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4528发布日期:2020-04-10 16:0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进料装置,具体是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新版gmp标准的实施,对于制药行业的生产标准再次提高,从而要求进一步降低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风险。在物料(如胶塞、铝盖)传输过程中,传统的物料传输方式主要为人工操作,操作繁琐且工作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如何能够实现胶塞清洗的自动化上料,避免产生污染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实现胶塞清洗的自动化上料。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包括预储料桶;预储料桶为底部开口的桶状结构,预储料桶桶壁上连接有进料管,预储料桶顶壁上设置有抽气管,抽气管通过抽气泵与预储料桶连接;

预储料桶为底部开口的作用是方便胶塞从预储料桶中落出,抽气管的作用是和抽气泵配合,将预储料桶腔体内形成负压状态,由于负压状态的存在,进料管中会产生吸力,将胶塞通过进料管进入至预储料桶内;将抽气泵设置在预储料桶的顶端是为了防止胶塞吸附在抽气口上,影响抽气效率,抽气泵设置在顶端,由于胶塞自身有重力的存在,会相下堆叠,不会吸附在抽气口上。

预储料桶的底端设置有可转动的盖体,当盖体转动并与预储料桶底部开口盖合,形成腔体密封的中空结构;

盖体可转动,当盖体与预储料桶底部开口盖合,形成密封腔体,便于抽气泵的抽气,当盖体与预储料桶底部开口分离,方便胶塞的卸出。

预储料桶下方设置有导料漏斗,导料漏斗下端连接有输送带;

由于输送带的宽度小于预储料桶底部的直径,因此采用导料漏斗,将胶塞落在输送带,再通过输送带将胶塞输送至后道工序。

如何实现盖体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储料桶侧壁底端上设置有支点,盖体上端面外缘处设置有支耳,支耳与支点可转动连接,带动盖体相对于预储料桶进行翻转;

也就是说盖体上端面边缘处设置有支耳,将支耳和预储料桶侧壁上的支点连接,盖体能够绕着支点相对与预储料桶进行翻转,用于开合预储料桶侧壁底端。

如何实现盖体的自动化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位于支点上方设置有气缸,气缸固定在预储料桶侧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支耳,第二支耳与支点连接,转动杆的上端面抵在盖体的下端面;

当气缸工作,活塞杆带动转动杆相对于支点转动,并带动盖体倚靠转动杆进行转动;

也就是说,转动杆上也是设置有第二支耳,转动杆的一端和气缸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的上下运动转动杆绕着支点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转动杆的上端面抵在盖体的下端面,盖体随着转动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当盖体与预储料桶的底端盖合,抽气泵工作,将预储料桶内的空气通过抽气管排出,预储料桶内形成负压状态,进料管一端作为物料入口,进料管另一端连接预储料桶,将物料吸进所述预储料桶内;当需要卸料时,气缸的活塞杆上行,带动转动杆转动,与盖体的接触的转动杆部分向下转动,同时盖体沿着转动杆向下转动,将活塞从预储料桶下端开口处卸出,并置于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能够实现胶塞清洗的自动化上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预储料桶、2-进料管、3-抽气管、4-抽气泵、5-盖体、6-导料漏斗、7-输送带、8-气缸、9-转动杆、11-支点、51-支耳、91-第二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包括预储料桶1;预储料桶为底部开口的桶状结构,预储料桶1桶壁上连接有进料管2,预储料桶1顶壁上设置有抽气管3,抽气管3通过抽气泵4与预储料桶1连接;

预储料桶为底部开口的作用是方便胶塞从预储料桶中落出,抽气管的作用是和抽气泵配合,将预储料桶腔体内形成负压状态,由于负压状态的存在,进料管中会产生吸力,将胶塞通过进料管进入至预储料桶内;将抽气泵设置在预储料桶的顶端是为了防止胶塞吸附在抽气口上,影响抽气效率,抽气泵设置在顶端,由于胶塞自身有重力的存在,会相下堆叠,不会吸附在抽气口上。

预储料桶1的底端设置有可转动的盖体5,当盖体5转动并与预储料桶1底部开口盖合,形成腔体密封的中空结构;

盖体可转动,当盖体与预储料桶底部开口盖合,形成密封腔体,便于抽气泵的抽气,当盖体与预储料桶底部开口分离,方便胶塞的卸出。

预储料桶1下方设置有导料漏斗6,导料漏斗6下端连接有输送带7;

由于输送带的宽度小于预储料桶底部的直径,因此采用导料漏斗,将胶塞落在输送带,再通过输送带将胶塞输送至后道工序。

如何实现盖体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储料桶侧壁1底端上设置有支点11,盖体5上端面外缘处设置有支耳51,支耳51与支点11可转动连接,带动盖体5相对于预储料桶1进行翻转;

也就是说盖体上端面边缘处设置有支耳,将支耳和预储料桶侧壁上的支点连接,盖体能够绕着支点相对与预储料桶进行翻转,用于开合预储料桶侧壁底端。

如何实现盖体的自动化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位于支点上方设置有气缸8,气缸8固定在预储料桶侧壁上,且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支耳91,第二支耳91与支点11连接,转动杆9的上端面抵在盖体51的下端面;

当气缸8工作,活塞杆带动转动杆9相对于支点11转动,并带动盖体5倚靠转动杆9进行转动;

也就是说,转动杆上也是设置有第二支耳,转动杆的一端和气缸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的上下运动转动杆绕着支点进行转动,同时带动转动杆的上端面抵在盖体的下端面,盖体随着转动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

此外盖体5可与转动杆9进行焊接,这样一来,支点11仅仅需要和第二支点91连接,第二支点91的转动带动盖体5与预储料桶1进行盖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胶塞清洗进料装置,当盖体与预储料桶的底端盖合,抽气泵工作,将预储料桶内的空气通过抽气管排出,预储料桶内形成负压状态,进料管一端作为物料入口,进料管另一端连接预储料桶,将物料吸进所述预储料桶内;当需要卸料时,气缸的活塞杆上行,带动转动杆转动,与盖体的接触的转动杆部分向下转动,同时盖体沿着转动杆向下转动,将活塞从预储料桶下端开口处卸出,并置于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能够实现胶塞清洗的自动化上料。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