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139发布日期:2019-11-25 22:2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涂料厂里往往会有很多桶装的涂料需要存放或者经常需要移动位置,尤其是需要将桶装涂料送往高层时将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但大大影响工作的效率而且人力运输往往不是很安全,因此需要一个升降平台来代替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利用电机一的转动带动平台的上移,具有操作简单,平稳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升降部,所述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部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连杆组、驱动组和置物台,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固定部,两组所述连杆组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且两组所述连组各自的下端转动啮合,所述连杆组各自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置物台,所述驱动组穿设于两组所述连杆组中部,所述置物台设有传送装置,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平移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移装置可以使置物台水平方向进行平移,升降部可以使置物台上下方向进行平移,如此四个方向上的定位可以使升降平台运送涂料更加方便准确,其次,置物台设有传送装置,可以方便人工站在放置架的一端,利用传送把涂料依次一桶一桶的提起堆放,不用人工在置物台上走动,减少风险的同时也减轻劳动强度,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为通槽结构,所述下杆体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弧形齿板一,所述弧形齿板一中部开设有穿孔一,所述穿孔一内穿设有固定杆一,其固定杆一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所述下杆体的上端两侧开设有通孔一,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两侧开设有通孔二,所述上杆体的下端内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侧设有凸杆,所述凸杆依次穿过通孔二、通孔一,所述上杆体的上端两侧均连接有弧形齿板二,所述弧形齿板二中部开设有穿孔二,所述穿孔二内穿设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置物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杆体和下杆体的活动连接可以更好地使置物台因为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的角度变化二上下升降,一组下杆体的下端和另一组下杆体的下端通过弧形齿板一啮合转动,一组上杆体的上端和另一组上杆体的上端通过弧形齿板二啮合转动,两者配合增加转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提高升降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包括驱动轴和电机一,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穿设于移动块内,且所述驱动轴长度中点沿其一侧设有螺纹部一,其中一块移动块的一侧设有水平板,所述电机一固定安装于水平板,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驱动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的转动使驱动轴转动,驱动部上的螺纹部一的转动使上杆体和下杆体转动连接处一起向内移动,从而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的夹角扩大,实现了置物台的上下移动,此结构简单有效,且连杆组合驱动轴形成三角结构,使整个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增强。

作为优选,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凵形台、电机二、螺杆和螺筒,所述凵形台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底座滑动于滑槽,所述电机二固定于凵形台一端,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螺杆,所述螺杆外部螺纹啮合于螺筒,所述螺筒外部设有螺纹部二,所述螺筒的外部设有内圈与螺纹部二匹配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固定于凵形台,所述螺筒穿设于驱动环的一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螺筒,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底座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二的驱动可以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的转动以及驱动环内螺纹部二的配合使套设于螺杆上的螺筒旋出,起到推动底座平移的作用,实现水平方向的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放置架、电机三、主动辊和若干从动辊,所述放置架置于置物台,所述电机三安装于放置架的一端,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主动辊,若干所述从动辊等距转动连接于放置架,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连接有传送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人堆放料筒,工人不必走动就可以实现依次拿取和堆放,十分方便,减少了人工劳作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螺筒的远离轴承的一端设有一圈限位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螺筒的旋出长度,防止螺筒过度旋出。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架旁设有控制传送装置、升降部升降以及平移装置平移驱动的控制按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人控制,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堆放了涂料以及拿取涂料。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台的外围设有护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升降部;21、连杆组;211、上杆体;212、下杆体;22、驱动组;221、驱动轴;222、电机一;223、水平板;23、置物台;3、万向轮;4、固定部;51、弧形齿板一;52、固定杆一;53、弧形齿板二;54、固定杆二;6、移动块;61、凸杆;7、平移装置;71、凵形台;711、滑槽;72、电机二;73、螺杆;74、螺筒;741、限位台;75、驱动环;76、轴承;8、传送装置;81、放置架;82、电机三;83、主动辊;84、从动辊;85、传送带;9、控制按钮;10、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和置于底座1上的升降部2,底座1下方设有万向轮3,升降部2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连杆组21、驱动组22和置物台23,底座1上表面设有固定部4,两组连杆组21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4,且两组连杆组21各自的下端转动啮合,连杆组21各自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置物台23,驱动组22穿设于两组连杆组21中部,置物台23的四周设有护栏10,增加安全性。

