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及瓶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270发布日期:2019-12-13 18:2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及瓶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及瓶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罐装、瓶装饮料大部分一个罐、瓶中只能存放一种口味的饮料,而且市售罐装、瓶装饮料货架稳定较差,特别是含高活性、抗氧化有效成分的饮品。为了给用户提供多种口味的饮品,需要在饮品中加入另外一种添加物,满足用户的需求,有些添加物混合时间太久影响饮品的口味,添加物的分离可以有效保护某些化学成本的保护,防止变质。

目前市场上也有少部分瓶盖可以装置添加物来与瓶体中的饮品混合,但该种瓶盖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操作起来较为不方便,生产成本也不低,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的挤压碰撞导致瓶盖的误操作,添加物与饮品长时间混合可能导致混合物变质变坏,在操作瓶盖之后瓶盖的密封性也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瓶盖误操作、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消除瓶盖误操作、成本低的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及瓶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包括瓶盖本体(1),在瓶盖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储存固态或液态物料的空腔体(2),在空腔体(2)顶端设置有上封盖(4),该上封盖(4)包括按压部件(3),该按压部件(3)向下嵌置在空腔体(2)内;在对该按压部件(3)朝向空腔体(2)内部方向进行施力按压操作,这样能够对已经储存在该空腔体(2)内的固态或液态物料产生向下移动的作用力;这样挤压或者推动该固态或液态物料向下移动并逐渐挤压撑开/顶开已经部分被撕开/顶开的封口件(22),使得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瓶体中;

在空腔体(2)底端设置有封口件(22),该封口件(22)用于密封住该空腔体(2)底端部,主要是对位于空腔体(2)内的固态或液态物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水汽渗透进入空腔体(2)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封盖(4)还包括顶部(41)和设置在顶部(41)下端的裙部(42),裙部(42)配合安装在空腔体(2)中;具体地,裙部(42)外壁面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贴合连接,上封盖(4)与空腔体(2)配合形成用于密封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储存空间。

作为优选,裙部(42)外壁面上设有凸面(421),空腔体(2)内壁面上设置用于跟凸面(421)嵌套配合的凹面(21),这样在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内后,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嵌置进入该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内,使得裙部(42)在贴合该空腔体(2)内壁面进行移动时候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空腔体(2)的凹面(21)底端与该空腔体(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24),该第二台阶面(24)能够抵住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底端,实现对裙部(42)向下地限制移动。

其中,凹面(21)和凸面(421)均呈环形状(可以是圆环状,也可以是半圆环状)。

作为优选,在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与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之间的接合处设置有密封圈(23);具体地,在裙部(42)外壁面上设有的凸面(421)底端上形成第一台阶面(423),该密封圈(23)设置在该第一台阶面(423)上或者第二台阶面(24)上,或者该密封圈(23)设置在空腔体(2)的凹面(21)内;这样保证接合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在顶部(41)外围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条(411),该第一凸条(411)呈向内凸出状;在空腔体(2)的外罩体(5)顶端边沿设置有用于跟第一凸条(411)相互抵扣配合的第二凸条(51),该第二凸条(51)呈向外凸出状;在上封盖(4)尚未扣压进入空腔体(2)的时候,第一凸条(411)位于第二凸条(51)上方,即第一凸条(411)向下与第二凸条(51)进行抵扣连接;在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的时候,第二凸条(51)向上扣压进入到上封盖(4)的顶部(41)内,此时第二凸条(51)位于第一凸条(411)上方,即第一凸条(411)向下与第二凸条(51)进行抵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裙部(42)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422),空腔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跟凹槽(422)嵌套配合的凸条(25);

或者,所述裙部(42)内壁面上设置有凸条,空腔体(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跟凸条嵌套配合的凹槽。

这样通过凹槽与凸条配合实现对裙部(42)在空腔体(2)内上下移动的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在裙部(4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敲击顶开封口件(22)的敲击部件(424),该敲击部件(424)呈凸出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或者该敲击部件(424)呈倾斜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该敲击部件(424)与裙部(42)为一体式结构。

在将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后,通过按压或者拍打上封盖(4)的顶部(41)能够使得上封盖(4)的裙部(42)底端的敲击部件(424)对封口件(22)产生敲击力/冲击力,照这样进行一定强度地按压或者拍打,即可敲破/冲破该封口件(22),这样该封口件(22)逐渐被打开,以便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下端的瓶体中。

