卡簧槽将铰接轴固定在悬臂梁1上,然后通过销轴将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缸体的铰接部与第二液压缸22的第二伸缩杆端部的铰接部铰接,至此完成支撑装置2的装配。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叉车的悬臂梁1将货物抬起,此时通过主控电脑4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的电磁铁y1得电,在悬臂梁1升起的同时转轮组件3离开底面,第二液压缸22的无杆腔内压力降低,由于顺序控制回路5内的压力恒定,所以顺序控制回路5的第一液压泵52从副油箱51内向第二液压缸22内输送液压油,使第二伸缩杆伸出使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角度增加,直至转轮组件3再次与地面抵接为悬臂梁1提供支撑力。

若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角度达到90°后悬臂梁1仍在上升,此时转轮组件3离开底面而第二液压缸22的伸缩杆完全伸出,此时第二液压缸22的无杆腔内的压力过大,液压油从第二单向阀55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流向第一液压缸21的无杆腔内,使第一伸缩杆伸出直至转轮组件3与地面抵接为悬臂梁1提供支撑力。

然后货物移动至卸货区域后,通过主控电脑4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的电磁铁y2得电,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3换向,向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有杆腔内输送液压油,使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无杆腔泄油,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收回,然后使叉车继续前进将货物放在卸货区域内。

在叉车工作的过程中第二液压泵12始终从副油箱51向主油箱11内抽油,使主油箱11内的液位恒定,当液位达到液位表的预定状态时,液位表的将液位反馈给主控电脑4,主控电脑4控制第二液压泵12停止工作,直至主油箱11内的液位达不到液位表的预定状态,主控电脑4再次启动第二液压泵12使主油箱11内的液位恒定。

通过液压系统内液压恒定来保证转轮组件3始终配合悬臂梁1的高度并与底面抵接,达到对悬臂梁1支撑的效果,并通过第二液压缸12将副油箱51内的油抽向主油箱11以调整叉车的重心,同时通过转轮组件3的硫化轮以跟随叉车移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压缸22在悬臂梁1的安装位置比第一液压缸21的安装位置要高,也就是说第一液压缸21更接近地面,第二液压缸22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一液压缸21的安装位置,能够避免在将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收起来时发生碰撞,通过第二液压缸22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一液压缸21的安装位置及其角度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死点位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防止货物倾斜的叉车还包括:一角呈5°斜角,顶端开有若干沉头孔的第一限位块6和第三限位块8。

呈l形边角均为90°角,且一端开有若干沉头孔的第二限位块7。

悬臂梁1的凹槽底端还开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与凹槽两侧的通孔位置相对应。

装配过程:通过螺钉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和第三限位块8的沉头孔,将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铰接处的两端,将第三限位块8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铰接处的夹角端,其中,第一限位块6安装在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夹角端。

工作原理:通过第一限位块6和第三限位块8能够保证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与悬臂梁1始终存在夹角,使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之间不存在死点位置,能够保证第二液压缸22的伸缩杆伸出后第一液压缸21能够发生角度位移。

通过第二限位块7能够保证在第二液压缸22的伸缩杆完全伸出后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角度最大为90°,避免第一液压缸21与悬臂梁1的角度超过90°使第一液压缸21偏离顶点导致对悬臂梁1的支撑力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和第三限位块8进行安装之前,应先拆下支撑装置2,或在支撑装置2安装之前将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和第三限位块8固定安装在悬臂梁1的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