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625发布日期:2020-06-02 18:2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定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包装箱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箱作为常用包材,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使用普遍。在目前自动化生产发展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动装箱对整个自动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过程中,由于来料与包装箱尺寸接近,对包装箱位置精确度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增加包装箱的位置精确度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箱定位装置,使用感应机构检测包装箱位置,并利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对包装箱的四个自由度进行吸纳为,从而有效提高包装箱位置的精确度。

一种包装箱定位装置,包装箱由运输带进行传输,包括:感应机构,检测所述包装箱的位置;基座,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一侧;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包括用于对包装箱沿第一方向进行调节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用于对包装箱沿第二方向进行调节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定位结构电连接,且当所述感应机构检测到所述包装箱进入所述定位结构对应的区域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所述包装箱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所述包装箱进行限位。

所述包装箱的截面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且所述运输带的运输方向与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侧挡板和第一推板,所述侧挡板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推板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推板具有靠近所述侧挡板运动的第一状态和远离所述侧挡板运动的第二状态,当所述感应机构检测到所述包装箱到达预设区域后,所述第一推板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且直至将包装箱挤压至侧挡板上。

所述包装箱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推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两个挤压机构,一个所述挤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包装箱沿所述运输带运输方向的前侧,另一所述挤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包装箱沿所述运输带运输方向的后侧,且当所述感应机构检测到所述包装箱到达预设区域后,两个所述挤压机构分别对所述包装箱的相对的侧面进行抵接定位。

所述挤压机构均包括第二推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且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包装箱的对应侧面。

所述包装箱定位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且在所述移动机构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包装箱。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托举臂,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托举臂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且所述托举臂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运输带。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轴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托举臂通过所述转动轴可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且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所述托举臂相配合的定位轴,且在所述托举臂远离或靠近所述运输带的过程中,所述定位轴使所述托举臂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进行转动。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所述转动轴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块上。

所述托举臂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分为靠近所述运输带的第一部和远离所述运输带的第二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部上,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定位轴配合带动所述托举臂自由转动。

所述导向面为斜面,所述斜面沿远离所述运输带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到所述基座的距离大于所述定位轴的轴线到所述基座的距离,所述第二端到所述基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轴的轴线到所述基座的距离。

所述定位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定位轴的轴线与所述基座所处平面具有夹角。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片和第一传感器,所述感应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在所述感应片移动到所述第一传感器处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停止工作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开始对所述包装箱进行限位。

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电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均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在实现物料自动装箱前,利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对包装箱进行精准定位,利用感应机构检测包装箱的位置,实现对包装箱的自动定位,解决了包装箱精确定位的问题,有效的替代了人工作业,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其中:

1、感应机构;2、基座;10、包装箱;311、侧挡板;312、第一推板;313、第一驱动机构;321、挤压机构;3211、第二推板;3212、第二驱动机构;41、第三驱动机构;42、托举臂;43、转动轴;44、支撑臂;45、定位轴;46、滑动块;421、导向面;47、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定位装置,包装箱10由运输带进行传输,包括:感应机构1,检测所述包装箱10的位置;基座2,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一侧;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并在运输带上形成用于对包装箱10进行限位的工作区域,且包括用于对包装箱10沿第一方向进行调节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用于对包装箱10沿第二方向进行调节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感应机构1与所述定位结构电连接,且当所述感应机构1检测到所述包装箱10进入所述定位结构对应的区域(工作区域)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所述包装箱10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所述包装箱10进行限位,当包装箱10进入感应机构1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机构1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定位结构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开始工作,依次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对包装箱10进行挤压,从而将包装箱10挤压到设定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包装箱10的限位,保证包装箱10的位置精确度。

所述包装箱10的截面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且所述运输带的运输方向与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实现对包装箱10的前后左右四个自由度的定位,从而保证包装箱10的位置精确度。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侧挡板311和第一推板312,所述侧挡板311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推板312设置于所述运输带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推板312具有靠近所述侧挡板311运动的第一状态和远离所述侧挡板311运动的第二状态,当所述感应机构1检测到所述包装箱10到达预设区域后,所述第一推板312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且直至将包装箱10挤压至侧挡板311上,在对包装箱10进行定位时,根据包装箱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侧挡板311和第一推板312之间的最小距离,当第一推板312逐渐靠近侧挡板311时,将包装箱10逐渐挤压向侧挡板311,并在最终第一推板312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完成对包装箱10的宽度方向的定位,也即以运输带运输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实现对包装箱10左右方向的定位。

所述包装箱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3,所述第一推板312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3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3带动所述第一推板312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第一驱动机构313与感应机构1电连接,当感应机构1检测到包装箱10进入到定位结构的工作区域内时,感应机构1将感应信号传递至第一驱动机构313,使第一驱动机构313带动第一推板312向第一状态移动。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两个挤压机构321,一个所述挤压机构321设置于所述包装箱10沿所述运输带运输方向的前侧,另一所述挤压机构321设置于所述包装箱10沿所述运输带运输方向的后侧,且当所述感应机构1检测到所述包装箱10到达预设区域后,两个所述挤压机构321分别对所述包装箱10的相对的侧面进行抵接定位,当两个挤压机构321均抵接于包装箱10的对应侧面上时,实现对包装箱10的长度方向的定位,也即以运输带运输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实现对包装箱10前后方向的定位。

