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1086发布日期:2020-02-21 19:4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质量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



背景技术:

商品标签的种类繁多,但大部分标签的制作过程都较为相似,其生产工序大致如下:通过印刷、胶烫等工艺,在带状母材上连续成型若干组图案,然后借助模切机切去多余的边料,将相邻的标签分割开来。

为了保证成型质量,母材在图案成型后需要经过标签检验机的检测。现有一种标签检验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架设有若干导向辊7,引导母材8沿水平方向穿过机架1底部,且印有图案的一面朝上。此外,机架1中部架设有摄像头3,摄像头3与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控制器2电性连接,不断对下方的母材8进行拍摄,然后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图像数据还原为图案之后,与标准图样进行比对,并记录次品的序号。

标签检验机工作时,母材快速穿过摄像头下方,摄像头则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拍摄。由于母材速度恒定,摄像头的拍摄频率也保持不变,且母材速度与拍摄频率之比恰好等于单个图案的长度,故摄像头每次拍得的照片都是一样的。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摄像头拍摄的时间偏早或者偏晚,往往会导致拍得的照片不是完整的图案。即便母材上的图案符合标准图样,也会被识别为次品。因而不得不将检验过程中断,在调制设备后重新开始检测,极大地影响了标签检验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具有可以手动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不中断检验过程的情况下,使摄像头拍得的照片为完整图案,从而保证标签检验机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架设有控制器,中部架设有摄像头,所述控制器与摄像头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线,还包括成对架设在机架中部的槽轨,所述槽轨沿母材的移动方向设置,槽轨分别位于母材的上方两侧,槽轨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搭设有支撑板,两个滑块分别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背向滑块一端设有锯齿部,所述机架上转动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槽轨垂直,转轴上成对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根连杆上的锯齿部啮合,所述摄像头架设在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轴,从而带动齿轮旋转,连杆通过锯齿部与齿轮啮合,在齿轮的驱动下移动,进而使滑块和支撑板移动,沿母材的移动方向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控制器上显示摄像头拍得的照片为完整图案;可以手动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不中断检验过程的情况下,使摄像头拍得的照片为完整图案,从而保证标签检验机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沿槽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槽轨底部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嵌入限位槽内,与限位槽滑动配合,使连杆能够平稳地在槽轨内移动,不易沿水平方向弯曲或者倾斜,在连杆停止移动后,滑块的位置也随之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槽轨的侧壁上架设有压板,所述压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压板与连杆的上表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压于连杆上方,使连杆在槽轨内保持平直,不易沿竖直方向弯曲,在连杆停止移动后,滑块的位置也随之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磁铁,所述槽轨采用铁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与槽轨磁性吸附,使得滑块与槽轨之间具有较大的正压力,进而使滑块与槽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变大,将摄像头的位置调节好后,滑块能够稳定在原处,受力时不易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转轴设置,定位板上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槽,且定位槽与转轴同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设于定位板上,并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平行于转轴设置,定位销与定位槽正对,定位销的宽度大于定位槽的宽度,定位销朝向定位板一端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柄便于转动转轴,在手柄上穿设定位销,在调节完毕后将定位销一端穿入定位槽,与定位槽过盈配合,利用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将手柄固定,进而将转轴、齿轮、连杆、滑块等结构固定,使滑块受力时不易偏移原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的倒角面上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销的倒角面上设置防滑纹,能够进一步增强定位销与定位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将手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导线环,所述数据传输线穿设于导线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传输线需要留有一定余量,以便调节摄像头的位置,设置导线环对数据传输线进行限位,能够避免数据传输线与滑块、连杆等结构相互干涉,防止摄像头卡死。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辅助光源和若干遮光板,所述辅助光源位于遮光板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辅助光源和遮光板,使母材上的反射光强度和母材周围的背景光强度大致保持不变,避免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对拍摄过程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手动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不中断检验过程的情况下,使摄像头拍得的照片为完整图案,从而保证标签检验机的工作效率;

