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0166发布日期:2020-04-21 17:10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靠放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行业蒸蒸日上,预制构件在住宅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各种尺寸和样式的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相继在工程中应用,这些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通常采用工厂生产,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其中如何更省力、更快捷、更安全地进行预制混凝土墙板运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1605289.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预制墙板运输能够安全平稳的存放和运输预制墙板,并对预制墙板具有保护功能,确保了预制墙板的运输安全,避免因超宽带来的交通处罚,最大限度地提高装卸车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构件损坏几率。但是,其缺少对预制墙板顶部的固定,在遇到颠簸路况或着急转弯时,预制墙板容易发生倾斜、掉落,造成预制墙板损坏,并且严重威胁道路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预制墙板的上部进行固定,提升运输安全性的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包括两个梯形架,相邻的两个所述梯形架相对应的侧边之间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底杆,所述侧板下端的所述底杆顶部架设有垫块,所述梯形架的斜边上设置有可沿其侧面上下滑动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将其与所述梯形架锁定或松开的锁定机构,所述调节支架的端部设置有上挡板。

所述梯形架的侧边为方管,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开设在所述方管外侧的滑道、设置在方管内部的连接板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滑道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支架具有与所述侧板相平行的第一支板及与所述垫块的顶面相平行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一螺栓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板为端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上挡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板上垂直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支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所述上挡板抵接,所述上挡板的l字型板体结构。

所述垫块的底部平面与所述侧板相垂直,所述垫块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下挡板。

所述垫块的顶部铺设有缓冲底板,所述侧板由上至下均匀设置有缓冲侧板。

所述梯形架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前板。

所述底杆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上挡板在运输的过程中对预制墙板的上部进行固定,可有效放置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提升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另外,通过上下滑动调节调节支架,可改变上挡板到垫块之间的距离,可适用于运输不同宽度的预制墙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的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包括两个梯形架1,梯形架1通过方管焊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梯形架1相对应的侧边之间均设置有侧板4,侧板4为矩形钢板,侧板4的两端焊接固定在梯形架1的侧边,侧板4的下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底杆2,侧板4下端的底杆2顶部架设有垫块3,垫块3为长条形,垫块3的底部与底杆2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梯形架1的斜边上设置有可沿其侧面上下滑动的调节支架6,调节支架6上设置有将其与梯形架1锁定或松开的锁定机构,调节支架6的端部设置有上挡板5,上挡板5在运输的过程中对预制墙板的上部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提升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另外,通过上下滑动调节支架6,可改变上挡板5到垫块3之间的距离,可适用于运输不同宽度的预制墙板。

作为锁定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梯形架的侧边为方管,的锁定机构具有开设在方管外侧的滑道16、设置在该方管内部的连接板7及设置在调节支架6上的第一螺栓8,连接板7是与该方管内部相匹配的矩形板体结构,连接板7的两侧与该方管的内部相对两侧壁紧贴,连接板7可在该方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板7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8相配合的内螺纹孔,第一螺栓8贯穿滑道16与连接板7螺纹连接;将第一螺栓8与连接板7拧紧,可将调节支架6固定在梯形架1的斜边方管外侧,将第一螺栓8与连接板7拧松,可将调节支架6沿该方管的侧面上下滑动,改变上挡板5到垫块3之间的距离。

如图1、3和4所示,调节支架6具有与侧板4相平行的第一支板61及与垫块3的顶面相平行的第二支板62,第一螺栓8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板61的中部,第一螺栓8贯穿第一支板61调与连接板7螺纹连接,第二支板62为端部敞口的空腔结构,第二支板61与第一支板61焊接成一体结构,上挡板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板62的内部,第二支板62上垂直设置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与第二支板62螺纹连接,第二螺栓9的端部与上挡板5相抵接,上挡板8的l字型板体结构,上挡板8的下部与预制墙板的上部贴合,防止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上挡板8的上部在第二支板62的内部滑动,通过第二螺栓9可将上挡板5与第二支板62进行固定,可适用于对不同厚度的预制墙板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垫块3的顶部平面与侧板4相垂直,垫块3的顶部外侧垂直设置有下挡板15,下挡板15是与垫块3长度相同的矩形条,下挡板15焊接固定在垫块3的顶部,下挡板15对预制墙板的底部进行限位,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预制墙板的底部发生移动,增加稳定性。

如图2和5所示,梯形架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挡板13,限位挡板13与梯形架1焊接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实施的过程中安装在卡车后部,如图6所示,限位挡板13设置在靠近卡车头部的梯形架1外侧,在运输过程中对预制墙板起到限制作用,在刹车时,限位挡板13可对预制墙板进行阻挡,限制预制挡板向前滑动,撞击驾驶室,威胁驾驶人员安全。

如图1和5所示,限位挡板11靠近侧板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前板14,垫块3的顶部铺设有缓冲底板10,侧板4由上至下均匀设置有缓冲侧板11,其中缓冲前板14、缓冲底板10及缓冲侧板11均为橡胶板,通过橡胶板对预制墙板的缓冲作用,可避免因磕碰损坏预制墙板,缓冲前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挡板13的侧面,缓冲底板10通过螺栓固定在垫块3的顶面,每个侧板4上均均匀分布有三个缓冲侧板13,缓冲侧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4的外侧面。

如图1和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板4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底杆2,底杆2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杆2的底部,固定板1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可设置螺栓,通过螺栓可将本预制墙板运输用靠放架与卡车车体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