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电梯及钢丝绳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257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超高速电梯及钢丝绳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超高速电梯及钢丝绳护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超高速电梯上,一般在电梯轿箱的顶部和底部会加装导流罩,但由于曳引钢丝绳的一端一般固定在轿厢顶部的轿架上,因此顶部的导流罩需要留出孔位便于钢丝绳通过;补偿钢丝绳重量的补偿钢丝绳的一端一般固定轿厢底部的轿底结构上,因此轿厢下部的导流罩也需要预留补偿钢丝绳通过的孔位;超高速电梯运行时,空气会从这些孔位灌入,形成风噪,降低了导流罩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速电梯及钢丝绳护套,该钢丝绳护套可有效阻止空气从导流罩预留口内灌入,避免风噪。

其技术方案如下:

钢丝绳护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钢丝绳穿孔及钢丝绳穿槽,所述钢丝绳穿孔与所述钢丝绳穿槽相通,所述钢丝绳穿槽从所述主体的一侧边贯通至所述钢丝绳穿孔的底部,所述钢丝绳穿孔从所述钢丝绳穿槽的一端贯通至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钢丝绳穿孔与所述钢丝绳穿槽形成“l”型结构。

所述主体至少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一卡槽。

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边,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贯通至所述钢丝绳穿槽的另一端。

所述钢丝绳穿孔至少为两个,所述钢丝绳穿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也至少为两个,每一个所述钢丝绳穿孔与一个所述钢丝绳穿槽相通,每一个所述钢丝绳穿槽还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相通。

至少两个所述钢丝绳穿孔在所述主体上交错分布。

所述主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超高速电梯,包括电梯轿厢、上导流罩及下导流罩,还包括两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钢丝绳护套,所述上导流罩固定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下导流罩固定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上导流罩与所述下导流罩上均设有预留口,两个所述钢丝绳护套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预留口内,所述钢丝绳护套与所述预留口相匹配。

所述上导流罩与所述下导流罩上均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向所述预留口中部凸出,钢丝绳护套至少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条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钢丝绳护套通过第一卡条及第一卡槽固定于所述上导流罩及所述下导流罩上。

所述轿厢顶部还固定有曳引钢丝绳,所述曳引钢丝绳一端依次穿过钢丝绳穿槽及钢丝绳穿孔后穿过所述上导流罩,所述轿厢底部还固定有补偿钢丝绳,所述补偿钢丝绳的一端依次穿过钢丝绳穿槽及钢丝绳穿孔后穿过所述下导流罩。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电梯轿厢的上导流罩与下导流罩上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预留口,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空气会从预留口灌入,形成风噪,本申请的钢丝绳护套固定于预留口内,钢丝绳护套上设有钢丝绳穿孔及钢丝绳穿槽,曳引钢丝绳的一端从下导流罩上的钢丝绳护套的一侧边进入钢丝绳穿槽,然后经过钢丝绳穿槽进入钢丝绳穿孔,经过钢丝绳穿孔后从主体的上表面穿出,补偿钢丝绳的一端从下导流罩上的钢丝绳护套的一侧边进入钢丝绳穿槽,然后经过钢丝绳穿槽进入钢丝绳穿孔,经过钢丝绳穿孔后从主体的上表面穿出,钢丝绳护套对预留口进行封堵,在保证钢丝绳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从预留口灌入上导流罩或下导流罩内部,避免风噪的形成。

2、钢丝绳穿槽从主体的一侧边贯通至钢丝绳穿孔的底部,钢丝绳穿孔从主体的上表面贯通至钢丝绳穿槽的一端,钢丝绳穿孔与钢丝绳穿槽形成“l”型结构,避免了空气直接从钢丝绳穿孔进入导流罩内部,进一步避免了风噪的形成。

3、钢丝绳护套的主体上设有第一卡槽,上导流罩与下导流罩上设有第一卡条,钢丝绳护套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条固定于上导流罩或下导流罩上,钢丝绳护套的固定方式简单,便于钢丝绳护套的安装及拆卸。

4、主体上还设有第一凹槽,曳引钢丝绳或补偿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凹槽,通过第一凹槽进入钢丝绳穿槽,第一凹槽的存在便于曳引钢丝绳或补偿钢丝绳穿过钢丝绳护套,且曳引钢丝绳或补偿钢丝绳不会对钢丝绳护套固定在预留口内造成影响,钢丝绳护套固定在预留口后,钢丝绳护套与上导流罩或下导流罩之间不会存在间隙。

