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杯杯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9450发布日期:2020-06-05 18:5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杯杯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管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杯杯座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麝香痔疮膏(产品专利号:zl02139188.2)灌装封位过程中,每只药管必须通过灌装机完成下管,对光后才能灌装。而目前的模具,对光精度不高,容易出现错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杯杯座模具,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对光准确,无错版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杯杯座模具,包括上杯座、夹持芯和夹持底座,上杯座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径不同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由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构成,第二内腔呈圆柱状,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依次连通,第一内腔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内腔的直径,第三内腔与第二内腔连接的端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内腔的直径;

夹持芯整体呈圆柱状,夹持芯中央设有第一中心孔,夹持芯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将夹持芯均匀分割成若干个夹持瓣的等分槽,若干个夹持瓣被多个环形弹簧聚拢形成圆柱状的夹持芯,多个环形弹簧沿夹持芯轴向均匀紧箍于夹持芯的外侧壁上;

夹持芯位于第二内腔内,夹持底座位于第三内腔内,夹持芯通过夹持底座固定于上杯座内,夹持底座与上杯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夹持芯外侧壁沿其轴向均匀设有多个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和环形弹簧的个数相等,各环形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卡槽中。

所述的夹持芯的两端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夹持芯的轴心相同,上杯座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二内腔的轴心相同,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一环形凹槽配合连接,夹持底座上设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与第二环形凹槽配合连接。

所述的夹持底座和第三内腔均呈圆盘状,夹持底座中央设有第二中心孔,夹持底座的外径与第三内腔的直径相同,第二环形凸台和夹持底座的轴心相同,夹持底座与夹持芯接触的端面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夹持芯与夹持底座接触的端面上对称设有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分别与两限位槽配合连接。

所述的上杯座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夹持底座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槽和定位孔连通,定位孔连接有定位销,定位销的一部分位于定位孔中,另一部分位于定位槽中,上杯座与夹持底座通过定位销周向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该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上杯座的中空结构呈阶梯状,通过夹持底座在轴向上夹持芯固定于中空结构中,通过中空结构在径向上固定夹持芯,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配合在周向上固定夹持芯,使夹持芯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销的配合在周向上固定在夹持底座,使夹持底座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总之,利用夹持芯上的环形弹簧将药管管口夹持住,稳定无相移动,保证对光准确,无错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杯杯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上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杯座的剖视图。

图5为夹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夹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杯座、2-夹持芯、3-夹持底座、4-第一内腔、5-第二内腔、6-第三内腔、7-等分槽、8-夹持瓣、9-环形弹簧、10-环形卡槽、11-第一环形凹槽、12-第二环形凹槽、13-第一环形凸台、14-第二环形凸台、15-限位槽、16-限位凸起、17-定位槽、18-定位孔、1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杯杯座模具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杯座1、夹持芯2和夹持底座3。

如图3和图4所示,上杯座1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径不同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由第一内腔4、第二内腔5和第三内腔6构成,第二内腔5呈圆柱状,第三内腔6呈圆盘状。第一内腔4、第二内腔5和第三内腔6依次连通,第一内腔4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内腔5的直径,第三内腔6的直径大于第二内腔5的直径。上杯座1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3,第一环形凸台13与第二内腔5的轴心相同。

如图5所示,夹持芯2整体呈圆柱状,夹持芯2中央设有第一中心孔,夹持芯2外径略小于第二内腔5的直径。夹持芯2沿其周向设有四个将夹持芯2均匀分割成四个夹持瓣8的等分槽7。夹持芯2外侧壁沿其轴向均匀设有两个环形卡槽10,各环形卡槽10紧箍有环形弹簧9,四个夹持瓣8被两环形弹簧9聚拢形成圆柱状的夹持芯2。夹持芯2的两端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12,第一环形凹槽11、第二环形凹槽12和夹持芯2的轴心相同。夹持芯2的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2的端面上对称设有限位凸起16。

如图6所示,夹持底座3呈圆盘状,夹持底座3中央设有第二中心孔,夹持底座3的外径与第三内腔6的直径相同。夹持底座3的一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凸台14,第二环形凸台14和夹持底座3的轴心相同。夹持底座3的设有第二环形凸台14的端面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5。夹持底座3侧壁上设有定位孔18。

夹持芯2位于第二内腔5内,夹持底座3位于第三内腔6内。第一环形凸台13与第一环形凹槽11配合连接,第二环形凸台14与第二环形凹槽12配合连接,两限位凸起16分别与两限位槽15配合连接。定位孔18连接有定位销19,定位销19的一部分位于定位孔18中,另一部分位于定位槽17中,上杯座1与夹持底座3通过定位销19周向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杯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杯座、夹持芯和夹持底座,上杯座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径不同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由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构成,第二内腔呈圆柱状,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依次连通,第一内腔的最大直径小于第二内腔的直径,第三内腔与第二内腔连接的端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内腔的直径;

夹持芯整体呈圆柱状,夹持芯中央设有第一中心孔,夹持芯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将夹持芯均匀分割成若干个夹持瓣的等分槽,若干个夹持瓣被多个环形弹簧聚拢形成圆柱状的夹持芯,多个环形弹簧沿夹持芯轴向均匀紧箍于夹持芯的外侧壁上;

夹持芯位于第二内腔内,夹持底座位于第三内腔内,夹持芯通过夹持底座固定于上杯座内,夹持底座与上杯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杯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芯外侧壁沿其轴向均匀设有多个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和环形弹簧的个数相等,各环形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杯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芯的两端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夹持芯的轴心相同,上杯座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二内腔的轴心相同,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一环形凹槽配合连接,夹持底座上设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与第二环形凹槽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杯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底座和第三内腔均呈圆盘状,夹持底座中央设有第二中心孔,夹持底座的外径与第三内腔的直径相同,第二环形凸台和夹持底座的轴心相同,夹持底座与夹持芯接触的端面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夹持芯与夹持底座接触的端面上对称设有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分别与两限位槽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杯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杯座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夹持底座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槽和定位孔连通,定位孔连接有定位销,定位销的一部分位于定位孔中,另一部分位于定位槽中,上杯座与夹持底座通过定位销周向定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杯杯座模具,包括上杯座、夹持芯和夹持底座,上杯座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内径不同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由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构成,第二内腔呈圆柱状,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依次连通,夹持芯整体呈圆柱状,夹持芯中央设有第一中心孔,夹持芯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将夹持芯均匀分割成若干个夹持瓣的等分槽,若干个夹持瓣被多个环形弹簧聚拢形成圆柱状的夹持芯,多个环形弹簧沿夹持芯轴向均匀紧箍于夹持芯的外侧壁上,夹持芯位于第二内腔内,夹持底座位于第三内腔内,夹持芯通过夹持底座固定于上杯座内,夹持底座与上杯座固定连接。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对光准确,无错版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吴华清;钱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