2.调节完成后,摄像头得以被较好地固定,受外力影响时不易偏离原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标签检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摄像头、机架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手柄、定位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控制器;3、摄像头;4、数据传输线;5、辅助光源;6、遮光板;7、导向辊;8、母材;11、槽轨;12、滑块;13、支撑板;14、连杆;15、锯齿部;16、转轴;17、齿轮;18、定位板;19、导线环;111、限位条;112、压板;121、磁铁;141、限位槽;161、手柄;162、定位销;163、防滑纹;18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手动校准的标签检验机,如图2所示,包括机架1、架设在机架1顶部的控制器2、架设在机架1中部的摄像头3,且控制器2与摄像头3之间通过数据传输线4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机架1上架设有若干导向辊7和四块遮光板6。带状母材8绕过各导向辊7后从摄像头3下方穿过,并在该处保持水平,其印有图案的一侧朝上,与摄像头3正对。

如图2所示,四块遮光板6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其顶端与机架1的上表面齐平,底端与母材8齐平,将外界光线阻隔。辅助光源5设置在遮光板6内侧,为摄像头3拍摄图案提供照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机架1中部成对架设有槽轨11,槽轨11沿母材8的移动方向设置,其横截面呈u型,且两根槽轨11分别位于母材8的上方两侧,槽轨11一端从一侧遮光板6上穿出。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滑块12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槽轨11内,支撑板13搭接在两个滑块12上,与滑块12固接。摄像头3架设在支撑板13上,当滑块12在槽轨11内滑动时,支撑板13和摄像头3的位置也随之变化。

如图3所示,滑块12底面上嵌设有磁铁121,磁铁121吸附在钢质槽轨11上,使滑块12与槽轨11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受外力冲击时不易移动。

如图3所示,两根连杆14与两个滑块12分别对应,随滑块12滑动设置在槽轨11内。连杆14沿槽轨1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与滑块12固接,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锯齿部15。相应地,机架1(参见图2)上转动架设有转轴16,转轴16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连杆14垂直,位于连杆14上方。此外,转轴16上套设有两个齿轮17,分别与两根连杆14上的锯齿部15啮合。

转轴16旋转时,带动齿轮17转动,进而使连杆14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对摄像头3的位置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为保证连杆14能够平稳地在槽轨11内滑动,并在停止移动后保持平直,槽轨11的底部固设有限位条111,其两侧壁上则架设有压板112。

如图3所示,限位条111沿槽轨11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杆14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限位槽141。限位条111嵌于限位槽141内,与限位槽141滑动配合。

如图3所示,压板112沿水平方向设置,与连杆14的上表面相抵,避免连杆14向上弯曲。

如图4所示,机架1上固设有定位板18,定位板18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转轴16垂直。转轴16一端从定位板18中部穿过,并固接有手柄161。

如图4所示,定位板18上开设有定位槽181,定位槽181呈环形,以转轴16为轴心。相应地,手柄161上穿设有定位销162,定位销162垂直于定位板18设置,与定位槽181正对,并与手柄161滑动配合。

如图4所示,定位销162的直径大于定位槽181的宽度,其朝向定位槽181一端设有倒角,端面处的直径则小于定位槽181的宽度。将定位销162末端压入定位槽181内,使二者过盈配合,利用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对手柄161进行固定。需要转动手柄161时,将定位销162抽出即可。

如图4所示,定位销162的倒角面上设有防滑纹163,以进一步增强定位销162与定位槽181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如图2所示,机架1顶部设有两个导线环19,数据传输线4则从两个导线环19之间穿过,并在两个导线环19之间下垂,有足够的余量配合摄像头3的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

旋拧手柄161,通过转轴16带动齿轮17旋转,进而使连杆14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沿母材8的移动方向对摄像头3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控制器2上显示摄像头3拍得的照片为完整图案。然后将手柄161上的定位销162末端压入定位槽181,从而将手柄161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