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66971发布日期:2020-04-14 12:3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仓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遭受灾害的侵袭时,救护人员通常通过抢险物资开展救援工作。例如,在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时,救护人员通常通过冲锋舟转移受灾群众,运送灾区急需的食品、药品等方式开展水上救援工作。而在不使用冲锋舟时,通常要将冲锋舟进行存储。

目前,市场上将大量的冲锋舟铺放在地面上来进行存储,该存储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量、立体存储抢险物资的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其包括钢结构、抢险物资输送框架、横移机构、提升机构和载物机构;

其中,所述钢结构包括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所述立柱的一端设于地坑内,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构成存储所述抢险物资的空间,所述空间包括顶层存储区域、底层存储区域和中间层存储区域,每层所述存储区域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仓位,且所述底层存储区域和所述中间层存储区域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空仓位;

所述载物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层存储区域的底部,所述载物机构包括铺设于所述底层存储区域的底部地面上的两条道轨,以及能通过两条所述道轨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载物架;

所述抢险物资通过吊钩钩挂于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上,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分别与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横移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带动所述抢险物资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带动所述抢险物资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第一主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一从动链轮、提升轴和两个卷筒;

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相连,所述第一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相连,所述提升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相连;

两个所述卷筒分别设于所述提升轴的两端,每个所述卷筒上缠绕两根缠绕方向相反的钢丝绳,每根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卷筒上,另一端与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横移道轨,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框架,以及均设于所述横移框架下方的横移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链条、第二从动链轮、横移轴和横移轮;

其中,所述横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相连,所述第二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相连,所述横移轴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相连,所述横移轮设于所述横移轴的两侧,且所述横移轮设于所述横移道轨上;

所述横移框架分别与所述横移轴和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移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晃杆,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晃套,所述防晃杆与所述防晃套适配;所述至少两个防晃杆用于穿过至少两个所述防晃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防晃杆的底端呈锥形结构,至少两个所述防晃套上设有锥形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所述报警单元、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钢丝绳的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钢丝绳处于松弛或断裂状态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发出警报,以及,控制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停止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滚轮、连接杆、弹性件和传感器;

其中,所述滚轮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所述滚轮用于在所述钢丝绳的移动时转动,所述弹性件用于在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时,拉动所述连接杆以使所述滚轮始终与所述钢丝绳接触,所述弹性件还用于在钢丝绳松弛或断裂时,拉动所述连接杆以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被所述传感器检测到;

所述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抢险物资输送框架包括:两根第二横梁和两根第二纵梁,两根所述第二纵梁通过螺栓与两根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两根所述第二横梁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列连接孔,两根所述第二纵梁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以更换两根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根所述纵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变向轴;所述两个所述变向轴能够沿所述纵梁移动;每个所述变向轴均与一个所述吊钩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结构还包括:包括斜梁,所述斜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所述横梁连接,或者,所述斜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纵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通过钢结构形成设置有存储抢险物资的空间,且可以通过载物机构改变抢险物资所处的水平位置,通过横移机构和提升机构使得该装置实现了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立体存储,从而能够存储有更多的抢险物质,不再需要将大量的抢险物资m铺放在地面上来进行存储,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冲锋舟的俯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冲锋舟的主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冲锋舟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移框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9中d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输送框架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

1-钢结构,101-立柱,102-第一横梁,102-1-横移道轨,103-第二纵梁,

104-斜梁,000-空仓位,2-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1-防晃套,201-第二横梁,

202-第二纵梁,202-1-变向轴,3-横移机构,301-横移框架,301-1-防晃杆,

301-2-第三横梁,301-3-第三纵梁,302-横移电机,303-第二主动链轮,

304-第二链条,305-第二从动链轮,306-横移轴,307-横移轮,4-提升机构,401-提升电机,402-第一主动链轮,403-第一链条,404-第一从动链轮,

