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473发布日期:2019-10-09 01:3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尤指一种可消除送料单元带动金属薄片输送时冲力,以使金属薄片平整叠放集收的集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罐头等金属包装物的工艺是将整片铁材或铝材制成的金属薄片于印铁机印刷上各种图案后,再输送至储料处集收,继将印刷有图案的金属薄片裁剪成适当大小,续输送至制罐机处进行冲压、焊接等加工,以制成罐头等金属包装物。

而现有金属薄片主要经由一送料及集料装置,将印刷有图案的金属薄片输送至储料处集收,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479301号的“铁皮送料及集料装置”,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之前申请的专利,主要于机体组设有送料装置,并于该送料装置的第一吸附座上组设有电磁铁,且于该电磁铁外绕设有输送带,又使机体于送料装置下方设有集料装置,借此,当送料时利用电磁铁即可将金属薄片吸附于输送带上,以使金属薄片不致发生倾斜刮损,又通过集料装置的升降平台设计,使金属薄片在落料未呈倾斜前即承放于升降平台上,避免刮伤前一张金属薄片。

但是,该中国台湾公告第M479301号的“铁皮送料及集料装置”于实际使用时,发现金属薄片由送料装置输送至集料装置时,由于送料单元带动金属薄片输送时会产生一拖行冲力,造成金属薄片高速冲入集料装置,而其冲力常会造成已置放于升降平台上的前一张金属薄片被刮伤情形,另外,当金属薄片落下时会产生风压,而该等风压亦会影响金属薄片落下平整性,导致金属薄片堆叠不整齐情况。

于是,本设计人有鉴于先前研发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79301号的“铁皮送料及集料装置”于实施使用上仍有上述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可消除送料单元带动金属薄片输送时冲力,以使金属薄片平整叠放集收的集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设有一机体,该机体形成有前后相对设立的一送料端及一集料端,该机体的送料端设置有一送料单元,于该送料单元后接续设有一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位于该送料单元的上方,该缓冲单元设有至少一金属薄片吸附模组,该机体的集料端设置有一集料单元,该集料单元位于该缓冲单元的下方,于该机体设有一抽气单元,该抽气单元包含有至少一抽气源,该抽气源与该缓冲单元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相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缓冲单元设有多个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包含有前后间隔设立的多个第二传动轮,该第二传动轮与该机体相组设,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的多个该第二传动轮间绕设有一第二输送带,该第二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且该第二输送带形成有一金属薄片吸附段,该第二输送带的金属薄片吸附段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吸附座,该第二吸附座包含有一固设于该机体的壳座,该第二吸附座的壳座的底面与该第二输送带的金属薄片吸附段的带面相接触,该壳座的中央贯穿有一套孔,且该壳座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吸气孔,该壳座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该壳座的第二吸气孔及第一通孔与该套孔相通,且该壳座的侧面的第一通孔及底面的第二吸气孔呈错位设置,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包含有一遮蔽座,该遮蔽座活动套设于该壳座的套孔中,该遮蔽座内形成一中空部,该遮蔽座的底面设有多个穿孔,该遮蔽座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该遮蔽座的穿孔及第二通孔与该中空部相通,该遮蔽座的侧面的第二通孔及底面的穿孔呈错位设置,且该壳座的上端及该遮蔽座的上端各形成有镂空部,该第二吸附座设有一与该壳座相组接的抽气壳盖,该抽气壳盖罩盖该壳座及该遮蔽座的上端的镂空部,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包含有一固接于该机体的伸缩动力源,该伸缩动力源的出力轴与该遮蔽座相接,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的第二输送带与一固设于该机体的第二旋转动力源传动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缓冲单元设有一第二传动轴,该第二传动轴与该机体相组设,且该第二传动轴横设抵压于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的第二输送带上并与该第二输送带传动接触,该第二旋转动力源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机体于该送料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相交接的位置处组设有一侦测元件,所述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还设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该侦测元件信号连结,该控制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伸缩动力源信号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送料单元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与一第一旋转动力源传动连结,该第一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第一透孔,且设有该第一透孔的该第一输送带形成有一金属薄片吸附段,该第一输送带的金属薄片吸附段的下方设置有一第一吸附座,该第一吸附座的上端面与该第一输送带的金属薄片吸附段的带面相接触,该第一吸附座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第一吸气孔,该第一吸附座的内部形成与该第一吸气孔相通的中空,该抽气单元的抽气源与该送料单元的第一吸附座相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送料单元包含有由前往后间隔排列设置的多根第一传动轴,该第一传动轴与该机体相组设,该第一传动轴上组设有多个第一传动轮,且至少两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相对应的该第一传动轮间分别绕设有一所述第一输送带,该机体固设有该第一旋转动力源,且该第一旋转动力源与至少一该第一传动轴传动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集料单元包含有一升降平台,该机体组设有一升降动力源,该升降动力源与该升降平台传动连结。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集料单元于该升降平台的周侧处各设有一栅栏,该栅栏与该机体相组接,该栅栏上设有多个镂空孔。