所述挤压机构321均包括第二推板3211和第二驱动机构3212,所述第二推板3211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12上,且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12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包装箱10的对应侧面,与第一驱动机构313的工作原理相同,当第二驱动机构3212接收到工作信号时,第二驱动机构3212驱动第二推板3211向包装箱10的对应侧面进行靠近,其中两个挤压机构321的第二推板3211之间的间距根据包装箱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进行设定,使在两个第二推板3211完成运动时,之间的间距与包装箱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等,从而完成对包装箱10长度方向上的定位。

所述包装箱定位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且在所述移动机构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包装箱10,利用移动机构使第二定位结构脱离运输带,避免第二定位结构在运输带上阻碍包装箱10的移动,从而使包装箱10能够顺利的进入定位结构的工作区域内。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41和托举臂4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所述托举臂42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上,且所述托举臂42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运输带,其中在感应机构1检测到包装箱10的位置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第三驱动机构41处,使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托举臂42向包装箱10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挤压机构321分别伸至所述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从而使第二定位结构能够对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进行定位。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轴43和支撑臂44,所述支撑臂44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所述托举臂42通过所述转动轴43可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上,且所述支撑臂44上设置有与所述托举臂42相配合的定位轴45,且在所述托举臂42远离或靠近所述运输带的过程中,所述定位轴45使所述托举臂42沿所述转动轴43的轴线进行转动,也即定位轴45对托举臂42远离运输带的部分进行挤压,在托举臂42远离运输带的过程中定位轴45挤压托举臂42,使托举臂42处于运输带上方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远离运输带,从而有效的对包装箱10进行避让,而在托举臂42靠近运输带的过程中,托举臂42远离运输带的部分在定位轴45上进行滑动,此时托举臂42处于运输带上方的部分在自身重力及第二定位结构的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靠近运输带,并在最终使第二定位结构处于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实现定位,也即托举臂42处于运输带上方的端部在托举臂42远离或靠近所述运输带的过程中沿弧线运动。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块46,所述滑动块46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上,所述转动轴43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块46上,利用滑动块46将第三驱动机构41的运动传递至转动轴43上,并且对转动轴43给出转动支点。

所述托举臂42沿所述转动轴43的轴线分为靠近所述运输带的第一部和远离所述运输带的第二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第一部上,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导向面421,且所述导向面421与所述定位轴45配合带动所述托举臂42自由转动,其中在两个挤压机构321处于所述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时,所述第二部处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

所述导向面421为斜面,所述斜面沿远离所述运输带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到所述基座2的距离大于所述定位轴45的轴线到所述基座2的距离,所述第二端到所述基座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轴45的轴线到所述基座2的距离,当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托举臂42向靠近所述运输带的方向移动时,定位轴45向第一端滑动,直至两个挤压机构321处于所述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当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托举臂42向远离所述运输带的方向移动时,定位轴45向第二端滑动,直至托举臂42及第二定位结构不与包装箱10产生干涉为止。

所述定位轴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轴45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定位轴45的轴线与所述基座2所处平面具有夹角,利用两个定位轴45对托举臂42的最终倾斜角度进行限定,避免托举臂42倾角过大而无法复位。

所述托举臂42、所述支撑臂4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沿所述运输带运输方向的两侧,特别的,每一所述支撑臂44上的所述定位轴4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每一所述支撑臂44上的定位轴45均处于所述支撑臂44远离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的一侧。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片47和第一传感器,所述感应片47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且在所述感应片47移动到所述第一传感器处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停止工作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开始对所述包装箱10进行限位,特别的,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感应片47移动到所述第二传感器处时,托举臂42及第二定位结构处于不与包装箱10产生干涉的位置。

特别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接近传感器。

所述感应机构1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12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电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12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1均为气缸。

在对包装箱进行定位时,感应机构1检测包装箱10的位置,当包装箱10进入定位结构的工作区域时,感应机构1将电信号传递至第一驱动机构313、第二驱动机构3212和第三驱动机构41处,第一驱动机构313带动第一推板312将包装箱10挤压至侧挡板311上完成第一方向的定位,第三驱动机构41带动托举臂42向运输带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定位轴45与导向面421滑动配合,使托举臂42将第二定位结构放置在包装箱10的前侧和后侧,在第三驱动机构41移动过程中,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感应片47的位置后,第三驱动机构41停止工作,并同时第二驱动机构3212开始带动对应的第二推板3211靠近包装箱10的对应的侧面,直至两个第二推板3211抵接到包装箱10的对应侧面,从而完成对包装箱10的第二方向的定位,运输带实现包装箱10的上下方向的定位,因此,此时的包装箱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定,解决了包装箱10精确定位的问题,有效的替代了人工作业,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