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534发布日期:2020-05-29 13: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



背景技术:

导靴是电梯导轨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例如一篇公开号为cn204224024u的《一种电梯导靴及带有该电梯导靴的电梯》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导靴,包括导靴座,所述导靴座内摆动安装有用于与电梯导轨之间形成空气压力膜的靴衬;所述靴衬朝向电梯导轨的一侧为工作侧,该工作侧沿导靴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引导气流的倾斜导向面;所述导靴座上设有限定靴衬活动位置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电梯导靴的电梯。该实用新型利用动压来替代部分纯滑动摩擦,有效减小导靴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导靴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结构紧凑寿命高以及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且在运行中能保证电梯运行稳定可靠噪声低,特别在高速电梯中更能发挥其优势,后期维护成本也较低。但是因为固定滑动导靴的导靴头是固定死的,且结构简单,没有调节机构,随着电梯的运行时间增长,导靴和导轨的配合间隙会越来越大,轿厢在运行中产生晃动,甚至会出现导靴和导轨脱离的现象。另外,导靴与对重导轨的扣合深度一般在30mm以内,当发生地震等较严重地质灾害时,导靴容易脱离导轨使轿厢发生晃动,造成严重的后果。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技术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导靴在使用久后与导轨间隙变大的情况下或地震等震动情况下容易与导轨脱离引起轿厢倾斜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在导靴和轿厢之间设置防脱轨导靴板,电梯导轨在防脱轨导靴板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内的深度大,可以有效防止电梯导轨的脱轨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包括导靴底座和导靴本体,导靴底座设在轿厢上表面,导靴本体安装在导靴底座上,导靴本体上设有导轨滑槽将电梯导轨限制在导靴本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轨导靴板,防脱轨导靴板设在轿厢和导靴底座之间,防脱轨导靴板朝向电梯导轨的一侧开设u形缺口供电梯导轨伸入,电梯导轨在防脱轨导靴板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内的深度大。

现有导靴底座直接安装在轿厢上,导靴底座形状受与轿厢接触面的限制,一般需要做地宽一点,本实用新型在导靴底座与轿厢之间加设防脱轨导靴板,导靴底座安装在防脱轨导靴板上而不直接与轿厢接触,则不用考虑导靴底座的跨度问题,导靴底座可以做得窄一点,节省材料。更重要的是,导靴本体与电梯导轨的扣合深度有限,在一些恶劣条件下容易与电梯导轨脱离造成事故,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轨导靴板朝外的一侧中间开设u形缺口供电梯导轨伸入,电梯导轨在防脱轨导靴板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内的深度大,因为电梯导轨的头部位于导轨滑槽内和防脱轨导靴板的u形缺口内,所以电梯导轨在防脱轨导靴板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内的深度大意味着防脱轨导靴板到电梯导轨尾部的距离更近,这样一来,电梯导轨被更大程度地限制。如果电梯导轨要沿导轨滑槽方向脱出,电梯导轨脱出导靴本体后未脱出防脱轨导靴板,防脱轨导靴板可以发挥作用防止轿厢倾斜;由常识可知电梯导轨分布在轿厢对立侧,意味着轿厢对立侧均设置防脱轨导靴板,轿厢在导轨滑槽方向的位移会受两块防脱轨导靴板的制约,比如左侧导靴受轿厢影响往右侧倾斜,右侧的防脱轨导靴板会先碰到右侧的电梯导轨,阻止轿厢继续右倾,防止左侧电梯导轨与左侧导轨滑槽脱离。当然电梯导轨还可能沿其他方向脱出,但是因为电梯导轨在防脱轨导靴板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内的深度大,所以总是先破坏防脱轨导靴板,防脱轨导靴板可以对导靴本体起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导轨滑槽的内壁设有导靴垫。导靴垫可以调节导轨滑槽内壁和电梯导轨的间隙,让轿厢运行更稳定,而且导靴垫可以减小导轨滑槽和电梯导轨间的摩擦和撞击,起到保护和稳定作用。

