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0650发布日期:2021-01-29 23: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离心机,具体讲涉及到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保证卧螺离心机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背景技术:

[0002]
卧螺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将悬浮料液进行固液分离的装置。离心机有一个绕本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圆筒,称为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悬浮液加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各组分分离,并分别排出。随着化工、制药、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物料层出不穷,对分离过滤设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0003]
卧螺离心机通常体积较大,通常卧螺离心机在运输时,直接整机装车。但在运输途中,由于路途的颠簸,设备随车跳动,卧螺离心机主轴承座直接受力,导致内部主轴承损伤。在卧螺离心机运输到工作现场调试时,由于运输损伤导致大概率发生主轴承温度高,设备振动大等情况,导致必须更换新的轴承后,设备才能恢复正常工作,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卧螺离心机在运输由于震动导致主轴承损伤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将卧螺离心机装在安装座上运输,能够避免卧螺离心机的主轴承由于震动受损,同时安装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
[0005]
技术方案
[0006]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架,所述安装底架一端装有小端固定机构,另一端装有大端固定机构,所述小端固定机构和大端固定机构之间距离可调;
[0007]
所述小端固定机构包括小端底板,所述小端底板锁在所述安装底架上,小端撑脚固定装在所述小端底板上,小端固定架锁在所述小端撑脚上;
[0008]
所述大端固定机构包括大端底板,所述大端底板锁在所述安装底架上,大端撑脚固定装在所述大端底板上,大端固定架锁在所述大端撑脚上;
[0009]
所述小端固定架抵住卧螺离心机的小端面;
[0010]
所述大端固定架抵住卧螺离心机的大端面。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小端固定架锁在卧螺离心机的小端面。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大端固定架锁在卧螺离心机的大端面。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卧螺离心机两端与安装底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0014]
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将卧螺离心机装在安装座上运输,能够避免卧螺离心机的主轴承由于震动受损,同时安装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向示意图。
[0018]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
[0021]
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卧螺离心机运输用防震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架1,所述安装底架1一端装有小端固定机构2,另一端装有大端固定机构3,所述小端固定机构2和大端固定机构3之间距离可调;
[0022]
所述小端固定机构2包括小端底板201,所述小端底板201锁在所述安装底架1上,小端撑脚202固定装在所述小端底板201上,小端固定架203锁在所述小端撑脚202上;
[0023]
所述大端固定机构3包括大端底板301,所述大端底板301锁在所述安装底架1上,大端撑脚302固定装在所述大端底板301上,大端固定架303锁在所述大端撑脚302上;
[0024]
所述小端固定架203抵住卧螺离心机4的小端面401;
[0025]
所述大端固定架303抵住卧螺离心机4的大端面402。
[0026]
所述小端固定架203锁在卧螺离心机4的小端面401。
[0027]
所述大端固定架303锁在卧螺离心机4的大端面402。
[0028]
所述卧螺离心机4两端与安装底架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5。
[0029]
该卧螺离心机运输过程中将总成轴向径向均与底架固定住,在运输途中不会发生总成与底架间跳动及窜动,通过两端运输保护架的支撑,将总成整体抬高,底架与总成轴承座之间保证约10mm的高度间隙,运输过程中轴承座腾空,不直接受力,对轴承起到了保护作用。将运输保护架安装后,再把罩壳安装固定在运输保护架上,皮带罩安装固定于底架上,设备即可装车运输。相比于将总成与底架分开装运来达到保护轴承的方法,节约了装车的空间。作为卧螺离心机运输用的专用工具,可重复使用于同系列机型。
[0030]
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