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1777发布日期:2020-07-24 16:2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物料的盛装并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集装袋盛装上物料在进行运输,现有的集装袋由经丝和纬丝编织而成,经丝和纬丝的直径均为1650mm(即1650d)。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物料被盛放在集装袋内时,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的对经丝和纬丝产生作用力,由于重力的方向与纬丝保持垂直,所以纬丝上所受的作用力较大。但是由于单条纬丝的直径较大,负重时单条纬丝上所负重力较大,当集装袋被起吊机吊起时,集装袋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其具有提高集装袋本体的纬丝的负重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包括若干条经丝和纬丝,若干条所述经丝和纬丝相互交错重叠形成集装袋本体,所述纬丝设为直径为840mm的纬丝,所述集装袋本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端,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侧固设有用于将集装袋本体提升起来的吊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纬丝的直径减小了,意味着在相同的面积范围内,纬丝的密度增大。当集装袋本体内盛装有物料,重力平均分散到多根纬丝上,单条纬丝上所承载的重力减小,减少了单根纬丝上所负重力过大而容易断裂的可能,从而增强了集装袋本体整体的负重强度,有利于延长集装袋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端设为矩形,所述集装袋本体上沿开口端的周缘固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将开口端封闭的封闭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在物料被盛装在集装袋本体内时,通过封闭板将开口端遮挡住,减少了运输过程集装袋本体发生碰撞时,物料从开口端漏出的可能,起到了挡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侧固设有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湿气和潮气穿设到集装袋本体内使得物料受潮的可能,起到了防水防潮的作用,有利于保证集装袋本体内物料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内侧壁粘接有纵截面为l型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集装袋本体的内侧壁保持垂直的一边穿设过第一通槽延伸到集装袋本体的外部,所述安装块延伸出集装袋本体外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吊带固定连接在集装袋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吊带远离开口端的一端穿设过第二通槽并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安装块背离开口端的一侧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起吊机将吊带提升起来,使得盛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被提升起来并被运输,此时吊带在集装袋本体内物料的重力作用下与起吊机的提升力相互作用。安装块的设置,增加了吊带和集装袋本体之间的连接面积,减少了集装袋本体被提升起来时,吊带上所受的重力较大与从集装袋本体发生撕裂并脱离集装袋本体的可能,有利于增加吊带和集装袋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增强集装袋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设为由橡胶制成的限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弹性,当吊带被提升机提升起来时,吊带上受到向上的提升力,安装块受到集装袋本体上向下的重力,此时限位块与安装块相互抵触,限位块受到挤压弹性恢复对安装块上所受的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吊带上所受的力较大而从集装袋本体上脱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装袋本体底部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万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推动万向轮移动,对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在地面上进行水平移动,无需操作者将集装袋本体抬起来进行移动,降低了操作者在水平方向上对集装袋本体进行移动的操作难度,便于操作者快速地对集装袋本体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朝向集装袋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面积大于集装袋本体的横截面积,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底部限制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与集装袋本体的侧壁相抵触,所述抵紧块背离集装袋本体的一侧和凹槽的槽壁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板自外而内穿设有伸入凹槽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凹槽内的一端与支撑板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盛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提升起来时,操作者将螺杆朝向远离凹槽的方向移动,使得抵紧块远离集装袋本体,然后操作者通过起吊机将集装袋本体向上提升并与支撑板脱离,减少了集装袋本体被提升起来时的整体重量。与此同时,与集装袋本体拆开的支撑板适用于对其它的集装袋本体进行支撑和移动,使支撑板得到充分利用。压缩弹簧和抵紧块的设置,减少了操作者推动支撑板移动时集装袋本体在凹槽内晃动的可能,对集装袋本体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供螺杆穿设的通孔设为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穿设进凹槽内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抵紧块背离集装袋本体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拧动螺杆驱动抵紧块朝向远离集装袋本体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缩弹簧被压缩在抵紧块和凹槽的槽壁之间。螺杆和螺纹孔的设置,使得螺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转变为机械运动,降低了压缩弹簧被逐渐压缩时对操作者移动螺杆驱使抵紧块移动带来的阻力,从而减小了操作者将抵紧块朝向进行移动的操作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强了集装袋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少了集装袋本体发生损坏的可能;且增强了集装袋的负重强度;