作为优选,导靴垫比导轨滑槽短,导靴垫和导轨滑槽滑动配合。电梯导轨和导靴垫直接接触并相互摩擦,导靴垫的大部分磨损发生在轿厢加速启动阶段和减速停止阶段,将导靴垫设为与导轨滑槽滑动配合,在轿厢加速启动的初始阶段,电梯导轨和导靴垫之间的静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在这个过程中,导靴垫和导轨滑槽之间产生相对滑移,降低了电梯导轨和导靴垫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导靴本体平稳度过轿厢加速启动阶段;同理,在轿厢减速停止的初始阶段,导靴垫和导轨滑槽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使导靴本体平稳度过轿厢减速停止阶段。

作为优选,导轨滑槽的上下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挡住导靴垫防止导靴垫脱出导轨滑槽。

作为优选,导轨滑槽的内壁设有滚轮,滚轮的滚动表面与电梯导轨的滑动表面接触。以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减少了摩擦损耗,减小了轿厢运行中的震动和噪音。

作为优选,防脱轨导靴板外套设减震垫。减震垫能吸收一部分震动,不管是u形缺口与电梯导轨间的震动还是防脱轨导靴板与轿厢、导靴底座间的震动都能得到缓冲,增强抗震性能。

作为优选,导靴底座和导靴本体相互垂直,导靴底座和导靴本体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增加导靴底座和导靴本体的结合面的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脱轨导靴板5使电梯导轨4在防脱轨导靴板5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2内的深度大,可以预防电梯导轨4在使用久后与导轨间隙变大情况下或地震等震动情况下脱离导靴本体2引起轿厢3倾斜,也有保护导靴本体2的作用;在电梯导轨4脱出导靴本体2后,只要未脱出防脱轨导靴板5,轿厢就不会倾倒,可以保障安全;(2)导靴底座安装在防脱轨导靴板上而不直接与轿厢接触,则不用考虑导靴底座的跨度问题,导靴底座可以做得窄一点,节省材料;(3)在导轨滑槽内设置和导轨滑槽滑动配合的导靴垫,降低电梯导轨和导靴垫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导靴本体平稳度过轿厢变速阶段;(4)在导轨滑槽的内壁设置滚轮,滚轮的滚动表面与电梯导轨的滑动表面接触,以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减小了轿厢运行中的震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防脱轨导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靴底座,2、导靴本体,21、导轨滑槽,22、凹槽,3、轿厢,4、电梯导轨,5、防脱轨导靴板,51、u形缺口,6、导靴垫,7、限位板,8、滚轮,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抗震防脱轨的电梯导靴结构,包括导靴底座1、导靴本体2和防脱轨导靴板5,防脱轨导靴板5为一块一边宽一边窄的扁平板,窄边的中间开设u形缺口51,电梯导轨4位于轿厢3的左右两侧,防脱轨导靴板5的宽边朝里通过4个螺栓固定在轿厢3的上表面,窄边朝外使u形缺口51正对电梯导轨4,电梯导轨4的横截面为t字形,t字形的竖直部部分伸入u形缺口51中,导靴底座1固定在防脱轨导靴板5上表面,导靴本体2垂直安装在导靴底座1上,导靴本体2上设有导轨滑槽21,导轨滑槽21正对电梯导轨4,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竖直部部分容纳在导轨滑槽21中,u形缺口51的宽度略大于导轨滑槽21的宽度且两者在纵向上的中心线重合,使得防脱轨导靴板5不影响电梯导轨4沿导轨滑槽21的滑动,u形缺口51的深度比导轨滑槽21的深度大,而且防脱轨导靴板5的窄边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小于导轨滑槽21外侧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所以电梯导轨4在防脱轨导靴板5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2内的深度大。

