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676发布日期:2020-02-28 11:5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配件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



背景技术: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盘,新式硬盘内有sata固态、m.2固态、pci-e固态,而m.2固态又有nvme的m.2和sata的m.2)、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内有32寸、64寸的,还有4300转和7200转)、混合硬盘(hhd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hybridhard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现有技术中,硬盘大多是不能过强的震动的,在运输或移动使用过程中都对硬盘损伤过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它运输硬盘,具有较好的减震、通风、防潮的效果。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角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倾斜角度是10-30度的固定板;

辅助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板为直角的l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防滑条,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减震块;

盒体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为壳体结构且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盒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盒体上方设有贯通的窗口,所述盒体的外端设有与空腔宽度相一致的出口,所述盒体的顶部居中的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长度方向与盒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窗口的外端与出口贯通,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中部设有凹槽。

所述盒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杆,所述盒体内设有能够沿着导轨杆前后滑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截面与盒体的内部截面相对应,所述顶板远离凹槽的背侧与盒体的后端之间设有直线弹簧,所述直线弹簧具有将顶板前推向凹槽一端的弹性力。

所述顶板的下端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为开口向下的c型结构,所述滑动件与导轨杆滑动配合且可拆卸。

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后挡板。

所述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为10度。

所述支撑板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防滑条为橡胶防滑条,且与支撑板的直角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栏板,所述减震块是海绵发泡块,且设置在栏板内。

所述盒体之间设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也为海绵发泡块。

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为板体结构,所述角轮安装在板体结构的四角边缘位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使用时,将硬盘从出口8一一放入盒体6内,将重量向后、向下分担。通过弹簧实现缓冲减震,同时也通过橡胶条和海绵减震块进一步的减震,且前端设有便于取放的凹槽10,通过本装置运输硬盘,具有较好的减震、通风、防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俯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支撑架;2、固定板;3、支撑板;4、防滑条;5、减震块;6、盒体;7、窗口;8、前挡板;10、凹槽;12、顶板;13、直线弹簧;14、导轨杆;15、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硬盘运输架

主要用于对计算机的硬盘进行搬运。

具体结构是:

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如附图1所示,是类似l的形状,但是其夹角为锐角,不到90度,支撑更加稳固。其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撑架的底部为板体结构,安装角轮,用于运输使用。

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倾斜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端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向上倾斜为20度角度的倾斜板。

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连接(焊接)有l形状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的底侧与底板的后侧固定连接,呈90度直角,所述背板和底板的内侧设有橡胶防滑条4,所述橡胶防滑条4也为与支撑板3延伸方向一致的l形。

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栏板,所述栏板的内侧设有发泡海绵的减震块5。

所述支撑架内放置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盒体6,用于放置硬盘。

所述盒体6为壳体结构,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面上设有贯通的窗口7,用以观察盒体6内存有的硬盘的数量,所述盒体6可以通过绳索固定在支撑板3上。

所述盒体6的一端设有与空腔的宽度相对应的出口8,用于拿出硬盘,如果定义面向使用取出的此端为前端,则盒体6的后端设有可以拆卸的后挡板,用于内部组件的检修和更换。

所述盒体6的前端为前挡板9,所述前挡板9的中部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用于方便人抓取硬盘。

通过固定板2的倾斜,使得硬盘向后罗列,将重力分担为向后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

所述空腔内设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背侧(远离出口8的一侧)固定有直线弹簧13,所述直线弹簧13用于将顶板12向盒体6的前端挺进,使顶板12具有向前端靠拢的趋势,可以将盒体6内的硬盘向前聚拢,方便将硬盘排列整齐。并便于取拿

所述空腔的底部固定有两根导轨杆14,能够用于放置和支撑硬盘,将硬盘支撑一定高度,具有通风防潮的优势,避免硬盘四面接触盒体底面。

所述顶板12的底侧设有与导轨杆14相配合的滑动件15,所述滑动件15为开口向下的c形件,其c形的贯通孔用于贯穿导轨杆14,使顶板12在导轨杆14上前后滑动,从而使得顶板12的前后运行轨迹更加稳定,防止歪斜。

结合具体使用,将上述结构解释如下:

在使用时,将硬盘从出口8一一放入盒体6内,将重量向后、向下分担。通过弹簧实现缓冲减震,同时也通过橡胶条和海绵减震块5进一步的减震,且前端设有便于取放的凹槽10,通过本装置运输硬盘,具有较好的减震、通风、防潮的效果。

当需要检修的时候,将后挡板打开就可以更换内部的弹簧组件。便于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