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及电梯门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7140发布日期:2020-09-11 22:3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及电梯门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电梯门套,更具体地涉及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及电梯门套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门套一般采用大理石或不锈钢材料进行现场装配。具体地,在电梯门套的传统装配方案中,需要在施工现场在电梯门两侧的墙体上制作木基层,然后将大理石或不锈钢材料加工成需要的型材(板状等),之后通过工业粘合剂(玻璃胶等)将加工之后的大理石或不锈钢的型材粘接到木基层上,最后进行必要的修饰处理。

这种电梯门套的传统装配方案由于必须现场装配且需要在每次粘合作业中都进行测量修正,因而存在作业复杂、施工不便、安装成本和人工成本高且安装周期长(可能达到80-100个工作日)的缺点,并且安装之后的电梯门套的结构也存在随着使用周期延长而容易变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做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及包括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电梯门套组件,该电梯门套组件具有作业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成本和人工成本低、安装周期短,并且结构不易松动、安装精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所述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具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固定部和弹性抵接部,所述紧固件固定部用于将该紧固件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壁部或电梯门框,所述弹性抵接部能够与电梯门套弹性抵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具有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弹性抵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或者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弹性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布置。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弹性抵接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以在前后方向上往返的方式分布。

更优选地,所述弹性抵接部具有在与所述电梯门套弹性抵接时仅容许所述电梯门套朝向靠近所述电梯门框的方向移动的单向止回结构。

更优选地,各所述弹性抵接部为从板状部上翘起而成的翘起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梯门框的装饰件,

所述装饰件包括沿着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展的装饰件侧板,所述装饰件侧板与所述弹性抵接部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且在该装饰件侧板与该弹性抵接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电梯门套插入安装的安装空间。

更优选地,一个所述装饰件对应于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紧固件。

更优选地,所述装饰件和所述紧固件具有共同固定在所述电梯门框上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的电梯门套组件,所述电梯门套组件包括:电梯门套;以及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所述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梯门洞内,并且所述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供所述电梯门套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位于所述电梯门洞内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位置,能够同时与所述电梯门套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弹性抵接。

综上,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及包括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电梯门套组件,该电梯门套组件包括能够通过机械结构的弹性反作用力实现彼此固定安装的电梯门套和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固定于电梯门洞内,仅通过将电梯门套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就能够将电梯门套定位安装于电梯门洞的任意预定位置。因此,该电梯门套组件具有作业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成本和人工成本低、安装周期短、结构强度不易松动且安装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c是示出了图1b中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图1d是示出了图1a中的电梯门套的右边框与图1b中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配合安装之后的俯视示意图;图1e是示出了图1d中的区域s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8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装饰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紧固件和装饰件彼此配合安装的立体式示意图;图8c是示出了图1a中的电梯门套的右边框与图8b中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配合安装之后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梯门套11上梁12右边框121右边框前面板122右边框侧板13左边框131左边框前面板132左边框侧板

2紧固件21紧固件侧板21p弹性片α翘起角度22紧固件固定部22h安装孔

3装饰件31装饰件侧板32装饰件固定部33前面板34折返部

h上下方向f前后方向w左右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示方向的术语“上”、“下”、“左”、“右”分别是指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组件的“上”、“下”、“左”、“右”;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示方向的术语“前”、“后”分别是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组件安装于电梯门洞的状态下趋向电梯轿厢外部的方向以及趋向电梯轿厢内部的方向。另外,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是指靠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的那侧,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是指远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的那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均是示意性的,各附图中的各部件的尺寸比例以及同一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比例也是示意性的。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1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立体示意图;图1c是示出了图1b中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图1d是示出了图1a中的电梯门套1的右边框12与图1b中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配合安装之后的俯视示意图;图1e是示出了图1d中的区域s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a至图1e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包括能够组装在一起的电梯门套1和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用于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内,并且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供电梯门套1插入安装,使得电梯门套1能够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任意预定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该电梯门套1包括上梁11、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该上梁11与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优选地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电梯门套1,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分别与上梁11的左右方向w上的两端部相连。上梁11整体沿着左右方向w延伸,并且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分别整体沿着上下方向h延伸。进一步地,上梁11、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均由镀锌钢板制成,镀锌钢板为考虑到制造成本和结构强度等因素而选择的最优选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1的制造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梁11整体沿着左右方向w延伸并且具有相对于左右方向w上的中心线对称的形状。该上梁11具有上梁前面板,该上梁前面板沿着上下方向h和左右方向w延展并且该上梁前面板优选地形成有装饰花纹。进一步地,为了制造方便,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梁前面板通过一片镀锌钢板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边框12的结构和左边框13的结构关于电梯门套的在左右方向w上的中心线是对称的。以下具体参见图1a和图1d说明右边框12和左边框13的结构。

