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6659发布日期:2019-11-19 20: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品包装用的瓶盖。



背景技术:

瓶盖是瓶类包装的常用封装形式。但是现有的饮品类包装瓶盖,特别是酒类包装瓶盖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远不止封装,还兼具有美观、防伪和溯源等作用。近年来,瓶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防伪的研究,比如专利cn105667984a、cn105691883a、cn207141838u等公开了不同防伪形式的瓶盖。但是这些瓶盖的外盖制作,大多分成上、下盖分别成型制作,少数方法也采用一体成型制作,但是这些一体成型的瓶盖必须配套使用,否则不能实现防伪功能或独立固定功能,不能兼具低成本和使用简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防伪、美观、低成本和使用方便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瓶盖,包括外套、内盖、瓶口和内塞,所述外套由位于上部的外盖和位于下部的下管组成,所述内盖位于外盖内,且内盖内侧与瓶口上部相适应,所述瓶口固定于瓶身顶部,所述内塞固定在瓶口内,所述内盖外侧和外盖内侧竖直方向对应地设有防转筋,外盖内侧底部和内盖外侧底部卡勾连接,下管内侧和瓶口外侧也设有对应的防转筋,下管内侧下部设有卡钩,所述卡钩嵌入瓶身的卡槽内,下管顶部内侧设有凸条,所述内盖底端与该凸条嵌合,所述外盖和下管一体成型,相互连接或独立存在。

进一步地,上述瓶盖中一体成型的外盖和下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瓶盖中一体成型的外盖和下管之间通过薄片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瓶盖中的防转筋为凹凸状防转筋或条状防转筋。

进一步地,上述的瓶盖的外盖外侧设有防滑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瓶盖的外盖和下管一体成型制作,节约成本,而且外盖和下管切割开后可配套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由于外盖和下管的结构设计,即使二者分开使用也不会影响各部分的紧固功能,还能提高外观统一性,增加图案等的匹配度,使美观度大为改善。内盖和下管之间的嵌合方式,开盖后内盖不能复位,外盖与下管之间存在明显缝隙,从而起到防伪效果,如果在外盖和下管之间进一步设计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还可以实现另一层防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在使用中合盖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外盖和下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外盖和下管切割开后的剖面示意图。

1-外盖、2-内盖、3-瓶口、4-内塞、5-防转筋、6-卡钩、7-连接筋、8-凸条、9-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阐述。

实施例

参见图1-3,一种瓶盖,由外套、内盖2、瓶口3和内塞4组成。外套分为两部分,位于上部的为外盖1,位于下部的为套在瓶颈处的下管9。外盖1的内侧和内盖2的外侧设有若干对成对分布的条形防转筋5,防转筋5竖向设置防止二者水平向滑动。外盖1的内侧和内盖2的外侧还对应的设有相互嵌合的卡钩6形成卡勾连接,卡钩6可以防止内外盖竖直方向发生滑动。下管9内部和瓶口3的外侧也对应地设有成对分布的条形防转筋5,下管9下部内侧设有卡钩6与瓶体的凹槽嵌合,作用均是防止滑动。下管顶部内侧设有凸条,所述内盖底端与该凸条8嵌合,开启内盖时内盖的向上作用力必然破坏此处结构,从而发挥防伪作用。外盖1和下管9为一体成型,因而外观具有高度统一性。一体成型的外盖1和下管9切割后可以成套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外盖和下管匹配使用,均不会影响各自功能。外盖1和下管9之间可以分开,或者通过防伪结构进行连接以实现另一层的防伪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体成型的外盖和下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体成型的外盖和下管之间通过薄片连接。

上述的瓶盖中的防转筋为凹凸状防转筋或条状防转筋,或者能够实现阻止相对运动的其他形状的防转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瓶盖的外盖外侧设有防滑齿以方便着力开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些实施方式,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这些实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进行任意的组合,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