现有导靴底座1直接安装在轿厢3上,导靴底座1形状受与轿厢3接触面的限制,一般需要做地宽一点,本实用新型在导靴底座1与轿厢3之间加设防脱轨导靴板5,导靴底座1安装在防脱轨导靴板5上而不直接与轿厢3接触,则不用考虑导靴底座1的跨度问题,导靴底座1可以做得窄一点,节省材料。更重要的是,导靴本体2与电梯导轨4的扣合深度有限,在一些恶劣条件下容易与电梯导轨4脱离造成事故,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轨导靴板5朝外的一侧中间开设u形缺口51供电梯导轨4伸入,防脱轨导靴板5的窄边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小于导轨滑槽21外侧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这样一来,电梯导轨4被更大程度地限制。如果电梯导轨4要沿导轨滑槽21方向脱出,电梯导轨4脱出导靴本体2后未脱出防脱轨导靴板5,防脱轨导靴板5可以发挥作用防止轿厢3倾斜;轿厢3对立侧均设置防脱轨导靴板5,轿厢3在导轨滑槽21方向的位移会受两块防脱轨导靴板5的制约,比如左侧导靴受轿厢3影响往右侧倾斜,右侧的防脱轨导靴板5会先碰到右侧的电梯导轨4,阻止轿厢3继续右倾,防止左侧电梯导轨4与左侧导轨滑槽21脱离。当然电梯导轨4还可能沿其他方向脱出,但是因为防脱轨导靴板5的窄边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小于导轨滑槽21外侧到电梯导轨4的t字形的水平部分的距离,电梯导轨4在防脱轨导靴板5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2内的深度大,所以总是先破坏防脱轨导靴板5,防脱轨导靴板5可以对导靴本体2起保护作用。

为了减小导轨滑槽21和电梯导轨4间的摩擦和撞击,导轨滑槽21的内壁设有导靴垫6,起到保护和稳定作用,而且导靴垫6调节导轨滑槽21内壁和电梯导轨4的间隙,让轿厢3运行更稳定。

为了增强抗震性能,整个防脱轨导靴板5被套设在减震垫中(图中未画出,减震垫为市购橡胶减震垫),减震垫贴合防脱轨导靴板5的外表面。减震垫能吸收一部分震动,不管是u形缺口51与电梯导轨4间的震动还是防脱轨导靴板5与轿厢3、导靴底座1间的震动都能得到缓冲,电梯运行更稳定。

为了增加导靴底座1和导靴本体2的相互垂直面的强度,导靴底座1和导靴本体2间设有加强筋9。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除了导靴本体2和导靴垫6,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4所示,一个弯折成c字形的导靴垫6贴靠导靴本体2的导轨滑槽21底壁和两个侧壁,竖直方向的长度导靴垫6比导轨滑槽21短,导轨滑槽21的底壁设有竖直方向的凹槽22,导靴垫6上相应设置凸起条插入凹槽22与导轨滑槽21滑动配合,导轨滑槽21的上下端设置限位板7,限位板7挡住导靴垫6防止导靴垫6脱出导轨滑槽21。电梯导轨4和导靴垫6直接接触并相互摩擦,导靴垫6的大部分磨损发生在轿厢3加速启动阶段和减速停止阶段,将导靴垫6设为与导轨滑槽21滑动配合,在轿厢3加速启动的初始阶段,电梯导轨4和导靴垫6之间的静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在这个过程中,导靴垫6和导轨滑槽21之间产生相对滑移,降低了电梯导轨4和导靴垫6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导靴本体2平稳度过轿厢3加速启动阶段;同理,在轿厢3减速停止的初始阶段,导靴垫6和导轨滑槽21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使导靴本体2平稳度过轿厢3减速停止阶段。为了防止导靴垫6滑出导轨滑槽21,在导轨滑槽21的上下端设置限位板7挡住导靴垫6将其限制在导轨滑槽21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滚轮8,如图5所示,导轨滑槽21的内壁设有滚轮8,螺栓穿过滚轮8的中心轴将滚轮8固定在导轨滑槽21的两侧,导靴垫6上镂空几处供滚轮8放入,滚轮8可绕螺栓转动,滚轮8的滚动表面与电梯导轨4的滑动表面接触。以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减少了摩擦损耗,减小了轿厢3运行中的震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脱轨导靴板5使电梯导轨4在防脱轨导靴板5内的深度比在导靴本体2内的深度大,可以预防电梯导轨4在使用久后与导轨间隙变大情况下或地震等震动情况下脱离导靴本体2引起轿厢3倾斜,也有保护导靴本体2的作用;在电梯导轨4脱出导靴本体2后,只要未脱出防脱轨导靴板5,轿厢就不会倾倒,可以保障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改变导轨滑槽21内部结构减小震动对导靴本体2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