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041发布日期:2020-08-25 19:2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加工,具体是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螺母在加工生产时需要使用到上料机构,目前现有的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了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出料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壳,所述缓冲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垫,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并与输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输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缓冲壳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壳的两侧均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壳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板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且输送槽内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壳体、缓冲装置、输送板、支撑板、振动电机、出料箱、出料管、固定板、减震弹簧、滑套、滑杆和弧形挡板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上料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保护垫,对滑板在移动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滑板在移动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滑槽和滑板,对缓冲柱起到了移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缓冲柱在移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对缓冲壳移动时起到了缓冲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缓冲壳在移动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板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缓冲装置;301、缓冲壳;302、滑槽;303、滑板304、缓冲柱305、缓冲弹簧;4、输送板5、支撑板;6、振动电机;7、出料箱8、出料管9、固定板10、减震弹簧11、滑套12、滑杆;13、弧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0,通过设置减震弹簧10,对缓冲壳301移动时起到了缓冲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缓冲壳301在移动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减震弹簧10的顶部与缓冲壳301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3,缓冲装置3包括缓冲壳301,缓冲壳301的两侧均通过滑套11滑动连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顶部与壳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滑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缓冲壳30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02,通过设置滑槽302和滑板303,对缓冲柱304起到了移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缓冲柱304在移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滑槽3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303,滑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垫,通过设置橡胶保护垫,对滑板303在移动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滑板303在移动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滑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304,缓冲柱304的顶部贯穿至壳体2的顶部并与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柱304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305,缓冲弹簧305的顶部与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05的底部与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缓冲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板4,输送板4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且输送槽内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13,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右侧设置有振动电机6,底板1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出料箱7,出料箱7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8,出料管8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阀,通过设置底板1、壳体2、缓冲装置3、输送板4、支撑板5、振动电机6、出料箱7、出料管8、固定板9、减震弹簧10、滑套11、滑杆12和弧形挡板13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上料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人们首先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振动电机6,再打开出料阀,螺母通过出料管8输送至输送板4上,振动电机6开始工作,振动电机6通过支撑板5带动输送板4开始振动,振动产生的力使输送板4上的螺母平稳移动,通过弧形挡板13的设置,可以对出料的螺母进行限位,防止多个螺母同时上料,输送板4通过缓冲柱304和缓冲弹簧305对振动产生的压力进行抵消,缓冲柱304带动滑板303在滑槽302的内腔平稳移动,同时缓冲柱304带动缓冲壳301开始移动,缓冲壳301通过滑套11和滑杆12带动减震弹簧10开始移动,减震弹簧10对振动产生的压力进行再次抵消,从而达到了自动上料功能的优点。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3),所述缓冲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板(4),所述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设置有振动电机(6),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出料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箱(7)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缓冲壳(301),所述缓冲壳(30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303),所述滑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垫,所述滑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304),所述缓冲柱(304)的顶部贯穿至壳体(2)的顶部并与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304)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305),所述缓冲弹簧(305)的顶部与输送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05)的底部与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的顶部与缓冲壳(301)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壳(301)的两侧均通过滑套(11)滑动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顶部与壳体(2)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板(4)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且输送槽内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出料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壳体、缓冲装置、输送板、支撑板、振动电机、出料箱、出料管、固定板、减震弹簧、滑套、滑杆和弧形挡板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上料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螺母加工自动上料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王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