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装置及翻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7547发布日期:2020-01-10 15:0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翻转装置及翻转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及翻转机。



背景技术:

叠合板翻转机主要包括门架、大车行走、翻转装置及提升系统等结构,大车行走在门架顶部的导轨上运行,提升系统安装在大车行走行上并用于与翻转装置连接以提升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与模台及模台上的板件连接,当模台和板件随翻转装置一同被提升系统提升后,翻转装置对模台及板件进行翻转。

目前翻转装置与板件之间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压板实现的,通过人力将压板插装在翻转装置上,并同时使压板将板件紧紧压在模台上,进而避免板件在翻转过程中与模台分离。然而,在压板的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整体拆装和搬运,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及翻转机,以避免在压板的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整体拆装和搬运,给生产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的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机以翻转放置在模台置物面上的构件,包括模台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模台连接件上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伸缩并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将所述构件固定在所述模台置物面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模台置物面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模台置物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作用件和连接于所述模台连接件的基础件,所述作用件与所述基础件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以实现所述限位单元的伸缩。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基础件与作用件滑动配合,使作用件直接与基础件接触,限位单元在将构件压在模台上时,基础件与作用件之间的配合不易失效,并使力的传递更加稳定,进而避免了由于作用件和基础件均只与中间连接件连接,导致的连接节点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连接失效概率增大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作用件套装在所述基础件上。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作用件套装在基础件上,增大了作用件与基础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但使基础件对作用件的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进而使限位单元能够伸至构件的适当位置对构件进行稳定限位,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作用件与基础件之间配合以及传递力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所述基础件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凸起,在所述作用件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滑动配合。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一步增加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和导向槽,提高了对作用件相对基础件运动的导向效果,进而使限位单元能够更准确的伸至构件的适当位置对构件进行稳定限位,并进一步提高了作用件与基础件之间配合以及传递力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导向凸起增加了基础件的尺寸,进而增加了基础件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基础件出现断裂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作用件远离所述基础件的一端,且所述辅助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辅助件壳体增加限位单元能够伸出的最大长度,进而增大限位单元与构件的接触面积,以对构件进行更稳定的限位。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与所述作用件之间通过第一直线驱动件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一直线驱动件带动作用件相对基础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实现限位单元的伸缩,提高了限位单元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小了人力参与生产的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模台连接件上的第二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与所述基础件配合以使所述基础件能够产生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二直线驱动件带动基础件及作用件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实现限位单元将构件紧紧压在模台上,以避免在构件翻转的过程中构件与模台分离,提高了限位单元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小了人力参与生产的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具有铰接在所述模台连接件上的第一铰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作用件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之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第一铰接部与模台连接件铰接后形成支点,能够避免在限位单元对构件产生压力时,基础件与模台连接件之间可能出现的相对滑动,进而避免由此导致限位单元对构件的限位不够稳定,甚至可能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构件相对模台移动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铰接的第二铰接部,以及与所述模台连接件抵接并形成杠杆结构的支点的支撑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作用件之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第二铰接部与第二直线驱动件铰接,能够避免在第二直线驱动件在对基础件产生作用力的过程中二者出现相对滑动甚至分离的情况,进而导致限位单元对构件的限位不够稳定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在翻转的过程中构件相对模台移动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翻转机,包括上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翻转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和翻转机,由于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实现了在限位单元伸长时能够对构件进行限位进而将构件固定在模台上,在构件翻转完成后限位单元缩短并使构件与模台分离的功能,由此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压板在使用过程中所进行的整体搬运和拆装,进而使生产更加方便;而且,由于目前所采用的压板长度尺寸较大,在生产线设备布置时,就需要为搬运和拆装留出较大操作空间,使车间尺寸受限,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无需对限位单元进行整体插装,节省了为搬运和插装压板所需预留的较大空间,进而使车间布置能够更灵活更合理;并且,由于压板重量较大,目前采用人力进行整体拆装需多人操作,耗费人力,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翻转装置,则无需采用人力对压板进行整体搬运和拆装,节省了人力,并提供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限位单元;

