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3528发布日期:2020-07-07 14: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管加工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



背景技术:

电热管又名发热管、加热管,学名管状电加热器元件,它是以金属管为外壳(包括不锈钢、紫铜管),沿管内中心轴向均布螺旋电热合金丝(镍铬、铁铬合金),其空隙填充压实具有良好绝缘导热性能的氧化镁砂,管口两端用硅胶密封,这种金属铠装电热元件可以加热空气,金属模具和各种液体。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热效率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电热管加工过程需要经历管材下料、制丝、接棒、填粉、缩管、割管、退火、成型、油压、封口、冲接、测试和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各个工序均在不同的装置上进行加工,因此需要不断运输待加工的管件,现有的管件运输小车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不能够根据电热管的长度灵活调整顶架的尺寸,造成同一输送小车仅适应于一种或几种类似长度的管件;(2)在填粉等工序中设备一次能够进行操作的管件数量固定,需要将一次能操作的管件在输送小车中分隔开,现有的输送小车不具备管件分隔功能,或用于分隔的隔板高度固定,不能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隔板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输送小车不能够根据电热管的长度灵活调整顶架的尺寸、不具备管件分隔功能和不能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隔板高度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架、底架、支撑杆和行走轮,顶架和底架上下对称设置,且通过设于顶架四角处和底架四角处之间的支撑杆固定连接,行走轮安装于底架下表面四角处,所述顶架和底架均为由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且第一架杆沿x轴方向设置,第二架杆沿y轴方向设置,第二架杆包括前杆和后杆,前杆为空心杆,前杆的前端与前侧的第一架杆固定连接,后杆的后端与后侧的第一架杆固定连接,后杆的前端插入前杆的空腔内,前杆和后杆经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顶架上端面安装有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使用时,电热管搭载于前后两第一架杆上,根据电热管管材的长度,旋松第二架杆上的螺栓,灵活调整后杆在前杆中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次旋紧螺栓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面间隔设有第一伸缩杆,前后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伸缩杆的上端设有第二伸缩杆;位于前侧的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前侧的第一架杆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伸缩杆前端垂直固定;位于后侧的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后侧的第一架杆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伸缩杆的后端垂直固定;第二架杆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随之自动伸缩,当相邻两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一架杆上搭载的电热管较多造成电热管堆积高度较高时,上提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一伸缩杆长度拉长,即可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缩杆完全伸长时的长度大于第二架杆的前杆与后杆的长度之和,以利于第二架杆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随之自动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带刹车型万向轮,便于在输送小车到底目标位置无需移动时刹紧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根据电热管的长度灵活调整顶架的尺寸:使用时,电热管搭载于前后两第一架杆上,根据电热管管材的长度,旋松第二架杆上的螺栓,灵活调整后杆在前杆中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次旋紧螺栓即可;(2)具备管件分隔功能且能够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隔板高度:第二架杆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随之自动伸缩,当相邻两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一架杆上搭载的电热管较多造成电热管堆积高度较高时,上提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一伸缩杆长度拉长,即可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架杆调节长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架、2底架、3支撑杆、4行走轮、5第一架杆、6第二架杆、601前杆、602后杆、603螺栓、7第一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包括顶架1、底架2、支撑杆3和行走轮4,顶架1和底架2上下对称设置,且通过设于顶架1四角处和底架2四角处之间的支撑杆3固定连接,行走轮4安装于底架2下表面四角处,所述顶架1和底架2均为由第一架杆5和第二架杆6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且第一架杆5沿x轴方向设置,第二架杆6沿y轴方向设置,第二架杆6包括前杆601和后杆602,前杆601为空心杆,前杆601的前端与前侧的第一架杆5固定连接,后杆602的后端与后侧的第一架杆5固定连接,后杆602的前端插入前杆601的空腔内,前杆601和后杆602经螺栓603固定连接,所述顶架1上端面安装有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使用时,电热管搭载于前后两第一架杆5上,根据电热管管材的长度,旋松第二架杆5上的螺栓603,灵活调整后杆602在前杆601中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次旋紧螺栓603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一架体5的上端面间隔设有第一伸缩杆7,前后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伸缩杆7的上端设有第二伸缩杆8;位于前侧的第一伸缩杆7的下端与前侧的第一架杆5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伸缩杆8前端垂直固定;位于后侧的第一伸缩杆7的下端与后侧的第一架杆5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伸缩杆8的后端垂直固定;第二架杆5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8随之自动伸缩,当相邻两第一支撑杆7之间的第一架杆5上搭载的电热管较多造成电热管堆积高度较高时,上提第二伸缩杆8,带动第一伸缩杆7长度拉长,即可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杆8完全伸长时的长度大于第二架杆6的前杆601与后杆602的长度之和,以利于第二架杆6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8随之自动伸缩。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4为带刹车型万向轮,便于在输送小车到底目标位置无需移动时刹紧行走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管加工车间用输送小车,使用时,电热管搭载于前后两第一架杆5上,根据电热管管材的长度,旋松第二架杆6上的螺栓603,灵活调整后杆602在前杆601中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次旋紧螺栓603;第二架杆6长度调节的过程中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第二伸缩杆8随之自动伸缩,当相邻两第一支撑杆7之间的第一架杆5上搭载的电热管较多造成电热管堆积高度较高时,上提第二伸缩杆8,带动第一伸缩杆7长度拉长,即可根据管件堆积高度灵活调整调节式电热管分隔机构的高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