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7125发布日期:2020-11-03 23:3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烹饪过程中,人们在准备好菜品所需物料后,需要等待在锅具旁边烹制菜品,并手动向锅具内添加物料。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当顾客非常多时,需要大量人力来烹饪,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每种菜品的烹饪方法一般是固定的,餐饮自动化设备也相继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节约了人力和时间。但是,现有的餐饮自动化设备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在烹饪时自动输送所需物料,仍需手动将物料放至投放处,为人们带来了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送料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餐饮自动化设备无法在烹饪时自动输送所需物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送料机构,其中,包括:送料底板,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一侧的丝杆传动件和导轨,所述丝杆传动件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丝杆传动件上设置有丝杆支架;所述物料盒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杆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盒的物料盒卡持板。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传动件还包括:传动丝杆,以及依次连接的支持侧支座、固定侧支座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丝杆支架套设在所述传动丝杆上,所述支持侧支座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所述固定侧支座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的另一端,且所述传动丝杆贯穿所述固定侧支座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底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所述固定侧支座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所述传动丝杆平行设置,所述滑块设置有两个,所述物料盒安装板设置为“凸”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持侧支座面向固定侧支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持侧缓冲块,所述固定侧支座面向支持侧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侧缓冲块。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用于盛放物料的物料盒。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盒下端面设置有铁板,所述物料盒卡持板上开设有镂空槽,所述物料盒卡持于所述卡持板上,所述铁板容纳于所述镂空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盒卡持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物料盒卡持板上均卡持有物料盒。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底板上还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的下方;所述物料盒安装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感应板,所述感应板用于与所述检测开关相感应。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开关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持侧支座和固定侧支座之间的原点位置检测开关、第一极限位置开关和第二极限位置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底板,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一侧的丝杆传动件和导轨,所述丝杆传动件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丝杆传动件上设置有丝杆支架;所述物料盒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杆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盒的物料盒卡持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杆传动件和导轨进行承载物料盒,可实现运送物料的目的,在烹饪时自动输送所需物料,无需手动将物料放至投放处,为人们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投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送料机构和投料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喷液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过滤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接油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接油组件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投料机构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投料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用过滤机构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投料架;120、上面板;130、支撑架;140、支撑板;150、测温安装管;151、红外线测温仪;

200、送料机构;210、物料盒安装板;220、送料底板;231、丝杆支架;232、传动丝杆;233、支持侧支座;234、固定侧支座;235、第一步进电机;236、支持侧缓冲块;237、固定侧缓冲块;238、联轴器;240、导轨;241、滑块;242、导轨调整块;250、电机安装板;260、物料盒卡持板;271、原点位置检测开关;272、第一极限位置开关;273、第二极限位置开关;274、感应板;

300、投料机构;310、投料臂;320、投料安装架;330、第一驱动源;340、曲柄;350、连杆;360、物料盒承接板;361、磁铁;370、轴承座;380、原点位检测开关;390、投料位检测开关;

500、喷液机构;511、油罐;512、喷油蠕动泵;513、喷油液管;514、喷油口;521、盐饱和溶液罐;522、喷盐溶液蠕动泵;523、喷盐溶液液管;524、喷盐溶液口;531、生抽罐;532、喷生抽蠕动泵;533、喷生抽液管;534、喷生抽口;

600、物料盒;610、铁板;