5、至少两个钢丝绳穿孔在主体上交错分布,钢丝绳穿孔交错分布后,曳引钢丝绳或补偿钢丝绳穿过后相邻钢丝绳之间不会过于拥挤。

6、主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可减缓曳引钢丝绳或补偿钢丝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钢丝绳护套与上导流罩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钢丝绳护套与下导流罩的组合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钢丝绳护套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钢丝绳护套安装于上导流罩后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钢丝绳护套;200、电梯轿厢;300、上导流罩;400、下导流罩;110、主体;120、钢丝绳穿孔;130、钢丝绳穿槽;500、曳引钢丝绳;600、补偿钢丝绳;700、预留口;140、第一凹槽;150、第一侧边;160、第一卡槽;800、第一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钢丝绳护套,该钢丝绳护套100固定于电梯轿厢200的上导流罩300上或下导流罩400上,该钢丝绳护套100包括主体110,主体110上设有钢丝绳穿孔120及钢丝绳穿槽130,钢丝绳穿孔120与钢丝绳穿槽130相通,钢丝绳穿槽130从主体110的一侧边贯通至钢丝绳穿孔120的底部,钢丝绳穿孔120从主体110的上表面贯通至钢丝绳穿槽130的一端,钢丝绳穿孔120与钢丝绳穿槽130形成“l”型结构。为了便于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的穿过,在电梯轿厢200的上导流罩300与下导流罩400上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预留口700,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空气会从预留口700灌入,形成风噪,本实施例的钢丝绳护套100固定于预留口700内,曳引钢丝绳500的一端从下导流罩400上的钢丝绳护套100的一侧边进入钢丝绳穿槽130,然后经过钢丝绳穿槽130进入钢丝绳穿孔120,经过钢丝绳穿孔120后从主体110的上表面穿出,补偿钢丝绳600的一端从下导流罩400上的钢丝绳护套100的一侧边进入钢丝绳穿槽130,然后经过钢丝绳穿槽130进入钢丝绳穿孔120,经过钢丝绳穿孔120后从主体110的上表面穿出,钢丝绳护套100对预留口700进行封堵,在保证钢丝绳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从预留口700灌入上导流罩300或下导流罩400内部,避免风噪的形成。钢丝绳穿孔120与钢丝绳穿槽130形成“l”型结构,避免了空气直接从钢丝绳穿孔120进入导流罩内部,进一步避免了风噪的形成。

钢丝绳护套100的主体110上还设有第一凹槽140,第一凹槽140位于主体110的一侧边,第一凹槽140从主体110的下表面贯通至钢丝绳穿槽130的另一端。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的一端穿过第一凹槽140,通过第一凹槽140进入钢丝绳穿槽130,第一凹槽140的存在便于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穿过钢丝绳护套100,且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不会对钢丝绳护套100固定在预留口700内造成影响,钢丝绳护套100固定在预留口700后,钢丝绳护套100与上导流罩300或下导流罩400之间不会存在间隙。

本实施例的钢丝绳穿孔120至少为两个,钢丝绳穿槽130与第一凹槽140也至少为两个,每一个钢丝绳穿孔120与一个钢丝绳穿槽130相通,每一个钢丝绳穿槽130还与一个第一凹槽140相通,其中,至少两个钢丝绳穿孔120在主体110上交错分布,钢丝绳穿孔120交错分布后,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穿过后相邻钢丝绳之间不会过于拥挤。

为了将钢丝绳护套100固定在上导流罩300或下导流罩400上,本实施例的主体110至少具有第一侧边150,第一侧边150设有第一卡槽160,同时在上导流罩300和下导流罩400上设置第一卡条800,第一卡条800向预留口700中部凸出,第一卡条800与第一卡槽160相匹配,钢丝绳护套100通过第一卡条800及第一卡槽160固定于上导流罩300及所述下导流罩400上,钢丝绳护套100的固定方式简单,便于钢丝绳护套100的安装及拆卸。

本实施例的主体1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可减缓曳引钢丝绳500或补偿钢丝绳600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上述钢丝绳穿孔120、钢丝绳穿槽130及第一凹槽140可为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钢丝绳穿孔120、钢丝绳穿槽130及第一凹槽140的数量可根据曳引钢丝绳500和补偿钢丝绳600的数量进行设置,不限定具体数量,钢丝绳护套100上的第一卡槽160可甚至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超高速电梯,包括电梯轿厢200、上导流罩300及下导流罩400,还包括两个如上述所述的钢丝绳护套100,上导流罩300固定于电梯轿厢200的顶部,下导流罩400固定于电梯轿厢200的底部,上导流罩300与下导流罩400上均设有预留口700,两个钢丝绳护套100分别固定于两个预留口700内,钢丝绳护套100与预留口700相匹配,其中,上导流罩300与下导流罩400上均设有第一卡条800,第一卡条800向预留口700中部凸出,钢丝绳护套100至少具有第一侧边150,第一侧边150设有第一卡槽160,第一卡条800与第一卡槽160相匹配,钢丝绳护套100通过第一卡条800及第一卡槽160固定于上导流罩300及下导流罩400上。

轿厢顶部还固定有曳引钢丝绳500,曳引钢丝绳500一端依次穿过钢丝绳穿槽130及钢丝绳穿孔120后穿过上导流罩300,轿厢底部还固定有补偿钢丝绳600,补偿钢丝绳600的一端依次穿过钢丝绳穿槽130及钢丝绳穿孔120后穿过下导流罩40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