如上所述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其中,该集料单元包含有一组设于该机体的底侧的滚筒式输送带,该升降平台位于该滚筒式输送带的上方,该升降平台于对应该滚筒式输送带的各滚筒处分别形成有一间隔。

借此,由抽气单元进行抽气,以使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处产生负压吸力,当金属薄片由送料单元输送至缓冲单元时,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的负压吸力会将金属薄片予以吸附,以消除金属薄片输送时冲力,而后再释放对金属薄片吸附,以使金属薄片平稳落至下方集料单元,据此,通过该缓冲单元设置,即可避免金属薄片高速冲入集料单元,而刮伤已置放于集料单元上的前一张金属薄片的情形。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单元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集料单元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使用状态剖视图(一);

图8: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使用状态剖视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1 机体

2 送料单元

21 第一传动轴

22 第一传动轮

23 第一输送带

231 第一透孔

232 金属薄片吸附段

24 第一吸附座

241 第一吸气孔

25 第一旋转动力源

3 缓冲单元

31 金属薄片吸附模组

32 第二传动轮

33 第二输送带

331 第二透孔

332 金属薄片吸附段

34 第二吸附座

341 壳座

342 套孔

343 第二吸气孔

344 第一通孔

345 遮蔽座

346 中空部

347 穿孔

348 第二通孔

349 抽气壳盖

35 伸缩动力源

36 第二旋转动力源

37 第二传动轴

38 侦测元件

4 集料单元

41 滚筒式输送带

411 滚筒

42 升降平台

421 间隔

43 栅栏

431 镂空孔

44 升降动力源

5 抽气单元

51 第一抽气源

52 第二抽气源

6 金属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而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主要包含:

一机体1,乃使该机体1形成有前后相对设立的一送料端及一集料端;

一送料单元2,使该送料单元2设于该机体1的送料端处,送料单元2包含有由前往后间隔排列设置的多根第一传动轴21,并使该第一传动轴21与该机体1相组设,又于该第一传动轴21上组设有多个第一传动轮22,且至少两第一传动轴21上相对应的该第一传动轮22间分别绕设有一第一输送带23,并使至少一第一输送带23上设有多个第一透孔231,另使该设有第一透孔231的第一输送带2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232的下方设置有一第一吸附座24,并使该第一吸附座24与机体1相连接,且使该第一吸附座24的上端面与该第一输送带2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232的带面相接触,而于该第一吸附座24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第一吸气孔241(如图3所示),又使该第一吸附座24的内部形成与第一吸气孔241相通的中空,另于该机体1上固设有一为马达的第一旋转动力源25,且使该第一旋转动力源25与至少一第一传动轴21间以传动带绕设连结;