111-第二直线驱动件;

112-基础件;

112a-第二铰接部;

112b-第一铰接部;

112c-支撑部;

113-作用件;

114-辅助件;

115-第一直线驱动件;

116-把手;

117-导向凸起;

120-模台连接件;

121-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机以翻转放置在模台置物面上的构件,包括模台连接件120和安装在所述模台连接件120上的限位单元110,所述限位单元110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伸缩并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将所述构件固定在所述模台置物面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模台置物面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模台置物面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翻转机的门架、大车行走和吊装系统等装置配合将翻转装置移动至待翻转构件相应的位置。将模台连接件120与模台固定连接,使限位单元110在第一方向上做伸长动作,进而伸至待翻转构件处,然后使限位单元110产生第二方向的运动,并将构件紧紧压在模台置物面上,避免在构件和模台随翻转装置一同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构件与模台分离的情况。当将构件翻转并通过翻转机的门架、大车行走和吊装系统等装置移动到相应位置后,使限位单元110在第一方向上缩短,并使限位单元110与构件分离,进而使构件与模台分离,完成构件的翻转。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由于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110,实现了在限位单元110伸长时能够对构件进行限位进而将构件固定在模台上,在构件翻转完成后限位单元110缩短并使构件与模台分离的功能,由此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压板在使用过程中所进行的整体搬运和拆装,进而使生产更加方便;而且,由于目前所采用的压板长度尺寸较大,在生产线设备布置时,就需要为搬运和拆装留出较大操作空间,使车间尺寸受限,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110,无需对限位单元110进行整体插装,节省了为搬运和插装压板所需预留的较大空间,进而使车间布置能够更灵活更合理;并且,由于压板重量较大,目前采用人力进行整体拆装需多人操作,耗费人力,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翻转装置,则无需采用人力对压板进行整体搬运和拆装,节省了人力,并提供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110包括作用件113和连接于所述模台连接件120的基础件112,所述作用件113与所述基础件11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以实现所述限位单元110的伸缩。通过基础件112与作用件113滑动配合,使作用件113直接与基础件112接触,限位单元110在将构件压在模台上时,基础件112与作用件113之间的配合不易失效,并使力的传递更加稳定,进而避免了由于作用件113和基础件112均只与中间连接件连接,导致的连接节点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连接失效概率增大的问题;当然,作用件113与基础件112之间也可仅通过可伸缩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11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作用件113套装在所述基础件112上。通过将作用件113套装在基础件112上,增大了作用件113与基础件112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但使基础件112对作用件113的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进而使限位单元110能够伸至构件的适当位置对构件进行稳定限位,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作用件113与基础件112之间配合以及传递力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仅采用在基础件112上设置滑块,在作用件113设置与该滑块配合的滑槽的结构形式实现基础件112与作用件113之间的滑动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基础件112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凸起117,在所述作用件113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117滑动配合。通过进一步增加相互配合的导向凸起117和导向槽,提高了对作用件113相对基础件112运动的导向效果,进而使限位单元110能够更准确的伸至构件的适当位置对构件进行稳定限位,并进一步提高了作用件113与基础件112之间配合以及传递力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导向凸起117增加了基础件112的尺寸,进而增加了基础件112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基础件112出现断裂的情况;当然,也可将上述导向凸起117设置在作用件113上,而将上述导向槽设置在基础件112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110还包括辅助件114,所述辅助件11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作用件113远离所述基础件112的一端,且所述辅助件114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通过该辅助件114壳体增加限位单元110能够伸出的最大长度,进而增大限位单元110与构件的接触面积,以对构件进行更稳定的限位;本申请上述的基础件112和辅助件114优选为板件,上述作用件113优选为板状。

