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5522发布日期:2020-05-01 17:5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



背景技术:

半钢内衬层是半钢子午胎的重要组成部分,半钢内衬层裁断之后需要用收卷机进行收卷。

传统的半钢内衬层收卷用的递头装置简单,且使用一台收卷机进行收卷工作,但是半钢内衬层的生产量高,收卷时间长,仅使用一台收卷机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使用多台收卷机以提升工作效率,若要使用多台收卷机,需要引头机构进行牵引。因此目前半钢内衬层急需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引头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引头机构,可使用两台收卷机进行循环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包含有前皮带架、后皮带架和浮辊装置,所述前皮带架斜向设置,前皮带架的尾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浮辊装置;

所述浮辊装置包含有前臂架和后臂架,前臂架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上,前浮辊气缸的前浮辊活塞杆与前臂架的上部铰接,前臂架的下端设置有前浮辊;后臂架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上,后浮辊气缸的后浮辊活塞杆与后臂架的上部铰接,后臂架的下端设置有后浮辊;

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轨,推料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推料杆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杆在滑轨上前后滑动;

所述浮辊装置后方斜向设置有后皮带架,该后皮带架上设置有后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前皮带架的中后部、后皮带架和浮辊装置均设置于护网支架内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固定件由竖直设置于护网支架横梁上的支架吊起。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前臂架与固定件的铰接处与后臂架与固定件的铰接处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后皮带架通过悬挂支架悬挂于护网支架的横梁上,悬挂支架的顶部滑动设置于护网支架的横梁上,悬挂支架的下端连接于后皮带架上;气缸设置于护网支架横梁上的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悬挂支架的前端,使得悬挂支架的顶部在护网支架的横梁上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后皮带架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后皮带架的尾部设置有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前浮辊的下方设置有前收卷机,后皮带架尾部的导向机构下方设置有后收卷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所述前臂架和后臂架呈弯钩状。

本实用新型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采用后皮带架和浮辊装置的方式牵引制品,后皮带架牵引制品置后收卷机,浮辊装置感知制品压力,通过活塞杆调节上下位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采用前收卷机和后收卷机循环作业,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辊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辊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后皮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皮带架1、后皮带架2、导向机构2.1、浮辊装置3、前浮辊3.1、前浮辊气缸3.2、前浮辊活塞杆3.3、后浮辊3.4、后浮辊气缸3.5、后浮辊活塞杆3.6、角度传感器3.7、前臂架3.8、后臂架3.9、推料杆4、固定件5、推料杆气缸6、前收卷机7、后收卷机8、护网支架9、悬挂支架10、滑轨11、气缸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包含有前皮带架1、后皮带架2、浮辊装置3和护网支架9,前皮带架1的中后部、后皮带架2和浮辊装置3均设置于护网支架9内部。

所述前皮带架1斜向设置,该前皮带架1的尾部设置有固定件5,该固定件5由竖直设置于护网支架9横梁上的支架吊起,固定件5上设置有浮辊装置3。

所述浮辊装置3包含有前臂架3.8和后臂架3.9,前臂架3.8和后臂架3.9呈弯钩状。前臂架3.8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5上,前浮辊气缸3.2的前浮辊活塞杆3.3与前臂架3.8的上部铰接,前浮辊活塞杆3.3用来调节前臂架3.8的上下位移;前臂架3.8的下端设置有前浮辊3.1。后臂架3.9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5上,后浮辊气缸3.5的后浮辊活塞杆3.6与后臂架3.9的上部铰接,后浮辊活塞杆3.6用来调节后臂架3.9的上下位移;后臂架3.9的下端设置有后浮辊3.4。所述前臂架3.8与固定件5的铰接处与后臂架3.9与固定件5的铰接处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3.7,当前浮辊3.1和后浮辊3.4受到制品给予的压力过大时,角度传感器3.7工作,前浮辊活塞杆3.3和后浮辊活塞杆3.6收缩,前臂架3.8和后臂架3.9抬高。