700、过滤机构;710、第一无杆气缸;711、第一移动滑块;720、过滤安装板;730、第二驱动源;740、主动杆;741、上限位杆;742、下限位杆;750、过滤件;751、第一固定杆;752、第二固定杆;760、从动轴;770、从动杆;780、角度传感器;790、接油组件;791、第二无杆气缸;792、接油支架;793、接油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料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自动化设备,具有计算机系统,其包括的结构可由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料机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料机构可用于投料装置中,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架110,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送料机构200、投料机构300及喷液机构500。所述送料机构20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物料盒的物料盒安装板210,所述投料机构300上设置有投料臂310,所述投料臂310用于承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上的物料盒600,并将所述物料盒600中的物料投放至锅具中;所述喷液机构500用于向锅具中喷射液态物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送料机构200、投料机构300及喷液机构500,实现了自动送料、投料和喷射液态物料,在烹饪时,人们在准备好菜品所需物料后,只需放入物料盒中,送料机构200便可按照预设程序送料,投料机构300接收到物料后,向锅具中投料,喷液机构500也按照预设程序向锅具中喷射液态物料(液态佐料),达到了烹饪时向锅具中自动加入物料、佐料的效果。因此,无需人们等待在锅具旁边进行手动加物料;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也避免了在锅具旁边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送料机构200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送料底板220,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220一侧的丝杆传动件和导轨240,所述丝杆传动件与所述导轨240平行设置,所述导轨240上设置有滑块241,所述丝杆传动件上设置有丝杆支架231;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的一端与所述滑块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杆支架231固定连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用于在丝杆传动件的传动下沿所述导轨240运动。当处于送料状态时,所述丝杆支架231与所述滑块241同时带动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底板220上设置有导轨调整块242,所述导轨240设置在所述导轨调整块242上。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传动件还包括:传动丝杆232,以及依次连接的支持侧支座233、固定侧支座234和第一步进电机235;所述丝杆支架231套设在所述传动丝杆232上,所述支持侧支座233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232的一端,所述固定侧支座234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232的另一端,且所述传动丝杆232贯穿所述固定侧支座234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的输出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的带动下,所述丝杆支座在所述传动丝杆232上相对移动。优选地,所述传动丝杆232为滚珠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侧支座234通过联轴器238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送料底板220上设置有电机安装板250,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250上。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板250上设置有通透槽,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设置在电机安装板250的一端,所述联轴器238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25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5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通透槽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送料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导轨240与所述传动丝杆232平行设置,所述滑块241设置有两个,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设置为“凸”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丝杆支座在所述传动丝杆232上相对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支持侧支座233面向固定侧支座234的一侧设置有支持侧缓冲块236,所述固定侧支座234面向支持侧支座23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侧缓冲块237;所述支持侧缓冲块236和固定侧缓冲块237均为聚氨酯缓冲块。这样,当所述丝杆支架231运动至所述传动丝杆232的支持侧时,可通过支持侧缓冲块236进行缓冲;当丝杆支架231运动至所述传动丝杆232的固定侧时,可通过固定侧缓冲块237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物料盒600,所述物料盒下端面设置有铁板610。所述物料盒600用于盛放物料。优选的,所述物料盒600为不锈钢物料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上设置有物料盒卡持板260,所述物料盒卡持板260上开设有镂空槽,所述物料盒卡持于所述物料盒卡持板260上,所述铁板610容纳于所述镂空槽。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上设置有多个物料盒卡持板260,每个所述物料盒卡持板260上均可卡持物料盒。在烹饪时,菜品需要的物料种类较多时,也可以提前将各种物料分别放置于物料盒中,并将多个物料盒卡持于多个物料盒卡持板260上。将镂空槽设置为中空槽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投料机构300上的投料臂310承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上的物料盒。

