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612发布日期:2020-03-24 14: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效果好、耗费能源少的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灌装机在待灌装的食品容器(如塑料杯)进行灌装前,需要将待灌装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包括粉尘、塑料粉末、发屑等)除去,因此需要除尘机构除尘。目前除尘机构通常是真空泵连接一个抽气管,从上往下对准待灌装食品容器开口抽气,从而达到将待灌装食品容器内的粉尘抽出的目的。

但是,这种除尘机构结构的问题在于,真空泵的能耗高,而且长期使用磨损较快,此外如果采用无油真空泵,则会产生异味,如果真空泵有油泵,则会产生烟雾,都会对食品容器及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这种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能够快速将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且不容易损坏,不会对食品容器及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包括机架、模具传送机构、定位机构、至少一个模具和至少一个除尘装置,定位机构、模具传送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模具安装在模具传送机构上,除尘装置安装在定位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吸粉单元、真空发生单元,吸粉单元包括吸粉套筒,吸粉套筒内腔底部为吸粉口,吸粉口的内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吸粉套筒内腔顶端为与真空发生单元入口连通的出粉口,真空发生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座,真空发生座顶面与底面之间开有气尘通道,真空发生座侧壁外表面设有与外接气源连通的进气口,真空发生座侧壁内开有吹气管道,吹气管道包括沿着真空发生座侧壁周向延伸的环形空气流道和多个吹气孔,各吹气孔底端连通环形空气流道,各吹气孔顶端出口位于真空发生座的气尘通道内侧壁上,各吹气孔分别朝向真空发生座的上方。外接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流道从各吹气孔吹出,在气尘通道形成一股向上的高速气流,使得环形空气流道内的空气、环形空气流道下方的吸粉套筒内的空气跟着向上快速流动,从而在吸粉套筒内形成局部真空,将位于吸粉套筒下方的模具内的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使之跟随气流依次通过吸粉套筒、气尘通道离开。

较优的方案,所述吹气孔沿着气尘通道内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更优的方案,所述吹气孔的数目为2-20个。

更优的方案,所述吹气孔的孔径为1-10毫米。

更优的方案,所述气尘通道的孔径为10-80毫米。

较优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架和气缸,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轴垂直向下延伸,定位架安装在气缸的活塞轴上,除尘装置安装在定位架上。

更优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两根导柱和两个滑套,两个滑套分别安装在机架上,两根导柱与两个滑套一一对应,各导柱分别穿过对应的滑套并且各导柱底端连接定位架。

较优的方案,所述食品容器除尘机构还包括微小异物收集装置,气尘通道通过气管与微小异物收集装置连通。这样能够避免微小异物重新落到其它食品容器内或设备上、造成二次污染。

较优的方案,所述模具传送机构为链条传送机构。该链条传送机构带动模具做间歇式运动。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除尘装置采用高压空气通过多个吹气孔向上吹出,在气尘通道形成一股向上的高速气流,在吸粉套筒内形成局部真空,将位于吸粉套筒下方的模具内的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使之跟随气流离开,因此能够快速将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且不容易损坏,不会对食品容器及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部件不容易损坏,也不会有异味或油烟,能够进一步保证食品容器的卫生状况,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除尘装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包括机架1、模具传送机构2、定位机构3、多个模具4和4个除尘装置5,定位机构3、模具传送机构2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模具4安装在模具传送机构2上,除尘装置5安装在定位机构3上。

本实施例中,一个模具4有四个沿着横向延伸的模腔401,可以放置四个食品容器,4个除尘装置5沿着横向排列。当一个模具4运动到定位机构3下方时,该模具4的四个模腔401分别位于4个除尘装置5正下方。

所述除尘装置5包括吸粉单元501、真空发生单元502,吸粉单元501包括吸粉套筒5011,吸粉套筒5011内腔底部为吸粉口5012,吸粉口5012的内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吸粉套筒5011内腔顶端为与真空发生单元502入口连通的出粉口5013,真空发生单元502包括真空发生座5021,真空发生座5021顶面与底面之间开有气尘通道5022,真空发生座5021侧壁外表面设有与外接气源(未画出)连通的进气口5023,真空发生座5021侧壁内开有吹气管道50211,吹气管道50211包括沿着真空发生座5021侧壁周向延伸的环形空气流道502111和多个吹气孔502112,各吹气孔502112底端连通环形空气流道502111,各吹气孔502112顶端出口位于真空发生座5021的气尘通道5022内侧壁上,各吹气孔502112分别朝向真空发生座5021的上方。外接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流道502111从各吹气孔502112吹出,在气尘通道5022形成一股向上的高速气流,使得环形空气流道502111内的空气、环形空气流道502111下方的吸粉套筒5011内的空气跟着向上快速流动,从而在吸粉套筒5011内形成局部真空,将位于吸粉套筒5011下方的模具4内的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使之跟随气流依次通过吸粉套筒5011、气尘通道5022离开。

所述吹气孔502112沿着气尘通道5022内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数目为10个。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孔径为6毫米。

所述气尘通道5022的孔径为50毫米。

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架301和气缸302,气缸302安装在机架1上,气缸302的活塞轴3021垂直向下延伸,定位架301安装在气缸302的活塞轴3021上,除尘装置5安装在定位架301上。

所述定位机构3还包括两根导柱303和两个滑套304,两个滑套304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两根导柱303与两个滑套304一一对应,各导柱303分别穿过对应的滑套304并且各导柱303底端连接定位架301。

所述模具传送机构2为链条传送机构。该链条传送机构带动模具4做间歇式运动。

下面结合图1、2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1、链条传送机构带动各模具4做间歇式运动;

2、当一个模具4运动到定位机构3下方并停止不动时,该模具4的四个模腔401分别位于4个除尘装置5正下方;

3、气缸302带动4个除尘装置5下降,直到4个除尘装置5的吸粉套筒5011的吸粉口5012罩在对应的模腔401开口上形成密闭空间;

4、外接气源的高压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流道502111从各吹气孔502112吹出,在气尘通道5022形成一股向上的高速气流,使得环形空气流道502111内的空气、环形空气流道502111下方的吸粉套筒5011内的空气跟着向上快速流动,从而在吸粉套筒5011内形成局部真空,将位于吸粉套筒5011下方的模具4内的食品容器内的微小异物吸出并使之跟随气流依次通过吸粉套筒5011、气尘通道5022离开,被送到微小异物收集装置;

5、链条传送机构带动各模具4做间歇式运动,完成除尘的模具4送走,让下一个模具4运动到定位机构3下方并停止不动。

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不断对食品容器进行除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食品容器除尘机构还包括微小异物收集装置,气尘通道5022通过气管与微小异物收集装置连通。这样,能够避免微小异物重新落到其它食品容器内或设备上、造成二次污染。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数目为20个。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孔径为10毫米。

所述气尘通道5022的孔径为80毫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灌装机的食品容器除尘机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数目为2个。

所述吹气孔502112的孔径为1毫米。

所述气尘通道5022的孔径为10毫米。

所述定位机构3没有两根导柱303和两个滑套30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