所述固定件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轨11,推料杆4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11上,推料杆气缸6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杆4在滑轨11上前后滑动。

所述浮辊装置3后方斜向设置有后皮带架2,该后皮带架2上设置有后输送带,后皮带架2通过悬挂支架10悬挂于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悬挂支架10的顶部滑动设置于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悬挂支架10的下端连接于后皮带架2上。气缸12设置于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的固定板上,该气缸12的活塞杆推动悬挂支架10的前端,使得悬挂支架10的顶部在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后皮带架2前后移动。后皮带架2的尾部设置有导向机构2.1。

所述前浮辊3.1的下方设置有前收卷机7,后皮带架2尾部的导向机构2.1下方设置有后收卷机8。两台收卷机循环作业,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前皮带架1的裁断输送带输送制品,经过浮辊装置3;当前收卷7进行收卷时,制品经前浮辊3.1后收卷,当制品裁断后,制品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垂落,此时推料杆气缸6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杆4向右移动(图示中的右向方位),推料杆4将制品推动至偏移垂直下落位;当后收卷机8进行收卷时,制品在后浮辊3.4的限位导向作用下传输至后皮带架2的后输送带上,再经过后皮带架2尾部的导向机构2.1,最后传输至后收卷机8上进行收卷。前收卷机7和后收卷机8循环作业,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前皮带架(1)、后皮带架(2)和浮辊装置(3),所述前皮带架(1)斜向设置,前皮带架(1)的尾部设置有固定件(5),固定件(5)上设置有浮辊装置(3);

所述浮辊装置(3)包含有前臂架(3.8)和后臂架(3.9),前臂架(3.8)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5)上,前浮辊气缸(3.2)的前浮辊活塞杆(3.3)与前臂架(3.8)的上部铰接,前臂架(3.8)的下端设置有前浮辊(3.1);后臂架(3.9)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5)上,后浮辊气缸(3.5)的后浮辊活塞杆(3.6)与后臂架(3.9)的上部铰接,后臂架(3.9)的下端设置有后浮辊(3.4);

所述固定件(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滑轨(11),推料杆(4)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11)上,推料杆气缸(6)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杆(4)在滑轨(11)上前后滑动;

所述浮辊装置(3)后方斜向设置有后皮带架(2),该后皮带架(2)上设置有后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皮带架(1)的中后部、后皮带架(2)和浮辊装置(3)均设置于护网支架(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由竖直设置于护网支架(9)横梁上的支架吊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架(3.8)与固定件(5)的铰接处与后臂架(3.9)与固定件(5)的铰接处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3.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皮带架(2)通过悬挂支架(10)悬挂于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悬挂支架(10)的顶部滑动设置于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悬挂支架(10)的下端连接于后皮带架(2)上;气缸(12)设置于护网支架(9)横梁上的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推动悬挂支架(10)的前端,使得悬挂支架(10)的顶部在护网支架(9)的横梁上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后皮带架(2)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皮带架(2)的尾部设置有导向机构(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浮辊(3.1)的下方设置有前收卷机(7),后皮带架(2)尾部的导向机构(2.1)下方设置有后收卷机(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架(3.8)和后臂架(3.9)呈弯钩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包含前皮带架、后皮带架和浮辊装置;前皮带架的尾部设置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上设置有浮辊装置;所述浮辊装置包含有前臂架和后臂架,前臂架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上,前浮辊气缸的前浮辊活塞杆与前臂架的上部铰接,前臂架的下端设置有前浮辊;后臂架的上端铰接于固定件上,后浮辊气缸的后浮辊活塞杆与后臂架的上部铰接,后臂架的下端设置有后浮辊;固定件下端设置有滑轨,推料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推料杆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杆在滑轨上前后滑动;浮辊装置后方设置有后皮带架。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钢内衬层收卷自动引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俞凌云;沈栋梁;殷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勤力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