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7844发布日期:2020-06-26 21:1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件是实现文字和图像显示的人机交互载体,主要由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组成,其中显示模组又由显示面板、偏光片、驱动芯片(ic)、电路板(pcb和fpc)等部件组成。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分为前段阵列、成盒工序和后段模组组装工序。前段工序用于生产显示面板,后段工序用于将显示面板、偏光片、背光模组、触控模组等部件组装为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工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由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提供,国内基本不能自产;后段工序生产设备中,国内少数企业已实现突破,目前正逐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显示面板是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为组装成显示器件,需要在面板两侧贴附偏光片(lcd面板需要在上下两侧各贴附一张偏光片,oled面板需在上方贴附一张偏光片)以实现光线的定向传播。

在偏光片的组装生产过程中会涉及片状物料(偏光片、oca等)的运输、片料位置校正等工序,因此,需要设及一种物料传输机构,并且具备物料初定位功能,以便保证物料传输位置的精准性,减少下一工序中需要新增的初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在物料传输的过程中进行预定位,有效地提高了物料传输精度,可节省下一工序的初定位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支架、传输带及初定位组件,其中,上述传输支架沿直线方向设置,传输带设置于传输支架内,并经动力机构驱动而直线运动,加工完成后的片料放置于传输带上,经传输带向外输出;上述初定位组件设置于传输带的出口端部,初定位组件在传输带的上方形成物料限位空间,物料限位空间的宽度随传输带传输物料方向逐步减小,传输带上的偏光片经过初定位组件时进行初步校正。

优选地,所述的初定位组件包括初定位支板、初定位电机及初定位带,其中,上述初定位支板跨设在传输带的上方;初定位支板上部间隔设有传动轮,传动轮预初定位支板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初定位电机设置在初定位支板下部,且输出端朝上设置,并与初定位支板上一侧的传动轮连接,初定位电机驱动传动轮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初定位带设置在初定位支板上方,并套设在初定位支板上的两传动轮上,经转动轮张紧,初定位电机通过传动轮驱动初定位带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初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夹块、第一定位导板、第二连接夹块及第二定位导板,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夹块及第二连接夹块分别连接于初定位带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分别竖直设置于传输带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夹块及第二连接夹块连接,且沿传输带运动方向,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之间的空间宽度逐步减小,片料随传输带直线运动时,经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限位校正,第一定位导板与第二定位导板之间的间距宽度经初定位电机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实现了在物料传输的过程中进行预定位,有效地提高了物料传输精度,可节省下一工序的初定位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以传输带作为物料传输载体,通过传输带的直线运动将擦洗完成后的偏光片向下一个工站传输,为保证导出物料的位置一致性及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设置有预定位组件,通过架设于传输带上方的预定位支板作为支撑载体,在预定位支板的上部设有预定位带。同时,预定位支板的上部还可滑动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支块和第二连接支块,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分别连接于预定位带的两侧,预定位带运动时,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分别沿相反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的下方分别竖直连接有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竖直延伸至传输带上,两者之间形成传输空间,且该传输空间沿着传输带的移动方向开口由大变小,传输带上的偏光片向前运动时通过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形成的限位空间,进行导向限位,在传输的同时实现位置定位。同时,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之间的限位空间宽度可通过预定位带的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的偏光片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中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支架81、传输带82及初定位组件83,其中,上述传输支架81沿直线方向设置,传输带82设置于传输支架81内,并经动力机构驱动而直线运动,加工完成后的片料放置于传输带82上,经传输带82向外输出;上述初定位组件83设置于传输带82的出口端部,初定位组件83在传输带82的上方形成物料限位空间,物料限位空间的宽度随传输带82传输物料方向逐步减小,传输带82上的偏光片经过初定位组件83时进行初步校正。

初定位组件83包括初定位支板831、初定位电机832及初定位带833,其中,上述初定位支板831跨设在传输带82的上方;初定位支板831上部间隔设有传动轮,传动轮预初定位支板831可转动地连接。

初定位电机832设置在初定位支板831下部,且输出端朝上设置,并与初定位支板831上一侧的传动轮连接,初定位电机832驱动传动轮旋转运动。

初定位带833设置在初定位支板831上方,并套设在初定位支板831上的两传动轮上,经转动轮张紧,初定位电机832通过传动轮驱动初定位带833运动。

初定位组件83还包括第一连接夹块834、第一定位导板835、第二连接夹块836及第二定位导板837,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夹块834及第二连接夹块836分别连接于初定位带833的两侧。

第一定位导板835及第二定位导板837分别竖直设置于传输带82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夹块834及第二连接夹块836连接,且沿传输带82运动方向,第一定位导板835及第二定位导板837之间的空间宽度逐步减小,片料随传输带82直线运动时,经第一定位导板835及第二定位导板837限位校正,第一定位导板835与第二定位导板837之间的间距宽度经初定位电机832调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现了在物料传输的过程中进行预定位,有效地提高了物料传输精度,可节省下一工序的初定位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具备初校正功能的片料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以传输带作为物料传输载体,通过传输带的直线运动将擦洗完成后的偏光片向下一个工站传输,为保证导出物料的位置一致性及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设置有预定位组件,通过架设于传输带上方的预定位支板作为支撑载体,在预定位支板的上部设有预定位带。同时,预定位支板的上部还可滑动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支块和第二连接支块,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分别连接于预定位带的两侧,预定位带运动时,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分别沿相反方向运动。同时,在第一连接支块及第二连接支块的下方分别竖直连接有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竖直延伸至传输带上,两者之间形成传输空间,且该传输空间沿着传输带的移动方向开口由大变小,传输带上的偏光片向前运动时通过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形成的限位空间,进行导向限位,在传输的同时实现位置定位。同时,第一定位导板及第二定位导板之间的限位空间宽度可通过预定位带的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的偏光片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