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6204发布日期:2019-11-13 02:0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两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

1、环形振料盘振动上料装置——利用环形振动料盘对无序的导管进行排序,并将其振动至料道;

2、皮带传动加直线振料上料装置——皮带上设置横档,皮带成倾斜设置,当皮带循环转动时,横档将导管逐个传动至直线振料料道中。

上述两者的技术缺陷如下:

1、结构复杂:无论振料盘振动上料装置还是皮带传动加直线振料上料装置,整个装置都非常复杂,造价昂贵;

2、故障率高:振料盘振动方式卡料率高、振动器故障频发;皮带传动加直线振料上料装置的皮带易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料斗机构、半圆锥漏斗、v型槽、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通过的单料通道和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通过的单料出料口,所述振料斗机构的倾斜出料口与所述半圆锥漏斗的上端连接,所述半圆锥漏斗的下端与所述v型槽的上端连接,所述v型槽的下端与所述单料通道的上端连接,所述单料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单料出料口的上端连接,所述振料斗机构的倾斜出料口、半圆锥漏斗、单料通道、单料出料口形成相对水平面倾斜的依靠重力自驱动的倾斜落料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料斗机构包括内置直线振料器的支座和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倾斜出料口位于所述料斗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圆锥漏斗包括半圆锥形状的漏斗主体和支架,所述漏斗主体焊接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主体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与所述v型槽的上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料通道位于所述v型槽、单料出料口之间,所述单料出料口为圆管形料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管形料道的进料口为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管形料道的直径为r1,缸盖导管的直径为r2,则r2<r1<2×r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发明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料斗机构2、半圆锥漏斗3、v型槽4、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简称导管)通过的单料通道5和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通过的单料出料口6,所述振料斗机构2的倾斜出料口221与所述半圆锥漏斗3的上端连接,所述半圆锥漏斗3的下端与所述v型槽4的上端连接,所述v型槽4的下端与所述单料通道5的上端连接,所述单料通道5的下端与所述单料出料口6的上端连接,所述振料斗机构2的倾斜出料口221、半圆锥漏斗3、单料通道4、单料出料口5形成相对水平面倾斜的依靠重力自驱动的倾斜落料通道。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振料斗机构2包括内置直线振料器的支座21和料斗22,所述料斗22设置在所述支座21上,所述倾斜出料口221位于所述料斗22的底部,所述振料斗机构2为直线振料斗,料斗22用于盛料并随直线振料器一起震动;料斗22前端设置垂直于震动方向的倾斜出料口221,缸盖导管在随料斗22震动时由此倾斜出料口221流出。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1,所述支座21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安装支架1为支架系统,是固定与连接振料斗机构2、半圆锥漏斗3、v型槽4、单料通道5及单料出料口6的支架。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半圆锥漏斗3包括半圆锥形状的漏斗主体32和支架31,所述漏斗主体32焊接在所述支架31上。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漏斗主体32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支架31的倾斜面与水平面可成50到70度夹角,支架31的水平面上设置两个腰型孔,用于固定安装整个半圆锥漏斗3;支架31的倾斜面设置3个圆形通孔,用于连接v型槽4。缸盖导管由振料斗机构2流出后落到漏斗主体32中,由漏斗主体32下端流至v型槽4中,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缸盖导管方向的粗略摆正。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支架31与所述v型槽4的上端连接。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单料通道5位于所述v型槽4、单料出料口6之间,所述单料出料口6为圆管形料道。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圆管形料道6的进料口为斜面61。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圆管形料道6的直径为r1,缸盖导管的直径为r2,则r2<r1<2×r2。

如图1至图2所示,v型槽3、单料通道4和单料出料口6集成在一个零件上,前半段为v型槽,两侧深度较深,底部导圆,导圆半径大于导管半径,并一致延伸至中间段,前半段v型槽的作用是接住从半圆锥漏斗3流出的导管,并将导管彻底摆正;中间段的单料通道4的形状也为v型,两侧很浅,仅能容纳一个导管,作用是剔除多余导管,避免多个导管同时流入圆管形料道6,从而避免卡料;后半段为圆管形料道6,与机床料道相连接,管口切削成斜面61,避免卡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利用直线振料斗盛料并控制落料速度,依次通过半圆锥漏斗3、v型槽4、单料通道5及单料出料口6,实现对缸盖导管进行导向和一字排列,最终流入机床料道,实现自动投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高稳定性:由于整套装置全部为固定结构,没有运动副,所以故障率低,稳定性高。

二、绿色节能:整套装置用电部分仅为振料斗,且根据缺料情况间歇启动,其他全为重力驱动,绿色节能。

三、效率高:导管从料斗振出后,直接流动至进料口,方向在流动过程中自动摆正,无间歇,所以上料效率高。

四、卡料率低:多余导管在通过单料通道时,全部被剔除,确保每次只有一个导管通过,有效避免卡料。

五、成本低:由于全为固定结构,所以成本也较存有大量运动副结构的装置要低很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缸盖导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料斗机构、半圆锥漏斗、V型槽、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通过的单料通道和只允许一个缸盖导管通过的单料出料口,所述振料斗机构的倾斜出料口与所述半圆锥漏斗的上端连接,所述半圆锥漏斗的下端与所述V型槽的上端连接,所述V型槽的下端与所述单料通道的上端连接,所述单料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单料出料口的上端连接,所述振料斗机构的倾斜出料口、半圆锥漏斗、单料通道、单料出料口形成相对水平面倾斜的依靠重力自驱动的倾斜落料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故障率低。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献;林云;蒋烁烁;王伟;冯江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