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观光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126发布日期:2020-06-16 23:5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观光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观光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电梯过程中,不但要求电梯要实现基本功能还要求电梯能增添更多人性化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电梯轿厢内部所展示的感光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乘客乘梯体验。特别是高级场所、别墅、人流密集等环境,获得一种良好的乘梯体验显得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通用性更强,能够根据轿厢使用场景的不同,来选择显示或者屏蔽背景内容的多功能观光轿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观光轿厢,其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可用于多种使用场合,能够根据轿厢使用场景来选择显示或者屏蔽背景内容,适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观光轿厢,包括轿底和轿顶,轿底和轿顶之间设置有前壁组件、侧壁组件以及后壁组件,后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透光板、隔条、背景板以及后壁板,透明透光板位于轿厢的内侧,透明透光板上设置有通电膜,后壁板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背景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显示屏相适配的通孔,背景板上设置有背景图案层。

进一步地,后壁组件还包括两个用于固定透明透光板、隔条、背景板以及后壁板的卡槽,两个卡槽分别设置于后壁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地,卡槽为“凵”字型。

进一步地,后壁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透光板、隔条、背景板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安装板为l型,安装板和后壁板形成用于容纳透明透光板、隔条、背景板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隔条为方框结构,隔条的厚度为20~25mm。优选地,隔条的厚度为20mm、21mm、22mm、23mm、24mm或者25mm。

进一步地,后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的折弯部,折弯部与卡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前壁组件、侧壁组件均为透明壁板。

进一步地,通孔的面积大于显示屏的面积。

进一步地,后壁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安装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轿底和轿顶之间设置前壁组件、侧壁组件以及后壁组件,后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透光板、隔条、背景板以及后壁板,透明透光板位于轿厢的内侧,透明透光板上设置有通电膜,后壁板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背景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显示屏相适配的通孔,背景板上设置有背景图案层的技术手段,使得通电膜通电时,背景板、显示屏的图案及信息能够显示在透明透光板上,通电膜断电时,透明透光板作为普通的轿厢壁板使用,可以根据轿厢使用场景的不同选择通电显示或者断电屏蔽背景内容,适用性更强;通过更换背景板来实现显示不同主题背景的目的,互换性强,维护方便;通过在透明透光板和背景板之间设置隔条的技术手段,可有效地避免因透明透光板与背景板距离过近,导致通电膜断电时,背景板的图案及信息显示在透明透光板上,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可用于多种使用场合,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观光轿厢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壁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壁组件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景板的主视图。

图中:10、轿底;20、轿顶;30、前壁组件;40、侧壁组件;50、后壁组件;51、透明透光板;52、隔条;53、背景板;531、通孔;54、后壁板;541、安装板;542、折弯部;55、显示屏;5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8所示的多功能观光轿厢,包括轿底10和轿顶20,轿底10和轿顶20之间设置有前壁组件30、侧壁组件40以及后壁组件50,后壁组件50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以及后壁板54,透明透光板51位于轿厢的内侧,透明透光板51上设置有通电膜(未图示),后壁板54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55,背景板53的中部设置有与显示屏55相适配的通孔531,背景板53上设置有背景图案层(未图示)。

通过在轿底10和轿顶20之间设置前壁组件30、侧壁组件40以及后壁组件50,后壁组件50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以及后壁板54,透明透光板51位于轿厢的内侧,透明透光板51上设置有通电膜,后壁板54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55,背景板53的中部设置有与显示屏55相适配的通孔531,背景板53上设置有背景图案层的技术手段,使得通电膜通电时,背景板53、显示屏55的图案及信息能够显示在透明透光板51上,通电膜断电时,透明透光板51作为普通的轿厢壁板使用,可以根据轿厢使用场景的不同选择通电显示或者断电屏蔽背景内容,适用性更强;通过更换背景板53来实现显示不同主题背景的目的,互换性强,维护方便;通过在透明透光板51和背景板53之间设置隔条52的技术手段,可有效地避免因透明透光板51与背景板53距离过近,导致通电膜断电时,背景板53的图案及信息显示在透明透光板51上,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可用于多种使用场合,通用性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后壁组件50还包括两个用于固定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以及后壁板54的卡槽56,两个卡槽56分别设置于后壁组件50的两侧。优选地,卡槽56为“凵”字型。通过后壁组件50两侧的卡槽56,将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以及后壁板54按顺序紧固连接,最终将后壁组件50拼装成一个完整组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后壁板54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的安装板541。优选地,安装板541为l型,安装板541和后壁板54形成用于容纳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的安装槽。安装槽对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起到纵向限位作用,进一步将透明透光板51、隔条52、背景板53固定在一起,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隔条52为方框结构,隔条52的厚度为20~25mm。隔条52起到隔离的作用,可有效地避免因透明透光板51与背景板53距离过近,导致通电膜断电时,背景板53的图案及信息显示在透明透光板51上。本实施里中,隔条52的厚度为20mm。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条52的厚度也可以为21mm、22mm、23mm、24mm、25mm等其他数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后壁板54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的折弯部542,折弯部542与卡槽5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通孔531的面积大于显示屏55的面积,以便于显示屏55的信息可以完整的显示在透明透光板51上。后壁板5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55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前壁组件30、侧壁组件40均为透明壁板,透明的设计可以延长乘客的视野,改善轿厢狭小空间带给乘客的压抑感,以获得更好的乘梯体验,结合后壁组件50的背景显示,带给乘客人性化的感官享受。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