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7474发布日期:2020-08-14 19:3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航空运输的机场建设和为机场服务的机场地面支持设备也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目前普遍使用飞机客梯车作为一种主要的机场地面支持设备。

其中作为旅客上下飞机的客梯车的台阶为固定装置,这就要求旅客在上下飞机时需要在飞机客梯车徒步上下,这就给行李体积大的或者行李物件比较多的人士、带小孩、坐轮椅或者担架上的伤残人士和老人、特别是对于发生紧急情况需要用到担架上下飞机等问题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鉴于此设计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客梯车的台阶为固定装置,这就要求旅客在上下飞机时需要在飞机客梯车徒步上下,这就给行李体积大的或者行李物件比较多的人士、带小孩、坐轮椅或者担架上的伤残人士和老人、特别是对于发生紧急情况需要用到担架上下飞机等问题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包括第一安装箱和汽车总成,所述第一安装箱安装在汽车总成上,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底端固定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两侧通过传送带均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键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第一安装箱上,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固定有移动井道,所述移动井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井道,所述固定井道固定在第一安装箱上,所述移动井道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滑轨,所述固定井道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轿厢的两侧,所述轿厢位于移动井道和固定井道的内部,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踏板伸缩机构,所述轿厢顶端与移动井道顶端之间设置有牵引机构。

优选的,所述踏板伸缩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通过第一联轴器固定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端部与轿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镶嵌在第二固定块内,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下侧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在第二滑块上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轿厢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上端粘贴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通过第二联轴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三伺服电机的一端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在移动井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键连接有卷料辊,所述卷料辊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与轿厢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卷料辊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钢丝绳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和卷料辊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移动井道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进而第一皮带轮通过传送带带动两侧的第二皮带轮旋转,进而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驱动第一固定块沿第一丝杆上下运动,进而第一固定块带动移动井道上下运动,当移动井道向上运动到上端时,移动井道与固定井道交错分离,轿厢两侧的第一滑块在移动井道上的第一滑轨内滑动,当移动井道向下运动到低端时,移动井道与固定井道重合,轿厢两侧的第一滑块在移动井道和固定井道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滑动,井道分为移动井道和固定井道两部分组成,移动井道实现井道高度调节,使轿厢的高度可以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飞机,提高装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电梯的运动为竖直直行运动,上下运行平稳且安全可靠,解决了坐轮椅或者担架上的伤残人士和老人,行李体积大的或者行李物件比较多的人士,小孩的上下飞机不便、容易发生磕碰、跌落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丝杆旋转,进而第二丝杆驱动第二固定块沿第二丝杆前后运动,进而第二固定块带动踏板沿滑槽前后运动,踏板向前运动伸出轿厢并与飞机连接,使飞机和轿厢之间没有缝隙,便于顾客登机,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井道和固定井道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伸缩机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结构图。

