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184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砂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砂粒表面包覆一层固体树脂膜后,即可得到覆膜砂。覆膜砂经过射芯机的加工,可以相互粘结,成型特定形状的型砂或型芯,用于浇铸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复杂铸件。铸造完成后,需要从铸件上清除型砂,清除的型砂需要经过清砂、落砂、破碎以及分选工序,最后实现型砂的回收再利用。在上述各工序中,型砂的输送大多要借助振动输送机。

公告号为cn2036526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输送机,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设置成出砂口,所述槽体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槽体通过弹簧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槽体内水平设置有输送底板,所述槽体上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一端设有进砂口,所述出砂口处和进砂口处分别设置有橡胶挡板,所述外罩上还设置有吸风口。

这种振动输送机通过设置橡胶挡板和吸风口,能够有效防止灰尘飞扬和型砂飞溅,改善了生产环境,同时能够避免型砂在运送途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振动输送机有时也会用于输送刚刚冷却脱模的铸件,即铸件和型砂在进入振动输送机时仍粘连在一起。在输送过程中,铸件不断地摔落在输送底板上,与输送底板发生碰撞,型砂逐渐从铸件上剥落,并在后续输送过程中不断地破碎。此时,振动输送机还可以起到初步分离铸件和型砂、初步破碎型砂的作用。

由于铸件在输送过程中无法像型砂一样散开,其与输送底板发生碰撞时,受力集中在局部区域,所以输送底板上铸件的落点处所受到的冲击较大。普通的振动输送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输送底板往往坑坑洼洼,无法顺利地输送铸件和型砂,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具有能够减缓输送底板在铸件摔落时所受到的冲击,使输送底板不易变形,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输送底板,还包括铺设在输送底板上的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衬板,所述衬板阵列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底板上铺设弹性垫层,然后在弹性垫层的上表面嵌入衬板,当铸件摔落在衬板上时,衬板下沉,进而挤压弹性垫层,使弹性垫层变形,此时铸件与衬板相互作用的时间大大延长,在衬板的冲量一定的情况下,衬板所受的冲击力大大减小,而该冲击力又会传导至输送底板上,因而能够减缓输送底板在铸件摔落时所受到的冲击,使输送底板不易变形,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衬板阵列排布,相互独立,受到铸件的冲击时能够顺利地下沉,不受其它衬板的干扰,进而延长与铸件相互作用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层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积大于衬板的横截面积,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通槽和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通槽设置,所述衬板顶部嵌于通槽内,衬板底部的侧壁上环设有反扣板,衬板下方设有弹性垫板,所述反扣板的横截面呈l型,反扣板的水平段与衬板固接,竖直段嵌于环形槽内,所述弹性垫板的下表面与输送底板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弹性垫层和衬板时,先使衬板自下而上地嵌入通槽和安装槽,并使反扣板的竖直段嵌入环形槽,然后利用弹性垫板将衬板下方的空间填充,再将弹性垫层固定在输送底板上;衬板与弹性垫层可拆卸连接的同时,受反扣板限制,无法向上脱离弹性垫层;铸件摔落在衬板上时,也会沿水平方向对衬板形成冲击,使衬板产生横向偏移,此时反扣板能够较好地对弹性垫层进行拉扯,使衬板周围的弹性垫层随衬板移动,衬板侧壁与弹性垫层之间不易出现缝隙,从而减少型砂陷入衬板与弹性垫层之间的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衬板顶部与通槽过盈配合,所述通槽底端的边沿设有第一倒角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板顶部与通槽过盈配合,嵌入通槽时会将通槽周边的弹性垫层压向四周,密实地填充在反扣板与衬板之间,当衬板横向偏移原位时,即便反扣板无法及时地牵扯弹性垫层随衬板移动,衬板与反扣板之间的弹性垫层也会恢复原状,进一步避免衬板侧壁与弹性垫层之间出现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反扣板的竖直段顶端朝向衬板一侧的边沿设有第二倒角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扣板的竖直段嵌入环形槽之前,衬板顶端已经嵌入通槽,并将通槽周边的弹性垫层压向四周,在反扣板的竖直段上设置第二倒角面,便于其顺利嵌入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衬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衬板垂直,限位螺栓穿设于弹性垫板和输送底板上,限位螺栓上套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输送底板的下表面相抵,所述输送底板上开设有可容限位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限位螺栓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板受到铸件的撞击后下沉时,限位螺栓随之下移,衬板再次回弹时,受限位螺母的限制,只能回复原位,无法带动弹性垫层继续上移;通孔的内径大于限位螺栓的直径,使限位螺栓得以随衬板横向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衬板的下表面对应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板下表面的凸块嵌入弹性垫板,增强衬板与弹性垫板之间的连接,当衬板横向偏移时,弹性垫板也能随之变形,减缓衬板所受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槽体的进料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在进入槽体初期,附着在其上的型砂还未完全脱离,即槽体进料端受到的冲击大于其它部位,针对该处设置加强板,可以分担输送底板所受的冲击力,使输送底板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底板下方连接有若干角钢,所述角钢的轴线与输送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轴线与输送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角钢,能够进一步增强输送底板的结构强度,避免输送底板在沿自身宽度方向上弯曲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减缓输送底板在铸件摔落时所受到的冲击,使输送底板不易变形,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加强板和角钢,能够进一步增强输送底板的结构强度,使其在受到冲击后不易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槽体;2、输送底板;3、弹性垫层;4、衬板;5、加强板;6、角钢;7、橡胶弹簧;8、支座;9、激振器;21、通孔;31、安装槽;32、通槽;33、环形槽;34、弹性垫板;35、第一倒角面;36、凹槽;41、反扣板;42、第二倒角面;43、限位螺栓;44、限位螺母;4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能够减缓冲击的振动输送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槽体1,槽体1通过橡胶弹簧7架设在四个支座8上,槽体1的外侧壁上架设有激振器9,槽体1内架设有输送底板2。

