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880发布日期:2020-04-03 19:2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门锁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锁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包装的功能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传递信息。保护产品是产品包装最主要、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包装设计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缓冲包装是实现保护产品的有效手段。

目前使用的缓冲包装材料有泡沫塑料及纸类缓冲包装等。智能门锁包装选用泡沫、再生纸浆等作为缓冲包装的材料。但塑料泡沫并不环保且重复利用率低,再生纸浆则需要模塑,开模成本低,但如果想使结构合理,对工艺要求非常高,成本会增加许多。

现有的门锁包装,其放置方式为门把手并列相向放置,取出时不管先取出哪一边都会被另外一边的把手挡住,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门锁包装装置,用以优化门锁包装装置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锁包装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部,设置有部分区域重合的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以及

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主体容置槽和第一把手容置槽;和/或,所述第二容置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主体容置槽和第二把手容置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

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主体容置槽;

第一凸起部,设置有第二主体容置槽;所述第一主体容置槽和所述第二主体容置槽相交且部分区域重合;以及

第二凸起部,设置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把手容置槽和第二把手容置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

锁芯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均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

钥匙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以及所述锁芯容置槽均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设置有:

锁体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所述钥匙容置槽以及所述锁芯容置槽均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匹配;以及

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应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凸起部相交处形成有内凹区域,所述内凹区域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容置槽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主体容置槽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容置槽的深度深于所述第二把手容置槽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插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取出槽,所述第一取出槽被构造为用于放置操作手以便于取出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门锁;和/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取出槽,所述第二取出槽被构造为用于放置操作手以便于取出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门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材质至少其中之一采用黑色珍珠棉。

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部用于放置两个门把手组件,具体来说,第一容置槽放置一个门把手组件,第二容置槽放置另一个门把手组件。由于门把手组件所占的空间尺寸比较大。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交错设置,且部分区域重合,以使得两个门把手的部分区域形成上下叠置的放置方式,节省了容置空间,使得门锁包装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包装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包装装置第一支撑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包装装置第一支撑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包装装置第二支撑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包装装置第一支撑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门锁包括锁体、锁芯以及门把手组件。门把手组件包括主体和把手。一套门锁包括两个门把手组件。锁体、锁芯的结构比较整齐,大致都为长方体结构。门把手组件得主体和把手大致是垂直的。主体一般为比较薄的长方体,把手可以转动,并且把手和主体是交错的。

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包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1以及第二支撑部2。第一支撑部1设置有部分区域重合的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12。第二支撑部2与第一支撑部1连接,以封闭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12的开口。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主体容置槽111和第一把手容置槽112。第一主体容置槽111和第一把手容置槽112大致垂直,第一主体容置槽111用于放置其中一个门把手组件的主体,第一把手容置槽112用于放置该门把手组件的把手。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1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主体容置槽121和第二把手容置槽122。第二主体容置槽121和第二把手容置槽122大致垂直,第一主体容置槽111用于放置另一个门把手组件的主体,第二把手容置槽122用于放置该门把手组件的把手。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包括第一基板13、第一凸起部14以及第二凸起部15。第一基板13大致为长方体。第一基板13设置有第一主体容置槽111。第一主体容置槽111靠近第一基板13的其中一条侧边。第一凸起部14设置有第二主体容置槽121。第二主体容置槽121靠近第一基板13的其中另一条侧边。上述的两条侧边是相交的。第一主体容置槽111和第二主体容置槽121相交且部分区域重合。第二凸起部15设置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把手容置槽112和第二把手容置槽122。第二凸起部15靠近上述两条侧边是相交的角落。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容置槽111的顶面低于第二主体容置槽121的底面。采用“十”字交叉的方式来放置门锁内外两面锁身,且两面锁体在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隙,纵向放置锁体的第二容置槽12底面会略高于第一容置槽11的顶部,如此设置使得两个门把手组件的把手能够高低错开,而不至于在放置时发生干涉,且使得两个门把手组件的交叉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免遭损坏。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容置槽112的深度深于第二把手容置槽122的深度。如此设置使得两个门把手组件的把手能够高低错开。

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门把手组件呈“十”字交叉摆放,先将底部有铁钉的半面门把手组件放在下方第一容置槽11中,第一容置槽11边缘略高于下半部分的锁身,使其可以与上面的那个门把手组件错开。而后再放入另一部分的门把手组件,并在十字交叉附近未使用的空白区域,选择合适的区域挖槽放置零配件盒。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3还设置有锁芯容置槽16,锁芯容置槽16与第一容置槽11和第二容置槽12均间隔。锁芯容置槽16用于放置锁芯。锁芯容置槽16的形状、深度都与要放置的锁芯的形状、大小尺寸相关。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3还设置有钥匙容置槽17,钥匙容置槽17与第一容置槽11、第二容置槽12以及锁芯容置槽16均间隔开。

