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变幅式扒杆整体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748发布日期:2020-09-04 14:1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大型设备变幅式扒杆整体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设备变幅式扒杆整体吊装装置,主要涉及起吊扒杆领域。



背景技术:

桅杆式起重机简称扒杆吊,是土法吊装完成起重作业的主要设备。扒杆吊也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吊具,有井架带游扒杆、独立扒杆、人字扒杆等,主要用于结构吊装。其中,人字扒杆是目前在比较狭窄工作区域起吊重物常用的一种吊具。人字扒杆具有占地面积小,起吊重量大,吊具本身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很受各种施工场地喜爱。但现有的人字扒杆结构复杂,尤其是针对大型设备起吊困难、过程操作复杂,设备起吊之后不易转放到屋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设备变幅式扒杆整体吊装装置,可以更加轻松、更加方便的进行起吊,同时结构也更加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变幅扒杆、后部支杆、起吊滑轮组、倾角滑轮组和缆风绳;所述变幅扒杆位于屋顶前部,所述变幅扒杆通过若干第一缆风绳固定,所述变幅扒杆的下端与屋顶前部铰接固定,该变幅扒杆的顶部设有所述起吊滑轮组,所述起吊滑轮组的活头连接至第一卷扬机;所述后部支杆立设于所述变幅扒杆后部的屋顶,所述后部支杆的顶部通过若干第二缆风绳连接固定,所述后部支杆与所述变幅扒杆的顶部之间通过所述倾角滑轮组连接,所述倾角滑轮组的活头连接至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固定于屋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后部支杆对变幅扒杆的拉力可以分散变幅扒杆产生的分力,变幅扒杆的下端与屋顶铰接,便于调节变幅扒杆的水平倾斜角,通过调节倾斜角而达到起吊滑轮组及将吊起后的物件调节到屋面内,通过第一卷扬机可以起吊下方的物体,通过倾角滑轮组可以改变变幅扒杆的角度以及顶部的相对间距,通过第二卷扬机可以改变变幅扒杆的倾角,用该台卷扬机来调节起吊滑轮组之间的距离,而达到调节变幅扒杆的水平倾斜角,从而达到将变幅扒杆的顶端同所吊设备调节到屋面内。通过本方案可以更加轻松,更加方便的进行起吊,同时结构也更加简单。通过变幅扒杆可以很轻松的将大型设备转放到屋顶。

进一步,所述变幅扒杆的顶部向地面连接有轨道绳索,设备顺着钢丝绳向上移动,以防设备在空中摆动,碰击建筑物。

进一步,所述变幅扒杆前后共四根第一缆风绳固定,可以提高变幅扒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缆风绳连接至屋体的砼结构,提高第二缆风绳固定位置的牢固度。

进一步,位于所述后部支杆的后部其中两根第二缆风绳分别设置10t的手拉葫芦,便于调节第二缆风绳的松紧度。

进一步,变幅扒杆的底部采用无固定约束端结构安装,便于变幅扒杆的摆动,实现铰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无固定约束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三包围的挡板,所述变幅扒杆的底部抵靠至所述挡板内壁,便于变幅扒杆的摆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固定约束结构示意图。

其中,后部支杆1、变幅扒杆2、第一卷扬机3、第二卷扬机4、起吊滑轮组5、倾角滑轮组6、缆风绳7、轨道绳索8、底板9、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变幅扒杆2、后部支杆1、起吊滑轮组5、倾角滑轮组6和缆风绳7;

所述变幅扒杆2位于屋顶前部,所述变幅扒杆2通过若干第一缆风绳7固定,所述变幅扒杆2前后共四根第一缆风绳7固定,所述变幅扒杆2的下端与屋顶前部铰接固定,变幅扒杆2的底部采用无固定约束端结构安装。结合图2所示,所述无固定约束结构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上表面设有三包围的挡板10,所述变幅扒杆2的底部抵靠至所述挡板10内壁。该变幅扒杆2的顶部设有所述起吊滑轮组5,所述起吊滑轮组5的活头连接至第一卷扬机3;

所述后部支杆1立设于所述变幅扒杆2后部的屋顶,所述后部支杆的顶部通过若干第二缆风绳7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缆风绳7连接至屋体的砼结构,位于所述后部支杆1的后部其中两根第二缆风绳7分别设置10t的手拉葫芦,所述后部支杆1与所述变幅扒杆2的顶部之间通过所述倾角滑轮组6连接,所述倾角滑轮组6的活头连接至第二卷扬机4;

所述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4固定于屋顶。

所述变幅扒杆2的顶部向地面连接有轨道绳索8。

操作要点:

1、扒杆的选用

根据所吊运设备的最大重量,在用扒杆进行起吊时,应采用一组变幅起吊扒杆组成。该组变幅扒杆选用¢377×12×14000mm的无缝钢管做变幅扒杆,选用¢273×10×14000mm的无缝钢管做后部支杆,两幅扒杆的顶端用钢丝绳固定一组20吨四门滑轮组,即倾角滑轮组,用¢15.5mm(6×37+1)mm的钢丝绳穿绕,使两付扒杆软性连接成一整体,穿绕后的滑轮组钢丝绳共八道,而每道钢丝绳在五倍的安全系数条件下可承载2500kg,8道变幅拉力可达20吨,满足变幅扒杆的调节拉力。

变幅扒杆的前端(顶部)用钢丝绳固定起吊滑轮组(50吨六门),用¢17.5mm(6×37+1)mm的钢丝绳穿绕共8道,每道钢丝绳在五倍的安全系数条件下可吊重3600kg,8道可吊重288000kg。

2、竖立支杆

先将扒杆杆件、卷扬机、滑轮及钢丝绳等部件用塔吊或电梯运至屋面,再将1只滑轮挂在顶部大梁,用塔吊吊起扒杆,缓慢吊至到指定位置,调整好边幅绳,进行临时稳固处理。

3、竖立变幅扒杆

将1组3台滑轮挂在顶部大梁,用塔吊吊起变幅扒杆或在屋面安装好后,利用缆风绳进行竖立角度的调解,用挂在变幅扒杆主梁上的缆风绳进行拉紧。

4、扒杆的稳定

两付扒杆竖立后,在变幅扒杆的顶端设置前后共四根钢丝绳作稳固缆风绳用以稳固变幅杆在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后部支杆的后顶部设置两只10t的手拉葫芦做总根,与楼体相适宜的砼结构连接,并调节所适当的预应力状态。

后部支杆顶部的前端分别用相宜的钢丝绳(¢17.5mm)做前缆风绳。以上各部的缆风绳分别固定在楼顶的相适宜的砼结构上,之间分别串接一只五吨手拉葫芦,用葫芦调节各缆风绳的预应力。

缆风绳固定并调节好后,需对扒杆脚进行固定:变幅扒杆的下端采用无固定约束端形式安装。扒杆竖立好后,每个扒杆脚下进行找平,然后放置1500mm×1000mm×40mm的钢板,钢板上焊制有特定的挡板,将扒杆脚直接放置在钢板上,扒杆脚底座用钢丝绳捆绑,与下一层结构柱相连接,同时多2道钢丝加固。

走道板的铺设及扒杆脚的放置应尽量放在屋面下方的结构梁上,扒杆脚之间距离为8m,如屋面下方梁的尺寸不能满足该尺寸导致扒杆脚不能站在梁上方,就要考虑屋面下方用支撑加固方法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