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819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轮对、主变压器更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



背景技术:

当轴箱轴承、抱轴承、电机轴承发生故障,或驱动电机发生其他故障以及轮对发生损伤等临修活件时,落轮机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落轮机在不推出转向架的情况下,即可对铁路列车的轮对进行更换。

现有的落轮机基于标准《tb/t839-2006机车电动落轮机》设计,使用范围针对普速客运列车的机车和客车等,不能满足动车组不同型号动车、拖车的换轮需求。客整所现有落轮机最大适用轴重为15吨,适用轮径为900mm,无法满足动力车1250mm轮径、轴重25吨的要求。如果考虑对客整所原有落轮机进行改造,因即有地坑深度和长度均不满足要求,机械部分也不能利用,所以改造不具备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动车和拖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极大的提高了轮对的替换效率,落轮机适用于160公里动车组的各类转向架,无论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能很好的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动车组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以及动力车拖车轮对换轮作业,所述动拖两用落轮机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平板;

所述活动过桥与所述主机为分体结构,其前后两端可松脱地连接两侧的固定式检修轨道,其长度构造为,动力车和拖车轮对更换作业时其上部只用于支撑单个轮对,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时其上部用于支撑与其配合的所述支撑平板;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检修轨道上,其上部用于在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的构架的外端部,在拖车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内侧的构架中部;

所述主机位于落轮坑中,其上部用于承载升降所述活动过桥及活动过桥上拆卸的轮对或者支撑平板-动力车主变压器组合,其下部在所述落轮坑中横向行走、用于将承载物移动至检修轨道侧边的更换工位。

优选地,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架和安装在主机架上的升降装置和行走部。

优选地,所述主机架包括底部的行走架、上部的升降架;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和所述行走架之间,所述行走部安装于所述行走架。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蜗杆、蜗轮蜗杆传动箱、升降传动系统;

所述蜗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行走架,其上端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安装于所述升降架的下方,为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系统升降动力。

优选地,所述行走部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和滑线机构;

所述主动轮组、从动轮组行走于所述落轮坑的底面或底面上的轨道上;所述滑线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行走架横向移动固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为千斤顶。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动拖两用落轮机主体结构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平板;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减免维护的优点。

(2)结合动力车、拖车及控制车转向架及轮对的具体情况,将落轮机的过桥做成两个单条活动轨道、落轮机主机的升降平台利用丝杠实现与检查地沟深度的衔接适宜性,二者形成通畅的贯通地沟,实现牵引杆拆装设备的作业空间。提供两个移动式15吨共30吨的辅助支撑,动力车落轮时支在被落轮对靠近的构架端部,拖车及控制车落轮时支在构架的中部,辅助支撑的顶部设计微调机构,保证转向架平衡和车体负重。

(3)落轮机具有将轮对(电机)升降及横向移送出车体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轮对的替换效率。

(4)落轮机适用于160公里动车组的各类转向架,无论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能很好的匹配。

(5)落轮机为客整所在线设备,允许动车组限速通过设备。落轮作业前无需对动车组进行任何辅助拆装。

(6)落轮机的过桥与主机为分体结构,动车组通过时过桥独立承载,主机部件不受力。

(7)丝杠、螺母采用自润滑方式;走行轴承采用无油轴承,使设备减免维护。

(8)过桥采用两条分开的活动轨道设计,提供了牵引杆拆装作业空间。

(9)落轮机功能丰富,除了替换轮对以外,还可以替换主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拖两用落轮机在轨道纵向方向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拖两用落轮机在轨道横向方向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拖车轮对更换作业的示意图。

图中尺寸标记的单位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用于动车组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以及动力车拖车轮对换轮作业,所述动拖两用落轮机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6、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9、支撑平板;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减免维护的优点。

所述活动过桥6与所述主机为分体结构,其前后两端可松脱地连接两侧的固定式检修轨道,其长度构造为,动力车和拖车轮对更换作业时其上部只用于支撑单个轮对,动力车主变压器更换作业时其上部用于支撑与其配合的所述支撑平板。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9的底部位于所述检修轨道上,其上部用于在动力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的构架的外端部,在拖车车轮对更换作业时支撑待落轮对内侧的构架中部。

所述主机位于落轮坑10中,其上部用于承载升降所述活动过桥6及活动过桥上拆卸的轮对或者支撑平板-动力车主变压器组合,其下部在所述落轮坑10中横向行走、用于将承载物移动至检修轨道侧边的更换工位。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架和安装在主机架上的升降装置和行走部。所述主机架包括底部的行走架1、上部的升降架2;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架2和所述行走架1之间,所述行走部安装于所述行走架1。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蜗杆、蜗轮蜗杆传动箱3、升降传动系统7;所述蜗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行走架1,其上端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3连接所述升降架2,所述升降传动系统7安装于所述升降架2的下方,为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3系统升降动力。所述行走部包括主动轮组4、从动轮组5和滑线机构8;所述主动轮组4、从动轮组5行走于所述落轮坑10的底面或底面上的轨道上;所述滑线机构8用于带动所述行走架1横向移动固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装置9为15吨的千斤顶,两个移动式辅助支撑装置共30吨。

