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的抱闸结构、电梯制动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458发布日期:2020-05-26 17:48阅读:2377来源:国知局
可调的抱闸结构、电梯制动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的抱闸结构、电梯制动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的电梯主机,一般采用鼓式或者块式抱闸进行刹车制停。抱闸松闸后,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一般设定为0.05~0.3mm之间,其精度要求高,调试和维护调整困难,特别是要求调整到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均匀;若摩擦片与刹车轮间隙不均匀,会造成摩擦片局部过度磨损,减短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在摩擦片与刹车轮间隙不均匀的状态下使用抱闸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片磨损间隙变大,超过设定范围,需要调整到设定间隙,也存在调整困难的情况,对于维护更换时也不方便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发明一种可以方便调节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的抱闸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的抱闸结构,该可调的抱闸结构可以方便调节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的抱闸结构,其包括:

活动基座,其上设有定位柱;

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的固定块,其用于固定摩擦片;

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的调节组件,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基座之间的夹角;

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的固定件,其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通过在活动基座的定位柱上套设调节组件,当固定件尚未将固定块完全固定时,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固定块与活动基座之间的夹角,使固定块上的未接触到刹车轮的部分摩擦片也贴紧刹车轮,进而固定件再将固定块完全固定在活动基座上;如此,松闸时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就能保持均匀。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向垫圈和第二转向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垫圈具有一平面端面和一凹弧形端面,所述第二转向垫圈具有一平面端面和一凸弧形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二转向垫圈的平面端面分别与所述活动基座、固定块接触,所述第一转向垫圈的凹弧形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向垫圈的凸弧形端面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其调节组件中的第一转向垫圈和第二转向垫圈,都具有一平面端面,以及分别具有一凹弧形端面和一凸弧形端面,通过使第一、二转向垫圈的平面端面分别与活动基座、固定块接触,而凹、凸弧形端面相互接触,能够使第二转向垫圈相对于第一转向垫圈做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第二转向垫圈带动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做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起到调节固定块与活动基座之间的夹角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凹弧形端面和所述凸弧形端面均呈球面状或圆柱侧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通过使凹弧形端面和凸弧形端面设置,两个凸、凹弧形面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二转向垫圈之间可实现相对摆动。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基座、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由于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摆动的同时,定位柱与固定块之间也会发生相对摆动,因此通过设置在固定块上的定位孔的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孔径,从而使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摆动的同时,定位柱在定位孔内有足够的摆动空间。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件为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制动装置,其包括:

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刹车轮,以及上述的可调的抱闸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的电梯制动装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的抱闸结构,其包括:

活动基座1,其上设有定位柱101;

套设于所述定位柱101上的固定块2,其用于固定摩擦片3;

套设于所述定位柱101上的调节组件4,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活动基座1之间的夹角α;

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01上的固定件5,其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块2。

本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通过在活动基座的定位柱上套设调节组件,当固定件尚未将固定块完全固定时,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固定块与活动基座之间的夹角,使固定块上的未接触到刹车轮的部分摩擦片也贴紧刹车轮,进而固定件再将固定块完全固定在活动基座上;如此,松闸时摩擦片与刹车轮的间隙就能保持均匀。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转向垫圈401和第二转向垫圈402。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垫圈401具有一平面端面和一凹弧形端面,所述第二转向垫圈402具有一平面端面和一凸弧形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二转向垫圈的平面端面分别与所述活动基座、固定块接触,所述第一转向垫圈的凹弧形端面401与所述第二转向垫圈402的凸弧形端面相互接触。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其调节组件中的第一转向垫圈和第二转向垫圈,都具有一平面端面,以及分别具有一凹弧形端面和凸弧形端面,通过使第一、二转向垫圈的平面端面分别与活动基座、固定块接触,而凹、凸弧形端面相互接触,能够使第二转向垫圈相对于第一转向垫圈做一定角度的摆动,进而第二转向垫圈带动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做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起到调节固定块与活动基座之间的夹角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凹弧形端面和所述凸弧形端面均呈球面状或圆柱侧面状。

本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通过使凹弧形端面和凸弧形端面设置,两个凸凹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二转向垫圈之间可实现相对摆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组件4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活动基座1、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固定件5之间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定位柱101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件5为螺母。

需要说明的是,当固定件为螺母时,由于螺母始终连接在定位柱上,固定块2相对于活动基座1摆动时,固定块2与螺母之间的夹角也会改变,因此固定块2与螺母之间也需要设置一块第一转向垫圈401和一块第二转向垫圈402。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201,所述连接部201上设有定位孔202,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可调的抱闸结构,由于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摆动的同时,定位柱与固定块之间也会发生相对摆动,因此通过设置在固定块上的定位孔的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孔径,从而使固定块相对于活动基座摆动的同时,定位柱在定位孔内有足够的摆动空间。

本实施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制动装置,其包括:

如图4所示,固定座6、安装在所述固定座6上的刹车轮7,以及上述的可调的抱闸结构。

本实施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的电梯制动装置。

另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