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3375发布日期:2019-11-06 02:01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为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目前随着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用于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包括: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将垃圾信息和与垃圾信息相应且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发送至垃圾回收设备;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接收到垃圾投放指令后,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垃圾信息,打开与垃圾信息相应的垃圾袋;

垃圾回收设备根据扫描到的标识码打开相应的垃圾桶,并将扫描到的标识码和对应的垃圾信息发送给垃圾处理厂。

可选的,家用垃圾盛放设备接收到垃圾投放指令后,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垃圾信息,包括: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接收到垃圾投放指令后,家用垃圾盛放设备的摄像头扫描垃圾生成图像,家用垃圾盛放设备与预存储的图像比对;

若比对成功,则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垃圾信息;

若比对不成功,则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将扫描的垃圾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分析并识别接收到的图像,云服务器根据识别的图像生成垃圾信息且将垃圾信息发送至家用垃圾盛放设备。

可选的,所述垃圾信息包括可回收垃圾信息和不可回收垃圾信息,

则,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垃圾信息,打开与垃圾信息相应的垃圾袋,包括:

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可回收垃圾信息或不可回收垃圾信息,打开与可回收垃圾信息或不可回收垃圾信息相应的垃圾袋。

可选的,所述可回收垃圾信息分为无需分拣可回收垃圾信息和需要分拣可回收垃圾信息。

可选的,所述不可回收垃圾信息分为有害垃圾信息、餐厨垃圾信息和其他垃圾信息;或者

所述不可回收垃圾信息分为湿垃圾信息、干垃圾信息、可回收物信息和有害垃圾信息。

可选的,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将垃圾信息和与垃圾信息相应的标识码发送至垃圾回收设备,包括: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接收到扫描标识码的触发指令后,打开扫描仪扫描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将预存储在家用垃圾盛放设备中且与腔体对应的垃圾信息和扫描到的标识码发送至垃圾回收设备。

可选的,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包括与垃圾信息对应的多个腔体,各腔体的腔体壁上分别设有扫描仪。

可选的,位于家用垃圾盛放设备相应腔体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由明到暗的光线后,则光线传感器向家用垃圾盛放设备发送扫描标识码的触发指令,其中各腔体中设有压设垃圾袋的压盖,光线传感器压设于压盖下。

可选的,家用垃圾盛放设备接收到扫描标识码的触发指令后,打开扫描仪扫描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之后还包括:

若扫描仪未扫描到标识码,则扫描仪向家用垃圾盛放设备的控制面板发送未扫描到标识码的电信号;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的控制面板接收到未扫描到标识码的电信号后,则控制面板上显示提示放置垃圾袋的提示对话框,直至控制面板接收到扫描的标识码后关闭提示对话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由用户在家中将无需在垃圾处理厂分拣的垃圾单独归置,减少在垃圾处理厂集中分拣、处理的工作量,提升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家用垃圾盛放设备与垃圾回收设备的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打开压盖后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中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垃圾回收设备-2;箱壳-11;控制面板-12;箱盖-13;扫描仪-14;压盖-15;光线传感器-15;腔体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基于大数据交互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将垃圾信息和与垃圾信息相应且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发送至垃圾回收设备2。

在该步骤中,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为设置在家中,用于临时盛放垃圾的设备,具体可以为家用垃圾桶等。垃圾回收设备2为放置在街道上或小区内等地方,用于集中收集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的垃圾,然后由清洁工在固定时间点将垃圾回收设备2中的垃圾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回收、填埋、堆肥或焚烧等处理。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与垃圾回收设备2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等建立通信连接。

如图2所示,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包括箱壳11、设置在箱壳11上的箱盖13、控制箱盖13开闭的控制面板12和与控制面板12电连接的扫描仪14。箱壳11中设置有多个彼此分隔的腔体111,每个腔体111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箱盖13。每个箱盖13分别通过微型电机和转轴控制转动,使得每个箱盖13可以单独打开或关闭,当其中一个腔体111的箱盖13打开时,则可以向该腔体111中扔垃圾。

如图3所示,每个腔体111的上端均设有压盖15,压盖15呈环形且内部设有开口朝向腔体111壁的凹槽,压盖15扣设在腔体111壁上,由压盖15压设垃圾袋。每个腔体111的上端还设有光线传感器16(即感光器),当压盖15扣设在腔体111壁后,由压盖15盖住光线传感器16,使光线传感器16不能接收到光线。当压盖15从腔体111壁拿开后,光线传感器16能够接收到光线。当光线传感器16检测到光线由明到暗的变化过程时,向控制面板12发送扫描标识码的触发指令,由控制面板12控制扫描仪14扫描标识码。标识码具体可以为二维码。