405-提升轴,406-卷筒,407-转轮,5-载物机构,501-道轨,

502-载物架,6-检测单元,601-滚轮,602-连接杆,603-弹性件,

604-传感器,m-抢险物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存取抢险物资m,其中,该抢险物资m可以为冲锋舟,即,该装置可用于冲锋舟的存取过程中。其中,冲锋舟的三视图如图1-图3所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的左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钢结构1、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横移机构3、提升机构4和底层载物机构5,其中,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横移机构3、提升机构4和底层载物机构5均设置于钢结构1所构成的用于存储抢险物质的空间内部。

关于钢结构1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钢结构1包括立柱101、横梁102和纵梁103,立柱101的一端设于地坑内,立柱101、第一横梁102和第一纵梁103构成存储抢险物资m的空间,空间包括顶层存储区域、底层存储区域和中间层存储区域,每层存储区域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仓位,且底层存储区域和中间层存储区域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空仓位000。其中,空仓位000指代不用于存储抢险物资m的仓位。

如图4所示,该装置内从下至上并列设置有4层物资存放区域,每层抢险物资存放区域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4个仓位,对于第1层至第3层抢险物资存放区域而言,每一个抢险物资存放区域中均会存在至少一个空仓位000。

载物机构5设置于底层存储区域的底部,载物机构5包括铺设于底层存储区域的底部地面上的两条道轨501,以及能通过两条道轨501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载物架502。

抢险物资m通过吊钩钩挂于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该吊钩可以为自锁吊钩;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分别与横移机构3和提升机构4连接,提升机构4和横移机构3依次设于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方,且横移机构3与第一横梁102连接,横移机构3用于控制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带动抢险物资m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提升机构4用于控制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带动抢险物资m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需要存取抢险物资m的场景。在存储抢险物资m至目标仓位时,将抢险物资m放置于载物架502上,将载物架502移动至目标仓位的正下方,若目标仓位位于底层存储区域,则可直接将抢险物资m钩挂于该目标仓位对应的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若目标仓位位于中间层存储区域或顶层存储区域,则需要移动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使得该目标仓位正下方均为空仓位000,将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下放,使得设置在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的吊钩能够钩挂住该抢险物资m,将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升至目标仓位位置。

在从目标仓位取用抢险物资m时,将载物架502移动至目标仓位的正下方,若目标仓位位于底层存储区域,则可直接将该目标仓位存储的抢险物资m放置于载物架502;若目标仓位位于中间层存储区域或顶层存储区域,则需要移动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使得该目标仓位正下方均为空仓位000,下放该目标仓位对应的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将目标仓位存储的抢险物资m放置于载物架502上,将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升至原来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钢结构1形成设置有存储抢险物资m的空间,且可以通过载物机构5改变抢险物资m所处的水平位置,通过横移机构3和提升机构4使得该装置实现了立体存储,从而能够存储有更多的抢险物质,不再需要将大量的抢险物资m铺放在地面上来进行存储,节省了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保证抢控制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能够带动抢险物资m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如图8和图9所示,提升机构4包括:提升电机401、第一主动链轮402、第一链条403、第一从动链轮404、提升轴405和两个卷筒406。

提升电机401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链轮402相连,第一链条403分别与第一主动链轮402和第一从动链轮404相连,提升轴405与第一从动链轮404相连;两个卷筒406分别设于提升轴405的两端,每个卷筒406上缠绕两根缠绕方向相反的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一端设置在卷筒406上,另一端与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连接。

提升电机401用于在启动时,带动第一主动链轮402转动,第一主动链轮402用于在转动时带动第一从动链轮404通过第一链条403转动,第一从动链轮404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提升轴405转动,提升轴405用于在转动时带动卷筒406转动,卷筒406用于在转动时带动钢丝绳逐渐伸长来带动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下降;或者,卷筒406用于在转动时带动钢丝绳逐渐缩短来带动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升。

