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轨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043发布日期:2020-04-03 12:5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枕轨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枕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枕轨作为木枕的替代品,极大的减少了铁路建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钢筋混凝土枕轨的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养护工作量小,损伤率和报废率比木枕更低在无缝线路上,钢筋混凝土轨枕比木枕的稳定性平均提高15~20%。

钢筋混凝土枕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如加载震动、蒸汽养护、预应力释放等,由于工序较多及钢筋混凝土枕轨体积较大,在不同工序之间需要通过传输带进行运输。而为了降低钢筋混凝土枕轨制造车间的占地面积,传输带需要设计成回转形状,及在传输带上设置有转角。

传输带运输一般小件物品时,在转角处不需要设计特殊结构,即可以完成小件物品的传输,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枕轨体积和重量较大,必须在传输带的回转处设置专用的需安装装置,才可以完成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不同工序之间的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枕轨旋转装置,以解决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传输带的转角处运输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和旋转台,旋转台设置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之间;

旋转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旋转机构和传输机构;

抬升机构包括基座、升降杆和升降板;基座、升降杆和升降板依次连接;升降杆为折叠结构,升降杆的升降由液压缸驱动;

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旋转架、传动齿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升降板,回转支承的内圈连接旋转架,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传动齿;

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电机、传动架和传动链;传动架连接旋转架,并处于旋转架的上方;传输电机和传动链设置在传动架上,传输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链。

可选的,传输机构还包括传动链轮和第一减速箱;传输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箱的输入轴,第一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啮合传动链。

可选的,传动链轮为双排链轮。

可选的,传输机构还包括导向链轮,导向链轮设置在传动架的两端,并啮合传动链。

可选的,旋转机构还包括工位传感器,工位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架上,以检测旋转架的工位。

可选的,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减速箱;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箱输入轴,第二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和设置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之间的旋转台;旋转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旋转机构和传输机构;抬升机构包括基座、升降杆和升降板;基座、升降杆和升降板依次连接;升降杆为折叠结构,升降杆的升降由液压缸驱动;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旋转架、传动齿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升降板,回转支承的内圈连接旋转架,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传动齿;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电机、传动和传动链;传动架连接旋转架,并处于旋转架的上方;传输电机和传动链设置在传动架上,传输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链。

旋转台设置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之间,钢筋混凝土枕轨从第一输送台运输到旋转台后,通过抬升机构的升降杆实现旋转台的抬升,保证在旋转机构带动传输机构旋转过程中,旋转台和钢筋混凝土枕轨不会碰撞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

当抬升机构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抬升到位后,旋转电机利用传动齿和回转支承外圈齿轮的配合,带动旋转架进行旋转,当旋转架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旋转到位后,抬升机构的升降杆收缩,使旋转台降低到正常高度,然后由传输电机利用传动链轮和传动链的啮合,带动传动链运动,以使钢筋混凝土枕轨从旋转台运输到第二输送台。

最后旋转台进行以上步骤的相反动作,即抬升、反方向旋转,降低,使旋转台回归到原位,并进行后续钢筋混凝土枕轨的运输,从而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传输带的转角处运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输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抬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的旋转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抬升机构,11-基座,12-升降杆,13-升降板,2-旋转机构,21-回转支承,22-旋转架,23-传动齿,24-旋转电机,25-工位传感器,26-第二减速箱,3-传输机构,31-传输电机,32-传动架,33-传动链,34-传动链轮,35-第一减速箱,36-导向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输送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抬升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的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1、旋转机构2和传输机构3。

所述抬升机构1包括基座11、升降杆12和升降板13;所述基座11、所述升降杆12和所述升降板13依次连接;所述升降杆12为折叠结构,所述升降杆12的升降由液压缸驱动。

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回转支承21、旋转架22、传动齿23和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2上,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2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连接所述升降板1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内圈连接所述旋转架22,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23。