如图1a和图1d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边框12具有右边框前面板121和右边框侧板122。右边框前面板121沿着上下方向h和左右方向w延展,而右边框侧板122从右边框前面板121的左边缘起沿前后方向f向后方延展。

左边框13具有与右边框12对称的结构,如图1a所示,左边框13具有左边框前面板131和左边框侧板132。

在电梯门套1处于安装状态下,电梯门体介于右边框前面板121与左边框前面板131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壁部的两个紧固件2(图1b示出了与图1a中的电梯门套1的右边框12配合的紧固件2)。两个紧固件2分别位于电梯门洞内的在左右方向w上的两侧位置并且两个紧固件2的结构关于电梯门套的在左右方向w上的中心线是对称的,使得在电梯门套1插入电梯门洞之后两个紧固件2分别与电梯门套1的左边框13和右边框12对应组装。

如图1b至图1e所示,紧固件2包括的紧固件侧板21、与紧固件侧板21相连的紧固件固定部22以及设置于紧固件侧板21的多个弹性片21p。当电梯门套1在前后方向f上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时电梯门套1压抵弹性片21p,使得电梯门套1与弹性片21p弹性抵接,从而电梯门套1借助于来自于左右方向w上的外侧的弹性片21p的反作用力相对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固定,以使得电梯门套1能够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前后方向f上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与图1a中的门套组件的右边框12配合的紧固件2的紧固件侧板21沿着前后方向f和上下方向h延展,并且紧固件固定部22沿着上下方向h和左右方向w延展。紧固件固定部22的右边缘与紧固件侧板21的后边缘相连。紧固件侧板21和紧固件固定部22也可以由镀锌钢板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和图1c所示,12个弹性片21p从平板状的紧固件侧板21朝向左右方向w上的内侧突出。12个弹性片21p在上下方向h上和前后方向f上排列,各弹性片21p在前后方向f上均错开布置并且各弹性片21p在上下方向h上均错开布置,使得多个弹性片21p被布置成沿着紧固件侧板21的一条对角线排列。这样,在电梯门套1在前后方向f上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电梯门洞)之后,随着电梯门套1的插入,无论在上下方向h还是在前后方向f上弹性片21p与右边框12抵接的部位具有合理的分布,与各弹性片21p在前后方向f或上下方向h上未错开布置的情况相比,弹性片21p之间的距离得以充分保证,能够避免出现弹性片21p之间的部分较窄,强度难以保证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梯门套1安装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牢固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如图1b至图1e所示,例如通过对紧固件侧板21进行冲压处理能够一次性形成所有弹性片21p,使得各弹性片21p的在前后方向f上的后端缘从紧固件侧板21朝向左右方向w上的内侧翘起。这样,能够保证弹性片21p的翘起形状不会干涉电梯门套1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动作。进一步地,如图1e所示,弹性片21p相对于紧固件侧板21的翘起角度α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如果弹性片21p的翘起角度α超过90度,则会导致弹性片21p干涉电梯门套1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动作。优选地,弹性片21p相对于紧固件侧板21的翘起角度α为40度。实践证明,这样能够最优地兼顾不干涉电梯门套1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动作以及通过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弹性力两者。

进一步地,如图1b所示,紧固件固定部2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三个安装孔22h,通过穿过这三个安装孔22h的固定件能够将紧固件固定部22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壁部的适当位置处。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中的多个弹性片21p在紧固件侧板21上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布置,该阵列是弹性片21p在上下方向h和前后方向f上以12×12分布的阵列。这样,能够大幅提高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的弹性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梯门套1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彼此安装的牢固性。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中的多个弹性片21p在紧固件侧板21上以规则图形的方式布置,其中该规则图形是菱形。在该菱形的每条边上布置6个弹性片21p。通过这样布置,使得在上下方向h和前后方向f上的各列均布置2个弹性片21p。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的弹性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梯门套1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彼此安装的牢固性。而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避免由于冲压出过多的弹性片21p而导致紧固件侧板21的刚性大幅降低的风险。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中的多个弹性片21p在紧固件侧板21上以横置的“v”字形的方式布置,也就是说多个弹性片21p在从上下方向h观察时以在前后方向f上往返的方式布置。在该“v”字形上共布置11个弹性片21p。通过这样布置,使得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各列均布置1个弹性片21p而在前后方向f上排列的大部分列布置2个弹性片21p。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保证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的弹性力,从而保证电梯门套1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彼此安装的牢固性。而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避免由于冲压出过多的弹性片21p而导致紧固件侧板21的刚性大幅降低的风险。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中的多个弹性片21p在紧固件侧板21上以两条平行线的方式布置。在该方案中共布置12个弹性片21p。通过这样布置,使得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各列均布置1个弹性片21p而在前后方向f上排列的各列均布置2个弹性片21p。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提高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的弹性力,从而提高电梯门套1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彼此安装的牢固性。而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避免由于冲压出彼此间相隔部分过于细窄密的弹性片21p而导致紧固件侧板21的刚性大幅降低的风险。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中的多个弹性片21p在紧固件侧板21上以“x”字形的方式布置。在该方案中共布置24个弹性片21p。通过这样布置,使得在上下方向h和前后方向f上的各列均布置2个弹性片21p。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弹性片21p对电梯门套1施加的弹性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梯门套1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彼此安装的牢固性。而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避免由于冲压出过多的弹性片21p而导致紧固件侧板21的刚性大幅降低的风险。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仅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侧视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紧固件固定部22与紧固件侧板21形成为一体,即形成为单一的板状部。在紧固件固定部2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三个安装孔22h,而在紧固件侧板21上形成有12个弹性片21p。除此以外,只要能够达到必要的安装固定效果,紧固件固定部22的设置方式、设置位置还可以进行各种其他变更。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与以上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除了包括紧固件2之外,还包括装饰件3。