作为优选,上封盖(4)的顶部(41)下设有卡扣环(43),上封盖(4)通过该卡扣环(43)与外罩体(5)卡扣连接;卡扣环(43)通过多个细条(44)连接在顶部(41)上,卡扣环(43)上设有一个拉扣(45),拉扣(45)与卡扣环(43)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卡扣环(43),避免了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上封盖(4)受力顶开封口件(22),使固态或液态物料意外地脱离空腔体(2)进入瓶体中,实现正常的操作使用。

在正常使用时,拉住拉扣(45)撕开卡扣环(43),用力敲击上封盖(4)的顶部(41),裙部(42)的敲击部件(424)受力向下挤压空腔体(2)的封口件(22)的边沿,直到敲破/冲破该封口件(22),这样该封口件(22)逐渐被打开,以便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下端的瓶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封口件(22)为封口膜或者封口板;

其中,封口膜是pe膜、pet膜、pp膜、pvc膜、ps膜、塑料膜、铝箔片膜或者锡箔膜;

封口板是pe板、pet板、pp板、pvc板、ps板、塑料板。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部件(3)包括一圈外环部(31)、至少一圈内环部(32)和中间部(33),外环部(31)向外与空腔体(2)顶端密封连接,具体地,外环部(31)向外并向上与上封盖(4)的顶部(41)密封连接;外环部(31)向内与内环部(32)一体连接成型,以及内环部(32)向内与中间部(33)一体连接成型;

或者,所述按压部件(3)包括一圈外环部(31)、至少一圈内环部(32)和中间部(33),外环部(31)向外与空腔体(2)顶端密封连接,具体地,外环部(31)向外并向上与上封盖(4)的顶部(41)密封连接;外环部(31)与内环部(32)之间嵌套连接,以及内环部(32)与中间部(33)嵌套连接,这样中间部(33)套设在内环部(32)内,内环部(32)套设在外环部(31)内。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部件(3)是采用具有软性材质或者弹性材质的注塑件,具体可以采用软硅胶。这样采用具有软性材质或者弹性材质的按压部件(3),在对该按压部件(3)进行按压或者挤压的时候,该按压部件(3)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能够将外力延伸到位于空腔体(2)内固态或液态物料进行按压或者挤压,从而将固态或液态物料顶开已经部分被撕开/顶开的封口件(22)并脱离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瓶体中。同时该按压部件(3)在完成对固态或液态物料的按压或者挤压操作后,能够回复到原来形状结构。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固态或液态物料是指固态物料或者液态物料,这些不仅包括溶质,也包括其他非溶质的物料,比如药食同源类食物(莲子、枸杞等)以及木本植物(茶叶、茶花等)、草本植物(菊花、薄荷叶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子,包括上述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在上封盖(4)与空腔体(2)之间形成的储存空间内,通过撕开取下卡扣环(43)再敲击上封盖能够将空腔体(2)的封口件顶开,这样固态或液态物料进入瓶体中并与瓶体中物质混合,卡扣环(43)能够防止瓶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和碰撞导致上封盖(4)顶开空腔体(2)的封口件(22),空腔体(2)的封口件(22)热封或者热压在空腔体(2)底端一体成型;

由于敲击部件(424)呈凸出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或者该敲击部件(424)呈倾斜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同时考虑到该第二台阶面(24)能够抵住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底端,实现对裙部(42)向下地限制移动,达到限位目的;这样在持续施力敲击或者拍打过程中,敲击部件(424)能够敲破/冲破封口件(22)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边沿,其余部分边沿依然与空腔体2底端保持连接;以避免空腔体(2)的封口件(22)在被上封盖(4)的裙部(42)顶开时掉入瓶体中;

