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0490发布日期:2020-05-08 12: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



背景技术:

标签,是对事物所额外加上的识别用资讯纸卡或牌子。早在1700年,欧洲印制出了用在药品和布匹上作为商品识别的第一批标签。所以,现在的标签是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的,像是给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自己和他人查找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印刷业所称的标签,大部分是用来标识自己产品的相关说明的印刷品,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背面自带胶的,但也有一些印刷时不带胶的,也可称为标签。

现有的全自动贴标签机常用于规模较大,批生产量大的食品药品厂,设备往往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部件出现问题导致整台机器不能正常工作,联动性强,不易及时有效地维修,对于小型食品、饮料、酒厂以及院内制剂等规模微小的行业就不便用全自动贴标签机,多数不具规模的企业、单位往往都采用人工贴标签的方法,如此以来加大了人工劳动力,工作效率低下,贴出来的标签也是忽高忽低影响工艺水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解决了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包括:

底板;

摆放结构,所述摆放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所述摆放结构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

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背面,所述l型板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

回卷结构,所述回卷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回卷结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延伸至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块,所述第一t型块的顶部的外表面套设有收卷轮;

放卷结构,所述放卷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放卷结构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t型块,所述第二t型块的顶部的外表面套设有放卷轮,所述放卷轮的外表面缠绕有标签带;

测标电眼,所述测标电眼通过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放卷结构的左侧;

标签剥离结构,所述标签剥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测标电眼的左侧,所述标签剥离结构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导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底板并延伸至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基座。

优选的,所述基座内壁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弹簧,若干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标签带的正面粘贴有若干个标签贴,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背面设置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标签带的一端贯穿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一侧,所述标签带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轮的外表面连接,并且所述标签带与导杆的外表面缠绕。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框。

优选的,所述存放框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套,若干个所述限位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防滑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将含有标签带和标签贴的放卷轮放置第二t型块上,进行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收卷轮放置在第一t型块上,再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放卷轮上的标签带一端扯出,穿过活动框,并且与导杆的外表面接触,最后贯穿活动框与收卷轮的外表面连接,操作人员手动将玻璃瓶放置在底盘的内部,再手动向右推动玻璃瓶,这时通过光电传感器的设置,就可以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并且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基座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底盘和玻璃瓶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收卷轮进行旋转,通过收卷轮的旋转,可以对标签带进行缠绕,从而拉动标签带,这时含有标签贴的标签带就会运动到导杆的外表面,这时通过压板和导杆的设置,就可以成功将标签贴与标签带进行剥离,并且剥离的同时玻璃瓶在旋转,这时就可以将标签贴粘贴在玻璃瓶上,这时就完成了玻璃瓶标签贴的粘贴,构造简单,原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一目了然,既解决了手工贴标签的劳动量大及工艺水平较次的缺陷,又能很好的解决了投资成本,适用于院内制剂、小规模食品厂、酒厂等位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活动框的结构截面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存放框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1、底板,2、摆放结构,21、电机箱,22、第一电机,23、转动轴,24、基座,25、弹簧,26、底盘,3、l型板,4、光电传感器,5、回卷结构,51、控制箱,52、第二电机,53、旋转轴,54、第一t型块,55、收卷轮,6、放卷结构,61、活动杆,62、第二t型块,63、放卷轮,64、标签带,65、标签贴,7、测标电眼,8、标签剥离结构,81、活动框,82、导杆,83、压板,9、u型架,10、推动板,11、存放框,12、限位套,13、弹性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活动框的结构截面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结构俯视图。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包括:底板1;

摆放结构2,所述摆放结构2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一侧,所述摆放结构2包括电机箱21,所述电机箱21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在这里第一电机22要求交流220v,28w-50w,每分钟120转左右,而且第一电机22接线时要求逆时针旋转;

l型板3,所述l型板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转动轴23的背面,所述l型板3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4,在这里光电传感器4的型号为e3jk-5m3,主要当是光电传感器4得到感应传输给第二电机52信号使第二电机52旋转一个标签长度,标签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第二电机52回卷一个标签的长度,在导杆82和压板83的作用下,转出下一张标识标签;

回卷结构5,所述回卷结构5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回卷结构5包括控制箱51,所述控制箱51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2,在这里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2均外界电源连接,并且与光电传感器4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53,所述旋转轴53的顶端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旋转轴53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块54,所述第一t型块54的顶部的外表面套设有收卷轮55,收卷轮55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使用过后的标签带64进行回收;