图8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装饰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套组件的紧固件和装饰件彼此配合安装的立体式示意图;图8c是示出了图1a中的电梯门套的右边框与图8b中的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配合安装之后的俯视示意图。如图8a至图8c所示,该装饰件3包括彼此相连的装饰件侧板31、装饰件固定部32、前面板33和折返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件侧板31沿着前后方向f和上下方向h延展,装饰件固定部32从装饰件侧板31的后端缘沿着左右方向w朝向左右方向w的外侧延展,前面板33从装饰件侧板31的前端缘朝向左右方向w的外侧延展,折返部34从前面板33的左右方向w的外侧的端缘(右端缘)朝向后方延展。

装饰件3的装饰件固定部32形成有与紧固件2的紧固件固定部22的安装孔22h对应的安装孔(未示出),这样通过穿过彼此配合的安装孔的固定件能够将紧固件2和装饰件3一起固定于电梯门洞的壁部。而且,通过将装饰件3的装饰件固定部32的安装孔形成为左右方向w上较长的长圆孔,能够调整紧固件2与装饰件3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调整紧固件2的紧固件侧板21和装饰件3的装饰件侧板31之间的安装空间的宽度并且能够调整电梯门套1在左右方向w上的安装位置。

另外,如图8b所示,该装饰件3可以对应于两个紧固件2,两个紧固件2在上下方向h上并排配置,从而提高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对电梯门套1的固定的牢固性和精确度。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套组件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说明该电梯门套组件的组装过程。

在施工现场,首先,将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和装饰件3(如果有)固定到电梯门洞的壁部的适当位置,使得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相对于电梯门洞的壁部固定并且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紧固件侧板21与电梯门洞的侧壁大致平行。随后,将电梯门套1沿着前后方向f插入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中,使得在电梯门套1的右边框12的右边框侧板122和/或左边框13的左边框侧板132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紧固件侧板21相对。这样,电梯门套1压抵弹性片21p,使得电梯门套1借助于来自于左右方向w上的外侧的弹性片21p的反作用力相对于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固定,从而使得电梯门套1能够固定安装于电梯门洞的预定位置。显然,以上的组装方法简单方便,组装后的结构牢固且定位精度高。

虽然在以上内容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但是还需要说明以下内容。

i.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弹性片21p为通过对紧固件2的紧固件侧板21进行冲压形成,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增设等其它方式来形成弹性片21p。而且,弹性片21p的形状也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材质也不限于与紧固件侧板21相同。

ii.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了弹性片21p的多种排列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排列方案。优选地,应当保证在上下方向h和前后方向f上的每一列上至少设置一个弹性片21p。

iii.一个电梯门套用安装组件的紧固件2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iv.为了保证弹性片21p具有在与电梯门套1弹性抵接时仅容许电梯门套1朝向靠近电梯门框的方向移动的单向止回结构,可以适当地弹性片21p的翘起角度(例如在65度至80度之间)或者使得各弹性片21p形成为朝向前后方向f的前方凸起的弯曲形状。

v.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弹性片21p是从紧固件固定部22冲压得到的,两者是彼此固定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弹性片21p可以例如通过包括铰链和弹簧的组件安装于紧固件固定部22,使得两者不是彼此固定的。

甚至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抵接部与紧固件固定部并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也就是说两者可以是分离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合理的变型和特征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