如图2所示,连杆组21包括上杆体211和下杆体212,上杆体211和下杆体212为通槽结构,下杆体212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弧形齿板一51,弧形齿板一51中部开设有穿孔一,穿孔一内穿设有固定杆一52,其固定杆一5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4,下杆体212的上端两侧开设有通孔一,上杆体211的下端两侧开设有通孔二,上杆体211的下端内置有移动块6,移动块6两侧设有凸杆61,凸杆61依次穿过通孔二、通孔一,上杆体211的上端两侧均连接有弧形齿板二53,弧形齿板二53中部开设有穿孔二,穿孔二内穿设有固定杆二54,固定杆二54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置物台23。

如图2所示,驱动组22包括驱动轴221和电机一222,驱动轴221的两端穿设于移动块6内,且驱动轴221长度中点沿其一侧设有螺纹部一,其中一块移动块6的一侧设有水平板223,电机一222固定安装于水平板223,电机一22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驱动轴221。

如图1所示,置物台23设有传送装置8,传送装置8包括放置架81、电机三82、主动辊83和若干从动辊84,放置架81置于置物台23,电机三82安装于放置架81的一端,电机三8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主动辊83,若干从动辊84等距转动连接于放置架81,主动辊83和从动辊84之间连接有传送带85。

如图1所示,底座1底部设有平移装置7,平移装置7包括凵形台71、电机二72、螺杆73和螺筒74,凵形台71的上端设有滑槽711,底座1滑动于滑槽711,电机二72固定于凵形台71一端,电机二7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螺杆73,螺杆73外部螺纹啮合于螺筒74,螺筒74外部设有螺纹部二,螺筒74的外部设有内圈与螺纹部二匹配的驱动环75,驱动环75固定于凵形台71,螺筒74穿设于驱动环75的一端设有轴承76,轴承76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螺筒74,轴承76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底座1侧面。

如图1所示,另外,螺筒74的远离轴承76的一端设有一圈限位台741,限制螺筒74的旋出长度,防止螺筒74过度旋出。

如图1所示,放置架81旁设有控制传送装置8、升降部2升降以及平移装置7平移驱动的控制按钮9,便于工人随时控制位置,找到最适合的位置。

具体工作原理:使用时,置物台23已经处于降到低处的状态,工人可以从凵形台71处借助辅助工具走上置物台23,辅助工具可以是木制的台阶也可以是安装于凵形台71旁的扶梯,便于工人走上置物台23和拎取涂料桶放到传送带85上,把整个升降平台先利用万向轮3推到大致位置,然后工人走上置物台23,并关上置物台23的门,确保自身安全,然后通过控制按钮9将自己升降到指定高度,即电机一222正向转动使驱动轴221正向转动,驱动部上的螺纹部一跟随转动使一组上杆体211和下杆体212转动连接处一起向内移动,另一组不移动,从而上杆体211和下杆体212之间的夹角扩大,实现了置物台23的上移,若是位置过高,使电机一222反转,同理,可使上杆体211和下杆体212之间的夹角减小,达到置物台23下移的目的,此结构简单有效,且连杆组21合驱动轴221形成三角结构,使整个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增强。

而且一组下杆体212的下端和另一组下杆体212的下端通过弧形齿板一51啮合转动,一组上杆体211的上端和另一组上杆体211的上端通过弧形齿板二53啮合转动,两者配合增加转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提高升降稳定性。

高度确定后,再次通过控制按钮9可以使平移装置7启动,使置物台23平移到放置涂料桶处,即电机二72转动,带动螺杆73转动,螺杆73的转动以及驱动环75内螺纹部二的配合使套设于螺杆73上的螺筒74旋出,螺筒74的一端通过轴承76连接于底座1,底座1在螺筒74的旋出推动下平移,到达指定位置。

工人按下控制按钮9,启动电机三82,电机三82带动主动辊83转动,主动辊83通过传送带85联动从动辊84进行缓慢传送,工人可以一直站在一个位置,通过传送带85的传送不断拿取涂料桶放置即可,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