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1485发布日期:2020-09-04 13:0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卸料装置,特别应用于石化行业延迟焦化装置的脱水仓。



背景技术:

延迟焦化装置的脱水仓将石油焦脱水后需要卸料装车,由于脱水仓的卸料口位置比较高,直接开闸卸料对车箱的冲击力较大、扬尘多;且卸料过程中还需移动车辆才能装满,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摆动卸料装置,能够将石油焦从高位置溜至车厢,并通过摆动卸料斗自动完成装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液压缸、支撑座、摆动斗、转动轴、支撑架和铰链,所述的支撑座内具有轴承,所述的液压缸和支撑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座内装有轴承,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相连,摆动斗的上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摆动斗通过铰链进行铰接。

所述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推动摆动斗,从而改变摆动斗的角度。

所述的摆动斗的左右摆动范围能覆盖到整个车厢的长度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摆动卸料装置能够将石油焦从高位置滑溜到车厢,大大减少石油焦直接下落对车厢造成的冲击,且减少了扬尘。

2.摆动斗左右摆动实现石油焦的布料装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包括液压缸1、支撑座2、摆动斗3、转动轴6、支撑架4和铰链5,所述的支撑座2内具有轴承,液压缸1和支撑座2安装在支撑架4上,在支撑座2内装有轴承,所述的转动轴6通过轴承与支撑座相连,摆动斗3的上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液压缸1的活塞杆与摆动斗3通过铰链5进行铰接。摆动斗3在外力作用下可通过支撑座2左右摆动,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推动摆动斗3,从而改变摆动斗3的角度。

脱水仓11卸料装车时,车厢12中部停留在摆动斗3的垂直正下方位置,当车厢中部石油焦装满后,控制系统启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铰链和支撑座调节摆动斗的角度,摆动斗的左右摆弧能覆盖到整个车厢的长度方向,因而能在不移车的情况下就可方便完成整个车厢的均匀布料。

经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石油焦直接下落对车厢造成的直接冲击、减少扬尘,完成自动装车。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支撑座、摆动斗、转动轴、支撑架和铰链,所述的支撑座内具有轴承,所述的液压缸和支撑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座内装有轴承,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相连,摆动斗的上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摆动斗通过铰链进行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推动摆动斗,从而改变摆动斗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斗的左右摆动范围能覆盖到整个车厢的长度方向。


技术总结
一种石油脱水仓的摆动卸料装置,包括液压缸、支撑座、摆动斗、转动轴、支撑架和铰链,所述的支撑座内具有轴承,所述的液压缸和支撑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座内装有轴承,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相连,摆动斗的上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摆动斗通过铰链进行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减少石油焦直接下落对车厢造成的冲击,减少扬尘,在不移车的情况下就可方便完成整个车厢的均匀布料,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云;张春伟;张连忠;周家新;方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