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4910发布日期:2020-02-11 14:2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加工产业已经选择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加工以及传输产品,尤其是服装产业,由于需要加工衣服的种类众多,所以需要适合于多种不同加工模式的流水线。

在公开号为cn107814133a,名称为一种单、双线互换智能节拍流水线系统的专利中公开通过两条传输线独立工作或者相互配合工作,然而两条传输线均只能将产品从一端传输至另一端,当遇到需要将传输线上的产品加工后再传输回至起始端的加工模式时,只能等第一条传输线上的产品传输至其末端后拿下来,再将产品放至第二条传输线上,并且需要控制第二条传输线的运输方向与第一条传输线相反,才可以通过第二条传输线将穿品再运输至第一条传输线的起始端(第二条传输线的结束端),显然,现有技术中的流水线装置功能单一,不能适应于当今加工模式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功能较多,因此可以适用于多种加工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包括:

主框架;

第一直线传输线,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

第二直线传输线,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同时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与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并列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低于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

“u”形传输线,所述“u”形传输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通过第三电机驱动,且所述“u”形传输线靠近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和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同时所述“u”形传输线的运输面低于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而高于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并且所述“u”形传输线的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间隔且交叠,另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间隔且交叠;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和所述“u”形传输线独立运动或配合运动。

本发明由于具有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和“u”形传输线,并且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和“u”形传输线分别对应通过三个电机传动连接,因此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以及“u”形传输线独立工作,即可以通过第一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或者控制第一电机反转,通过第一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也可以通过第二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或者控制第二电机反转,通过第二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同理,控制第三电机双向转动,可以对应将“u”形传输线上的物料双向地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显然本发明通过单线生产模式时,即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和“u”形传输线相互独立运动,便可以实现上述六种加工模式;

而当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共同配合工作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向,当第一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时,则第二直线传输线可以将物料从主动端传输至被动端,也可以将物料从被动端传输至主动端,同理,当第二直线传输线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时,则第一直线传输线可以将物料从主动端传输至被动端,也可以将物料从被动端传输至主动端,因此本发明通过双线生产模式,即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共同配合工作,便可以实现四种加工模式,且除此之外还可以将“u”形传输线分别与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配合出多种加工模式;

以及,当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与“u”形传输线这三线共同配合时,则物料可以从主动端依次通过第一直线传输线、“u”形传输线和第二直线传输线传输回至主动端。

综上,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单线生产模式以及双线生产模式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还可以通过三线生产模式使物料从主动端出发,并途径被动端后重新返回至主动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功能,并且本发明产生了更多的多种加工模式,从而适用了更多的加工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传输线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中;

第一主动滚筒,所述第一主动滚筒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主动端的侧壁上;

第一被动滚筒,所述第一被动滚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被动端的侧壁上;

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滚筒和所述第一被动滚筒之间;

第一托滚轮,所述第一托滚轮为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带底部,同时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正转或反转驱动第一主动滚筒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实现第一传输带可以双向传输物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线传输线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并列且平行,以及低于所述第一支架;

第二主动滚筒,所述第二主动滚筒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主动端的侧壁上;

第二被动滚筒,所述第二被动滚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从动端的侧壁上;

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主动滚筒和所述第二被动滚筒之间;

第二托滚轮,所述第二托滚轮为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带底部,同时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正转或反转驱动第二主动滚筒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实现第二传输带可以双向传输物料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支架第与一支架并列且平行,以及低于第一支架,从而便于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之间的配合,并可以便于识别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上所传输的物料,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或所述第二传输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用于间隔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或所述第二传输带上传输的物料。

本发明通过挡板可以间隔第一传输带和/或第二传输带上传输的物料,因此便于对物料的分类,以及便于工作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对传输的物料进行模块划分,从而便于整理,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拆卸挡板,因此能够改变相邻两个挡板的空间,从而使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物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隔板,用于防止所述第一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传送的物料发生混乱。

优选的,所述“u”形传输线包括:

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低于所述第一支架而高于所述第二支架;

“u”形导轨,所述“u”形导轨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且所述“u”形导轨的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主动端间隔并交叠,另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主动端间隔并交叠;

滑块,所述滑块为多个,均滑动连接在所述“u”形导轨上,同时所述滑块上通过液压缸连接固定有物料承载翻斗,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便通过液压缸实现所述物料承载翻斗倾斜,从而可以将物料卸载至第二传输带上;

滑块驱动装置,所述滑块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

本发明通过“u”形传输线作为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之间的纽带,通过滑块驱动装置控制滑块在“u”形导轨上运动,并结合液压缸中活塞杆可以做伸缩运动,从而通过物料承载翻斗可以将第一直线传输线上的物料转移至第二直线传输线上,因此实现物料再次传输回至主动端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滑块驱动装置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并且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的端面水平;

“u”形齿条,所述“u”形齿条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的齿,外壁分别与多个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u”形导轨上移动;

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与所述支撑所述“u”形齿条滑动连接,支撑所述“u”形齿条移动。

本发明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便驱动齿条与设置在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而产生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滑块在“u”形导轨上移动,因此实现通过滑块上设置的物料承载翻斗将物料转移至第二直线传输线上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多个第三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传输带对应,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对应均与所述第二传输带对应,多个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物料承载翻斗一一对应。