上封盖(4)与空腔体(2)嵌套配合,上封盖(4)的裙部(42)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贴合连接,以及在裙部(42)外壁面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接合位置设置有密封圈(23)(具体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材质或者其他软性/弹性材质);这样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加强了瓶盖的密封性,在瓶体倒置时能够防止瓶体内物质流出;且将待添加的固态或液态物料与瓶体中物质分开保存,防止发生反应,延长保质期,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储存空间中放入自己喜好的添加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封盖和按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封盖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罩体和按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腔体及其外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图6和图7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数字标注说明:瓶盖本体(1),空腔体(2),凹面(21),封口件(22),密封圈(23),第二台阶面(24),凸条(25),按压部件(3),外环部(31),内环部(32),中间部(33),上封盖(4),顶部(41),第一凸条(411),第一防滑纹(412),裙部(42),凸面(421),凹槽(422),第一台阶面(423),敲击部件(424),卡扣环(43),细条(44),拉扣(45),外罩体(5),第二凸条(51),第二防滑纹(52),固态或液态物料(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瓶盖本体1,在瓶盖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储存固态或液态物料的空腔体2,在空腔体2顶端设置有上封盖4,该上封盖4包括按压部件3,该按压部件3向下嵌置在空腔体2内;在对该按压部件3朝向空腔体2内部方向进行施力按压操作,这样能够对已经储存在该空腔体2内的固态或液态物料产生向下移动的作用力;这样挤压或者推动该固态或液态物料向下移动并逐渐挤压撑开已经部分或者已经全部被撕开/顶开的封口件22,使得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瓶体中;在空腔体2底端设置有封口件22,该封口件22用于密封住该空腔体2底端部,主要是对位于空腔体2内的固态或液态物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水汽渗透进入空腔体2内。

如图1~3和图6~7所示,所述上封盖4还包括顶部41和设置在顶部41下端的裙部42,裙部42配合安装在空腔体2中;具体地,裙部42外壁面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贴合连接,上封盖4与空腔体2配合形成用于密封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储存空间。

如图3~5所示,裙部42外壁面上设有凸面421,空腔体2内壁面上设置用于跟凸面421嵌套配合的凹面21,这样在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内后,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嵌置进入该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内,使得裙部42在贴合该空腔体2内壁面进行移动时候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空腔体2的凹面21底端与该空腔体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24,该第二台阶面24能够抵住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底端,实现对裙部42向下地限制移动。

其中,凹面21和凸面421均呈环形状可以是圆环状,也可以是半圆环状。

如图3~5和图6~7所示,在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与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之间的接合处设置有密封圈23;具体地,在裙部42外壁面上设有的凸面421底端上形成第一台阶面423,该密封圈23设置在该第一台阶面423上或者第二台阶面24上,或者该密封圈23设置在空腔体2的凹面21内;这样保证接合处的密封性。所述密封圈23是采用硅胶、橡胶材质或者其他软性/弹性材质的密封圈。

如图3~4和图6~8所示,在顶部41外围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条411,该第一凸条411呈向内凸出状;在空腔体2的外罩体5顶端边沿设置有用于跟第一凸条411相互抵扣配合的第二凸条51,该第二凸条51呈向外凸出状;在上封盖4尚未扣压进入空腔体2的时候,第一凸条411位于第二凸条51上方,即第一凸条411向下与第二凸条51进行抵扣连接;在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的时候,第二凸条51向上扣压进入到上封盖4的顶部41内,此时第二凸条51位于第一凸条411上方,即第一凸条411向下与第二凸条51进行抵扣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裙部42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422,空腔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跟凹槽422嵌套配合的凸条25;或者采用以下替换方案其中替换方案中的凸条和凹槽图中未示意:所述裙部42内壁面上设置有凸条,空腔体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跟凸条嵌套配合的凹槽。这样通过凹槽与凸条配合实现对裙部42在空腔体2内上下移动的导向作用。

如图2所示,在裙部4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敲击打开封口件22的敲击部件424,该敲击部件424呈凸出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或者该敲击部件424呈倾斜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该敲击部件424与裙部42为一体式结构。

在将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后,通过按压或者拍打上封盖4的顶部41能够使得上封盖4的裙部42底端的敲击部件424对封口件22产生敲击力/冲击力,照这样进行一定强度地按压或者拍打,即可敲破/冲破该封口件22,这样该封口件22逐渐被打开,以便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下端的瓶体中。

如图1~3所示,上封盖4的顶部41下设有卡扣环43,上封盖4通过该卡扣环43与外罩体5卡扣连接;卡扣环43通过多个细条44连接在顶部41上,卡扣环43上设有一个拉扣45,拉扣45与卡扣环43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卡扣环43,避免了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上封盖4受力顶开封口件22,使固态或液态物料意外地脱离空腔体2进入瓶体中,实现正常的操作使用。