如图2所示,输送底板2倾斜设置,且朝向槽体1进料端的一端较高。激振器9(参见图1)驱动输送底板2振动,且振动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呈一定夹角。放置在输送底板2上方的铸件被向上抛出,其初速度的方向倾斜指向槽体1的出料端,逐渐朝向槽体1的出料端移动。

如图2所示,输送底板2的上表面铺设有橡胶制成的弹性垫层3,弹性垫层3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输送底板2上,其上嵌设有多块方形的衬板4。衬板4的上表面与弹性垫层3的上表面齐平,阵列设置在弹性垫层3上。

铸件摔落在衬板4上后,受到弹性垫层3的缓冲,其与衬板4之间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传导至输送底板2上的力也变小。

如图2所示,输送底板2下表面朝向槽体1进料端的一端铺设有加强板5,用于固定弹性垫层3的沉头螺栓也穿过加强板5,将加强板5与输送底板2栓接固定。

如图2所示,输送底板2下方设有五块角钢6,其中两块与加强板5相对,焊接在加强板5的下表面,另外三块则直接焊接在输送底板2的下表面。六块角钢6的轴线均与输送底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各角钢6沿输送底板2的长度方向排列,使输送底板2沿自身宽度方向上不易弯曲变形。

如图3所示,弹性垫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与衬板4分别对应,也设置为方形,且安装槽31的边长大于衬板4的边长。

如图3所示,安装槽31的底面上开设有通槽32和环形槽33。通槽32呈方形,位于安装槽31底面中心,其横截面积略小于衬板4的横截面积,且通槽32底端的边沿做倒角处理,形成第一倒角面35。环形槽33沿安装槽31的周向设置,开设在安装槽31的边沿处。

如图3所示,衬板4的侧壁底部环设有反扣板41,反扣板41的横截面呈l型,焊接在衬板4的侧壁上,其水平段的下表面与衬板4的下表面齐平,其竖直段向上伸出,与衬板4的侧壁平行。此外,反扣板41竖直段顶端朝向衬板4一侧的边沿做倒角处理,形成第二倒角面42。

将衬板4自下而上地放入安装槽31内,使衬板4顶端与第一倒角面35接触,并继续上移,将通槽32附近的弹性垫层3挤开,衬板4顶部顺利嵌入通槽32内。受衬板4影响,环形槽33的槽宽缩小,此时反扣板41竖直段上的第二倒角面42与环形槽33的槽口接触,将环形槽33附近的弹性垫层3挤开,反扣板41的竖直段得以顺利地嵌入环形槽33内。

如图3所示,衬板4下方设有橡胶制成的弹性垫板34,弹性垫板34嵌于安装槽31内,其上表面与衬板4的下表面相抵,其侧面与安装槽31的内侧壁贴合,其下表面与输送底板2的上表面相抵。

如图3所示,弹性垫板34的上表面开设有四条凹槽36,凹槽36与衬板4的一侧边等长,沿衬板4的另一侧边排列。相应地,衬板4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四个凸块45,凸块45嵌于凹槽36内。当衬板4横向偏移时,通过凸块45能够带动弹性垫板34移动或变形。

如图3所示,衬板4的下表面中心焊接有限位螺栓43,限位螺栓43垂直于衬板4设置,向下穿过弹性垫板34和输送底板2,其底端套设有限位螺母44。限位螺母44与限位螺栓43螺纹配合,与输送底板2的下表面相抵。对于有加强板5的区域,限位螺栓43同时穿过加强板5,限位螺母44则通过加强板5与输送底板2相抵。

如图3所示,输送底板2上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与限位螺栓43同轴,其内径大于限位螺栓43的直径。由于限位螺栓43与通孔2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故输送底板2不会对衬板4的横向移动形成限制。加强板5(参见图2)同此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实施过程:

当铸件摔落在衬板4上时,衬板4下沉,进而挤压弹性垫层3,使弹性垫层3变形。此时铸件与衬板4相互作用的时间大大延长,在衬板4的冲量一定的情况下,衬板4所受的冲击力大大减小。该冲击力又会传导至输送底板2上,因而能够减缓输送底板2在铸件摔落时所受到的冲击,使输送底板2不易变形,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