如图3所示,当动车组动力车驶上落轮机准备换轮作业时,落轮机工作流程为:动力车车轮为带有牵引电机和齿轮箱的轮对,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当动力车单个预定轮对行驶到落轮机的活动过桥6上时,车辆停止;在车辆停止后,给待落轮对前后放好防滑铁鞋,防止轮对溜走;使用辅助支撑装置9撑住待落轮对的构架的外端部,对动力车轮对进行拆卸作业;主机行走到活动过桥6的下方,预先支撑住活动过桥,动力车轮对拆卸完毕后,松脱活动过桥6与两端固定检修轨道的连接;主机的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降下,将拆解后的动力车轮对落入坑底,滑线机构8带动行走架1横向移动固定距离,行走架1下方通过主动轮组4和从动轮组5滚动实现横向移动;横移完毕后,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升起,将拆解后的动力车轮对抬升至车辆侧方,至此动力车轮对落轮完毕。

当动车驶上落轮机准备换主变作业时,落轮机工作流程为:

当动力车经过活动过桥6行驶到预定位置,主变压器正对着下方的活动过桥6时,车辆停止;主机行走到活动过桥6的下方,支撑住活动过桥6,松脱活动过桥6与两端固定检修轨道的连接,主机的升降架2降下,将活动过桥6先下沉,然后行走架1横向移动到车辆侧方,通过天车起重机将与活动过桥6配合的支撑平板放在活动过桥6上;行走架1横向移动回位,将支撑平板移动到主变压器下方,主机的升降架2带动活动过桥6和支撑平板上升,使得支撑平板的上平面与主变压器的下平面齐平,对主变压器进行拆卸作业;主变压器拆卸完毕后,主机的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降下,将拆解后的主变压器落入坑底,滑线机构8带动行走架1横向移动固定距离,行走架1下方通过主动轮组4和从动轮组5滚动实现横向移动;横移完毕后,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升起,将拆解后的主变压器抬升至车辆侧方,至此动力车的主变压器完成拆解及转移。

如图4所示,当拖车驶上落轮机准备换轮作业时,落轮机工作流程为:拖车车轮为带有轴制动盘的轮对,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当拖车单个预定轮对行驶到落轮机的活动过桥6上时,车辆停止;在车辆停止后,给待落轮对前后放好防滑铁鞋,防止轮对溜走;使用辅助支撑装置9撑住待落轮对内侧的构架中部,对拖车轮对进行拆卸作业;主机行走到活动过桥6的下方,预先支撑住活动过桥,拖车轮对拆卸完毕后,松脱活动过桥6与两端固定检修轨道的连接;主机的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降下,将拆解后的拖车轮对落入坑底,滑线机构8带动行走架1横向移动固定距离,行走架1下方通过主动轮组4和从动轮组5滚动实现横向移动;横移完毕后,升降传动系统7开始工作,通过蜗轮传动箱3带动升降架2缓缓升起,将拆解后的拖车轮对抬升至车辆侧方,至此拖车轮对落轮完毕。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动拖两用落轮机主体结构包括两个单条活动过桥、一台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主机、两个辅助支撑装置、支撑平板;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减免维护的优点。

(2)结合动力车、拖车及控制车转向架及轮对的具体情况,将落轮机的过桥做成两个单条活动轨道、落轮机主机的升降平台利用丝杠实现与检查地沟深度的衔接适宜性,二者形成通畅的贯通地沟,实现牵引杆拆装设备的作业空间。提供两个移动式15吨共30吨的辅助支撑,动力车落轮时支在被落轮对靠近的构架端部,拖车及控制车落轮时支在构架的中部,辅助支撑的顶部设计微调机构,保证转向架平衡和车体负重。

(3)落轮机具有将轮对(电机)升降及横向移送出车体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轮对的替换效率。

(4)落轮机适用于160公里动车组的各类转向架,无论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能很好的匹配。

(5)落轮机为客整所在线设备,允许动车组限速通过设备。落轮作业前无需对动车组进行任何辅助拆装。

(6)落轮机的过桥与主机为分体结构,动车组通过时过桥独立承载,主机部件不受力。

(7)丝杠、螺母采用自润滑方式;走行轴承采用无油轴承,使设备减免维护。

(8)过桥采用两条分开的活动轨道设计,提供了牵引杆拆装作业空间。

(9)落轮机功能丰富,除了替换轮对以外,还可以替换主变压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