钥匙容置槽17用于放置钥匙等小部件。钥匙容置槽17的形状、深度都与要放置的钥匙的形状、大小尺寸相关。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3还设置有锁体容置槽18,锁体容置槽18与第一容置槽11、第二容置槽12、钥匙容置槽17以及锁芯容置槽16均间隔开。

锁体容置槽18用于放置锁体等部件。锁体容置槽18的形状、深度都与要放置的锁体的形状、大小尺寸相关。

参见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包括第二基板21以及第三凸起部22。第二基板21与第一凸起部14对应匹配。第三凸起部22与第二基板21连接,且与第一基板13对应匹配。其中,第二基板21和第三凸起部22相交处形成有内凹区域23,内凹区域23与第二凸起部15对应匹配。

第二支撑部2作为盖,其本身并未设置复杂的放置凹腔,而是将各个容置槽都设于第一支撑部1,这样可以简化生产过程中的放置操作,也使得使用者更易识别门锁的各个组成部件的位置。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相互卡合,可将门锁整个包裹住。

参见图1、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插接。第一支撑部1大致为矩形的,在第一支撑部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凸台10。第二支撑部2大致也为矩形的,在第二支撑部2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插槽20。凸台10插入到插槽20中,以实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插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即上下缓冲衬垫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更好地固定和保护产品,还可以提升用户的开箱体验。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1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容置槽11连通的第一取出槽19,第一取出槽19被构造为用于放置操作人员的手指以便于取出放置于第一容置槽11内的第一门锁。

第一取出槽19大致为人一根或者几根手指的大小,通过将手指放置到第一取出槽19中,将位于第一容置槽11内的第一门锁拿出,且不会漏掉门锁底部的一些零配件。

参见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12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容置槽12连通的第二取出槽20,第二取出槽20被构造为用于放置操作人员的手指以便于取出放置于第二容置槽12内的第二门锁。

第二取出槽20大致为人一根或者几根手指的大小,通过将手指放置到第二取出槽20中,将位于第二容置槽12内的第二门锁拿出,且不会漏掉门锁底部的一些零配件。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材质至少其中之一采用黑色珍珠棉。

epe(expandablepolyethylene)珍珠棉是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成型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性能并且还具有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适合作为包装材料;并且,epe珍珠棉可以直接切割成条使用胶水粘接成想要的形状,节省模具成本。

根据智能门锁的市场定位,选择黑色的珍珠棉,视觉效果更为高级,更能符合用户对产品的预期,贴合产品的定位。

下面介绍如何制造以及使用该门锁包装装置。

首先,确定大致的产品结构分布,测量好产品及其零配件的尺寸,根据包装对象的尺寸预算出缓冲衬垫的尺寸及各容置槽定位。

根据尺寸画好图纸,确定好每个容置槽的具体位置。

选择合适密度、厚度等性能符合本次包装要求的材料,然后确定好如何进行加工,然后按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将珍珠棉切割成块状或条状,最后粘接成一个整体。

包装的时候首先将下半部分的缓冲衬垫,即第一支撑部1放入外包装中,然后在第一容置槽11中放置横向的门把手组件,且左右两边都有挖一手指大小的取出槽,便于用户取放。在第二容置槽12中放置另一个门把手组件,最后在锁芯容置槽16中锁芯、锁体容置槽中放入锁体等零配件,盖上上半部分的缓冲衬垫,即第二支撑部2使其完全卡合,合上外包装,产品的包装工序完成。

在运输过程中,产品受到振动、挤压、跌落时,由于其所处的凹槽尺寸恰好合适,不会轻易往外掉。但如果遭受的外力过大,上半部分的缓冲衬垫有为其固定而做的凸起设计对其进行固定保护;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的榫卯结构也能很好地卡合,有效防止了上下衬垫在运输过程中分开而导致内装物散落出来受损。

门锁凹槽两侧有专门为了方便取放而设计的挖槽,让用户在取门锁时可以将手指伸到底部,一次将所需要的零配件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珍珠棉良好的缓冲性能及成型性能,首先横向挖出第一容置槽11放入一边门把手组件,而后在靠近门把手的一侧挖出第二容置槽12,第二主体容置槽121的底面略高于第一主体容置槽111的顶面,防止两个门把手组件相交部位的相互碰撞。在其他未利用到的位置可放置锁体、锁芯等零配件,空间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较高。并且,门锁包装装置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包裹,形成了全包式的缓冲空间,有效减弱了产品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冲击力,对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