放卷结构6,所述放卷结构6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放卷结构6包括活动杆61,所述活动杆61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活动杆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t型块62,所述第二t型块62的顶部的外表面套设有放卷轮63,所述放卷轮63的外表面缠绕有标签带64,在这里第一t型块54和第二t型块62的顶部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并且所述第一t型块54和第二t型块62的顶部均设置有与螺纹块相适配的螺纹,主要是用于对放卷轮63和收卷轮55的固定;

测标电眼7,所述测标电眼7通过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放卷结构6的左侧;

标签剥离结构8,所述标签剥离结构8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测标电眼7的左侧,所述标签剥离结构8包括活动框81,所述活动框81的底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活动框81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导杆82,光电传感器4连接第一电机22使标签剥离,当标签被粘走后,光电传感器4收到感应传输信号给第二电机52回卷空白标签剥离出标识标签,标签剥离结构8的设计,可以使空白标签带64与标签贴65成功剥离,标签贴65在压板83的延伸方向出标签。

所述转动轴23的顶端贯穿所述底板1并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转动轴23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基座24。

所述基座24内壁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弹簧25,若干个所述弹簧25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底盘26,底盘26的内部放置有250ml玻璃瓶,而且底盘26的内部设置有与250ml玻璃瓶卡紧的结构。

所述标签带64的正面粘贴有若干个标签贴65,所述活动框81的内壁的背面设置有压板83,压板83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标签贴65从标签带64上脱离。

所述标签带64的一端贯穿活动框81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81的一侧,所述标签带64延伸至所述活动框81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轮55的外表面连接,并且所述标签带64与导杆82的外表面缠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含有标签带64和标签贴65的放卷轮63放置第二t型块62上,进行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收卷轮55放置在第一t型块54上,再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放卷轮63上的标签带一端扯出,穿过活动框81,并且与导杆82的外表面接触,最后贯穿活动框81与收卷轮55的外表面连接,操作人员手动将玻璃瓶放置在底盘26的内部,再手动向右推动玻璃瓶,这时通过光电传感器4的设置,就可以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2,并且同时启动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2,通过第一电机22的启动,可以带动转动轴23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基座24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底盘26和玻璃瓶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电机52的启动,可以带动收卷轮55进行旋转,通过收卷轮55的旋转,可以对标签带64进行缠绕,从而拉动标签带64,这时含有标签贴65的标签带64就会运动到导杆82的外表面,这时通过压板83和导杆82的设置,就可以成功将标签贴65与标签带64进行剥离,并且剥离的同时玻璃瓶在旋转,这时就可以将标签贴65粘贴在玻璃瓶上,这时就完成了玻璃瓶标签贴65的粘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含有标签带64和标签贴65的放卷轮63放置第二t型块62上,进行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收卷轮55放置在第一t型块54上,再通过螺纹块进行固定,再将放卷轮63上的标签带一端扯出,穿过活动框81,并且与导杆82的外表面接触,最后贯穿活动框81与收卷轮55的外表面连接,操作人员手动将玻璃瓶放置在底盘26的内部,再手动向右推动玻璃瓶,这时通过光电传感器4的设置,就可以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2,并且同时启动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52,通过第一电机22的启动,可以带动转动轴23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基座24进行旋转,间接带动底盘26和玻璃瓶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电机52的启动,可以带动收卷轮55进行旋转,通过收卷轮55的旋转,可以对标签带64进行缠绕,从而拉动标签带64,这时含有标签贴65的标签带64就会运动到导杆82的外表面,这时通过压板83和导杆82的设置,就可以成功将标签贴65与标签带64进行剥离,并且剥离的同时玻璃瓶在旋转,这时就可以将标签贴65粘贴在玻璃瓶上,这时就完成了玻璃瓶标签贴65的粘贴,构造简单,原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一目了然,既解决了手工贴标签的劳动量大及工艺水平较次的缺陷,又能很好的解决了投资成本,适用于院内制剂、小规模食品厂、酒厂等位置的使用。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半自动瓶壁贴标签机,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9,所述u型架9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10,所述推动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框11,存放框11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标签贴65贴完后,玻璃瓶的存放。

所述存放框11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套12,若干个所述限位套12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防滑套13,通过弹性防滑套13提高玻璃瓶摆放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