一缓冲单元3,乃使该缓冲单元3接续设置于该送料单元2之后,并使该缓冲单元3位于该送料单元2的上方,乃使该缓冲单元3包含有多个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并使多个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由左至右间隔排列组设于机体1上,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示,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包含有前后间隔设立的多个第二传动轮32,第二传动轮32与机体1相组设,又于多个该第二传动轮32间绕设有一第二输送带33,且于该第二输送带33上设有多个第二透孔331,并使该第二输送带3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吸附座34,该第二吸附座34包含有一固设于机体1的壳座341,且使该第二吸附座34的壳座341的底面与该第二输送带3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的带面相接触,另使该壳座341的中央贯穿有一套孔342,且于该壳座341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吸气孔343,并于该壳座341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44,又使该壳座341的第二吸气孔343及第一通孔344与套孔342相通,且使该壳座341的侧面的第一通孔344及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呈错位设置,另使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包含有一遮蔽座345,乃使该遮蔽座345活动套设于该壳座341的套孔342中,该遮蔽座345内形成一中空部346,又于该遮蔽座345的底面设有多个穿孔347,并于该遮蔽座345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48,另使该遮蔽座345的穿孔347及第二通孔348与中空部346相通,且使该遮蔽座345的侧面的第二通孔348及底面的穿孔347呈错位设置,并使该壳座341的上端及遮蔽座345的上端各形成有镂空部,另使该第二吸附座34包含有一抽气壳盖349,抽气壳盖349与该壳座341相组接,并罩盖该壳座341的上端及遮蔽座345的上端的镂空部,又使该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包含有一固接于机体1的伸缩动力源35,该伸缩动力源35可为电动缸,并使该伸缩动力源35的出力轴与该遮蔽座345相接设,另于该机体1固设有一为马达的第二旋转动力源36,且使该第二旋转动力源36与一组设于该机体1的第二传动轴37间以传动带绕设连结,该第二传动轴37横设抵压于多个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的第二输送带33上,并与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的第二输送带33传动接触,复于该机体1组设有一为电眼的侦测元件38,乃使该侦测元件38位置于该送料单元2与缓冲单元3相交接位置处;

一集料单元4,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使该集料单元4设置于该机体1的集料端,且使该集料单元4对应位于该缓冲单元3的下方处,集料单元4包含有一组设于机体1的底侧的滚筒式输送带41,又于该滚筒式输送带41的上方设置有一升降平台42,且使该升降平台42的底面于对应该滚筒式输送带41的各滚筒411处分别形成有一间隔421,并使该机体1于该升降平台42的周侧各组设有一栅栏43,且使该栅栏43上设有多个镂空孔431,另于该机体1组设有一升降动力源44,且使该升降动力源44经由链轮及链条等传动件与该升降平台42传动连结;

一抽气单元5,乃使该抽气单元5包含有为空压机的至少一抽气源,并使该抽气源固设于该机体1,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抽气源51及第二抽气源52,乃使该第一抽气源51与该送料单元2的第一吸附座24以抽气管相连结,另使第二抽气源52与缓冲单元3的第二吸附座34的抽气壳盖349间以抽气管相连结,复使该送料单元2的第一旋转动力源25、该缓冲单元3的伸缩动力源35、第二旋转动力源36和侦测元件38、该集料单元4的升降动力源44以及该抽气单元5的第一抽气源51和第二抽气源52与一控制单元信号连结。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由控制单元启动相连结的第一旋转动力源25、伸缩动力源35、第二旋转动力源36、侦测元件38、升降动力源44、第一抽气源51和第二抽气源52等运作。该送料单元2由第一旋转动力源25驱使多个第一传动轴21转动,进而带动绕设于第一传动轴21的第一传动轮22上的第一输送带23往缓冲单元3方向进给,同时,抽气单元5的第一抽气源51经抽气管对送料单元2的第一吸附座24进行抽气,而通过第一吸附座24的上端面所设第一吸气孔241及第一输送带23上所设第一透孔231的设计,可使第一输送带2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232的带面处形成负压状态,依此,以使印刷有图案并烘干的金属薄片6利用第一输送带2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232的带面处产生负压吸力,即可将金属薄片6平整贴附于第一输送带23上,以随着第一输送带23稳定输送往缓冲单元3处。