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传输电机31、传动架32和传动链33;所述传动架32连接所述旋转架22,并处于所述旋转架22的上方;所述传输电机31和传动链33设置在所述传动架32上,所述传输电机31连接所述传动链33。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通过所述旋转台将所述第一输送台上运输的钢筋混凝土枕轨,旋转一定角度后,运输到所述第二输送台上,实现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传输带转角处顺利回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的旋转角度根据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设置的相对位置而定。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的角度一般为90度,即旋转台的旋转角度为90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1、旋转机构2和传输机构3,钢筋混凝土枕轨通过第一输送台传输到传输机构3上,由所述抬升机构1带动所述旋转机构2和所述传输机构3上升,保证在所述旋转机构2带动所述传输机构3旋转过程中,所述旋转台和钢筋混凝土枕轨不会碰撞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

待所述旋转机构2旋转到位后,由所述抬升机构1带动所述旋转机构2和所述传输机构3降低到正常高度后,通过所述传输机构3将钢筋混凝土枕轨运输到所述第二输送台上,最后所述旋转台进行以上步骤的相反动作,即抬升、反方向旋转,降低,是所述旋转台回归到原位,并进行后续钢筋混凝土枕轨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12底部设置在所述基座11上,顶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上,所述升降杆12为折叠结构,通过液压缸控制折叠结构的撑开或者折叠,当所述升降杆12撑开后,带动所述升降板13以上部分抬升到预定高度;当所述升降杆12折叠后,带动所述升降板13以上部分降低到原始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承21为外圈带齿的型号,但是不局限于外圈带齿,也可以选择内圈带齿的回转支承。若选择外圈带齿的型号,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3上,外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23啮合,所述回转支承21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旋转架22上。若选择内圈带齿的型号,所述回转支承21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升降板13上,内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23啮合,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固定在所述旋转架22上。

其中,所述回转支承21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它有内外圈、滚动体等构成。内外圈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在内外圈之间设置有滚动体,一般为滚珠结构,可以实现内外圈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24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2上,通过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带动所述传动齿23的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架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22上,在所述传动架32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传动链33,所述传动链33连接所述传输电机31的输出轴,用于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3采用链传动的方式传输钢筋混凝土枕轨,但是不局限于链传动,还可以为其他传输方式,如带传动。相比较于带传动的方式,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和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之间;所述旋转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1、旋转机构2和传输机构3;所述抬升机构1包括基座11、升降杆12和升降板13;所述基座11、所述升降杆12和所述升降板13依次连接;所述升降杆12为折叠结构,所述升降杆12的升降由液压缸驱动;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回转支承21、旋转架22、传动齿23和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2上,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2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连接所述升降板1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内圈连接所述旋转架22,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23;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传输电机31、传动架32和传动链33;所述传动架32连接所述旋转架22,并处于所述旋转架22的上方;所述传输电机31和所述传动链33设置在所述传动架32上,所述传输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链33。

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钢筋混凝土枕轨从第一输送台运输到旋转台后,通过抬升机构1的升降杆12实现旋转台的抬升,保证在所述旋转机构2带动所述传输机构3旋转过程中,所述旋转台和钢筋混凝土枕轨不会碰撞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

当抬升机构1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抬升到位后,旋转电机24利用传动齿23和回转支承21外圈齿轮的配合,带动旋转架22进行旋转,当旋转架22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旋转到位后,抬升机构1的升降杆12收缩,使旋转台降低到正常高度,然后由传输电机31利用传动链轮34和传动链33的啮合,带动传动链33运动,以使钢筋混凝土枕轨从旋转台运输到第二输送台。

最后旋转台进行以上步骤的相反动作,即抬升、反方向旋转,降低,使所述旋转台回归到原位,并进行后续钢筋混凝土枕轨的运输,从而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传输带的转角处运输的问题。

参见图5,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所述传输机构3还包括传动链轮34和第一减速箱35;所述传输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箱35的输入轴,所述第一减速箱3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链轮34,所述传动链轮34啮合所述传动链33。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所述传动链轮34为双排链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传输电机31与所述传动链34之间,还设置了所述传动链轮34和所述第一减速箱35,所述传输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箱35的输入轴,一方面使所述输出电机31的输出功率更稳定,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减速箱35起到转轴箱的作用,有效的改变了所述输出电机31的设置方向,有利于减小所述传输机构3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轮34为双排链轮,但是不局限于双排链轮,还可以为其他链轮,如单排链轮。采用双排链轮可以同时带动两个同步链条,一方面可以保证啮合的稳定;另一方面,双排链条与钢筋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保证传输更稳定。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所述传输机构3还包括导向链轮36,所述导向链轮36设置在所述传动架32的两端,并啮合所述传动链33。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架32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链轮36,所述导向链轮36啮合所述传动链33,用于实现对所述传动链33的导向和张紧作用。

