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3779发布日期:2020-06-12 16:4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选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枣类分选的设备一般是由提升机、分离上料机、排序机和分拣传送机四台独立的机器组成,其工作过程为:将原料倒入提升机,经提升机提升至分离上料机,由分离上料机将原料排成行,送至排序机,由排序机将原料分离成单粒,再送至后续结构进行处理。此种分选方式存在一些缺陷:

(1)由于每台机器相互独立,要达到将红枣排序要求,需要将所有机器串联使用,这就导致机器相互之间配合不到位,上料排序不流畅,上料率低下,影响最终的效率;

(2)组合式的分选设备占用空间大,造价成本高;

(3)整体结构构造复杂,故障率高,不便于维护,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枣类分选的设备由多台机器组合,导致机器相互之间配合不到位,上料排序不流畅,上料率低下,并且占用空间大,造价成本高,不便于维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包括传动组件、输送链条和仿形拖轮,所述传动组件由传动电机、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张紧链轮组成,所述传动电机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链条沿输送方向依次套设在主动链轮、张紧链轮、第三从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形成闭环,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为上升段,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为输送段,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为返回段;

所述仿形拖轮安装于两侧的输送链条之间,所述上升段和输送段上沿输送方向在仿形拖轮的中间设置有v型分隔板,所述上升段和输送段在仿形拖轮的底部均安装有拖轮毛刷组件,所述拖轮毛刷组件连接固定在托架上,所述上升段在仿形拖轮的上方安装有分离毛刷组件。

优选地,所述拖轮毛刷组件由固定型材、托板和毛刷组成,所述固定型材沿输送方向固定架设在托架上,所述托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型材上,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仿形拖轮的底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分离毛刷组件由驱动电机、传动轴、分离毛刷轮和连接方管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上等间隔地套设有多个传动链轮,每个所述传动链轮分别与对应的分离毛刷轮传动连接,所述分离毛刷轮的两侧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方管安装连接,所述连接方管通过支承板与套设在传动轴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连接方管的上方传动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与调节手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升段和输送段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长导向板和短导向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的链轮轴上还套设有感应盘,所述感应盘的底部设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张紧链轮的链轮轴的两端设有张紧轴承座,所述张紧轴承座上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上套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仿形拖轮的外表面为凹槽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多台独立的机器用整体结构代替,不存在相互配合问题,可以流畅的输送分拣原料,提升排序速度和效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2)本发明可以进行整体安装,不额外占用空间,集成度高,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易于维护,维护成本低;

(4)通过独特的仿形拖轮设计,同时配合分离毛刷组件和拖轮毛刷组件可以使两个仿形拖轮之间只会有一个原料,使得原料严格按顺序排序,避免原料堆积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仿形拖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v型分隔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拖轮毛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分离毛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从动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张紧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传动电机1、主动链轮2、第一从动链轮3、第二从动链轮4、感应盘4-1、传感器4-2、第三从动链轮5、张紧链轮6、张紧轴承座6-1、调节丝杆6-2、锁紧螺母6-3、输送链条7、仿形拖轮8、v型分隔板9、拖轮毛刷组件10、固定型材10-1、托板10-2、毛刷10-3、托架11、分离毛刷组件12、分离毛刷轮12-1、驱动电机12-2、传动轴12-3、传动链轮12-4、连接方管12-5、连接件12-6、轴承座12-7、支承板12-8、调节轴12-9、固定板12-10、调节手轮12-11、传动齿轮12-12、转轴12-13、长导向板13、短导向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形拖轮排序传送结构,包括传动组件、输送链条7和仿形拖轮8,传动组件由传动电机1、主动链轮2、第一从动链轮3、第二从动链轮4、第三从动链轮5和张紧链轮6组成,传动电机1与主动链轮2传动连接,输送链条7沿输送方向依次套设在主动链轮2、张紧链轮6、第三从动链轮5、第一从动链轮3和第二从动链轮4上形成闭环,传动电机1与主动链轮2为输送链条7提供传送动力,从动链轮组可以对输送链条7进行换向和辅助过渡传送,张紧链轮6可以调节输送链条7的松紧。第一从动链轮3与第二从动链轮4之间为上升段,第二从动链轮4与主动链轮2之间为输送段,主动链轮2与第一从动链轮3之间为返回段。