进一步地,为了获知物料盒的运动位置,所述送料底板220上还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杆232的下方;所述物料盒安装板210的下端面设置有感应板274,所述感应板274用于与所述检测开关相感应。通过所述检测开关和所述感应板274判断所述物料盒是否运动至投放处。优选的,所述检测开关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持侧支座233和固定侧支座234之间的原点位置检测开关271、第一极限位置开关272和第二极限位置开关273。3个检测开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确保卡持在物料盒卡持板260上的物料盒能够精准的和投料机构300相配合。另外,极限位置的检测开关可确保丝杆上的丝杆支架231在运动时不会高速撞击在支持侧缓冲块236和固定侧缓冲块237上,中间的原点检测开关可检测物料盒的原点位置,以防步进电机因堵转等原因造成原点丢失、位置停靠不准确等后果。当所述送料机构200处于送料状态时,由程序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圈数,再转换为直线运动的位移量,从而确定物料盒的位置,根据程序的设计需要确定料盒的投放时间和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投料机构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投料安装架320,设置在所述投料安装架320上的第一驱动源330,与所述第一驱动源330相连接的曲柄340,与所述曲柄340相连接的连杆350,以及与所述连杆350相连接的投料臂310;所述投料臂310的一端设置有物料盒承接板360,另一端与所述投料安装架320转动连接;所述物料盒承接板360用于承接并固定装有物料的物料盒。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物料盒承接板360上设置有与所述铁板610相适配的磁铁361;当所述投料机构300处于投料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源330驱动所述曲柄340转动,并带动连杆350转动,所述连杆350带动所述投料臂310旋转至锅具的上方。如图10所示,所述投料机构的状态包括:原点状态c和投料状态d;即,当所述投料机构300处于投料状态时,所述物料盒承接板360承载装有物料的物料盒,所述投料臂310在所述第一驱动源33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物料盒旋转至锅具的上方。由于所述投料臂310的磁铁361与物料盒下端面的铁板610紧紧相吸,因此,在投料时,所述投料臂310承载着物料盒转动时,物料盒不会掉落,当物料盒处于锅具上方时,将所述物料盒中的物料投至锅具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330设置于投料安装架320的一侧,所述曲柄340、连杆350及投料臂310均设置于投料安装架32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源33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投料安装架320设置,所述曲柄3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源3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35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臂310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臂体和投料端。所述投料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轴承座370,所述轴承座370与所述第一驱动源330同侧设置。所述轴承座370的轴承贯穿所述投料安装板,且与所述投料臂310的固定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50的一端与所述曲柄340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投料臂310的臂体相连接。所述投料端即为所述送料机构的投放处。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安装架320设置为“l”型,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投料架1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源330、曲柄340、连杆350及投料臂310。所述第一驱动源330设置于安装部的一侧,所述曲柄340、连杆350及投料臂310均设置于安装部的另一侧,且三者均与所述固定部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源330为步进电机;所述磁铁361为电磁铁361,所述电磁铁361通电后可吸附所述铁板61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投料安装架320上还设置有原点位检测开关380和投料位检测开关390。所述投料位检测开关390靠近所述投料臂310的固定端设置,所述原点位检测开关380设置于所述投料安装架320上背离所述投料位检测开关390的一端。所述投料臂310的投料端设置有所述物料盒承接板360;当送料机构200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所述磁铁361通电,并吸附物料盒上的铁板610,所述物料盒承接板360承接住所述物料盒,所述第一驱动源330启动,带动曲柄340和连杆350运动,所述连杆350带动所述投料臂310绕所述固定端转动;当运动到投料位置(即为锅具的上方)时,触发投料位检测开关390,实现投料动作;所述第一驱动源330带动物料盒在投料位置来回摆动数次,第一驱动源330反转,带动物料盒返回原点位置,触碰到原点位检测开关380,运动停止,完成一次投料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喷液机构500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液罐、蠕动泵、喷液管和喷液口;所述蠕动泵用于盛放炒菜用液体佐料,所述喷液口面向锅具内设置。所述储液罐、蠕动泵、喷液管和喷液口均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蠕动泵、喷液管和喷液口均设置有3个。具体的,所述储液罐包括:油罐511、盐饱和溶液罐521及生抽罐531;所述盐饱和溶液罐521中的液体是盐稀释而成的液态盐饱和溶液。所述蠕动泵包括:喷油蠕动泵512、喷盐溶液蠕动泵522及喷生抽蠕动泵532;所述喷液管包括:喷油液管513、喷盐溶液液管523及喷生抽液管533;所述喷液口包括:喷油口514、喷盐溶液口524及喷生抽口534。所述油罐511、喷油蠕动泵512、喷油液管513及喷油口514依次连接;所述盐饱和溶液罐521、喷盐溶液蠕动泵522、喷盐溶液液管523及喷盐溶液口524依次连接;所述生抽罐531、喷生抽蠕动泵532、喷生抽液管533及喷生抽口534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架110包括:投料架120和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20下方的支撑架130。所述送料机构200、投料机构300均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20上。所述喷液管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20上;所述支撑架130上设置有支撑板140,所述蠕动泵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40上;所述储液罐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40的下方。所述喷液管连接蠕动泵的一端贯穿所述投料架120设置,所述喷液管、蠕动泵及储液罐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这样,在蠕动泵的作用下,储液罐中的液体从下至上经连接管、喷液管后,从喷液口喷至锅具内。根据程序设置需要,控制喷液的喷射时间和喷射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10上的过滤机构700;所述过滤机构700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第一无杆气缸710,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上的过滤安装板720,设置在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上的第二驱动源730,与所述第二驱动源730相连接的主动杆740,与所述主动杆740相连接的过滤件750;所述过滤件750用于在第一无杆气缸710和第二驱动源730的带动下运动至接菜处,对锅具内物料进行过滤,并在第二驱动源730的带动下运动至锅具的上方,将过滤后的物料倒回锅具内,继续进行加工。具体的,过滤件750对锅具内的菜品进行滤水或滤油。

如图11所示,所述过滤机构700包括三种状态:正常状态e、接菜状态g和倒菜状态f。当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正常状态e时,所述主动杆740与所述投料架110的投料架120平行设置,并且,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位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上背离所述过滤件750的一端;当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接菜状态g时,所述过滤件750在主动杆740的带动下运动至下方,并且,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位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上与所述过滤件750同侧的一端;当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倒菜状态f时,所述过滤件750在主动杆740的带动下运动至上方,并且,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位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上与所述过滤件750同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源730为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滑块711,所述过滤安装板720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滑块711上。优选的,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与所述第一移动滑块711垂直设置。当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正常状态时,所述第一移动滑块711位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的第一端;当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接菜状态和倒菜状态时,所述第一移动滑块711位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的第二端。所述过滤件750设置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的一侧,且与第一无杆气缸710的第二端同侧。

