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3511发布日期:2019-12-27 14:3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其中如大米或者大豆等颗粒农产品在由卸料斗输送至料仓,或者料仓输送至清洗罐等设备处时一般都是通过管道输送,当物料导入倾斜的管道内后受重力影响,物料会沿着管道的坡度移动至下一设备内进行加工。

但是物料中一般都会夹杂一定量的粉尘等杂质,其中通过管道输送物料能使得夹杂在物料中的粉尘不会弥漫在车间内,可是粉尘等杂质会随着物料一同运动至下一设备内储存或加工,从而影响加工设备内的加工环境,或者有加工设备处弥漫至工作车间内,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在物料输送时对其进行除尘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包括串联的多根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包括外管及内管,其中外管两端均设置有法兰,且相邻两根外管中对应的法兰之间通过固定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外管侧壁上设置有抽风管及限位机构,该外管与内管之间具有间隙,其中内管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且内管两端外侧壁还均设置有与外管内侧壁焊接固定的连接块,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外侧壁上的固定块,其中固定块上设置有贯穿外管侧壁的螺孔,且螺孔内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杆身的末端与内管外侧壁紧贴,其中位于限位螺栓头部与固定块之间的限位螺栓杆身上外套有密封垫及螺母,且螺母将密封垫锁紧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外管内还设置有截面呈t字型的橡胶密封圈,其中密封圈位于相邻两根内管之间,所述密封圈的水平端紧贴在内管的外侧壁上,其中密封圈的竖直端位于相邻两组内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与连接块之间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小于外管内径,其中密封圈的最小内径与内管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栓杆身末端设置有与其一体设置的圆台状接触块,其中接触块的最小直径端与内管外侧壁紧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物料从内管高处顶端进入受重力影响并由其底端排出时,物料在内管内的流动过程中其所夹杂的粉尘等杂质扬起并由透气孔溢出,而由于物料直径大于透气孔则导致其不会经透气孔掉落至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内,同时与抽风管连接的抽风机工作并将弥漫在内管与外管之间间隙内的粉尘抽出,从而改善物料的洁净度,提升物料的品质,达到对物料在流动过程中对其起到除尘工作的目的。

2、本发明中通过连接块将内管悬空固定在外管中,同时还通过限位螺栓抵住内管外侧壁以防止其可能发生的弯曲或者塌陷,同时限位螺栓与螺孔螺接则能防止限位螺栓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送管串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输送管,11、外管,12、内管,2、法兰,3、固定螺栓,4、抽风管,5、限位机构,51、固定块,52、螺孔,53、限位螺栓,54、密封垫,55、螺母,6、透气孔,7、连接块,8、密封圈,9、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颗粒农产品用的输送管道,包括串联的多根倾斜设置的输送管1,其中输送管1包括外管11及内管12,而外管11与内管12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内管1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6,同时外管11侧壁上焊接有抽风管4,当物料从内管12高处顶端进入受重力影响并由其底端排出时,物料在内管12内的流动过程中其所夹杂的粉尘等杂质扬起并由透气孔6溢出,而由于物料直径大于透气孔6则导致其不会经透气孔6掉落至内管12与外管11之间的间隙内,同时与抽风管4连接的抽风机工作并将弥漫在内管12与外管11之间间隙内的粉尘抽出,从而改善物料的洁净度,提升物料的品质,达到对物料在流动过程中对其起到除尘工作的目的。

其中为了使得内管12悬空在外管11中,而使其不会紧贴在外管11内侧壁上以导致部分透气孔6堵塞,所以在内管12两端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外管11内侧壁焊接固定的连接块7,通过连接块7将内管12悬空固定在外管11中,由于内管12中间很长一段是悬空在外管11中的,而物料在内管12中流动时会对其造成冲击,可能导致内管12悬空段弯曲或者塌陷,如图1、2、5所示,在外管11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12悬空段的限位机构5,其中限位机构5包括设置在外管11外侧壁上的固定块51,而固定块51与外管11一体设置,并且在固定块51上设置有贯穿外管11侧壁的螺孔52,同时螺孔52内螺接有限位螺栓53,并且限位螺栓53杆身的末端与内管12外侧壁紧贴,通过限位螺栓53抵住内管12外侧壁以防止其可能发生的弯曲或者塌陷,同时限位螺栓53与螺孔52螺接则能防止限位螺栓53位移。

并且由于限位螺栓53末端需频繁性的与内管12外侧壁接触,所以容易导致其顶端变形并对其外侧壁上的螺纹造成损害,当限位螺栓53末端变形或者螺纹受损后,那么在将其顶端插入螺孔52内螺接时,可能发生因其顶端变形增大而不能插入螺孔52内,又或者因螺纹变形不能与螺孔52正常螺接,所以如图5所示,在限位螺栓53杆身末端设置有与其一体设置的圆台状接触块9,其中接触块9的最小直径端与内管12外侧壁紧贴,其中接触块9与内管12外侧壁接触即使发生变形,由于其与内管12接触的顶端直径较小,那么也不会影响将其插入螺孔52内的工作,同时其外侧壁上也无需设置螺纹,当其顶端发生变形而不能很好的抵住内管12后,只需旋转限位螺栓53以延长外管11内限位螺栓53的杆身长度即可。

同时为了防止外管11中有粉尘从螺孔52内溢出,并同时加强限位螺栓53与螺孔52之间的稳固性,所以在位于限位螺栓53头部与固定块51之间的限位螺栓53杆身上外套有密封垫54及螺母55,且螺母55将密封垫54锁紧固定在固定块51上,其中密封垫54能防止粉尘从螺孔52内溢出,而位于限位螺栓53杆身上锁死在固定块51上的螺母55则能防止限位螺栓53继续转动,从而提升限位螺栓53在螺孔52内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在外管11两端均焊接有法兰2,且相邻两根外管11中对应的法兰2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锁紧固定串联,同时在外管11内还设置有截面呈t字型的橡胶密封圈8以提升内管12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其中密封圈8位于相邻两根内管12之间,所述密封圈8的水平端紧贴在内管12的外侧壁上,其中密封圈8的竖直端位于相邻两组内管12之间,密封圈8套在内管12顶端上能防止其在两组内管12之间发生上下、前后位移,而其竖直端位于两组内管12之间一则能加强两者的密封性能,二则由于其竖直端被两组内管12夹持住,导致密封圈8不会在两组内管12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水平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密封圈8的直径小于外管11内径,防止密封圈8将两根外管11之间的连通处堵塞导致两者之间的空气不能互相流通,其中密封圈8的最小直径与内管12内径相等,防止密封圈8的最小内径过小妨碍两组内管12连通处的物料流过,或者过大而不能将两组内管12之间的连接处密封。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