参见图6,为一种枕轨旋转装置的旋转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工位传感器25,所述工位传感器25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2上,以检测所述旋转架22的工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工位传感器25为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不需要接触到被检测物体,当有物体移向接近开关传感器,并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位移传感器即可感应到接近的物体,接近物体一般为金属块或金属片。利用位移传感器对接近物体的敏感特性制作的开关,为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所述工位传感器25,所述工位传感器25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上,在所述旋转架22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工位传感器25感应的金属块,在旋转机构2工作过程中,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上的工位传感器25不随所述旋转架22旋转。

进一步的,如图6所述,所述升降板13上设置了两对工位传感器25,若以左侧的工位传感器25为第一工位传感器,则右侧的工位传感器25为第二工位传感器,在所述旋转架22底端设置有金属块,当所述旋转台处于接收第一输送台上钢筋混凝土枕轨时,所述旋转架构2的位置为第一工位,则金属块处于第一工位传感器的正上方;当所述旋转架22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旋转到第二输送台时,金属块处于第二工位传感器的正上方,此时所述旋转机构2的位置为第二工位。

进一步的,第一工位传感器和第二工位传感器分别包括两个位移传感器,以所述旋转机构2向第二工位旋转为例,当第二工位传感器的第一个位移传感器感应到金属块时,所述旋转机构2的旋转动作开始减速,当第二工位传感器的第二个位移传感器感应到金属块时,所述旋转机构2的旋转动作停止,所述旋转机构2到达第二工位。

将每个工位传感器设置为包括两个位移传感器的方式,第一个位移传感器触发旋转架22减速,第二个位移传感器触发所述旋转架22停止,避免所述旋转机构2在运输较重的钢筋混凝土枕轨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导致所述旋转架22旋转不到位或者过到位的状况。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第二减速箱26;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箱26输入轴,所述第二减速箱2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23。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电机24与所述传动齿23之间,还设置了所述第二减速箱26,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箱26的输入轴,一方面使所述第二减速箱26的输出功率更稳定,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减速箱26起到转轴箱的作用,有效的改变了所述旋转电机24的设置方向,有利于减小所述旋转机构2的占用空间。

本申请提供的枕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和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在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之间;所述旋转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抬升机构1、旋转机构2和传输机构3;所述抬升机构1包括基座11、升降杆12和升降板13;所述基座11、所述升降杆12和所述升降板13依次连接;所述升降杆12为折叠结构,所述升降杆12的升降由液压缸驱动;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回转支承21、旋转架22、传动齿23和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2上,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2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连接所述升降板13,所述回转支承21的内圈连接所述旋转架22,所述回转支承21的外圈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23;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传输电机31、传动架32和传动链33;所述传动架32连接所述旋转架22,并处于所述旋转架22的上方;所述传输电机31和所述传动链33设置在所述传动架32上,所述传输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链33。

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钢筋混凝土枕轨从第一输送台运输到旋转台后,通过抬升机构1的升降杆12实现旋转台的抬升,保证在所述旋转机构2带动所述传输机构3旋转过程中,所述旋转台和钢筋混凝土枕轨不会碰撞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

当抬升机构1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抬升到位后,旋转电机24利用传动齿23和回转支承21外圈齿轮的配合,带动旋转架32进行旋转,当旋转架32带动钢筋混凝土枕轨旋转到位后,抬升机构1的升降杆12收缩,使旋转台降低到正常高度,然后由传输电机31利用传动链轮34和传动链33的啮合,带动传动链33运动,以使钢筋混凝土枕轨从旋转台运输到第二输送台。

最后旋转台进行以上步骤的相反动作,即抬升、反方向旋转,降低,使所述旋转台回归到原位,并进行后续钢筋混凝土枕轨的运输,从而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枕轨在传输带的转角处运输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