本发明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第一传输带所传输物料的位置,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第二传输带所传输物料的位置,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物料承载翻斗所运输物料位置。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一端固定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显示板显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便于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本发明的工作状态。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单线生产模式以及双线生产模式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还可以通过三线生产模式使物料从主动端出发,并途径被动端后重新返回至主动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功能,并且本发明产生了更多的多种加工模式,从而适用了更多的加工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框架;21为第一电机;31为第二电机;41为第三电机;22为第一支架;23为第一主动滚筒;24为第一被动滚筒;25为第一传输带;26为第一托滚轮;32为第二支架;33为第二主动滚筒;34为第二被动滚筒;35为第二传输带;36为第二托滚轮;235为挡板;223为隔板;452为第三支架;43为“u”形导轨;431为物料承载翻斗;44为转轴;45为圆柱齿轮;46为“u”形齿条;47为第四支架;10为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节拍流水线装置,包括:

主框架1;

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一直线传输线设置在主框架1中,并通过第一电机21驱动;

第二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设置在主框架1中,并通过第二电机31驱动,同时第二直线传输线与第一直线传输线并列且相互平行,且第二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低于第一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

“u”形传输线,“u”形传输线设置在主框架1中,并通过第三电机41驱动,且“u”形传输线靠近第一直线传输线和第二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同时“u”形传输线的运输面低于第一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而高于第二直线传输线的运输面,并且“u”形传输线的一端对应与第一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间隔且交叠,另一端对应与第二直线传输线的主动端间隔且交叠;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31、第三电机41,用于控制第一直线传输线、第二直线传输线和“u”形传输线独立运动或配合运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直线传输线包括:

第一支架22,第一支架22固定在主框架1中;

第一主动滚筒23,第一主动滚筒23与第一电机21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主动滚筒23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22主动端的侧壁上;

第一被动滚筒24,第一被动滚筒2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22被动端的侧壁上;

第一传输带25,第一传输带25传动连接在第一主动滚筒23和第一被动滚筒24之间;

第一托滚轮26,第一托滚轮26为多个,均匀设置在第一传输带25底部,同时均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架22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直线传输线包括:

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固定在主框架1中,并与第一支架22并列且平行,以及低于第一支架22;

第二主动滚筒33,第二主动滚筒33与第二电机31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主动滚筒33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32主动端的侧壁上;

第二被动滚筒34,第二被动滚筒3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22从动端的侧壁上;

第二传输带35,第二传输带35传动连接在第二主动滚筒33和第二被动滚筒34之间;

第二托滚轮36,第二托滚轮36为多个,均匀设置在第二传输带35底部,同时均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架32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输带25和/或第二传输带3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235,用于间隔第一传输带25和/或第二传输带35上传输的物料。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挡板235分别与第一传输带25和第二传输带35可拆卸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32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的隔板223,用于防止第一传输带25与第二传输带35之间传送的物料发生混乱。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u”形传输线包括:

第三支架42,第三支架42固定在主框架1中,并低于第一支架22而高于第二支架32;

“u”形导轨43,“u”形导轨43固定在第三支架42上,且“u”形导轨43的一端对应与第一传输带25的主动端间隔并交叠,另一端对应与第二传输带35的主动端间隔并交叠;

滑块,滑块为多个,均滑动连接在“u”形导轨43上,同时滑块上通过液压缸连接有物料承载翻斗431,且液压缸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滑块驱动装置,滑块驱动装置设置在主框架1中,并分别与滑块和第三电机41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滑块驱动装置包括:

转轴44,转轴44竖直设置,并且一端通过锥齿轮与第三电机41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圆柱齿轮45,圆柱齿轮45的端面水平;

“u”形齿条46,“u”形齿条46的内壁上具有与圆柱齿轮45啮合的齿,外壁分别与多个滑块固定连接,带动滑块在“u”形导轨43上移动;

第四支架47,第四支架47固定在主框架1中,并与支撑“u”形齿条46滑动连接,支撑“u”形齿条46移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框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多个第三光电传感器,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多个第三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均与第一传输带25对应,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对应均与第二传输带35对应,多个第三光电传感器与物料承载翻斗431一一对应。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框架1的一端固定有显示板10,显示板1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实施例1

单线生产模式-第一直线传输线单独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正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或者,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反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单线生产模式-第一直线传输线3单独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正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或者,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反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单线生产模式-“u”形传输线单独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第三电机41正转以及反转,可以将物料从“u”形导轨43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后取下物料。

实施例2

双线生产模式-第一直线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配合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正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同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正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或者,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正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同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反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或者,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反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同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正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后取下物料。

或者,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反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同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反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双线生产模式-第一直线传输线与“u”形传输线配合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正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并且由于物料自身的重力,使物料被第一传输带25传输至被动端时自动掉落至物料承载翻斗431中;

然后,通过第三电机41正转,通过物料承载翻斗431将物料从“u”形导轨43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后取下物料。

双线生产模式-“u”形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配合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第三电机41正转,将物料从“u”形导轨43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并且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中的活塞杆延长,驱动物料承载翻斗431中的物料卸载至第二传输带35上;

然后,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二电机31反转,第二传输带35将物料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物料。

实施例3

三线生产模式-第一直线传输线、“u”形传输线与第二直线传输线配合工作: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21正转,第一传输带25将物料从主动端传送至被动端,并且由于物料自身的重力,使物料被第一传输带25传输至被动端时自动掉落至物料承载翻斗431中;

然后,通过第三电机41正转,通过物料承载翻斗431将物料从“u”形导轨43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同时,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中的活塞杆延长,驱动物料承载翻斗431中的物料卸载至第二传输带35上;

最后,控制第一电机21反转,物料随第二传输带35从被动端传送至主动端后取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