其中,提升电机401可以通过控制卷筒406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钢丝绳逐渐伸长;或者,提升电机401可以通过控制卷筒406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钢丝绳逐渐缩短。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或者,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卷筒406的外径相等,由于每个卷筒406上缠绕了两根缠绕方向相反的钢丝绳,因此,共有四根钢丝绳与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连接,且在卷筒406转动时,该四根钢丝绳同步缩短来带动与钢丝绳连接的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升;或者该四根钢丝绳同步伸长带动与钢丝绳连接的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下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提高提升机构4的效率,如图8所示,提升机构4还包括:两个转轮407,缠绕方向相反的两条钢丝绳分别缠绕在卷筒406和转轮407的外壁上,当卷筒406转动时,也会带动转轮407随之转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保证抢控制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能够带动抢险物资m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如图9和图10所示,钢结构1还包括设于横上的横移道轨102-1,横移机构3包括:横移框架301,以及均设于横移框架301下方的横移电机302、第二主动链轮303、第二链条304、第二从动链轮305、横移轴306和横移轮307。

其中,横移电机302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链轮303相连,第二链条304分别与第二主动链轮303和第二从动链轮305相连,横移轴306与第二从动链轮305相连,横移轮307设于横移轴306的两侧,且横移轮307设于横移道轨102-1上;横移框架301分别与横移轴306和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固定连接。

横移电机302用于在启动时,带动第二主动链轮303转动,第二主动链轮303用于在转动时带动第二从动链轮305通过第二链条304转动,第二从动链轮305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横移轴306转动,横移轴306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横移轮307沿横移道轨102-1移动,进而带动横移框架301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

关于上述横移框架301和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的连接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横移框架301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晃杆301-1,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晃套2-1,防晃杆301-1与防晃套2-1适配;至少两个防晃杆301-1用于穿过该至少两个防晃套2-1。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防晃杆301-1与防晃套2-1的适配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至少两个防晃杆301-1的底端呈锥形结构,至少两个防晃套2-1上设有锥形孔。

当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将抢险物质输送至目标仓位后,以及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将抢险物资m输送至载物机构5返回原仓位后,防晃杆301-1会插入防晃套2-1,保证了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及抢险物资m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11所示,横移框架301可以为包括两根第三横梁301-2和两根第三纵梁301-3的框架,防晃杆301-1可以对应设置在两根纵梁301-3上,当然,横移框架301也可以为其他满足要求的框架形状。防晃杆301-1也可以设置在满足要求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上述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增加本装置的效率及安全性,如图9所示,抢险物资立体仓储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6、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6、报警单元、横移机构3和提升机构4连接。

检测单元6用于检测钢丝绳的状态,并在检测到钢丝绳处于松弛或断裂状态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信号时,控制报警单元发出警报,以及,控制横移机构3和提升机构4停止工作。其中,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关闭横移电机302和提升电机401使横移机构3和提升机构4停止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对检测单元6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四根钢丝绳可以同时与一个检测单元6连接,或者,每一根钢丝绳分别与一个检测单元6连接。示例性地,每一根钢丝绳分别与一个检测单元6连接。

关于检测单元6的组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2所示,检测单元6包括:滚轮601、连接杆602、弹性件603和传感器604。

其中,滚轮601设于连接杆602的一端,弹性件603与连接杆602连接,传感器604设于连接杆602远离弹性件603的一侧。

滚轮601用于在钢丝绳的移动时转动,弹性件603用于在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时,拉动连接杆602以使滚轮601始终与钢丝绳接触,弹性件603还用于在钢丝绳松弛或断裂时,拉动连接杆602以使连接杆602的另一端被传感器604检测到;传感器604用于在检测到连接杆602的另一端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所示,抢险物资输送框架2包括:两根第二横梁201和两根第二纵梁202,两根第二纵梁202通过螺栓与两根第二横梁201连接;两根第二横梁201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列连接孔,两根第二纵梁202用于穿过连接孔,以更换两根第二纵梁202之间的距离。

每根纵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变向轴202-1,至少两个变向轴202-1与吊钩能够沿纵梁移动;每个变向轴202-1均与一个吊钩连接。

因此,通过移动该至少两个变向轴202-1之间的距离、以及两根纵梁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吊钩吊点的前后左右的调节,从而能够对不通过尺寸的抢险物资m进行立体存储。

为了保证钢结构1的紧固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钢结构1还包括斜梁104,斜梁10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梁102连接,或者,斜梁10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第一纵梁103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