优选地,所述基础件112与所述作用件113之间通过第一直线驱动件115连接。通过该第一直线驱动件115带动作用件113相对基础件11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实现限位单元110的伸缩,提高了限位单元110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小了人力参与生产的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上述第一直线驱动件115优选为气缸或油缸。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110包括安装在所述模台连接件120上的第二直线驱动件11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111与所述基础件112配合以使所述基础件112能够产生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上述第二直线驱动件111优选为气缸或油缸;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在带动基础件112运动的同时,也带动作用件113运动,当在作用件113上安装有辅助件114时,辅助件114也一同运动;通过该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带动基础件112及作用件113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实现限位单元110将构件紧紧压在模台上,以避免在构件翻转的过程中构件与模台分离,提高了限位单元110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小了人力参与生产的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限位单元11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并将构件压在模台上的方式可以为,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带动基础件112和作用件113一同做靠近构件的运动直至将构件压紧在模台上;也可以为,使基础件112与模台连接件120之间形成支点,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带动基础件112运动以形成杠杆结构,通过该杠杆结构将构件压在模台上,以使得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对基础件112的作用力能够在适当放大后作用在构件上,进而提高限位单元110对构件限位的稳定性,具体至少可优选为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限位单元11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并将构件压在模台上的第一种优选方式可为,所述基础件112具有铰接在所述模台连接件120上的第一铰接部112b,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铰接部112b位于所述作用件113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111之间。如图1所示,第一铰接部112b可以铰接在模台连接件120的部件121上,当然也可铰接在其他位置,如图4所示,当基础件112具有导向凸起117时,第一铰接部112b可以设置在该导向凸起117上;使第一铰接部112b与模台连接件120铰接后形成支点,能够避免在限位单元110对构件产生压力时,基础件112与模台连接件120之间可能出现的相对滑动,进而避免由此导致限位单元110对构件的限位不够稳定,甚至可能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构件相对模台移动的问题。

限位单元11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并将构件压在模台上的第二种优选方式可为,所述基础件112具有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111铰接的第二铰接部112a,以及与所述模台连接件120抵接并形成杠杆结构的支点的支撑部112c,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支撑部112c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112a与所述作用件113之间。如图1所示,支撑部112c与模台连接件120上的部件121之间形成支点,如图4所示,当基础件112具有导向凸起117时,支撑部112c可以设置在该导向凸起117上;使第二铰接部112a与第二直线驱动件111铰接,能够避免在第二直线驱动件111在对基础件112产生作用力的过程中二者出现相对滑动甚至分离的情况,进而导致限位单元110对构件的限位不够稳定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在翻转的过程中构件相对模台移动的问题。

当然,还可以使基础件112同时具有上述第一铰接部112b和第二铰接部112a,即上述支撑部112c也可同时为第一铰接部112b,这样能够在构件翻转的过程中使限位单元110对构件的限位更加稳定可靠。

当采用上述杠杆结构将构件压在模台上时,需第一直线驱动件115避开基础件112与模台连接件120之间形成支点的位置,例如,可将第一直线驱动件115安装在基础件112背离上述支点的一侧,或者将第一直线驱动件115安装在基础件112的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可采用多个限位单元110,并可优选地使各限位单元110均匀分布模台连接件120上,进而能够更加稳定将构件压在模台上。

另外,可在基础件112上增设一个把手116,以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翻转机或翻转装置无法运行等情况时。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翻转机,包括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机,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由于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110,实现了在限位单元110伸长时能够对构件进行限位进而将构件固定在模台上,在构件翻转完成后限位单元110缩短并使构件与模台分离的功能,由此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压板在使用过程中所进行的整体搬运和拆装,进而使生产更加方便;而且,由于目前所采用的压板长度尺寸较大,在生产线设备布置时,就需要为搬运和拆装留出较大操作空间,使车间尺寸受限,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采用了可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的限位单元110,无需对限位单元110进行整体插装,节省了为搬运和插装压板所需预留的较大空间,进而使车间布置能够更灵活更合理;并且,由于压板重量较大,目前采用人力进行整体拆装需多人操作,耗费人力,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翻转装置,则无需采用人力对压板进行整体搬运和拆装,节省了人力,并提供了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上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另外,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