如图2和图3所示,仿形拖轮8安装于两侧的输送链条7之间,仿形拖轮8的外表面为凹槽结构,可以增加与原料接触时的摩擦力,进一步使原料转动,提高排序效果。上升段和输送段上沿输送方向在仿形拖轮8的中间设置有v型分隔板9,v型分隔板9的作用是对仿形拖轮8中间的原料进行引流导向,使中间的原料网仿形拖轮8上汇聚。上升段和输送段在仿形拖轮8的底部均安装有拖轮毛刷组件10,拖轮毛刷组件10连接固定在托架11上,上升段在仿形拖轮8的上方安装有分离毛刷组件12。

如图4所示,拖轮毛刷组件10由固定型材10-1、托板10-2和毛刷10-3组成,固定型材10-1沿输送方向固定架设在托架11上,托板10-2固定安装在固定型材10-1上,托板10-2的上端设有毛刷10-3,毛刷10-3与仿形拖轮8的底部接触。仿形拖轮8随着输送链条7运转,其底部通过固定的毛刷10-3时会产生转动,有利于仿形拖轮8上的原料的分离排序。

如图5所示,分离毛刷组件12由驱动电机12-2、传动轴12-3、分离毛刷轮12-1和连接方管12-5组成,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2-3连接,传动轴12-3上等间隔地套设有多个传动链轮12-4,每个传动链轮12-4分别与对应的分离毛刷轮12-1传动连接,分离毛刷轮12-1的两侧通过转轴12-13连接在固定板12-10上,固定板12-10的上端通过连接件12-6与连接方管12-5安装连接,连接方管12-5通过支承板12-8与套设在传动轴12-3上的轴承座12-7连接,连接方管12-5的上方传动连接有调节轴12-9,调节轴12-9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12-12与调节手轮12-11传动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驱动电机12-2带动传动轴12-3旋转,各个位置的传动链轮12-4带动分离毛刷轮12-1旋转,分离毛刷轮12-1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将多余的原料从仿形拖轮8上刷下来,时堆积的原料有效分离以及有序排列。同时分离毛刷轮12-1及连接方管12-5整体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手轮12-11调节,通过旋转调节12-11手轮,与其传动连接的调节轴12-9旋转,从而带动分离毛刷轮12-1及连接方管12-5整体进行升降。并且分离毛刷轮12-1与连接方管12-5位为拆卸式连接,相邻两个分离毛刷轮12-1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分选需要。

本实施例中,上升段和输送段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长导向板13和短导向板14。长导向板13和短导向板14的作用都是配合v型分隔板对仿形拖轮8上的原料进行导向,使原料网仿形拖轮8上汇聚。

如图6所示,第二从动链轮4的链轮轴上还套设有感应盘4-1,感应盘4-1的底部设有传感器4-2。当输送链条7经过第二从动链轮4时,仿形拖轮8上的原料会与底部的感应盘4-1接触,使其旋转,此时传感器4-2接收到信号,配合视觉检测系统对原料进行视觉检测。

如图7所示,张紧链轮6的链轮轴的两端设有张紧轴承座6-1,张紧轴承座6-1上连接有调节丝杆6-2,调节丝杆6-2上套有锁紧螺母6-3。

工作原理及流程:传动电机1通过主动链轮2和从动链轮组带动输送链条7运转,输送链条7上的仿形托轮组随着链条的前进整体向前运行(以下简称“公转”),仿形托轮8在固定的底部毛刷10-3的摩擦力下转动(以下简称“自转”)。公转的目的是带动原料向前走动将原料输送到下个处理环节;自转的目的是将堆积在同一位置的多个原料分离确保同一位置只一个原料,方便后续环节处理。原料入口处的原料随着仿形托轮8向前走,仿形托轮8带动原料向前输送,输送过程中,v型分隔板和长导向板13、短导向板14对仿形托轮8两侧的原料导向,使两侧的原料往仿形托轮上汇聚,并使原料不落到外面,同时堆积的原料在分离毛刷组件12和拖轮毛刷组件10的配合作用下,均匀的分布在相邻的仿形托轮8之间,最终使两个仿形托轮8之间只会有一个原料,实现了原料严格按序排列输送。

综上,本发明将多台独立的机器用整体结构代替,不存在相互配合问题,可以流畅的输送分拣原料,提升排序速度和效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集成度高,使得原料严格按顺序排列,避免原料堆积造成损坏。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