2.降低了操作者对集装袋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难度,有利于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装袋本体的经丝和纬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封闭板和安装块、吊带和集装袋本体以及集装袋本体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经丝;2、纬丝;3、集装袋本体;4、开口端;5、吊带;6、安装框;7、封闭板;8、滑槽;9、滑块;10、防水层;11、第一通槽;12、安装块;13、第二通槽;14、限位块;15、支撑板;16、万向轮;17、凹槽;18、抵紧块;19、压缩弹簧;20、螺杆;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负重强度大的集装袋,包括若干条经丝1和纬丝2,若干条经丝1和纬丝2相互交错重叠形成一个横截面为矩形的集装袋本体3,纬丝2设为直径为840mm,经线的直径为1650mm。

参照图3和图4,集装袋本体3的顶部设有矩形的开口端4,集装袋本体3上沿开口端4的周缘粘接有安装框6,安装框6背离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8,安装框6背离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开口端4封闭住的封闭板7,封闭板7的横截面积大于开口端4的开口面积,封闭板7朝向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固接有滑块9,滑块9滑移连接在滑槽8内。工作时,操作者将物料通过开口端4添加到集装袋本体3内,然后操作者将封闭板7沿着安装框6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将集装袋本体3的开口端4封闭住。

参照图3,集装袋本体3的外侧粘接有一层防水层1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0选用防水透气膜制成,防水层10能够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减少了空气中的湿气和潮气进入到集装袋本体3内使得物料受潮的可能。

参照图3和图5,集装袋本体3的外侧固设有用于将集装袋本体3提升起来的吊带5,集装袋本体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1,集装袋本体3的内侧壁粘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的纵截面为l型,安装块12与集装袋本体3的内侧壁保持垂直的一边穿设过第一通槽11延伸到集装袋本体3的外部。安装块12延伸出集装袋本体3外部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13,第二通槽13的槽口的宽度与吊带5的厚度相同。吊带5远离开口端4的一端穿设过第二通槽13并粘接有一块限位块14,限位块14由橡胶制成,限位块14与安装块12背离开口端4的一侧相抵触,吊带5和集装袋本体3的侧壁相贴合且被缝纫固定连接在集装袋本体3的外侧壁上。

参照图3和图5,当操作者通过提升吊带5将盛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3提升起来时,吊带5受到向上的拉力、且集装袋本体3受到向下的重力,两股力相互作用,使得吊带5和集装袋本体3的连接处受力,此时限位块14被挤压在安装块12上,对吊带5上所受的拉力起到了缓冲作用。这样设置,增加了吊带5与集装袋本体3之间的连接面积,减少了吊带5上所承载的力超负荷时从集装袋本体3上脱离的可能,提高了吊带5和集装袋本体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3,集装袋本体3底部的外侧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万向轮16。支撑板15朝向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开口面积大于集装袋本体3的横截面积,凹槽17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抵紧块18,抵紧块18可以沿着凹槽17的长度方向滑移,抵紧块18与集装袋本体3的侧壁相抵触,抵紧块18背离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和凹槽17的槽壁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19,支撑板15上开设有与凹槽17相连通的螺纹孔21,螺纹孔2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20,且螺杆20伸进螺纹孔21内的一端伸入凹槽17内与抵紧块18背离集装袋本体3的一侧转动连接。

参照图3,需要对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3进行移动时,操作者将集装袋本体3放置在支撑板15上的凹槽17内,并拧动螺杆20,使得抵紧块18朝向压缩弹簧19的方向移动,直至集装袋本体3的底部完全限制在凹槽17内,此时抵紧块18抵紧集装袋本体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使得集装袋本体3被限制在凹槽17内,接着操作者通过推动支撑板15移动而对集装袋本体3进行移动,降低了对集装袋本体3移动的难度,节省了人力。在对集装袋本体3进行提升之前,操作者将拧动螺杆20,使得抵紧块18远离集装袋本体3,压缩弹簧19被挤压抵紧块18和凹槽17的槽壁之间,然后操作者将集装袋本体3从凹槽17内取出并提升起来。在提升前将集装袋本体3与支撑板15拆开,减少了集装袋本体3被提升时加上支撑板15的整体的重量,降低了提升时吊带5上的载重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减小纬丝2的直径,增加了纬丝2的密度,当集装袋本体3内承装有物料时,经丝1和纬丝2上同时受力,此时每个纬丝2上受力均匀,减少了单个纬丝2上的载重量,从而提高了整个集装袋本体3的负重能力。当需要对装有物料的集装袋本体3进行移动时,操作者将集装袋本体3安装在支撑板15上,然后通过万向轮16推动支撑板15载着集装袋本体3进行移动,降低了操作者对集装袋本体3在平面上移动的难度。当需要将集装袋本体3提升起来对物料进行运输时,操作者再将集装袋本体3从支撑板15上取下来,并将起吊机的挂钩将吊带5勾住,并启动起吊机将集装袋本体3提升起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