又当金属薄片6由送料单元2输送往缓冲单元3,于通过送料单元2与缓冲单元3的交界处时,侦测元件38会侦测到该金属薄片6的前端,而发出信号予控制单元,此时,请一并参阅图7所示,控制单元会驱使缓冲单元3的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的伸缩动力源35带动相接的第二吸附座34的遮蔽座345作动,而使遮蔽座345的底面的穿孔347与壳座341的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位置相对应,以使抽气单元5的第二抽气源52经抽气管对各第二吸附座34所设抽气壳盖349抽气,以将空气由相对应的遮蔽座345的穿孔347与壳座341所设第二吸气孔343,以及经第二输送带3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上所设第二透孔331抽出,以使该第二输送带3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的带面处形成负压状态,而使金属薄片6于进入缓冲单元3时,会吸附于第二输送带33的底侧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上。

而于侦测元件38侦测金属薄片6的前端通过送料单元2与缓冲单元3交界处发出信号予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单元暂停送料单元2的第一旋转动力源25作动,以由缓冲单元3的第二输送带33接续带动吸附其上的金属薄片6送往集料单元4,当第二输送带33带动金属薄片6到达集料单元4的升降平台42的正上方时,金属薄片6的后端亦通过侦测元件38,此时,侦测元件38再发出信号予控制单元,请一并参阅图8所示,而使控制单元驱使缓冲单元3的各金属薄片吸附模组31的伸缩动力源35带动相接的第二吸附座34的遮蔽座345作动,以使遮蔽座345的底面的穿孔347与壳座341的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错位,而将壳座341的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封闭,于此时遮蔽座345的侧面的第二通孔348会与壳座341的侧面的第一通孔344相对应,而使抽气单元5经由该遮蔽座345的侧面的第二通孔348与壳座341的侧面的第一通孔344进行空气抽引,以解除经壳座341的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抽气,而于第二输送带33的金属薄片吸附段332的带面形成的负压吸力,另当控制单元解除第二输送带33负压吸力同时,恢复第一旋转动力源25运作,以使第一输送带23接续将下一张金属薄片6带动至送料单元2与缓冲单元3交界处。

再者,当第二吸附座34的壳座341的底面的第二吸气孔343封闭,金属薄片6失去负压吸附后,随之垂落至正下方的集料单元4的升降平台42预设栈板上,于此,利用金属薄片6由送料单元2输送至集料单元4过程中,先由缓冲单元3将金属薄片6吸附于第二输送带33上的设计,即可消除金属薄片6输送时产生冲力,避免金属薄片6高速冲入集料单元4,而于落至升降平台42的栈板上时,刮伤已置放于栈板上的前一张金属薄片6的情形。另当金属薄片6落下时,可受到设置于升降平台42的周侧的栅栏43限位,以提高金属薄片6叠放整齐性,又金属薄片6落下时产生的风压则可由该栅栏43的镂空孔431排出于外,以避免金属薄片6因风压影响,无法整齐堆栈情况,又随着金属薄片6逐张堆叠,升降平台42会逐渐下降至机体1的底侧的滚筒式输送带41处,而栈板的底面通过升降平台42对应滚筒式输送带41的滚筒411形成的间隔421,而与滚筒411相接触,以将栈板及其上承放的金属薄片送出集料单元4外,续运送至下一作业处。

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于送料单元输送往集料单元过程中设有一缓冲单元,借此缓冲单元设置,即可消除金属薄片输送时产生冲力,避免金属薄片高速冲入集料单元,而刮伤已置放于集料单元上的前一张金属薄片情形。

2.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使集料单元位于该升降平台的周侧处设有栅栏,并于该栅栏上设有多个镂空孔,于此,当金属薄片掉落时,可由该栅栏所限位,以提高金属薄片叠放整齐性,另金属薄片落下时产生的风压可由该栅栏的镂空孔排出于外,以更利于金属薄片整齐堆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