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4875发布日期:2020-02-11 14:21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推杆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



背景技术:

推杆炉为依靠双向推拉车将放在轨道上的料盘周期性地推入炉内或推出炉外,以实现对放置在料盘上的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推杆炉对不同热处理工艺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便于组成生产线,广泛应用于淬火、正火、退火、回火和渗碳、渗氮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工序。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现有的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其包括机架10、左侧单向手柄20a、右侧单向手柄20b、左推进链轮30a、右推进链轮30b,推拉链40、左推拉勾头50a以及右推拉勾头50b。机架1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行走桥梁11,机架10位于行走桥梁11的下方设置有一推拉链轨道12,推拉链轨道12的两端与行走桥梁11的两端相对应并形成一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左侧单向手柄20a和右侧单向手柄20b分别铰设在机架10上位于行走桥梁11的左端和右端,当左侧单向手柄20a或右侧单向手柄20b由于其自身重力自然落下处于水平位置时,左侧单向手柄20a或右侧单向手柄20b与行走桥梁11的左端或右端连接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分别轴设在机架10上且分别位于行走桥梁11的左端和右端的下方。推拉链40与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啮合连接并由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驱动沿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行走。左推拉勾头50a、右推拉勾头50b分别设置在推拉链40的左端、右端,并跟随推拉链移动。

当向右侧推料时,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受减速机驱动顺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向右行走,此时左侧单向手柄20a被推拉链40顶起,右侧单向手柄20b受重力自然落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与行走桥梁11的右端连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推拉链40沿行走桥梁11向右行走的同时带动左推拉勾头50a推动位于机架10上的料盘60向右运动;当料盘60到位后,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受减速机驱动逆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沿行走桥梁11向左行走回到原始位置。

当向左侧推料盘时,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受减速机驱动逆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向左行走,左推拉钩头50a跟随推拉链40向左运动,当经过左侧单向手柄20a沿推拉链轨道12向下运动,左侧单向手柄20a受重力自然落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与行走桥梁11的左端连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与此同时,右侧推拉勾头50b沿推拉链轨道12从右侧向上运动将右侧单向手柄20b顶起,从而右侧推拉勾头50b沿行走桥梁11向右推动料盘60运动;当料盘60到位后,左推进链轮30a和右推进链轮30b受减速机驱动顺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沿行走桥梁11向右行走回到原始位置。

但申请人发现,在实际应用中,该双向推拉车完全处于暴露环境,左侧单向手柄20a和右侧单向手柄20b会积累灰尘杂物,以及料盘60运动过程掉下来的处理工件的氧化皮,从而造成左侧单向手柄20a和右侧单向手柄20b不能因自重自然落下形成桥梁,而保持翘起的状态,当左推拉勾头50a和右推拉勾头50b经过左侧单向手柄20a和右侧单向手柄20b时不能形成导向,并且会撞击左侧单向手柄20a和右侧单向手柄20b,导致双向推拉车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该双向推拉车将单向手柄强制复位,防止单向手柄因环境因素不能复位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包括:

一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行走桥梁,所述机架位于所述行走桥梁的下方设置有一推拉链轨道,所述推拉链轨道的两端与行走桥梁的两端相对应并形成一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

分别铰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行走桥梁左、右端的左、右侧单向手柄,所述左侧单向手柄或右侧单向手柄处于水平位置时与所述行走桥梁的左端或右端连接;

分别轴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行走桥梁左、右端的下方的左、右推进链轮;

一由所述左、右推进链轮驱动沿所述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行走的推拉链;以及

设置在所述推拉链的左、右端的左、右推拉勾头;

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用于将所述左、右侧单向手柄强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左、右强制复位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强制复位机构为一左拉簧,所述左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左侧单向手柄的铰接轴的外延伸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右强制复位机构为一右拉簧,所述右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右侧单向手柄的铰接轴的外延伸部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左、右强制复位机构会强制将左、右单向手柄复位至水平位置,确保左、右单向手柄落下,保证左、右推拉勾头能够经过,保证左、右推拉勾头推动料盘向左、右行走过程中不会因左、右单向手柄未落下而出现撞击故障,减少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可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双向推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2,图中给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其包括机架100、左侧单向手柄200a、右侧单向手柄200b、左推进链轮300a、右推进链轮300b,推拉链400、左推拉勾头500a以及右推拉勾头500b。

机架10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行走桥梁110,机架100位于行走桥梁110的下方设置有一推拉链轨道120,推拉链轨道120的两端与行走桥梁110的两端相对应并形成一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

左、右侧单向手柄200a、200b分别通过铰接轴210a、210b铰设在机架100上位于行走桥梁110的左、右端,铰接轴210a、210b的外周面上向外延伸出一外延伸部211a、211b,该外延伸部211a、211b与左、右侧单向手柄200a、200b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

当左侧单向手柄200a或右侧单向手柄200b处于水平位置时,左侧单向手柄200a或右侧单向手柄200b与行走桥梁110的左端或右端连接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

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分别轴设在机架100上且分别位于行走桥梁110的左端和右端的下方。

推拉链400与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啮合连接并由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驱动沿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行走。

左推拉勾头500a、右推拉勾头500b分别设置在推拉链400的左端、右端,并跟随推拉链移动。

当向右侧推料时,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受减速机驱动顺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0向右行走,此时左侧单向手柄200a被推拉链400顶起,右侧单向手柄200b受重力自然落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与行走桥梁110的右端连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推拉链400沿行走桥梁110向右行走的同时带动左推拉勾头500a推动位于机架100上的料盘700向右运动;当料盘700到位后,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受减速机驱动逆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0沿行走桥梁110向左行走回到原始位置。

当向左侧推料盘时,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受减速机驱动逆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0向左行走,左推拉钩头500a跟随推拉链400向左运动,当经过左侧单向手柄200a沿推拉链轨道120向下运动,左侧单向手柄200a受重力自然落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与行走桥梁110的左端连接,切断推拉链循环行走回路,与此同时,右侧推拉勾头50b沿推拉链轨道120从右侧向上运动将右侧单向手柄200b顶起,从而右侧推拉勾头500b沿行走桥梁110向右推动料盘700运动;当料盘700到位后,左推进链轮300a和右推进链轮300b受减速机驱动顺时针转动,驱动推拉链400沿行走桥梁110向右行走回到原始位置。

本发明的推杆炉用双向推拉车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100上的用于将左、右侧单向手柄200a、200b强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左、右强制复位机构。

左强制复位机构为一左拉簧600a,左拉簧600a的一端610a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其另一端与左侧单向手柄200a的铰接轴210a的外延伸部211a连接,当左推拉钩头500a返回沿推拉链轨道120向下运动,左侧单向手柄200a受重力以及左拉簧600a的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至水平位置。

右强制复位机构为一右拉簧600b,右拉簧600b的一端610b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其另一端与右侧单向手柄200b的铰接轴210b的外延伸部211b连接,当右推拉钩头500b返回沿推拉链轨道120向下运动,右侧单向手柄200b受重力以及右拉簧600b的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至水平位置。

当然,本发明的左、右强制复位机构并不局限于拉簧结构,其他的一些能够将左、右侧单向手柄200a、200b强制复位至水平位置的结构也适用于本发明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