可以理解的,所述过滤件750在不使用的时候,即正常状态下,是不需要伸出第一无杆气缸710的;当需要过滤件750接菜和倒菜时,所述第一移动滑块711在第一无杆气缸710的带动下,从第一无杆气缸710的第一端运动至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源730设置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源73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过滤安装板720设置,所述主动杆740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滤件750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为了结构的稳固性,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上还设置有从动轴760,所述从动轴760上转动连接有从动杆770,所述从动杆770背离所述从动轴760的一端与所述过滤件750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源730背离所述过滤安装板720的一侧设置有角度传感器780,所述角度传感器780用于检测所述主动杆740的旋转角度。

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上背离所述第二驱动源730的一侧还设置有上限位杆741和下限位杆742,所述上限位杆741用于限制所述主动杆740向上旋转时的角度,所述下限位杆742用于限制所述主动杆740向下旋转时的角度。所述上限位杆741和下限位杆742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源730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杆740的连接处周围。所述主动杆740可在第二驱动源730的带动下转动,当所述主动杆740接触到所述下限位杆742时,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接菜状态;当所述主动杆740接触到所述上限位杆741时,所述过滤机构700处于倒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杆7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行部、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平行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平行部和第二平行部均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一平行部背离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源730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过滤件750通过第一固定杆751与所述第二平行部背离第一倾斜部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杆77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行部、第二倾斜部和第四平行部,所述第三平行部、第二倾斜部和第四平行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三平行部和第四平行部均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三平行部背离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760相连接;所述过滤件750通过第二固定杆752与所述第四平行部背离第二倾斜部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75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过滤安装板720之间的夹角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750为滤锅,所述滤锅上设置有过滤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过滤机构7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接油组件790;所述接油组件790包括: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10上的第二无杆气缸791,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上的接油支架792,以及设置在所述接油支架792上的接油件793;所述接油件793用于在第二无杆气缸791的带动下运动至过滤件750的正下方,对过滤后的油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接油组件790设置于所述过滤机构700的正下方,具体地,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无杆气缸710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10的投料架120上,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10的支撑架130上。

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滑块241,所述接油支架792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241上。如图9所示,当所述接油组件790不工作时,即处于正常状态b时,所述第二移动滑块241位于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的第一端;当所述接油组件790需要接油时,即处于接油状态a时,所述第二移动滑块241在第二无杆气缸791的带动下运动至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接油支架79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第三倾斜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第三倾斜部和支撑部一体设置。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移动滑块24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定的角度,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滑块24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无杆气缸791的第二端同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接油件793卡持槽,所述接油件793卡持槽上卡持有接油件793。所述接油件793设置为漏斗状,其下端面通过接油管与储油罐511相连通。当需要回收锅具内的油时,所述过滤件750同时伸出,所述过滤件750和所述接油件793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且过滤件750位于接油件793上方;锅具内的菜和油倒出时,先经过过滤件750,将菜流在了过滤件750上,而油则通过过滤件750上的过滤孔流至接油件793,接油件793接收流下的油,并经接油管流至储油罐511中,达到回收油的目的。

所述接油件793为了使得第二移动滑块241能够顺利地在第二无杆气缸791上运动,本实用新型对接油支架792进行了减重设计,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中空的减重槽。

为了接油支架792的进一步稳定,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架110上的测温安装管150,设置在所述测温安装管150上的红外线测温仪151;所述红外线测温仪151的探头面向锅具内设置,所述红外线测温仪151用于监测锅具内温度。所述红外线测温仪151可随时监测锅具内的菜品加热温度,并反馈给炒菜系统,炒菜系统根据反馈的信号随时调整加热火候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测温安装管150设置为弯管,且设置于所述投料架110的投料架120上。

上述各个机构均采用模块化装配,装配简单,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可实现丝杆送料、连杆350投料、双摇杆焯水、接油件793接油、红外线测温、以及喷液态油、盐、生抽等功能;且自动化程度高,步进电机和蠕动泵均可以直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底板,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一侧的丝杆传动件和导轨,所述丝杆传动件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丝杆传动件上设置有丝杆支架;所述物料盒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杆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物料盒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盒的物料盒卡持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杆传动件和导轨进行承载物料盒,可实现运送物料的目的,在烹饪时自动输送所需物料,无需手动将物料放至投放处,为人们带来了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