在正常使用时,拉住拉扣45撕开卡扣环43,用力敲击上封盖4的顶部41,裙部42的敲击部件424受力向下挤压空腔体2的封口件22的边沿,直到敲破/冲破该封口件22,这样该封口件22逐渐被打开,以便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下端的瓶体中。

如图6~7所示,所述封口件22为封口膜或者封口板;其中,封口膜是pe膜、pet膜、pp膜、pvc膜、ps膜、塑料膜、铝箔片膜或者锡箔膜;封口板是pe板、pet板、pp板、pvc板、ps板、塑料板。

如图6~7所示,所述按压部件3包括一圈外环部31、至少一圈内环部32和中间部33,外环部31向外与空腔体2顶端密封连接,具体地,外环部31向外并向上与上封盖4的顶部41密封连接;外环部31向内与内环部32一体连接成型,以及内环部32向内与中间部33一体连接成型;

或者,所述按压部件3包括一圈外环部31、至少一圈内环部32和中间部33,外环部31向外与空腔体2顶端密封连接,具体地,外环部31向外并向上与上封盖4的顶部41密封连接;外环部31与内环部32之间嵌套连接,以及内环部32与中间部33嵌套连接,这样中间部33套设在内环部32内,内环部32套设在外环部31内。

其中,所述按压部件3是采用具有软性材质或者弹性材质的注塑件,具体可以采用软硅胶。这样采用具有软性材质或者弹性材质的按压部件3,在对该按压部件3进行按压或者挤压的时候,该按压部件3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能够将外力延伸到位于空腔体2内固态或液态物料的按压或者挤压,从而将固态或液态物料顶开已经部分被撕开/顶开的封口件22并脱离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瓶体中。同时该按压部件3在完成对固态或液态物料的按压或者挤压操作后,能够回复到原来形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瓶子,包括上述设有固态或液态物料储存结构的瓶盖。

将上述瓶盖进行安装时,先将固态或液态物料或者装有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包装体6放入位于上封盖4与空腔体2之间的储存空间内,然后再对空腔体2底端上热封或者热封封口件22,保证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存储密封性,防止受潮变质。

上封盖4与空腔体2嵌套配合,上封盖4的裙部42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贴合连接,以及在在裙部42外壁面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接合位置设置有密封圈23具体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材质或者其他软性/弹性材质;

上封盖4的按压部件3向下嵌置在空腔体2内,该按压部件3用于对位于储存空间内的固态或液态物料或者装有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包装体6进行推挤,以使得固态或液态物料或者装有固态或液态物料的包装体6能够脱离开空腔体2;

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与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相互嵌套配合,这样在上封盖4扣压进入空腔体2内后,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嵌置进入该空腔体2内壁面上的凹面21内,使得裙部42在贴合该空腔体2内壁面进行移动时候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空腔体2的凹面21底端与该空腔体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24,该第二台阶面24能够抵住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底端,实现对裙部42向下地限制移动。

使用时,拉住拉扣45撕开卡扣环43,用力敲击或者拍打上封盖4的顶部41,外罩体5上端边沿的第二凸条51卡扣进入上封盖4的顶部41内侧,此时外罩体5上端边沿的第二凸条51与上封盖4的顶部41外围边沿设置的第一凸条411相互抵扣;这样上封盖4与外罩体5之间稳定地嵌套连接在一起。继续用力敲击或者拍打上封盖4的顶部41,裙部42的敲击部件424受力向下挤压空腔体2的封口件22,照这样持续进行一定强度地敲击或者拍打,即可敲破/冲破该封口件22,这样该封口件22逐渐被打开,以便固态或液态物料脱离开该空腔体2向下进入到下端的瓶体中。由于敲击部件424呈凸出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或者该敲击部件424呈倾斜状设置在裙部42的底端;同时考虑到该第二台阶面24能够抵住裙部42外壁面上的凸面421底端,实现对裙部42向下地限制移动,达到限位目的;这样在持续施力敲击或者拍打过程中,敲击部件424能够敲破/冲破封口件22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边沿,其余部分边沿依然与空腔体2底端保持连接;以防止封口件22与空腔体2之间完全断开掉入瓶体中;上封盖4与空腔体2嵌套配合,上封盖4的裙部42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贴合连接,以及在在裙部42外壁面与空腔体2内壁面之间接合位置设置有密封圈23,实现瓶盖本体1完全封合,可防止瓶体在倒置或晃动时瓶体内部的物质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