若扫描仪14未扫描到标识码,则扫描仪14向控制面板12发送未扫描到标识码的电信号。当控制面板12接收到未扫描到标识码的电信号后,则控制面板12上显示提示放置垃圾袋的提示对话框,提醒用户向腔体111中放置垃圾袋,直至扫描仪14扫描到标识码后,控制面板12关闭提示对话框,由控制面板12将垃圾信息和与垃圾信息相应的标识码发送至垃圾回收设备2。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用户向腔体111中放置垃圾袋时可以不用分类垃圾袋,例如用户可以不用根据垃圾袋颜色分类放置在相应腔体111中,以减少用户放错垃圾袋而使垃圾归类错误的可能性。

垃圾信息包括可回收垃圾信息和不可回收垃圾信息,与可回收垃圾信息对应的垃圾和与不可回收垃圾信息对应的垃圾盛放在不同的腔体111中。可回收垃圾信息根据分拣次数可以分为无需分拣垃圾信息(例如塑料瓶等无需分拣的垃圾可以归在无需分拣垃圾信息下)和需要分拣垃圾信息(例如电池、纸屑等需要分拣的垃圾可以归在需要分拣垃圾信息下)。如此设置,可以由用户在投放垃圾时将无需分拣的垃圾单独放置,减少在垃圾处理厂集中分拣、处理的工作量,提升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无需分拣垃圾和需要分拣垃圾可以根据用户投放难易程度或者垃圾处理厂分类难易程度设置或者垃圾数量分类,例如无需分拣垃圾可以为塑料瓶、易拉罐等,需要分拣垃圾可以为电池、纸屑等,其中,无需分拣垃圾为多种时,每种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腔体111,例如塑料瓶和易拉罐放置在不同的腔体111中,而需要分拣垃圾可以放置在同一腔体111中,例如电池、纸屑放置在同一腔体111中。

进一步的,不同场合,无需分拣垃圾和需要分拣垃圾也可以有不同分类,例如在学校等场合,纸屑可以归为无需分类垃圾,而在住宅小区等场合,纸屑可以归为需要分类垃圾。如此,在减少腔体111数量从而减小垃圾桶体积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垃圾处理厂处理的工作量,提升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效率。

不可回收垃圾信息可以进一步分为与有害垃圾对应的有害垃圾信息、与餐厨垃圾对应的餐厨垃圾信息和与其它垃圾对应的其它垃圾信息,以便于垃圾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填埋、堆肥或焚烧等;或者分为与湿垃圾对应的湿垃圾信息、与干垃圾对应的干垃圾信息、与可回收物对应的可回收物信息和与有害垃圾对应的有害垃圾信息等。

步骤s2,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接收到垃圾投放指令后,根据识别的垃圾生成垃圾信息,打开与垃圾信息相应且设有标识码的垃圾袋。

在该步骤中,家用垃圾盛放设备1的控制面板12可以通过支架设置在箱壳11上方,控制面板12通过排线与微型电机电连接,控制箱盖13的开闭。控制面板12可以为触摸式控制面板12,控制面板12包括接收模块、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垃圾投放指令,接收模块可以为基于操作页面的接收模块,在控制面板12的初始页面显示投放垃圾按键,当用户按下投放垃圾按键后,接收模块向识别模块发送识别垃圾指令,触发识别模块。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垃圾,生成垃圾信息,将垃圾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和发送模块。识别模块可以为摄像头,摄像头扫描垃圾生成图像,发送给处理模块,然后处理模块与预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图像比对。

若比对成功,则由处理模块生成垃圾信息,将生成的垃圾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打开相应腔体111的箱盖13。若比对不成功,则识别模块将未比对成功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发送模块将图像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分析并识别接收到的图像,云服务器根据识别的图像生成垃圾信息并将垃圾信息发送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垃圾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打开相应腔体111的箱盖13。

步骤s3,垃圾回收设备2根据扫描到的标识码打开相应的垃圾桶,并将扫描到的标识码和对应的垃圾信息发送给垃圾处理厂。

在该步骤中,垃圾回收设备2包括多个彼此独立放置的垃圾桶和控制各垃圾桶开闭的控制装置。各垃圾桶的垃圾盖可以通过转轴和微型电机与垃圾桶体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插拔式导线与微型电机电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微型电机而实现垃圾盖的打开和关闭。控制装置上设有标识码扫描器,标识码扫描器扫描垃圾袋的标识码后,查找与标识码相应的垃圾信息,并根据垃圾信息打开相应的垃圾盖。待垃圾盖打开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例如5秒)后,由控制装置控制垃圾盖关闭。控制装置将其扫描到的标识码和相应的垃圾信息关联,并将扫描到的标识码和相应的垃圾信息发送给垃圾处理厂。由垃圾处理厂根据垃圾信息进行直接回收、分拣后再回收、填埋或焚烧等处理。

垃圾回收设备2上可以设置太阳能板,由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垃圾回收设备的控制装置等供电,安全便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