附图标记:1、第一安装箱;2、汽车总成;3、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皮带轮;5、第二皮带轮;6、第一丝杆;7、支撑架;8、第一固定块;9、移动井道;10、固定井道;11、第一滑轨;12、第二滑轨;13、第一滑块;14、轿厢;15、踏板伸缩机构;150、第二伺服电机;151、第一联轴器;152、第二丝杆;153、传动螺母;154、第二固定块;155、踏板;156、滑槽;157、第二滑块;158、橡胶垫;159、防滑纹;16、牵引机构;160、第三伺服电机;161、第二联轴器;162、转轴;163、支撑块;164、卷料辊;165、钢丝绳;166、限位板;17、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井道高度可调的双导直行电梯,包括第一安装箱1和汽车总成2,所述第一安装箱1安装在汽车总成2上,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端固定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第一皮带轮4的两侧通过传送带均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所述第二皮带轮5键连接有第一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6的上端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固定在第一安装箱1上,所述第一丝杆6上螺纹传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8,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8之间固定有移动井道9,所述移动井道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井道10,所述固定井道10固定在第一安装箱1上,所述移动井道9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滑轨11,所述固定井道10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滑轨12,所述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滑块13固定在轿厢14的两侧,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轨12和第一滑块13可设置为多根,以便增加轿厢14运行的稳定性,且它们的形状可为矩形或圆形,所述轿厢14位于移动井道9和固定井道10的内部,所述轿厢14的底端设置有踏板伸缩机构15,所述轿厢14顶端与移动井道9顶端之间设置有牵引机构16。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伸缩机构1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5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0的输出轴端部通过第一联轴器151固定有第二丝杆152,所述第二丝杆152远离第二伺服电机150的一端端部与轿厢14转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50驱动第二丝杆152旋转,为后续提动驱动力,结构简单,动力损耗少,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152上螺纹传动连接有传动螺母153,所述传动螺母153镶嵌在第二固定块154内,所述第二固定块154的上端固定有踏板155,所述踏板155的下侧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56,所述滑槽156在第二滑块157上滑动,所述第二滑块157固定在轿厢14的下端。踏板155向前运动伸出轿厢14并与飞机连接,使飞机和轿厢14之间没有缝隙,便于顾客登机,安全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155的上端粘贴有橡胶垫158,所述橡胶垫158上设置有防滑纹159。橡胶垫158的设置使顾客在踏板155上行走时,顾客的脚与踏板155之间柔性接触,提高脚的舒适度,防滑纹159的设置增大脚与橡胶垫158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顾客在踏板155上行走时脚与橡胶垫158之间打滑而导致摔倒,起到防滑作用,安全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16包括第三伺服电机160,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60的输出轴端部通过第二联轴器161固定有转轴162,所述转轴162远离第三伺服电机160的一端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63,所述支撑块163固定在移动井道9的上端。实现转轴162的转动,为装置提供牵引力。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162上键连接有卷料辊164,所述卷料辊164上缠绕有钢丝绳165,所述钢丝绳165的下端与轿厢14的顶端固定连接。实现轿厢14在移动井道9内高度的任意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飞机,提高装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卷料辊164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板166,所述钢丝绳165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66之间。限位板166的设置防止卷料辊164上缠绕的钢丝绳165滑出卷料辊164,起到限位、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60和卷料辊16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固定在移动井道9的顶端。避免外界异物与它们接触,影响正常工作,实现对第三伺服电机160和卷料辊164的隔离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汽车总成2、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150和第三伺服电机16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汽车总成2、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150和第三伺服电机16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3带动第一皮带轮4旋转,进而第一皮带轮4通过传送带带动两侧的第二皮带轮5旋转,进而第二皮带轮5带动第一丝杆6旋转,第一丝杆6驱动第一固定块8沿第一丝杆6向上运动,进而第一固定块8带动移动井道9向上运动,当移动井道9向上运动到上端时,移动井道9与固定井道10交错分离,轿厢14两侧的第一滑块13在移动井道9上的第一滑轨11内滑动,当移动井道9向下运动到底端时,移动井道9与固定井道10重合,轿厢14两侧的第一滑块13在移动井道9和固定井道10上的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内滑动,井道分为移动井道9和固定井道10两部分,移动井道9实现井道高度调节;

移动井道9到达上端后启动第三伺服电机160,进而第三伺服电机160带动转轴162旋转,转轴162带动卷料辊164旋转,进而卷料辊164实现对钢丝绳165的收卷或放卷,钢丝绳165收卷对轿厢14向上拉动,钢丝绳165放卷使轿厢14向下运动,进而实现轿厢14在移动井道9内高度任意调节

轿厢14的高度调节好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50,进而第二伺服电机150驱动第二丝杆152旋转,进而第二丝杆152驱动传动螺母153沿第二丝杆152向前运动,进而传动螺母153带动第二固定块154向前运动,进而第二固定块154带动踏板155沿第二滑槽156向前运动,踏板155向前运动伸出轿厢14并与飞机连接,使飞机和轿厢14之间没有缝隙,便于顾客登机,安全性提高,整个过程完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